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1827|回复: 3

信口开河、胡说八道的陈丹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2-21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信口开河、胡说八道的陈丹青
$ f9 d+ h) A# _8 a4 T
  h# l- Y& F7 K( C& O不认识陈丹青本人,也没见过陈丹青的画,只是一个纷纷扬扬的陈丹青辞职事件,才让我知道有陈丹青这个人,才知道他是个画家,还是个名人。今天在网上看到他的高论,我才知道所谓的画家、名人,不过是个浅薄无聊、混迹虚名之辈,不信,请看看呆子用简单的逻辑对他的言论进行的逐段批驳:
1 y& E3 n$ B' n# @% w/ O3 S+ f% h4 M: H0 C8 J
& L  G+ Z9 I9 ]
如何成就大师?
" l( k1 U6 d7 W2 W                     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徐悲鸿艺术研讨会发言. d" \- ~1 ?" a( @! S
                                 陈丹青4 v8 \. S0 l- n. Y1 S6 A, f
2 c/ w9 C5 P1 n( W# E, q- Y! i
  这次会议的议题很有意思,也很“恶毒”,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如何成就大师?”答案很简单,只有四个字,但我不敢说。我只敢把议题的意思反过来问问,就是:“如何不能成就大师”。% G3 A; s8 v  ]# m5 w
呆子批:职都敢辞,四个字不敢说,是害怕了,学乖了,还是制造噱头,还是那四个字过于“反动”,说出来要坐牢杀头?陈的通篇发言我没看到四个字的答案,你看到了吗?3 x( U( _+ d7 p5 i
  1 u) u( L/ }0 N3 U! k9 x
话说徐先生的才,徐先生的貌,是先天的事情,是他父母的事情,是上帝的事情,我们无法回答。如果我们公认徐悲鸿是一位大师,就要说到徐先生的天时,地利,人和。
" E# ^6 ~  ?& c" ?呆子批:成为艺术大师的前提和首要条件是要有才,其次要勤奋,再次才是天时地利人和等外在因素,把徐悲鸿的才华归因于父母和上帝,而“无法回答”,对徐的勤奋只字不提,却大谈天时地利人和,这种舍本逐末的评论方式本身就难以让人信服,请问陈丹青先生:才的问题真是无法回答的问题吗,徐悲鸿到底有没有艺术才华呢?4 l) @2 d+ l8 X9 a% Z/ b# \. g( V
  1 N1 P$ P& K5 _& f3 g
徐先生的“天时”,是少年时代迎来中华民国的诞生,是青年时代遭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徐先生1895年诞生,歿于1953年,得年58岁——他要是早生三十年五十年,即便有齐白石黄宾虹的才,但不会是他徐悲鸿。他要是晚生三十年五十年,即便他的才天下第一,也不会成为徐悲鸿。3 l( k% f3 u4 `' L1 i1 `  O
     
4 j4 |$ F4 G4 w0 ~' Y# {呆子批:有结论没有分析阐述,这样评论真是太容易了,基本是废话。比如我说,李白要是早生300年,晚生500年,就不会成为李白,陈丹青要是早生五十年,晚生30年,就不会是辞职的陈丹青,这样说话有意义吗?这样说天时有意义吗?
& s  J, k8 p1 |, x0 D1 l  
, x% V6 U/ z. u" p+ x+ r徐先生的“地利”,是他生在江南。如果他生在吉林、黑龙江、甘肃、宁夏、贵州、云南……他都不太可能得到后来的机遇,为什么呢,诸位知道,清末民初,中国的文化中心、文化重镇、文化集散地,是在江南,是在当年东亚第一大都市上海。他从宜兴到上海,从上海到巴黎,从巴黎回南京,一路地利。抗战爆发,他和许多文艺人的命运一样,走避南洋、偏安西南,是他一生颠沛流离的时期。战后回到北京,又一次得到地利,担任国立北平艺专校长,解放后国立艺专成为大名鼎鼎的中央美术学院——他在民国首都与共和国首都,都成为美术界首屈一指的代表人物。
8 X1 o; R3 @1 a: R4 ^- r& q8 d呆子批:宜兴——上海——巴黎——南京——南洋——北京,看起来徐悲鸿到过的地方确实是地利,但让我不明白的是,除出生地不能选择外,其他的地方是徐自己去的还是被绑架去的,是靠自己的努力和选择,还是误打误撞?在谈地利时忽略主动选择,颠倒了因果关系,这样的地利观能站住脚吗?
4 ]) a' _+ F3 o  * k& n5 @5 {( G
徐先生的“人和”是什么?可以重点谈。
5 r0 s. J" K) r/ S  但是,我们谈徐先生的“人和”,与他的“天时”不可分,因为民国初年的文艺精英,都给他遇见了;徐先生的“人和”,也与他的“地利”不可分,因为民国时期的文化艺术中心,前已说及。所以没有他的“天时”,没有他的“地利”,他的“人和”便无从谈起。8 A. P+ s0 c- V: c# ^6 Y$ E+ P
呆子批:“民国初年的文化精英都给他遇见了”,恰恰是因为他是才华出众的徐悲鸿,他对那些文化精英有吸引力,是徐的才华、人品、交际能力导致了他的人和,把你陈丹青放在民国,就不一定有那么多人愿意理你。“所以没有他的“天时”,没有他的“地利”,他的“人和”便无从谈起”,陈先生总算有点辨证意识,但谈人和时只把天时地利往一起扯,而不谈人和中的个人才华能力等因素,这是不彻底的辨证法。7 P) E3 m) A6 C/ O2 G7 l

" E: A0 F$ n! d5 r. `9 i* e1 n4 r譬如第一个赏识提携他的有力人物,是康有为。康有为当年住在上海,今天乡下年轻人到上海,哪里去找康有为这样的大人物?
- E  I) h/ r) o9 I7 A, ?2 C呆子批:那时淘大粪的年轻人去上海,也能找到康有为这样的大人物吗?能得到康有为的赏识提携吗?康有为赏识提携的人都成了大师了吗?* Z; E/ i4 B4 }) P
  % F4 N3 C5 v; ]
又譬如第一个跟他私奔的女子,是蒋碧薇。今天江苏宜兴的小姑娘再漂亮、再聪明,哪里挑得出蒋碧薇这样的大家闺秀?3 @: {3 u3 f( _8 j& w
呆子批:大家闺秀蒋碧薇和他私奔的原因是什么,大家闺秀和他私奔对他成为大师有什么作用,前边无由头地提徐先生的貌,这里又无由头提私奔,提宜兴小姑娘,真不知道辞职后的陈丹青脑子里净想什么?
9 i( Q0 Z! N( l* K- Y  + y" K! W2 q* G  f) l& [* a% B+ V" {
徐先生出道的时代,是军阀时代。在北方,委任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的,是黎元洪执政的军阀政府;在南方,徐悲鸿留洋,拿得是军阀政府的名额与官费。据蒋碧薇回忆录回忆,徐先生在法国,区区留学生,竟然买各种艺术品,钱花光了,就打电话给军阀时期驻法国公使要学费,公使马上给他寄过去——今天哪里去找这样的事?4 Y% d, U% c# ~2 y1 e( d/ Y# W1 c: t
呆子批:今天在美国的中国阔少们,奔驰、宝马比着买,就有钱买东西这一点,比徐悲鸿钱多的留学生多的是,而且根本不用费劲打电话!反过来说,那时候的军阀都是傻瓜吗,非给徐悲鸿学费?. P/ {7 @, F. t; V+ j4 o
  
3 L. c; p6 L+ ]  _# S7 M顺便一提:那时的法国公使自己花钱收藏欧洲油画。全中国如今唯一一批法国十九世纪油画真迹,包括库尔贝的画,就是那位军阀政府驻法国公使亲自购买收藏的,现在有一部分还藏在中央美术学院。* D" U# {, S: V0 N
呆子批:我还真没看懂这段话想告诉我们什么,是说那个军阀好吗,还是说公使好?莫名其妙。; T' D0 t; i+ T, r( e! [
  # m7 }# D  f% F% f
当年徐先生回国出掌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即今日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前身),他不必加入***,不必接受中宣部文化部政审,不必通过所谓“国家学位办”的学历与资历审查,不必经过科级处级局级司级等等干部升迁的过程,不必由国务院讨论任命……这一切,民国时代都没有。他徐悲鸿有才学、有名望、有作品、有抱负,他就能施展。没有任何人、任何机构、任何规定能够阻拦他——这种事,今天可能吗。
& x" ?; _4 p- R+ v0 F$ j' h呆子批:“这种事,今天可能吗”,言外之意,就是今天不可能,那我就要问一下了,建国后徐悲鸿的官当的比***大吧,经过入党、政审、学历资历审查、步步升迁的过程了吗,就算有这些关节和程序,他不是也当上了执掌全国美术事业的大官吗!今天的情况又不同,金镛、张铁林不都当上了系主任或学院院长级别的官了吗。民国也好,建国初期也好,二十一世纪也好,在体制上当然有不同,但是对徐悲鸿这样的人来说,他个人受到重用,跟体制的关系不大,因为他“有才学、有名望、有作品、有抱负”,所以“没有任何人、任何机构、任何规定能够阻拦他”,换你陈丹青,没准半道上就被刷下来了,可能有制度问题,更重要的可能是陈丹青的才学、名望、作品、抱负不及徐悲鸿。谈体制的弊端可以,但最好别拿徐悲鸿说事。
7 b1 K) u, D7 _  e. C+ M4 ?  
' l! m/ x& h. g徐先生招学生,不必通过政治考试和外语考试,他看准了,就能收进来。今天中国画研究院前院长刘勃舒先生正好在座,他本人就是徐先生的美谈:当年刘先生不过是江西一名小学生,给北京的徐先生写信请教,徐先生回信鼓励,后来就被收为弟子——这种事,今天可能吗?
% Y8 @* N9 Z+ z, W. v+ f9 y) A* L呆子批:刘勃舒先生怎样由一个江西小学生徐悲鸿弟子的详细故事呆子不知道,也不知道陈丹青知道多少,有一样我是知道的,那时候没有英语考试,刘勃舒先生的故事和政治外语考试制度不具有可比性,假如刘先生今年十六七岁,让他参加美术考试,不一定外语不及格。我还知道,如果徐悲鸿不会外语,他在巴黎根本无法学习,甚至无法买画,无法生活。你陈丹青先生会外语吗?留过学吗?8 y1 c" L( |5 Y+ }) R
  
0 f/ C0 N) E  p1 K) _* ?3 [0 _徐先生的文艺观是“为人生而艺术”,他有一个论敌,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这个论敌,就是刘海粟——这是徐刘二位的“不和”吗?不是,这也是徐先生的“人和”。诸位知道,法国有安格尔和德拉克罗瓦相争,俄国有柴可夫斯基和穆索尔斯基相争,德国有华格纳与勃拉姆斯相争,美国有海明威与福克纳相争……我们在世界文艺史各个时期,几乎都能找到一对大人物,主张各异,互不相让,其实彼此佐证,相得益彰。中国也有:譬如北宋苏东坡与王安石之争,譬如清末康梁与杨度之争,五四时期有鲁迅和胡适之争——今天,我们各个学术和艺术领域,找得出这样一对对旗鼓相当的大人物吗?
# w* n, D1 U6 x7 O4 X. m+ V8 v呆子批:这根本就不是什么规律,你能找到八对冤家,我能找到十八个独孤求败,毕加索的对手是谁?李白的对手是谁?齐白石的对手是谁?鲁迅的对手就一个胡适吗?看到几个事例就以为发现了新大陆,不经过严谨地思考就放炮,这是一种浮躁!4 q/ b" [! y' \6 ?) \
  
4 v! B' _/ _0 h: _' V  [' e" X6 z徐先生更有提拔人才的眼光、热情、雅量,尤其是能量。他当年在江西遇见贫寒的付抱石,直接找江西省军政界头目熊式辉资助付抱石留学日本,人家买他的帐;他当年到广西与军政界人物李宗仁、白崇熹结交,人家买他的帐;他回国后亲自举荐吴作人、吕斯百、沙耆这几位小青年去比利时法国留学,教育部买他的帐;北平被解放军包围时期,他在付作义召开京城贤达名流的会议上率先发言,力劝付作义认清形势,顺应潮流,保护古城,人家也买他的帐;他接掌北平艺专,亲自在全国范围杰出画家中点将组班,接聘来京,共享其盛,当时美术界各路英雄好汉全都买他的帐——今天全国各省找得到这样爱惜人才、慨然作主、亲自拍板、从善如流的军政长官与教育长官吗?全国各校找得到这样胸襟开阔、人脉遍在、资望超群的伯乐教授吗?全国各地找得到这样一呼百应的精英群体吗?
! f- _1 r, G& x  x" X* I  ?呆子批:“今天全国各省找得到这样爱惜人才、慨然作主、亲自拍板、从善如流的军政长官与教育长官吗?”——在陈丹青看来,今天全国军政长官和教育长官,没有比得上军阀,***党的;“全国各校找得到这样胸襟开阔、人脉遍在、资望超群的伯乐教授吗?全国各地找得到这样一呼百应的精英群体吗?”——陈丹青先生一定在全国几千所高校、无数个精英团体做过调查研究才得出这样的结论,我没做过这方面调查,没有事实依据我没胆量胡说!; z, ~( x9 {. v$ _+ t# ~
  
. J" t3 E3 j* [徐悲鸿给学生俞云阶送一幅大字“勇猛精进”。结果俞先生当了二十年右派,抬不起头。徐先生一辈子的座右铭是“一意孤行”,今天那位艺术家胆敢“一意孤行”?今天,我们所有艺术家的身家性命“一意孤行”得起吗?我们不但不敢“孤行”,我们甚至没有自己的“一意”。在座哪位说得出自己的“一意”,是什么吗?
2 ^% j; Z; j/ u1 I( Y  d- h7 P& l呆子批:独持偏见,一意孤行,是徐悲鸿的艺术主张,而不是人生处世态度,徐悲鸿在为人处世上一意孤行过吗,从来没有!把艺术主张混同于处世态度,甚至扯到身家性命上来,这就是艺术家陈丹青的逻辑和水准!8 ~# |. f8 o7 [& s8 h4 l
  
/ v/ G' z1 l9 P1 C* S  q3 Q徐先生是一位民国人,一位民国时代的文人艺术家,是什么成就了徐大师?是什么成就了五四精英成为各个领域的大师?是什么使这些大师至今无可取代?无法复制?无法超越?
) |4 N( D" Y' |+ o& b2 \  所以我也给在座各位一个命题:为什么我们的时代没有大师?为什么我们的时代休想出现大师?
# f: K6 K4 E0 N4 P呆子批:通观全文,还就这两句话有点价值,是作为问题的价值,而不是作为答案的价值,能问出这样的问题的人,在全国也有几万吧!
8 y7 j, H( a& g! d" R  
- B% u2 o* Y; X最后我要替徐先生庆幸:在我们的时代刚刚开始时,他就去世了。概括徐先生的天时、地利、人和,正可谓生逢其时、死逢其时啊。0 \4 }+ [$ ]6 p( q3 }1 C
2005年10月
" q! R5 }  ?% w- G! z呆子批:生逢其时问题,前面批过了,关于死逢其时问题,陈的答案是“在我们的时代刚刚开始时,他就去世了”,如此说来,“我们的时代”应该指解放初期,也就是说徐在解放初死得正好,反过来象陈丹青这样的“我们”就是生不逢时了,无言!4 K7 z& ]" B! l
发表于 2006-2-21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信口开河、胡说八道的陈丹青

批陈丹青容易出名吧.
, |$ g1 p# U& t1 f陈丹青说的极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22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信口开河、胡说八道的陈丹青

  我佩服陈丹青,中国已经有了“某导”“教授”身份的人,只有他敢于抗争研究生考试中“政治、英语高于专业课”的荒谬,你说英语重要我不反对,但英语竟然有“一票否决”的特殊地位,必须上线,比专业课的要求还高,这是我怎么也想不通的。
1 m5 M/ b" w2 w' B% m7 ?( q1 c  此发言确也逻辑不严。呆子的分析很精辟。但我以为这不是关键:陈本质上是艺术家而非学者,艺术家(不是所有门类的艺术家)如果出口成章、逻辑严密--我个人是要给他的艺术水平打问号的。相反,一个说话充满***,但可能结结巴巴、前言不搭后语的艺术家,我觉得更可信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22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信口开河、胡说八道的陈丹青

呆子这回要蚀把米了!
3 S2 _1 F1 I% J. ?) c: J  Q2 P陈丹青还是很有勇气和才气的一位画家,出名已经几十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