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50
- 注册时间
- 2006-1-2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2131
- 点评币
-
- 学币
-
|
楼主 |
发表于 2006-12-17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法史进程的偏曲
魏晋之前,书法历经笨拙到完善的演变历程,至魏晋之时,钟/王等总结并构建了唯美的书法观:即以正为本,以奇生变,并以用笔贯穿二者为血脉经络的书法理论体系。[奇是建立在正的基础上的,并以正为先决条件的]。
) X0 a7 h( V6 A# D4 ^( j6 w' d& x如果用现代个性的术语来衡量的话,王羲之的书法个性就是已经超越个性而达到了道家的最高境界,即“无所待而游于无穷”之境界了,其书以正为本而诸体皆备,流变无体而不拘一法。6 E* p4 L# ~& T2 S$ j$ m
, r# K& ]# S' f% s$ c6 Q- D自唐以来,直至清初,诸多大家虽及尽变法,终难逃王之巢臼。“以正为本,以奇生变,并以用笔贯穿二者为血脉经络”始终是他们所奉行的不二法则。但他们亦无不偏执一法,以强化和凸现某一特点为个性,犹似道家和佛家所嗤之的“执迷”,其境界亦降一格。
" Y0 G- @9 `0 i8 ^# h9 q9 W# X7 k; a* e/ e8 L9 @' S, a8 f9 K+ ~1 X. q
至清之中期,这种“执迷”终于裂变为“馆阁”和“碑学”。以康有为等激进派意欲打破规矩,另立新举.初始他们亦未将"正"全然抛却,所拥立的变尚且是站在"正"的基础上的,直至现代"丑书"的"唯观神采,不见字形"的意旨,其境界不唯偏,亦入邪至魔矣!. W* H2 |. ?, Q5 y
* Q) X2 e( I$ ~2 p" l* b6 Q1 J窃以为天道/地理/人寰务以正为本,此恒古不变之法理,不以人力而变更.
) S) q2 q# }% `0 e" D
5 G5 h# c |- X( [那么何谓正?何谓邪?
8 {. H* B8 j B# Z1,从宏观上我认为,我们应该借鉴于孔子的<是非论>:
- o) C& C5 _( L( @4 k何谓是非?鲁国之法,鲁人有赎人臣妾于诸侯,皆受金于府,子贡赎人而不受金。孔子闻而恶之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道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众,受金则为不廉,何以相赎乎?自今以后,不复赎人于诸侯矣。
: s: B; |" A; \1 Q1 y子路拯人于溺,其人谢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自今鲁国多拯人于溺矣。自俗眼观之,子贡不受金为优,子路之受牛为劣;孔子则取由而黜赐焉。乃知人之为善,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现行虽善,而其流足以害人;则似善而实非也;现行虽不善,而其流足以济人,则非善而实是也;然此就一节论之耳。他如非义之义,非礼之礼,非信之信,非慈之慈,皆当抉择。 $ m$ N% `4 O5 H8 N8 L! O7 y
4 H3 H) l% @' Q
2,从微观上来说:4 ]/ i4 B2 w$ {. f" W" w
正:即体势端庄、平直、重心平稳,疏密均称,相互照应而有节制,符合汉字结构的内 部平衡律,其点划的短长、疏密、肥瘦都受到度的制约,所谓的中规合矩。
% S) X7 x6 D( F6 H5 v! f特点是富有情理,法度严密、体势端庄、修短合度、浓纤得中而笔势圆活、遒美雅正。金书锦字本领为先,尽脱安危,务以平稳为本。--王羲之
7 ?; m5 Q1 X- W; C3 H奇:即体势欹侧,跌岩起伏、纵横参差,或峻拔一角、或腾凌射空,而其重心处于将跌未跌,“险不至崩,危不至失”。
8 K( z4 |+ ~5 a b: a" `4 e特点是富有意趣的色彩,姿态跌岩,放逸多奇、纵横潇洒,错综骇异而时出新致,给人以奇肆豪放的艺术感受。( D4 ~% m6 p9 m8 D( S# D
“势似奇而反正,不激不历而风规自远”。% ]" |; l% {) y) L) o8 p$ b( v; {
“束腾天潜渊之势于毫厘之间,乃能纵横潇洒不主故常,自成变化”。
# o: ~& S* }# S6 h& a “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 D1 d' _: Z5 Q2 X3 O' i( m9 c 即在平整的基础上,适当挪动改变原有的位置角度。$ ]& B6 D# A1 b; O, J; h( T
邪:即奉曲理以为法,乖张荒诞不经是为行.5 u+ u! Y- ?8 N, x" \
魔:即以妖惑为主旨.: l- S$ Y( v, G6 n
8 ^7 u" w+ ?! e/ S. h2 s N1 A# h% y
[ 本帖最后由 挥风牧云 于 2006-12-17 23:02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