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30195|回复: 17

略谈楷书------兼论田氏笔下的欧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21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先发两组幅图片做一下比较,正文后付:
5 @+ r( c8 Y' p* J) J第一组图片:
4 r( J8 M6 I4 D0 _! h1 g
2 d/ r- z+ Y5 O* P[ 本帖最后由 挥风牧云 于 2006-11-21 13:24 编辑 ]
08.jpg
1.jpg
乐毅论1.JPG
乐毅论2.JPG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1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组图片:" y  {" v! @. D( w' j3 B
0 ^2 B8 e; {. I# @4 E* r
[ 本帖最后由 挥风牧云 于 2006-11-21 13:15 编辑 ]
01.jpg
田氏兄弟.jpg
汉汲传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1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略谈楷书------兼论田氏笔下的欧体

第三组图片就借红荆藤 所发:沈主席在《快哉·雅集》时现场写的“集贤”二字代表以下好了,其他的俺也懒得发了,想看的话请到清华夜宴中去找好了。% E# e' _  I" H! A# s6 V! M
- ]7 u, q, q& [5 h& k  O% L  ?
[ 本帖最后由 挥风牧云 于 2006-11-21 15:16 编辑 ]
沈主席在《快哉·雅集》时现场写.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1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挥兄又有何高见?我等着拜读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1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略谈楷书------兼论田氏笔下的欧体 ! u* w4 j* k" |' o9 D
正文:! B  K1 V) P/ s6 _1 K
自然而然随笔势而生变化,由结体约束用笔,以用笔规范结体[见我的博客《书法》]& L' h' J8 ?% ]' X" U
楷书贵在外静内动,这在第一组图片中,我们不难发现笔势与字型在相互交融贯通中达到了完美的结合。第一笔的起结转束决定着第二笔的空间位置,也就是说第二笔的空间位置是承继着第一笔的起结转束而来的。整个字势处于“危不至失,险不至崩”的险绝之中,而这种险绝却又以一种静穆的形态定位。: \% c3 v( T2 T/ F9 e. e/ b
楷书的美就是体现在这种险绝和端庄静穆的交融之中,而筋脉的流转也就在这种交融之中呈现着她的神采/气韵和意蕴。1 x/ C1 h4 d) c& e; j
行/草书是外动内静,虽然不一定要秉承楷书而来,但一定不可失楷书的那种端庄静穆所体现的“正”
5 \% h, t: x4 @4 Q7 l+ D如果说只有端庄静穆而没有险绝的的书法只属稍窥门径的话,那么只有险绝而没有端庄静穆就连书法也谈不上了。此二者更就不用妄谈展现书法的境界了。
4 {. b- Z3 h! U) ^- _# z; q以上观点是我在临摹兰亭的一点了悟,我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之中,所遵循的观点是,在临摹行草中学习楷书,在临摹楷书中学习行草。
/ W' ]5 k5 M0 d2 C$ _
4 v$ L3 c& M3 R) X, w6 E
! Q2 R" p* R3 |6 F* @6 R
! B7 p$ U6 Y; Q! H' n第二组图片:
6 t; v6 m- D1 [! N基于以上观点我认为《兰亭记》是伪作。7 L9 n2 p) t+ B6 t1 q* F
赵之所以终生不入晋唐门室,也是因为没有得窥以上观点吧。! M$ o. V, c& E& f" ?* {
古人已亦矣,来者尤可追,对于田氏兄弟来说大概是最好的座右铭吧。基于他们稳固的正书基础,可以肯定的说,以上观点是田氏兄弟今后发展所必经的门路。得之则为一代大家,失之则如赵。
4 p5 r. u6 r2 N' `6 @
; `6 }* m1 _" R4 d& `5 m第三组图片:) W: {8 Q# ?0 v7 O' n( y/ @5 N
书法对于这类人来说只有在纸墨间望洋兴叹的份了,或者潜心改迹也是个不错的办法,否则只好寄厚望于来生了!
/ T$ x: @' J1 W7 J- n8 y
/ d) ]$ t) h2 |: Z7 u  l另付:; `% b( y. L3 [/ f' O. i# D; }
再赘言几句握笔的方法:
: l6 [/ }( ^1 p* l1 B1 O我们在初到学校的时候最先接触的就是用铅笔,然后老师教导我们握笔的姿势,通常教我们的是[图握笔1],但这种姿势,只适合横向运动,在做纵向运动或圆转运动的时候都深受制碍,正确的姿势应该是[图握笔2],用三指握住铅笔,第4指辅助,小指抵住桌面。[在准备写的时候,笔是垂直的。在书写的时候,笔可做任何倾侧]这样无论是纵横还是圆转,划圆都不会有任何牵制。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一试。
7 P9 L" L3 ~0 K4 D0 J* I) `8 S; r
毛笔的用笔方法是中锋,呵呵就不用我多废话了吧,但在行笔的过程中,笔尖朝上,笔肚在下横扫的,却不泛其人。看看沈主席写的哪个“集”字的起笔和第一横及带笔就是这样的,“贤”字的上右部分虽然很有立体感,但亦是偏锋。[不过这一笔已经近似于侧锋的了]6 {- _% W1 p. ~" h: w
, x3 m- Q0 v+ U! Q* G
[ 本帖最后由 挥风牧云 于 2006-11-21 16:36 编辑 ]
握笔1.jpg
握笔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1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思想!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2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思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2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楼主的分析。
. t$ I8 s0 `' I$ g对兰亭序确为伪作,想听听见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2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红荆藤 于 2006-11-22 09:58 发表/ e: Q* d' E1 z
同意楼主的分析。
' L' y; _: \: F9 m对兰亭序确为伪作,想听听见解。

. H$ |) j, s: w9 |6 h
; b' c6 j2 z1 |8 x+ R6 `8 I: z' d
3 F" \1 w  P' J  ]+ W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U& ]5 X+ c0 y" [我认为上图确是伪作无疑,理由如下:# Z: ]0 c% M9 U# r* A
欧阳询以险绝著称,其险绝来自于用笔。用物理学的抛物线来论证用笔与结体的关系应该比较清晰,起笔和行笔中的起结转束决定了下一笔的空间位置,也就是说第二笔的空间位置是承继着第一笔的起结转束而来的。因而形成了其独有的险绝风格。当然每个的名家都有其独有的险绝风格[比喻颜的告身帖等],但每个风格都有其形成的轨迹可寻,不是凭空杜撰的。结构中有平动布局和圆转布局之份,平动布局是指:不承继上一笔的任何笔意,就如同搭建屋架一样,只讲求空间布局的位置。再者由于其行笔轨迹是直来直去的,所以本人杜撰的命名为平动布局。圆转布局[本人杜撰的命名]类似于太极拳,上一个动作与下一个动作具有很强承继关系,也如同弹钢琴的指与臂的动作一样,也如同舞蹈的造型一样,每一个造型都是承继上一个动作而来的,不是凭空臆造的,呵呵说的有点杂乱。:L
, D- L/ Y: ~3 l0 q言归正转,上一幅《兰亭记》图片以及以上的第三组图片中的赵氏和田氏书法都没有超越这种平动布局的置碍而达到圆转布局的程度,究其根源是在用笔上没有达到由结体约束用笔,以用笔规范结体[本人杜撰]的程度,所以其用笔与结体之间缺乏筋脉流转,也就无从险绝和变化了,即便有险绝和变化,也属于造臆,难臻化境了。而欧阳询的早期作品《九成宫》虽然略显稚嫩,但已然达到了这种用笔与结体相互交融的化境了。
9 {1 |1 c. r  Y+ H. D再者观《兰亭记》并非稚嫩之作,整幅字显得非常老辣,一气呵成,没有集字筋膜忽续忽断的迹象因此也可以排除是欧阳询的早期作品或是集字的可能性。
! L$ G; v, ^( D( }& w由是说赵之所以终生不入晋唐门室,田氏兄弟有待突破,而那幅《兰亭记》也并非欧阳询所书。0 g* p: P- T- ?" \# }

: H* C) G2 P5 k# x! ][ 本帖最后由 挥风牧云 于 2006-11-22 17:0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3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按挥兄第二幅握笔图所示,我着实试了一下,很不幸,我发现小指不仅不能起到支撑的作用还妨碍了运笔。是不是我依样画葫芦都没画对,呵呵
6 f) \0 N" r, i  ?    我写钢笔字时,握笔方式是三指自然握住笔管,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内曲只起依托和辅助作用(如1图所示),所不同的是我的各个手指不接触桌面,而是手腕外侧至手肘处轻着桌面,写时暗用腕力和肘力来运笔,指力主要用来调整走笔的方向,有点象毛笔的悬空书写但又不完全是,如此也能圆转自如,写出的字也圆润而有力。7 A. Z* \1 q2 l2 n3 X
    当然你要是有兴趣的话,用握毛笔的方式来握一支钢笔写字,同样能写出好钢笔字来,而且还别有意趣呢,但前题是你要有较强的控笔能力。而要是用握钢笔的方式来握毛笔写字那就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了,建议最好不要试,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