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5204|回复: 1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28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王岚书法展

2006年10月16日-19日,由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和响水县委宣传部主办的王岚书法展在江苏省响水中学举行,南京军区司令员朱文泉上将参加开幕式,并为展览题词,著名书法家黄学江、陈金纯、黄正明、李啸、高步明、王卫军、邹富秋、李路平为其作序,扬州八怪画廊、盐城市书协、淮安市楚州区书协等单位前来祝贺。


    王岚,女,1968年12月生于江苏省响水县。1988年始学书法,1989年-1991年入南京艺术学院进修书法,师从黄惇、徐利明先生。作品曾入展第七届全国书法展;第三、四、五、七、八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全国首届新人新作展;全国首届正书大展;全国首届扇面书法展;全国第二届扇面书法展;全国第三届楹联书法展;首届全国书协会员优秀作品展等;并获全国第四届正书展提名奖;建党85周年全国书法展三等奖;江苏第一、二、三届青年书法展优秀奖和江苏省书协主办的“走进新世纪”江苏省青年书法精品展银奖。作品多次到日本、韩国等地展出。入编《中国当代名家书画集》。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南京市书画院特聘书法家。现就职于江苏省农业资源开发局


诸家说王岚



厚德 法正 兼通



江苏女书家王岚其人其书



黄学江


  早在十年前,青年女书家王岚就在书坛崭露头角了。而引起笔者注目,倒不是我们曾师出同门,后又相居为邻,而是其雍容和厚的人格魅力和遒丽天成的书法。
   厚德
   王岚,为人诚恳谦逊,办事严谨守信。无论是学书、工作、待人,或是持家,其身上无不闪烁着中国女人传统美德的光芒,因而赢得了同行及朋友的尊敬。记得我刚学书时,对学书先学做人,体会并不深刻,甚至不以为然。随着学习的深入和阅历的增加,越发意识到厚德的重要。古人云:“学书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写字者,写志也。只有品高的人,才有远大志向和顽强意志,书才能入神品。
近年来,一批女书家在中国书坛迅速成长和觉醒,报端和网络也给予了充分关注。这为相对平静的书坛,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细数一下,王岚已十二次在全国性书展中入展和获奖了。有这样娇人的成绩,她完全可以去大肆渲染、包装自己。但她低调,不事张扬,更不愿把宝贵的时间用在追名逐利上。她深知,心气浮躁,书必浅薄;不下苦功,终难成就。伯英学书,池水尽墨;元常居则画地,卧则画席;永师登楼不下,四十余载……古代大师的苦学精神,才是自己所要努力效仿的。
   法正
   学习书法,有人毕生用功亦未见起色,而有人时间虽短却令人刮目相看。究其原因,与学书的方法不无关系。宋人云:“夫法者书之正路也。正则直,直则易,易则至,至则妙。”当然,法正不可能与生俱来,而用漫长的岁月去摸索,代价又太大。最理想之举,当然是找准老师,方可较快、较早登堂入室。王岚可谓幸运,甫一入门,就得到了黄惇先生的亲授,而且一学就是二年。学书的第一年,王岚就拉开了在国展登台亮相的序幕,从此一发不可收。如果没有名师的指点,没有正确的方法,没有深厚的艺术环境熏染,也许十年、二十年都可能在黑暗中徘徊,参加国展更只是梦想。取法乎上,得之乎上。法不正,只是虚积岁月,用功徒然。王羲之少学卫夫人,后见李斯、曹喜、钟繇等名家,始知学卫夫人徒费年月,遂改本师。苏轼在书法上,如果没有恩师欧阳修的指导,恐怕也难以大成。黄山谷书法要不是东坡领进门,成为千古楷模也许是空话。
   兼通
   王岚的书法,最值得称道的是她的大草,洒脱豪放而不失严谨灵和,用笔简静而不失变化多端。不仅在女书家中鹤立鸡群,就是和男书家比也堪称优异。这么美的草书,如何成就?勤奋自不用说,深层的原因,恐怕与王岚楷、隶、草、行诸体兼通有关。孙过庭云:“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没有不精楷书而能行草的,只有楷工,才能规矩备;也没有不通行草而精真楷的,否则点画狼藉,必流于怪僻。王岚的小楷隽秀、宽绰,于法度森严中纵横奇宕,可谓端庄杂流丽。这无疑极大地丰富其草书的笔法,使草书以作楷之笔出之,起讫变化而不失法度;反过来,楷书又以行草之笔出之,自然变得血肉丰满。
   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王岚师古人书,更师古人品,其书如其人,其人如其书。我坚信,在师古之路上,她一定会走得更远。




技进乎道



高步明


谁都不会否认,书法创作需要足够的才情。但明白人应当懂得,是高度娴熟的技巧呵护着才情,并左右着才情的发挥程度。王岚,对熟练技巧的日积月累,打动了她的同道,也折服了那些笔墨迷狂的玩家。
   王岚倾心“二王”一脉,对王觉斯用功尤勤。她敬畏前贤笔下的高超技巧,平素临摹法帖力求形神兼备,从不草率行事,沉浸既久,自然烂熟于胸,近斤成风。观王岚作大草,感觉总是那样轻松自如,一握笔,便精神饱满,从容自信。其杀纸行笔,疾如风,徐如林,随心所欲,一挥而就;其通篇全局,潇洒流落,天真烂漫,高妙之处往往不期而遇;其字势行气,安排精当,大小长短横斜,各相乘除,恰到好处。这无疑得益于她的熟练程度。更为难得的是,她笔下的熟还是真熟,并非半生不熟。她作品透出的生动、优雅和***,她颇丰的创作量和较高的成功率,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对于“熟”的解读,王岚有着独到的见地——熟能生美。庖丁解牛所以能“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全在于技之熟练。研习书法,是创造美的活动,若技有不逮,便不能生巧,笔下难免矫情和虚伪,那就难入大美之境。熟能治俗。有人担心,过熟易生甜俗,那是误解,治俗良方便是熟。熟练的书写,保持了书写的原生态,也保持了对俗的排斥,保存了书写的新鲜。书家一旦以有限的表达能力去创作,一定不能脱俗,即使心比天高,终落入俗流。熟能生动。长期勇猛精进,日渐精熟,便可言气韵,能及生动。驾轻就熟的创作,感受的是快乐;无技可施的制造,换来的却是痛苦。熟当再熟。熟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否定的过程。只有不断增加难度和高度,才能进入自由创作的佳境。因此,熟无止境。
   书法的一切规矩、技巧,都是实现书法之“道”的工具,但如缺少娴熟的技巧,付出的越大,离“道”越远——王岚谙熟个中的辩证法,她苦心历练精熟之功的笔墨实践,其直接意义和归宿,只为一个永恒的体验:技进乎道。



铅华洗尽 翰墨动情



李啸


  在光盘上翻阅王岚的近作,真正体验着艺术给人带来的那份愉悦。科班出身的她,传统根基扎实,其楷书得晋人韵致、萧散、飘逸,无论大字小字都能“从心所欲不逾矩”,神行于虚,心手相应。而其草书颇有丈夫气,情驰神纵,风行雨散,无藉因循,挺然秀出。更可喜的是,近来她的小草偶现章草痕迹,从中可以窥见她在找寻那渴望已久的属于她自己的审美语言。她善以隶书作对联,用笔掺以行书、简帛笔法,清雅脱俗,生动可爱。孙过庭书谱里说:“羲之作《乐毅》则情怫、书《画赞》则意涉环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大师箴》则纵横争折……”我读王岚的书作,读到了一种善良温婉、洗尽铅华……
   与热衷奔走于名利场的同性书家不同,王岚不仅是一个富于才情的书家,生活中的她依然是一个贤妻良母,工作中的她依然还是那样勤勉兢业。我尊重这样的女性。


快乐着书法的快乐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8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岚的书法艺术



黄正明


  王岚是宁静的。无论待人还是处事,她从来都以一种谦虚而又和善应对着,从容、淡然、上进、善良的背后还有着执着与坚强。
   王岚又是传统的,有着传统女性特有的美德——工作事业家庭,若以传统的标准尺度相较,她是极其称职甚至优秀的,而这一点,我以为,王岚的传统美德又是自然而然的发自内心的,对生活如是,对她所热爱的书法艺术更是“浸透到骨子里”再散发而出的。
   在王岚的书法作品中,你可以很清晰地读到她对传统的认知与理解,植根于传统与经典之中,深深的吸吮,既要有良好的感知能力,又要有敏锐的感悟,更需要有对传统艺术作品的“扬弃”与“取舍”,最终才能通过手中的柔毫完成一幅幅的创作。在众多的“扬弃”与“取舍”的积淀后,王岚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属于她自己的书法语言。
   古人云: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王岚的书作尤以小楷、隶书与草书见长。
   王岚的小楷,娟秀而隽永,娟秀中见精致,隽永中见古朴。她的逸秀小楷,上追钟繇之《宣示表》与《荐季直表》,下取王献之《洛神赋玉版十三行》,并融以唐人楷意,常常小中见大,笔触扎实精到,而在表现上又平和温润,似与友人娓娓道来般的自然与流畅,其间透着书家独有的底蕴与灵性。
   王岚的隶书,取法高古,尤显端庄沉静之态,如雍容之贵妇,一颦一笑中透着大家风范。她常参以篆法入隶,既简洁内蕴又宽博大度,让观赏者既可见她对秦汉书艺的深深领悟,又能感受到其对《张迁》、《乙瑛》、《西狭颂》、《石门颂》等的反复摹临与领悟,故其隶书能融通求变,率性质朴。
   王岚尤擅草书,愚以为,女性作书,一个字——“难”。然观王岚作书,全无女性之拘谨与束缚,大刀阔斧,爽利坚定一寓于书,线条干净利落,章法变化有致,绝无造作之气,观之很是过瘾,六尺八尺一泻书就,似快人快语般自然流淌而出,淋漓酣畅,良好的驾御能力,丰富的使转变化,使人们对其草书不得不刮目相看。
   执着与坚定,是王岚对书法艺术的一贯作风,她默默地耕耘着,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肩负着相夫教女的责任。而对书法艺术的创作,她却从未间断过,且近年来频入国展并获奖。
我们希冀着快乐着书法的快乐的王岚,在书法艺术的天空里画出更加亮丽的彩虹!



我看王岚书法



王卫军


  王岚是当代中国书坛颇受关注的女书家之一。在这个浮躁不堪的“超女时代”,她不为时风所动,不为浮名所累,始终坚守着内心的那片宁静和崇高的审美理想,步履坚实地一路走来。
   在多年愉悦、艰辛的书法之旅中,她以虔诚敬畏的心态,徜徉在书法经典的艺术殿堂。她广泛涉猎,博众家之长,真草隶篆行,无不心摹手追,她在对经典的悉心解读与完美再现中构筑自己独特的书法语汇。
   王岚的书法线条精巧而爽利的,无论是蝇头小楷还是巨幅狂草,线条灵秀、古雅又不失果敢、酣畅,她的作品也因此既有女性特有的春雨江南般的柔媚与婉丽,也不乏秋风塞北的气势与豪情。她的作品随心所欲,任情挥洒,真诚表达自己对艺术、对人生和对生命的理解与感悟,透析出一名成熟书家的自信与才智。
   我们相信,王岚的书法之路一定会越走越精彩,越走越宽广。


古典的王岚



陈金纯


  王岚的书风以其清纯与古典,在江苏中青年书坛独树一帜。她初涉书坛就受到了李敦甫、瓦翁两位前辈先哲的鼓励与指点,后到南京艺术学院师从黄惇教授,长达两年。当她的同龄人还在进行楷书的基本训练时,来自响水的王岚就已在全国中青年书展中崭露头角。
   细品王岚的作品,几乎难觅来自时代审美思潮的影响,她所走的是一条传统而古典的路子。 近二十年中国书坛的东西南北风,对于王岚的创作几乎没有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
   小楷是形成王岚古典的第一要素。当今书坛,横涂竖抹的书家遍地皆是,能同时把小楷写好的书家却屈指可数,浮躁和串场的书家是写不来小楷的。写好小楷,少不了功夫、静力和时间的积淀。王岚的小楷从黄道周入,写过倪云林、赵孟頫、唐人写经、二王父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当书坛大多数书家沉浸在粗头乱服、以丑为美的气象中,古典的王岚,却静坐一室,燃几烛清香,沏一壶清茶,孜孜研悟小楷,对一个热衷传统的书家来说,对一个古典的爱美的女孩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惬意的?正因为有了这份清静之气,王岚的小楷才能追求细微的笔法,才能体现点划精神,恬淡从容,丝丝入扣,气息静雅,对古典的坚执、对时风的拒斥, 使王岚的笔下流淌出以魏晋为源头的涓涓细流。黄惇教授曾以“穷而后工”对王岚的小楷寄予厚望。
   如果说小楷体现了王岚柔美而典雅的话,而狂草则更多的表现了王岚的才情和对艺术的感知。我一直以为,草书是需要才情的。张旭与怀素嗜酒大醉,下笔愈奇,既醒不可复得。“光在新奇无定则,古瘦漓骊半无墨。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张颠醉素”只有在颠醉之时,才情才能最后迸发,足见才情于草书之重要,所谓:“神虬腾霄汉,夏云出蒿华,逸势其状,莫不可测。”王岚的草书也传递着这样一种龙蛇腾挪、骤风急雨的信息,不论是八尺条屏还是丈二手卷,王岚写来都能得心应手,似颠似醉。王岚自言,写草书最痛快,而这痛快背后却积淀着“皓首穷草隶”的艰苦磨练。王岚写过王觉斯、徐青藤、祝枝山、文征明,而对张颠醉素,亦能心领神会。她的草书风格貌似在明清之际,其屋漏痕之用笔,又让我们看到唐人草书的影响。
   王岚处事低调,为人热情大方,逢事多想别人。她不像雍容华贵的牡丹,更不像深山峡谷的幽兰。她小楷中纯正的古典情结,草书奔放的才情宣泄,与其说是十余年来古代经典作品对她的熏陶,倒不如说直接源自她的本性。
   优雅、古典、呼之欲出的才情;小楷绝有绳墨,草书奇不逾矩。这是我对王岚其人其书的印象。


我的师妹王岚其人其书



邹富秋


  暑期来南京,我见到了阔别多年的师妹——王岚。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王岚与我曾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书法研修班,师从于当代中国著名的书法、篆刻理论家,博士生导师黄惇先生。
   多年未见,王岚依然保持着她特有的率真和恬静。我们有幸来到王府,并欣赏到了王岚近期创作的大量优秀作品。师妹谦逊地请我们多提宝贵意见,我们也不客气,贪婪地观赏起来。
   这四十余幅作品,真、草、隶、篆诸体皆备,尤以草书见长。其形式多样、风格迥异,有八尺巨作,也有尺牍小品,其作品意境清新、独具高致。
着眼于书法史的角度,众所周知,直至魏晋,真正意义上的书法才得以完善,且在技巧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王岚深谙此理,故在研习创作的过程中,多沉潜于二王,为古人之气格韵致所沉醉,竭尽全力去把握精髓,并从中悟出关要,而且能游刃有余,从容挥洒;在技巧上,她十分注重点画的形态及行笔过程中的提按翻折,指腕灵活飞动,线条洒脱多变,行笔疾缓有度,墨色浓淡适宜。
   其作品不靡弱、不狂乱、不滞浊,井然法度中时出意趣,舒展平和中饶具顿挫。她深知笔法在此中所起的支撑作用,她既叹服米南宫“风樯阵马、沉着痛快”的用笔,又倾心于王铎宽博大度的题字。在创作中,她反反复复地挥写,一次次的否定,有这种循环的扬弃中,终于在手上翻滚出自己的波澜来,这种对古人的揣摩能力和自身的创作实力,在当今书坛可谓出类拔萃。她的作品松紧有度,虚实相当,使人读之不累,如饮甘醇,如对明月,如聆雅乐,她的书法置于当今闹市中玩赏,别有一番清凉,有“蝉林欲静”的感觉。
   王岚是位勤奋的书家,在工作之余,勤于书法艺术,多年来从未间断;她热爱书法艺术,对其有着执着的付出。我相信,对即将步入不惑之年的王岚来说,这只是检阅自己事业的新起点,不是艺术的终点,王岚师妹一定会以她对书法艺术的独特理解和阐释,在书坛上演绎更加精彩的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8 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个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8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5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到呀作品?em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2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看不到作品啊  擦擦 face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2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瞎掰face9 face9 face9 face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2 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em14 吹捧一气.作品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2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岚的作品在我的印象中,和管俊、韦斯琴写的很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2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夫,基本上是管俊的样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