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40
- 注册时间
- 2004-4-1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550
- 点评币
-
- 学币
-
|

楼主 |
发表于 2006-10-27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是要看到网络书法的兴起,将促使书法的交流宣传,有利于扩大书法的影响进入英特网是书法活动进入信息时代的标志。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可以被称为网上成长的一代,今天已经进人了“视文化”时代,或者称为“读图时代”。据资料:在美国,1970到1989年的成年人口增加了37 % ,户口增加了46 % ,但报纸的总发行量却只增加了1.1%。说明人们的阅读愈来愈依靠网络。0 |- T* W0 i D- a
书法上了英特网,它的优势是:一是在时间上加快了书法的信息交流,是对刊报的提升和补充。它加大了书法信息交流量,互动性能强,爱好者之间可以相互交流,一些大信息量的书法活动可以及时得到介绍;二是独立、平等的民主意识是网络书法人气旺,发展快的重要原因,网络自身的特点,决定了网络书法与读者有很强的亲和力。网络书法打破了专业书家与普通爱好者的管限,人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作品,人人都可以参与信息交流,使一些书法人才脱颖而出有了可能。三是网络书法的兴起,整合了以往书坛的交流方式,扩大了书法爱好者交流的渠道和场所,大大增加了可以进行书法交流的人数,拓宽了书法受众的人群范围,有利于推动书法走向世界。
- W/ j# R7 F. P( c8 D网络交流方式的发展,使书法人的个性化、时代化、自由化特征进一步展现。会不会影响书法的创作风络,人们拭目以待。 y1 n7 I$ A1 d* P6 _
可以说在当今世界,谁失去网络,谁就失去群众。应在中国书协建立网络书法分会,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防止网络的山头化、庸俗化。使网络为书法事业发展做出大贡献。0 q1 x" I" o' v N3 J
6 W# w' B+ a( A/ B五是弘扬书法的多种实用功能,扩大书法的受众和社会基础,才能促动书法的事业发展自古以来,人们一致认为,书法具有修身养性的功效。这是因为用毛笔书写时要求人们入静、入定、没有杂念,全身放松,这也是中华气功和武术所须具备的养身功之要领。书法如同练静气功,可以调整心态,减缓压力,排遣胸臆,颐养性情,抒发情怀。汉朝蔡邕《笔论》说:“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是一幅气功图。大凡书家挥毫时,都少不了两个或长或短的过程,先是生静,静则入窍冥,凝神贯性,消除杂念;继而生动,动脉摇筋,血气布泽,这一动一静,恰似气功中的动和静,与打太极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书写是一种心智活动,心、眼、手必须配合,对于训练人的耐心、素养、想象、准确和条理,是不可多得的活动。) ?. u# t5 x9 F8 y
书法教育对右脑有激活作用。浙江中医学院沈浪冰先生从1987年开始,在学院开设“大学书法”选修课10余年,发现书法有助激活右脑、使右脑的抑制状态有所改善的作用,对医学院培养高素质人才很有益处。沈老师是通过对176名同学的四年跟踪得出了书法可以激活右脑的结论。⒃% p3 a1 G/ Y. A u0 M9 x% N* v
书法还可以训练人们的气质礼仪修养。书法中蕴藏的韵律美,节奏美,力度美、意境美,都需要作者从音乐、舞蹈、美术、文学中多方面提高艺术修养。著名导演李安,要求出演《色戒》的演员王力宏练好中国书法。王力宏是左撇子,每日磨墨用右手写字,非常认真。并非影片中有写毛笔字的镜头,而是为了修身养性,增加他的文人气质。曾国藩在为官时就以书法养性,此后他面对挫折,经受各方面的压力,沉得住气,思想成熟,事业有成与书法都不无关系。日本人有很多十分讲究礼仪秩序,作为身份象征的“书道”,增强了个人的形式感。发源于中国的书法在日本却兴盛于中国,在郑重场合,人们都会以毛笔书写。在全日本称得起书法家的据说有百万之众,而学习书法的则有两三千万人,平均五六个日本人就有一个练习书法。
$ N9 g: A! Q. j" n( d- Y0 w根据书法的上述几个作用特点,不失时机在全国大中专推广书法选修课,在中、小学恢复书法课程,在全国一亿多离退休人员和在职人员中提倡书法健身,大力倡导书法健身,书法修身养性,书法提升素质的活动,并加强这方面的宣传,从多方面增强书法的实用性,拓展书法的人文价值,书法将会永不衰败。% g1 N3 d& t& r2 Z" O# Y
(正文完) O1 S0 C3 n5 }/ m
! Y1 C$ u8 }4 {) H* ~
" x8 R4 h' A: Q$ a! @' t* `4 Q
. C' A% k# e4 z1 o5 g0 G9 X0 B
% v3 J" o, n% W2 Q
9 e) Z4 \% `7 u) x" S4 T
" L3 ~$ S% ] y' v. e4 r4 s5 b( q! I, q0 {' b
注释:- l6 d) h. V4 w6 o$ b
⑴ 作者释言:中国书法历经几千年辉煌发展到当代,遭遇到一个划时代的巨大变化:这就是从改革开放开始一直到现在的28年,中国社会几千年来的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正在或已被市场经济所取代,农耕文明正在或已被工业文明取代,在一些地方或领域或已出现后工业文明。这种变化比历史上几千年来任何一次改朝换代,任何一次变法或革新,任何一次运动或战争都要深刻,都要彻底,都要广阔得多。因为它从根本上改变着几千年来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说这些变化是根本的,是因为它从社会的“细胞”上、“造血功能”上发生了变化。虽然近代中国社会曾经有过市场经济历程,但那是短暂的,同时,封建割据、军阀混战、官僚买办横行、帝国主义压迫,使社会不得不用激烈的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并走相应的道路。然而,发蒙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是在国家政权的推进下有序实施的。 它是伟大的,全面而广泛的,使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书法作为文化领域的一员,该领域从未有过的变化不能不对书法带来影响。
3 d! z' r% L7 C# p( @ ⑵ 艾 斐:《时代精神与文学的价值导向》等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6 ` p( r; W' w$ E, l' W/ h
③ 作者释言:当中国确立走向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和对外开放溶入全球化浪潮的格局后,由这种时代背景催生的城乡各项改革,能量惊人,其奥密在于解放了人的个性,使人得到发展。人们摆脱了各种羁绊,有了发挥才能的自由,创造着新的文明,百年中国终于走向良性发展轨道。同时,也不知不觉地创造和接受了一种泛化的大众文化。在体制的默许和市场力量的推动下,逐步取代了传统精英文化的支配地位和美学趣味,并由高科技与现代传媒的强力支撑而占有了最大的市场份额,直接影响着最广大的城镇市民、打工族,学生、工薪层和各类人群,迅速兴起。 6 \' p% Z; _% B: q9 V# M1 T
尽管这种文化形态的主要特点是具有鲜明的信息性、科技性、商业性和产业性,具有强烈的实用功利价值和娱乐消遣功能,具有批量复制和拷贝的制作生产方式,具有都市化、市民化、泛社会化的审美追求,具有快速、直观、应时、随意的创作特点,具有主体参与、感官刺激、精神快餐和文化消费的功能,特别是“具有与西方后现代文化及广义市场经济文化的契合性和呼应性”。④ 所有这些特点,不仅在卡通片、警匪片、通俗小说、摇滚乐、流行歌曲、霹雳舞、行为绘画、实证电视等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来,而且在西方文化影响下和市场背景下出现的常规性的电影、录音、录像、电视、书籍、广播、报刊等中,同样可以看出来。
7 u9 h6 g" s- o% n; T6 g2 k I各国学者对大众文化有着不同的认识和阐述,但有目共睹的是,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和飞跃发展,人类文明成果日新月异,新的信息技术革命的高度发展,促使人类文化走向泛化,人类的文化重心也由思想精英型走向消费大众型。这是一场审美日常化的变革,“使神圣美学世俗化、高雅艺术大众化,其变革的内在动力来源于市场资本和技术文明的控制,并非历代启蒙主义所期待的文化自觉。”④在今天,消费成了一个无处不在的神话,它不仅可以用性和暴力满足人们的欲望,同时也可以用世俗化的方式溶解经典艺术,使其纳入市场的范畴,变成消费对象;市场是传统意识形态最有力的解构力量,它以世俗化的方式拆散了历史曾赋予艺术品原有的意义和价值,它单一的意识形态指向逐渐脱去,已不止向人们述说那曾经存在的高于天的革命理想。
; _, I. r" a% F这种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播媒介(机械的和电子的)如微电子技术、卫星传送技术、光纤通讯技术、光储存技术、激光照排技术、数码成像技术,电视、传真、可视电话,因特网等为手段,以商品的市场化方式来运行。使大众获得感性愉悦的日常文化形态。那些几乎一夜之间遍及城乡的录像厅、舞厅、卡拉OK厅、茶座、酒吧、夜总会、书画廊、会所、洗浴城、发廊等等,都借助现代化的媒介传播复制等手段,散发着“感性愉悦”的气味。
) t2 t9 j7 B& t0 s1 k7 v它以自身的功利性特征和世俗化倾向,冲破文化特权和文化偶像的限制,使文化的发展从此转入多元化和民主化的轨道,并极大地改善和丰富了人们的生存状况,有效地实现了人性的自然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的结合与统一。它是一种消费文化,它消解崇高、消解精神,消解意义、摧毁传统文化的一些审美规范,使文化从一种教化工具和审美形式,逐渐过渡为一种大众娱乐方式和消遣方式;它往往使神圣化为乌有,使理想变得平庸,使空虚得到填塞,形成一种很大的社会氛围,引导着社会审美的走向;它使文化产品日益蜕变为“消费品”,从而将一切文化行为和文化经验统统推入商品的洪流。……
; l& }: G% \) J% y* \④ 傅守祥:《文化泛化中崛起的大众文化:从神性体悟到世俗消费》等 2006
9 h2 i, @+ T" }* u1 a9 w: R2 |⑸ 杰姆逊(美):《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中认为:“后现代文化其实就是以日常感性愉悦为主的大众文化”。陕师大出版社1986+ `2 p, |( j, x# \0 b
⑹ 余秋雨:《文化苦旅》东方出版中心 2002.01.01; K+ o0 w2 q" {) |! P! B1 G* {
⑺ 朱中原:《承传与突围:现代文化语境下的书法转型》《中国书画报》2006.2.20、2.23、2.27( R, C; }3 m$ M3 j# L8 D" p% v0 R
⑻ 蔡涛:《文化遗产态度——美书馆书法笔展刍议》
$ P5 ~5 I# z1 s; D3 a( j⑼ 张其凤:《书法的现代性危机与现代书法的使命》之文中引录的他人观点;张文引录于《中国现代书法2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J4 X9 Z& k& @) e$ ?
⑽ 孙克《爱护书法,请慎用“创新”口号》《中国书画! j* [$ |. K: R) z4 j% }/ U/ C/ |
报》2006.5.29
# N$ j; O+ e. ?1 [- W; k⑾ 王瑞廷:《什么是后现代艺术》《文学视界》2006.56 }7 y/ L W9 Y. C6 W8 }( K
⑿ 《书法教育报》《名家访谈》2006.6.30( ?' M9 H) n- q6 x0 K8 L; [
⒀ 熊春锦 :《汉字的科学性与儒学学习方法》 《华夏3 m* p/ A. e$ N2 `/ O. ~ x
复兴》2006-6-3
) I- L$ |6 y5 T, ?⒁ 作者释言:平均每个国人负担一两白银。义和团运动
$ K! V4 n3 b. Q1 b6 u! u" V在清政府和洋人的双重打击下也归于覆灭。中国人觉
9 S" o* p C6 L悟到,传统的儒教道教,抵挡不住洋枪洋炮,本想成
7 u3 F' L& Y* ?6 ]8 l; K4 r仙,反而速死,中国人没有想到,乾隆时中国还是天
: d& E- y l2 j! \* a/ \; {. D朝盛世,仅历百年,就入危局,更没想到,一个丧权; H7 G; c, ^! v
辱国赔款就使中国沦为下等民族。
# I7 I6 W8 p1 n- X& V7 f8 D⒂ 李泽厚:《走我自己的路》、中国盲文出版社,2002.11. @' h' m1 H/ j0 G# ]
⒃ 作者释言:美国学者斯佩雷(诺贝尔奖获得者)经过许多实验证实,人的右脑与左脑有不同的分工。能够成为名医的人,是那些能够充分发挥出右脑模拟能力的人们。
9 H- b0 X! a+ {# Y参考文献:
# k: u$ t7 @/ m. |4 X/ C; E! e0 L U0 F ① 宗白华:《美从何处寻》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6
6 ]/ ?$ ~, i6 q' ?- G/ L ② 永 乐:《当代书法问题与艺术生态重建》网络3 P( p- N; w, ~% Z
③ 刘德秦:《汉字造字新解》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8- U% m9 F: W- J! ~! t) O4 B4 C, I5 w
④ 《汉语的危机》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8
% k# d7 {4 h; y⑤ 陈序经:《中国文化的出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
# X4 l& Q `9 S* A& m$ F7 T 2004.11
; r* P/ V+ }: K9 f2 d2 Y+ [
9 B8 W$ c5 v3 O: e% s q) P5 L本文作者: 雪甫 , M7 B0 S$ k4 Y0 X% ]0 S
时 间:2006年9月9日
: H- ]" S' ~ Z电 话:13919092199
( D1 [4 ] ~3 L- J职业年龄:干部、53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