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3093|回复: 5

[讨论]话说收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24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喜欢收藏的人,往往是一个参悟者。他有着这个喧嚣世界所少见的从容与宁静。他审视历史和今天时,总是怀了一种美好的心情,同时也怀着一份难得的冷静。从古久的遗存物中参透短暂与永恒,从残破中领悟完美,从小巧中悟出博大,从阴柔中参破刚猛。许多时候他是一个哲人或禅者,趺坐案前,独对古董,有了天高地邈、无古无今、无我无物的境界,有了遗世独立的感觉。因为与历史接近的缘故,他的心总比旁人的要广阔宁静,有了一份深邃的宽容。他往往在我们忙得一塌糊涂时不经意地把握某种玄机,这是关于宇宙与文明、过去与未来的种种。他的心永远像鸟一样在无垠的宇空优游。

                       注:此文是转帖.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4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砚真能易“米书”———师游铭董氏原藏云龙砚  

2005-10-02 08:55:29  





  收藏有道
  邱鉴波
  
  据清代计楠《石隐砚谈》所载:“东坡云,端溪石,始于唐武德之世。”武德是唐高祖李渊的年号,在公元618-626年,距今已一千三百多年。千余年间,端砚在砚林的盟主地位从来没有动摇,令人抚砚长思。
  端砚的石质,冠于他砚之上。唐代褚遂良云:“冰雪为肌间紫碧,落落星辰手可摘,天然妙质世间无,虽十五城不与易。”宋代程俱云:“割云镜玉巧如神,龙尾铜台可奴仆。”清代纪晓岚云:“其腻若脂,其润比玉;美质如斯,天钟地毓。”清代陈龄则概括水岩端石有八德:“一曰历寒不冰,质之强也;二曰贮水不耗,质之润也;三曰研墨无泡,质之柔也;四曰发墨无声,质之嫩也;五曰停墨浮艳,质之细也;六曰护毫加秀,质之腻也;七曰起墨不滞,质之洁也;八曰经久不泛,质之美也。具此八德,质已迈常,信为古今瑰宝,可遇而不可求者也。”
  端石的开采,极之艰难困厄。苏东坡曾描述为“千夫挽绠,百夫运斤;篝火下缒,以出斯珍。”后人又曰:“千夫汲水,二步一灯,终日采石,仅取斤斤。”宋代陈师道云:“没人投深索千丈。”宋代高似孙亦云:“累日不得一佳石。”艰辛不说,还常有塌洞死人之事发生,但仍代代开采不缀。苏东坡在其子迨的砚上刻铭曰:“有尽石,无已求。”故清人云:“水岩石佳者,宋时已不可多得。端溪水岩大西洞,宋元明清之间,就这样屡开屡闭,屡闭屡开,非穷竭尽之而不休。
  端砚大受追捧,珍罕难得。由于采石难,佳石少,故佳砚历来都十分难得。唐代刘禹锡就曾说“端州石砚人间重”,李肇在《国史补》中记载:“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可见端砚流传甚广。其中极佳者已列为贡品,宋仁宗就将端砚赏赐史官,直至清代端砚还是皇帝笼络宠臣的恩物。端砚不易得,自古已然。宋代米芾就说过:“斧柯(端砚)绝难得。”南宋陆游亦在砚铭中云:“希世之珍那可得?”到清代,端州佳砚被叹为“近世罕有”、“今之希有物也”,大名人王夫之曾感慨:“余两赴端州,未能得一佳石”,曾任广东总督的卢坤亦说:“端州向产名砚,余三莅岭南始获真品。”
  因此,古人为获得一方上佳端砚,不惜一掷百金、千金,甚至以极其珍贵的心爱之物去交换。宋代何远鑅的《春诸纪闻》就记录了这样一次“交易”:章伯深在杭州的铁铺中,购得一枚端石大砚,此砚与安定郡王赵德麟所用的一枚作提砚十分相似,工制坚密,当时人都做不出来,何鑅请他让给自己,最后以所藏“东坡所画鹊竹”去相换才得到手。
  无独有偶,笔者收藏的一方师游铭董氏原藏云龙砚,也记下了得砚的经过,见之砚背铭文:“云间董氏藏有先代云龙砚一枚,予莅斯邑,见而宝之,遂以家藏米元章墨迹易焉,恐后世子孙莫知宝,故识。师游。”
  一方砚可换去“家藏”米元章墨迹,可见师游对此砚的宝爱。此砚椭圆形,长22.5厘米,宽16厘米,高3.6厘米,重3250克。砚为水岩端石,色紫中泛蓝,质细嫩润滑,全砚面、底均布满鱼脑冻、浮云冻、火捺和翡翠点。砚面高浮雕云龙,云如潮动,仪态万千,龙头角峥嵘,鳞爪劲健,显出一动凌历和大气。全砚最出彩的是如棉如絮的浮云冻、鱼脑冻,以及形肖动物的大片火捺,都昭示着砚石的不同凡品。
  话说回来,以东坡鹊竹或米芾墨迹去易一方砚,今日看来实是巨大的“差额贸易”,因为前者已是国宝无疑,若拍卖,其价必是数千万元,而砚呢?砚值几何?真令人有“宝之不宝”之叹!而历史的变迁,竟是如此让人难以捉摸!
yanbei.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4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的目的有多种,有增值,有喜爱,有保护等等,唯喜爱而无视价值仍最于人有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4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是收藏有道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5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小议名砚收藏

luxee.com2005-12-05 14:45:48.0

       如果要探究起中国砚台的起源,可能要追溯到原始社会人类打造工具的研磨器了,作为与笔、墨、纸并称“文房四宝”,中国历代的文化人对砚台的珍爱,可以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了。刻砚、赏砚、藏砚,作为一种时尚的风气,砚台随着社会历史的演变,浓缩了中国各个朝代文化、经济乃至审美意识的各种信息。对现代人来说,古砚台完成了由实用品到艺术品的转化,因而也造就了它独特的收藏理财的价值。

   说起砚台的收藏,一般人都把中国的“四大名砚”作为收藏的重点对象。这四大名砚分别是:唐代时出产于广东肇庆的端砚,晚唐时出产自安徽婺源的歙砚,东晋时产自山西绛州的澄泥砚,宋代时出产于甘肃临潭的洮河砚。由于产于当时的“四大名砚”存世稀少,砚台的材质、款式各不相同,比如边刻山水平板端砚现价1万元;长方淌池歙砚现价为2500元;边刻双龙抱珠澄泥砚现价也为4000元。除四大名砚外,来自松花江的玉石砚、山东淄博的红丝砚等,也是收藏投资人追捧的对象。

   面对种类繁复,造型各异的砚台,我们究竟如何来鉴定它的收藏投资价值呢?第一个就是材质。名砚比一般的砚要材质来得好,价格总是比一般的砚来得高。另外,砚台的雕刻工艺,也是决定砚台收藏价值参考的重要因素。此外,砚台的造型品相,也是一个价值的参考点,一般来说,方型、圆型的砚台要比品相不规则的砚台价格贵得多;俗话说,“砚贵有名,身价倍增”,指的是砚台上面的铭文,比如民国时胡子良刻得的歙砚,身价要高过没有铭文的砚台。当然,砚台的收藏价值应当从多个方面去综合考虑。

   随着名砚的存世越发稀少,现在许多砚台的投资收藏人,开始把收藏的目标瞄准更多具有收藏价值的砚台。比如说,明清时期,汇聚了全国能工巧匠在北京造办处雕琢的各式砚台,因为,经过了历史和工艺等的文化积淀,那个时期,在砚台材质选料、磨制工艺以及雕刻手法方面,已经到了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所以,全国各地都涌现出许多精品。

   民国时期,上海出产的海派写实澄泥砚,这些都是收藏投资的热门品种。砚台的收藏投资,懂行是非常重要的,好的眼光往往会带来意外的回报。为此,行家提供了一些简便快捷的鉴别方法。一是看,看砚台的材质、工艺、品相、铭文等。二是摸,就是用手抚摩砚台,感觉是否滑润细腻。滑润者,石质好,粗糙者,石质就差。三是敲,就是用手指托住砚台,手指轻击之,侧耳听其声音,如果是端砚,以木声为佳,瓦声次之,金声为下。如果是歙砚,以声音清脆为好。四是洗,指的是把砚台上的墨痕洗掉,还其本来面目,这样更容易看清砚台是否损伤或修理过的痕迹。注意补过的地方颜色与砚的原色有很大的差异。五是掂,就是掂一下砚台的分量,同样大小的歙砚,重者好,轻者次之。

来源: 兆符文化 | 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5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砚收藏家阎家宪[转帖]

来源:  作者:   430

[转帖]古砚收藏家阎家宪老先生已经七十多岁了,但在潘家园等收藏市场经常看到他,我为他执著的精神所感动。故转帖青影的文章,领略一下阎先生收藏砚台的执著与收获。

古砚收藏家阎家宪

青 影

    走进阎家宪先生的厅堂,犹如走进了一座小型砚台博物馆,11个储柜里摆满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砚台,令人目不暇接。阎家宪对记者说,他这里共收藏有上起两汉,下迄明清近300方古砚,其中的汉代方杵圆石砚、南北朝龟鱼纹方石砚、唐代二十只兽足辟雍形陶砚等尤为珍贵。他每天把玩观赏这些古砚,怡然自得。

    阎家宪是京城著名的古砚收藏家、鉴赏家,现为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文房四宝协会顾问、中国端砚鉴定中心专家组成员。他从小练习书画,与笔墨纸砚相伴。18岁时,他到广州军区工作,那里离出产端砚的肇庆不远。有一次,他花了5000块旧币(约合现在的人民币5角)就买了一方非常好的端砚,爱不释手,从此就格外留心古砚,并逐渐开始收藏、研究。也许是与古砚天生的机缘吧,阎家宪说他这一生具备三个极为有利的收藏古砚的条件:一直在大城市工作,文化环境比较好;没有做过高官,躲过了“文革”的冲击,也避免了很多繁琐的事务缠身,有时间、有精力来搞自己喜欢的事;再就是身体好,使他能够经常到处跑跑,寻找古砚。阎家宪今年已有71岁的高龄了,半个多世纪孜孜不倦的努力,终于有了今天这么丰硕的收藏成果,对此他颇为满意。

    得到一件珍贵的藏品当然是让人高兴的事,但是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却也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阎家宪说,有一次他在一个古玩市场发现了一方嘉庆时期的广玉铭砚,非常珍贵,于是就想买下来收藏。由于卖砚的小贩要价太高,他当时没有带够钱,约定以后带钱去取。后来那个小贩却将砚台卖给了别人。可是,他并没有放弃努力。5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又发现了那方砚台,便想方设法把它买了过来,了却了自己的心愿。还有一次,阎家宪从一个小贩手里买到了一方珍贵的砚台,后来那个小贩找到他,想出2倍的价钱买回去,阎家宪说什么也不肯。得到一方珍贵的砚台非常不易,怎么舍得卖出去呢!后来那个小贩又加到了3倍、4倍的价钱,见阎家宪还是不答应,小贩只好悻悻而去。阎家宪说:“得一方好砚,我会几天都睡不着觉的。”

    阎家宪对自己收藏的古砚,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有加。他为了保存砚台,竟让河北的一位工匠为自己收藏的古砚“量身定作”了放置的盒子。记者看到,这些盒子有很多是用上好的木料制成的,依砚台的形状而制,装帧精美,与里面的古砚相得益彰。阎家宪还专门为自己收藏的古砚制作了拓片。那些拓片,清晰地显示了砚台的形状、纹理和铭文,加上阎家宪的题跋和加盖的印章,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值得细细品味。

    阎家宪不仅爱好收藏古砚,还积极研究古砚及相关的历史文化,并经常有一些文章发表。对古砚的鉴赏,他总结出自己的一些经验,如一要看传世图录,二要了解砚石历代的开采情况,三要了解其工艺水平和艺术风格,四要甄别铭文的真伪等等。在识别古砚的真伪方面他也有自己的一些诀窍,比如从古砚上的墨锈、包浆、款识入手等等。他说:“砚,特别是古砚,是一部含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艺术、雕刻、书法、金石、考古和地质等多学科的书,让人一辈子也读不通、识不透。”他还谦虚地表示,他只是一个玩砚的票友,自知还未窥其堂奥,要登砚学之堂奥,那是他一生的追求。

    到现在,阎家宪也未停止过收藏的脚步,一有空他还是会到处去看看有没有什么可收藏的东西。如此的执着,与他的古砚收藏观是分不开的。在阎家宪看来,收藏不是占有,而是一种自然的心情,应以丰富知识和陶冶情操为目的,古砚收藏是一种高雅的文化。他说:“玩赏古砚尤其是铭文砚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尤其是进入暮年之人,玩砚可以代享天伦之乐。当茶余饭后,端坐书房,面对晴窗,摩挲诸砚,似与朋友在会面、在交谈。历史前进了,时代在变,风俗在变,但人们怀旧的心情没有变,玩赏古砚也是怀旧的一种表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