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80
- 注册时间
- 2003-1-1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21769
- 点评币
-
- 学币
-
|
楼主 |
发表于 2006-10-13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3 [9 ?$ t- x7 C
7 I# Y' [- o) g% i. B' r$ K
南社书法兴盛的原因,不仅仅是艺术的,更多的是政治的和社会的。. Y- P8 _! Q. n) r) x3 Y
0 y& i- S' `' |" Z& x8 \ 首先,南社书坛的兴盛,同科举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科举制度的存在奠定了南社书法的基本功,科举制度的消亡促使了南社书法的精彩纷呈。% v9 F9 H' _' E& x
1 ^9 R) o3 V# R* X4 @6 c 笔者统计的210人中,有50名秀才,9名举人,1 名进士,取得功名的共60人。1890年后出生的28人,这些人因为年龄关系不可能参加科举考试,8 名女性当然被排斥在科场之外,能够参加科举考试的总人数是174人(包含生卒年不详的25人),取得功名者占34.5%,如果考虑到生卒年不详者内还有因年龄关系无法入科场,那么在科场中获得功名者估计可达50%。还有一半是否就没有在科场拼搏呢?回答是否定的,在那种时代,读书人舍此似乎别无出路。据资料,泾县胡朴安、胡寄尘昆仲有“考过科举”一语,吴江董书城则自称“屡试不第”。李叔同早年两次参试,一次在出生地天津,另一次冒籍浙江平湖入考场。一般介绍生平的文章,对考科举不第事都隐而不谈。虽然不能武断地说174人全都参加了科举考试, 但是至少可以说不参考者肯定寥寥。这里无意于分析秀才考中了多少,没有考中的多少,而是意在科举考试与书法有着特殊而密切的关系。6 O' } z, N: B( K# e0 C% Q' T4 ]- l
" x1 [% s O2 q, Y Z" K! _, K, l( L
开设科举并使“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的唐太宗喜爱二王法书,宋徽宗自创瘦金体,清代康熙喜爱董其昌,乾隆喜欢赵子昂,他们的书法也颇有功力。皇帝主宰科举,科举无疑是书坛的一根指挥大棒。
* z. M$ a, S* h F6 s8 Z2 ~! r0 K0 c- g8 ?5 A
追源溯流,书法上的工楷确实常常同科举制度互相伴随。唐代进士及第,还须参加吏部铨试,标准是“身言书判”。身,体貌丰伟;言,言辞辩正;书,楷法遒美;判,文理优长。身与言是主观印象,并无严格标准。铨试的重点历来就是“书判”两项。判是公文,自有固定程式,不难掌握。因此,实际上看的就是书法。宋代以后,殿试不誊录,书法更成为决定名次的因素。明代科举考试提倡的楷书名为“台阁体”,与八股文配套,清代沿用,称为“馆阁体”。馆阁体作为标准的工楷,帝王倡导,学子承风,广泛使用在朝廷诏谕、大臣奏摺、官府公文、册籍缮抄。这种字乌黑、方正、光洁、大小一律,清后期要求更严更死,拘谨刻板达于极点。; B' }, w" S2 B; y
' `/ p8 o. l# r7 n 1895年和1898年,康有为率举子两次“公车上书”,要清廷废科举办学校。戊戌变法时期,光绪就有意废除科举,并且开办了京师大学堂。1901年,清廷下诏逐步缩减科举名额,增开学校,以10年时间改科举为学校。科举萎缩,进士名额减少,各地录取的举人、秀才人数也相应减少。1902年,柳亚子与他的妻兄郑桐荪,两位后来同隶南社的少年一起赴吴江县城应考科举,柳亚子进学成了县学秀才,郑氏因“额满见遗”。这“额满”一词,一般看作讳饰语,其实那是一句大实话,秀才名额减少了。1905年清廷正式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 科考试亦即停止。”(见《清德宗实录》)延绵一千三百余年的科举制度终于成为了历史陈迹。
* r( C7 `3 \% o0 g' D1 i
( a1 A& [1 g4 z' ]4 \6 D 南社可考的210人中,1890年以后出生者有28名,仅有一人考上秀才, 那就是后来成为蒋介石“文胆”的陈布雷,其他二十余人大多转向学堂。最早创办的京师大学堂,清政府明文规定,凡毕业于此学堂者给予举人五贡出身,可以授官。接着,各省也都兴办学堂,待遇同京师大学堂。松江姚筘雏( 1893年生)、闽侯林庚白(1897年生)、新建胡步曾(1894年生)等不及赶上科举考试,都进了京师大学堂,绍兴邵元冲(1890年生)入了浙江高等学堂。年龄稍长也不参加科举考试的叶楚伧(1887年生)、邓孟硕(1883年生)分别进了苏州高等学堂和四川高等学堂,还有李叔同和谢无量在1901年进了上海南洋公学特班,特班毕业清廷准备赐予举人出身。这些学堂基本仍是老式教学,教师多数是科举出身的进士和举人。京师大学堂的教官商衍瀛诸人就都是进士,科举依着它巨大的惯性裹挟着年轻的读书人朝前迈步。姚筘雏等南社社员仍然没有完全放弃那一手工楷。
7 C$ T6 Z8 _; U: J2 h# H1 M) [; X& G+ f
科举制度存在的1300年间,读书人就在科举的阶梯上拼搏挣扎。他们操着一手工楷在故纸堆里长途跋涉,千百年来,读书人不计其数,可是书坛上有所建树者总是寥若晨星。只有几个跳进了龙门的进士,在工楷完成了敲门的任务之后,才会在书写时融入一点个性,做出些许创新。
" z# |, x T" _& v- r, l {
t0 Z }2 G. j0 X$ X3 O 工楷作为书法的基本功,即使不是惟一的,至少也应当认定它是首要的。苦练基本功,对于多数人来说不仅需要自觉性,更需要带点强制性。南社的老中青三代都在书塾、学堂自觉不自觉地训练了楷书的基本功。南社成员生当其时,又迎来了改朝换代的历史大转折。几千年来套在书法艺术上的桎梏解除了,于是迎来了穷极变化、品类万殊、风貌各异的书法黄金时期,书坛出现了铺张蹈厉精彩纷呈的空前盛况。
. V5 D V3 h/ l' P8 c$ l. E# ?" a# m1 u1 Q
其次,南社书法的兴盛与尊碑说很有关系。
$ S2 l( D, \& D8 S+ D
' j" J- k# a$ U4 ^, k f 早在清朝乾嘉时代,阮元和包世臣就鼓吹碑学。至康有为出,大倡尊碑论,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将临池者们的目光吸引到了三代秦汉魏晋碑刻。1899年,康有为在他的《广艺舟双楫》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书学理论。主要精神可概括为“崇碑抑帖,尊魏卑唐”。这里的碑,是指唐朝之前以楷书为主的六朝碑铭,以及秦代篆书碑刻和汉代篆隶碑刻。康氏“卑唐”,目的是要从根本上否定笼罩在书坛上的馆阁书风。唐代崇尚楷书,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适应当时士子们应试进身,发展到明清时期,成了千人一面的馆阁体,“整齐过甚,几若算子”。康氏“抑帖”,是因为“今日所传诸帖”,已经“重钩屡翻”,“名虽羲献,面目全非”,所以康氏说“不得不尊碑”。康氏“尊碑”,是因为南北朝碑,“笔画完好,精神流露”,“各体皆备”,“雄奇角出”。阮元与包世臣提倡写碑,由于科举制度的存在,唐碑与帖学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而康有为公车上书声势浩大,他力主废除科举倡办学校,使科举制度摇摇欲坠,仅仅10年科举就消亡了。康有为眼光独到,其书法理论犹如狂飚惊雷,席卷了书坛,从此,碑学深入士林,蔚为壮观。
$ X- Q1 W& U. Q$ X+ g
/ P8 d0 `' w R' n. g 碑学与帖学的争论,至今没有完全消歇。不过,三代秦汉魏晋金石铭刻有着无尽的嘉材美质,开垦这样的富矿,获益必多;相对而言,帖学经千百年无数书家的揣摩研习,难于再作新的开垦。尊碑比之于尊帖,能够吸收更多的养料。南社成员临池,正好是碑学兴盛时期,大家都尊碑学碑。书法大家于右任就曾“朝临《石门铭》,摹写《二十品》”,收藏了大量的北碑,日夕摩挲,终至深得北碑神髓;李叔同与沈尹默早年都得益于《张猛龙碑》;经亨颐深研《爨宝子碑》;刘三钻研北碑,汲取了汉碑的神韵。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南社中人都争先恐后地从北碑那浑金璞玉中吸取养料。, i) A" B; N9 J
' \: I, r' ^. q `
为了学碑,于右任、黄节,还有马君武、李根源甚至成为了收藏碑碣的大家。于右任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收集了300余方碑石,李根源居住苏州期间,四出访碑,登阜陟岭,风霜雨雪,不知疲倦,后来还撰写成《吴郡西山访古记》一书,遍赠亲朋好友。% X4 j# n# w& J( ~
6 i4 D7 h0 S: r- e 尊碑与学帖其实并不矛盾,康有为倡导尊碑抑帖,实在是因为帖学太盛的矫枉过正之论。其实康氏自己的艺术实践所走的就是碑帖结合之途。对此,南社书家多数心领神会。上面提到的于右任诸家,在尊碑的同时也学帖。再如萧蜕铑、易大厂、黄宾虹等相当数量的人更是碑帖并重,博采众长,参以己意,竞相创新。
- t6 v1 M# J* t5 B
! y" J7 E$ }6 ~+ `8 m( d 再其次,甲骨文发现在南社成立前10年,对南社书法的影响也不可小看。就在康有为大倡尊碑学说的同时,1899年发现了“甲骨文”,1904年,学者孙诒让著《契文举例》,对甲骨文进行了考释。甲骨文的发现,使读书人对文字的源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掀起了临池者们对甲骨文的浓厚兴趣。南社中人对甲骨文有所涉猎者不少,甲骨文那瘦硬的线条,生趣盎然的结构,参差错综的章法,是一种全新的审美诱惑。东莞邓尔雅著有《文字源流》,常熟萧蜕铑著有《文字探源》,他们对古文字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付诸书法实践,也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 U8 S8 F( Q$ C* Q/ a
- ~6 O: K; j2 Z3 s& t, z9 ^. Q3 V 另外,历朝历代遗存的法书,不是珍藏于大内,就是收藏于富家望族,千百年来,寒门士子大多无福消受。进入20世纪,印刷技术大大的改进,国外传入了珂罗版之类的影印技术,珍贵的墨宝,可以运用照相制版方法进行印刷,那真迹的浓淡层次纤毫毕现,使得学习者们拥有了逼真的法书样本,可以作为学书的新途径,更可以广观博览,采前人之所长,从而登堂入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