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7723|回复: 34

[闲聊]谈谈文人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1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闲聊]谈谈文人砚

开个题目先:)

[ 本帖最后由 汪胜寒 于 2006-11-8 16:28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话题曾在别的论坛谈论过,谈的虽然很激烈,但总觉得还是没有说到点子上去,甚是遗憾:(

[ 本帖最后由 汪胜寒 于 2006-10-1 16:3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在<<创意砚池>>这个主题贴里,对一指插手砚.蝉形砚都谈了自己的一些观点,这些如果能够被世人认可的话,我想这两种砚式必是高品位的文人砚了.这样我们便对文人砚这个概念就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请参阅链接:

                http://www.shufa.org/bbs/thread-42069-6-2.html

[ 本帖最后由 汪胜寒 于 2006-10-15 11:5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方厚重的一指插手砚啊,你是一位虚怀若谷的真君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蝉形三足砚有着“三教鼎立”、“三教融合” 所隐含的寓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唐代的    “三教鼎立”、“三教融合” (三教各成体系,皆立足于本教而对另外两教加以融合吸收,以充实抬高自己),进而发展为入宋以后思想上的“三教合一”,这标志着三教关系随着社会经济和政治的需要而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儒佛道三教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最终找到了它们的共同归宿,找到了以儒为主、以佛道为辅的最佳组合形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高品位的文人砚与人的思想品德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高品位的文人砚密切关注着社会动态,并把对社会的认知以高超的艺术手法表现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5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是谈谈"文人砚",我想应该还是要对"文人砚"先下个定义.
那首先又要先弄清楚以下这样一些问题:

1.什么是文化?
2.什么时候有了文化?
3.文化的根在哪里?
4.哪些人算是文人?

[ 本帖最后由 汪胜寒 于 2006-10-5 18:4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5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转帖一篇相关文字,以供网友参考:

“文人砚”的审美观(独家)点击(1649) 评论(2) 类别(综合类别) 发表于2006-07-28 11:36:13 
 

    古代砚台从研磨器演变而来,始于实用性,为了研磨方便及书写之便利,携带轻便,所以大多数从型制出发,其型制亦是以最为简单实用为目的。
    唐代始以石砚为主要研墨用具,以直推手法及运手法二种习成共存。直推手法,取用往返,运手法,按顺方向而运行。从而达到研磨目的,因其用法之关系,当时砚的造型主要是风字砚。长方形,箕形为主。亦有椭圆,圆形。宋代始制砚已有种花式,如荷叶形砚,琴式砚、乳式砚,砚已出现砚池,砚堂之分。元代有鹅形砚等。明代有双龙戏珠,云纹,随形等。清代有双螭随形,瓜形,龙凤,竹节,书卷形等。型制繁多,其历史每降代都有借仿前代的造型。
    从历代留存下来的砚,细细观之,大体上基本围绕着世代相传的审美观念,及对砚的实用性而承传。雕刻从宋代始,由于文人墨客在书写之余,讲究用具品位,从而进入对砚台把玩及收藏。用具品质上的提高,也是由于文人从事其浪漫的艺术生活,至使案头摆置考究追求美的享受。从宋代始已有“文人砚”的出现。
    “文人砚”的产生,要从中华文化的承传及中华文化的精神论及精神的本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主要以儒、释、道三家融合。儒家思想的艺术精神,是以仁义道德为根源,把规范性与艺术性的和谐和统一,作为礼的基本性格,以此本质来规范、衡量艺术的准则。道家思想艺术精神,是精神上与道为一体亦即所谓“体道”。以建立由宇宙落向人生的系统。“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艺术则以满足为其本质。是人生自身的艺术化的艺术精神。释家思想的艺术精神,是人与宇宙的轮回关系,由“心”而引发,无须受外物影响,万法归宗,本质上升为“心”,从而达到精神至上的最高境界。三家思想互为相通,其人文精神是一致的。是中国文化精神最重要的存在方式。从艺术角度看,几千年的中国文化艺术发展历程是一个自然而成的发展轨迹。中国艺术是以绘画为大宗。其各门类的艺术亦是围绕绘画这个轨迹而演行的。“文人砚”之由来,亦是由中国绘画“文人画”而派生的。所以要理解认识“文人砚”,就要首先认识“文人画”之推祟的审美价值观。“文人画”从唐代始宋、元、明为倡导及发展成为中国画的主流。它讲求品格,追求境界,超尘脱俗。强调艺术家的个人修养,以“雅”与“俗”之分,讲求神似,以拙胜巧轻视摹拟蹈袭,强调直抒胸臆。在艺术的追求上达到理想化的境界。如宋代苏轼受道家学说影响,在诗书文章之余作一些枯木,丛竹,怪石之类当作以取乐自娱,养生益身,是为文人游戏笔墨用以解胸中盘郁的一种方式。其理论观:一.艺术上,不拘于形似,而要得其“常理”“得之象外”抒发主观情思。二.境界上要“萧散简远”“简古”“澹泊”“清新”“清丽”力求“平淡”。三.功能上,为了“自娱”,“取乐于画”。赞同绘画“得之于象外”其象外是指于形象之中得到物的特性——性情,然后把物的特性融化于自己的性情中,从笔下流出的乃是自己的性情。所谓作品中的“象”,乃是物的“象外”,亦是人的主观“象”内。以至达到“无我”之境地。
    由于历代绘画受“文人画”艺术之影响,文人士大夫亦喜欢把玩案头之文房四宝。从而在制砚上,开始引申考究其文化内涵的品质,亦符合其文人士大夫的品性。除了部分继承传统艺术中的精致工艺外,创作上引入绘画、书法、诗词、金石。从而要求达到文人士大夫一样的审美品味,“天人合一”,“得之象外”,达到这样境界的砚品就是“文人砚”的开始了。
   “文人砚”主要讲求题材思想美。其创作思想是在结合自身的
文化修养,文化修养是从诗、书、画、印多方结合。及士人的本性喜好,根据石形、石色、石品,随感而创作,一抒怀抱,表达个人的至真至感的内心情怀。以其从一方小小空间打开胸中丘壑。展视对宇宙的认识及对人生观认知的感悟。其题材广泛,作品有山水、花鸟、人物,表现大自然的物象无所不及。
   “文人砚”讲求经营位置美。要对中国绘画精神要有深刻的了
解,对书画的章法布局,经营位置,物象与物象之间的呼应,线条疏密组织。“疏可走马,密不容针”。构图在文人砚中极为重要。古人讲“立意”、“为象”到“写形”、“貌色”、“置陈布势”,其实就是最广义的构图。艺术离不开形象思维,所以构图的运用如何,就可以观其个人的各方修养如何。重要之处,是美学修养,对造型能力的把掌,其追求的是构图宜气象清新,格局广大、简构雄浑,巧丽朴茂为美。注意整体气韵,砚池要有让就之处,使其气脉流通。
   “文人砚”讲求形神兼备美。因为砚是雕刻,所以本身的艺术语言特性,与绘画有所区别,但其结构常理与画理同。其线条、块面之疏密、高低,不单指追求视觉,还要追求手感,要有雕塑美学的整体感。不可无呼无应,无纹无理、要简不简、想繁不繁,如散沙一盘。“文人砚”在结构上不一定追求物象之常规,但要合乎常理。以精神本质追求人生道理,表达胸中逸气。其作品的视觉、手感要符合士人的品格要求,才为不失“文人砚“的本质为合理。
   “文人砚”讲求砚铭书法美。他们的诗词文章,讲求人生哲理,歌咏个人的世界观,表现其至高至尚的品格情怀。以此种形式入砚,也正好合乎他们的审美要求。历代士人是以书法存名,以及留存品格于世上的一个公认的方法之一。其中国艺术主流,倡导书画同源,其书法也正好表露他们的诗词文章的发挥。中国书法注重骨法用笔,首先讲求笔墨的点画,一支毛笔,能自如的掌握它必须经过长期的刻苦训练,做到笔尖、笔肚、笔根都能用到,四面出锋,起偃正侧,得心应手。是历代大家以书入画成为修练绘画的一大法宝。用笔如“折钗股、屋漏痕、锥划沙”等书法中的线条形象,亦丰富了中国画的线条表达语言。历代书法留存,除部份法贴外,碑刻真迹存世极多。士人亦有据可依傍,将其诗文以书法的审美法则刻铭于砚中,其雕刻砚铭亦是按照审美要素。金石作为士人风气的一种艺术,讲求章法美感,其刻于砚铭之中讲究布局,纵列如条幅,横列如横披,一篇下来,讲究前后呼应,书法精神尽显刀中。从砚铭之中亦可了解士人的胸中块磊了。
   “文人砚”讲求骨法用笔美。(用笔即用刀)由于士人一生以诗文书画为自娱,其对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理解透彻,所以在雕刻上力求达到理想的境界,所以就引入中国绘画的审美用笔要求来衡量用刀之法则。刻砚用刀如工笔白描,运刀如运笔,用刀当有笔意,要见刀法之节奏韵美,如行云流水、折带、钉头等描法之用刀,方不会伤神失本。用刀之法亦从对比而来,有圆刀、单刀、尖刀、平刀、冲刀、切刀、钝刀等法则,圆刀浑厚,单刀萧简,尖刀流畅,平刀淡远,冲刀斑驳、切刀利索,钝刀朴拙。其刀法互相之间的转化是千变万化的,基本承传了中国几千年的雕刻文化精神。以书法入刀法没有离开其本质。士人只是用同样的手法——刀法,付与砚雕艺术的生命。在气韵品格上达到自如的状态。
    综上述,“文人砚”就是历代文人士大夫以自身文化修养、诗、书、画、印的形式追求“得之象外”,的超然感受的人文精神。
 
                                                                                      梁弘健
2005年6月16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5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转帖一篇相关文字,以供网友参考:

文化取向:中国古砚体系划分的一种构想

来源:砚谈网  作者:姚远利   554

    关于中国古砚的体系划分是一个被人忽视的重要问题。

    笔者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基于当前古砚研究停滞不前的现状,以及陈旧的研究方法。自从宋代米芾所著《砚史》问世之后,《砚史》所采用的编排体例,不但成为古人研究论述砚史的范本,而且也成为古砚研究的指南,但它不是综合系统的研究方法和体系的研究方法。  
  
如何摆脱当前古砚研究的困境,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科学地划分中国古砚的体系,并确立综合系统的研究方法。

    一、《砚史》体例和方法与当前古砚研究之现状

    中国古砚,自秦汉称“研”始,迄今已两千多年,而研究工作则相对晚了约近千年。

    古人近千年的研究,一直遵循《砚史》的体例和方法。这种体例,对于砚,首先按其砚材产地命名砚,然后论及其坑、其质、其色泽、其石品,四大名砚排放在最前面重要位置,其后则依次论及各类不同材质的非石砚,如陶瓷澄泥、金属玉石、竹木骨角等等各类砚。并对每种砚均详细评价其发墨之优劣以及是否费笔等,不厌其详。   

    由于《砚史》体例和方法的局限性,决定了古人的研究,只能就材论材。这种局限性,也造成了古人研究的专一,所以就砚材及个砚的研究而言,古人几乎达到了穷尽的地步。正是这种锲而不舍的近千年研究的改进,使古砚由简单的研磨石片,演化成材质众多形制各异的庞大家族并集雕塑、书法、绘画、篆刻于一体,成为古代精美的艺术品,同时大量丰富的砚著,为我们今日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砚史》体例和方法所决定的局限,表现在对于包括四大名砚在内的各类砚,不可能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时至今日,我们凭高远眺,既看清了古砚的源头,也看清了它发展变化的脉络,更看清了它盛极而衰的过程。

    中国古砚,材质众多。据统计,不同材质达三十多种,而单以石砚来说,全国曾以其为材制砚的多达二百余种,这还不算坑口、色泽、石品的种种差别。如果把不同产地、不同材质、不同坑口、不同色泽一并计算的话,其种类达500多种。如此众多的材质,如按《砚史》之体例,一类一类慢慢研究也完全可以,但是长此下去,古砚的理论系统是无论如何也建立不起来的。

    二、中国古砚体系的划分

    笔者所言中国古砚体系的划分,就是提纲挈领的方法。就中国古砚的体系来说,就是抓住其最主要的部分,支起中国古砚的大框架。

    (一)为什么要进行体系划分

    我们所沿用米芾《砚史》所采用的体例,是以不同产地的优质砚材为纲,以砚为细目。中国历史上制砚之材,如把不同产地,不同质地的砚材加在一起达数百种之多。按《砚史》体例的做法,则这数百种砚材全是纲,也正是纲太多了,也就变成了无纲,所以今人所写的诸多砚史,均没有主线,让人读来感到细碎而层次不分明,抓不住要领,更做不到一目了然。可以说都是无纲之砚史。

    (二)如何认识古砚体系

    如何认识中国古砚的体系,这个问题看起来较为复杂,实际上也很简单。砚属文房四宝之首,是书写工具。可以认为:自从砚一出现就和文化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也有人夸张地说,没有砚,就没有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砚不但书写着文化,而其自身也形成了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文化是贯穿整个砚史的主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反映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使用群体,在砚中注入了不同的文化取向和内容。我们通过古砚中所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取向和内容,来确认其主要使用群体,来认识中国古砚的体系。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