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0672|回复: 32

渊 源 与 流 变 ——“二王”与帖系书法研究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26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中国书法院系列研究展之一
  
渊 源 与 流 变   ——“二王”与帖系书法研究展
                  征 稿 启 事
   对于“二王”与帖系书法的研究,一向是中国书法研究的核心主题。与诞生于晚清的碑学书法相对照,帖系书法走过晋唐宋元等不同的发展阶段,至清代已成强弩之末,主流地位受到了清末民初碑学书法、近代思想与艺术观念的巨大冲击,尤其在当代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如何继承与发扬“二王”与帖系书法的优良传统,如何学习、领会与理解帖系书法的精义内涵,如何以新的艺术观念指导书法艺术的创新,如何开展帖系书法与碑系书法的比较研究等,上述问题对于当代书法创作、书法理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中国书法院首先推出 “渊源与流变——‘二王’与帖系书法研究展”,拟通过集中当代中国最优秀的书法家,以临、创、述评等形式进行全面的、个性化与实践性的展示和研究,期望对书法传统主流与整个书法体系加以系统地梳理与分析,把握当代书家对书法传统的基本理念,尝试并开拓书法艺术创研结合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并以此展为开篇,陆续推出“简牍帛书”、“先秦金文”等系列研究展,拉开“中国书法院系列研究展”的序幕。
现将“渊源与流变——‘二王’与帖系书法研究展” 征稿启事公布如下。希望有志于帖学研究与创作的作者踊跃投稿。

一、展览名称:渊 源 与 流 变 ——“二王”与帖系书法研究展
二、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
三、艺术委员会
主  任:王 镛
副主任:何应辉
秘书长:李胜洪
副秘书长:曾 翔
委  员:王  镛、王  澄、王友谊、石  开、丛文俊、乐  泉、何应辉、
沃兴华、李胜洪、张景岳、陈振濂、黄  惇、曾  翔
四、展览规模及参展书家的产生:
参展作者100人,每人拟展出3件作品(一件临摹,两件创作),共300件。
1、由艺委会在全国范围内提名50人。
2、全国范围内作者自荐投稿,由艺委会从中选出50位参展作者。
五、自荐作者投稿要求
1、实临‘二王’及帖学书系的作品两件,以不同程度借鉴‘二王’及帖学书系(含晋以后历代帖系名家)创作作品四件,作品尺寸以横四尺、竖六尺以内为宜。由艺委会根据上述作品质量确定参展件数,其余作品退还。落选作者的作品原则上不退,需要退稿的请通过邮局汇退稿费40元,并在信封左上角注明“已汇款,退稿”字样。
2、本人艺术简历一份。提供临习字帖的清晰复印件一份。创作作品释文一份。
3、临帖或创作自述一份,约500-1000字之间。
六、评奖
本次展览将由艺委会从全部参展作品中最后评出“羲之奖” 10  名。
七、出版作品集
本次展览将由荣宝斋出版社出版大型精装研究成果作品集,其中包括:1、古今名家临习‘二王’帖系的作品。2、建国以来对帖学研究的文章目录索引。3、本次展览的全部作品和创作自述、论文等(附所有参展作品光盘一套)。每位参展作者赠送两册。
八、作品收藏
展览结束后,参展作品由中国书法院收藏,颁发收藏证书,付薄酬。
九、征稿时间:2006年9月1日至2006年11月20日(以当地邮戳为准)
十、投稿地点:北京市朝阳区惠新北里甲一号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    邮    编:100029
联 系 人: 任艳梅   柴天鳞
联系电话:010-64813473   010-64891166-5503
       (来稿作品请在信封右上角注明‘研究展’字样)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
2006年9月1日
发表于 2006-9-26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高规格的展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6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事好事,我的最爱!!!一看都是最实力的书家,很兴奋!!!!!一定参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6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面黄敦的水平很高,帖学最传统,为什么排在最后面,不合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6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渊 源 与 流 变 ——“二王”与帖系书法研究展

书法院的大动作,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26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渊 源 与 流 变 ——“二王”与帖系书法研究展

原帖由 无常 于  04:07 PM 发表
这里面黄敦的水平很高,帖学最传统,为什么排在最后面,不合理.

艺委会委员是按姓氏笔画排列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6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疑问:——“二王”与帖系书法是不是就是指帖学书系,那么投稿临摹范围是不是包括一切帖学书系的书家.如颜真卿\怀素\董其昌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6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法院的大动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6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拭目以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6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法院的大动作,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