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3962|回复: 8

(讨论)众人说砚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24 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砚铭是砚雕的一部分,是砚台这一综合性艺术内容之一,它与砚台图案相匹配,相得益彰,因而砚铭的雕刻水平直接关系到砚雕的整体艺术效果、文化品位、金石兴味以及书卷气质(蔡鸿茹,天津艺术博物馆研究员,著名古砚鉴赏家 )。

[ 本帖最后由 汪胜寒 于  07:52 AM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6-9-24 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众人说砚铭

砚铭,或讴歌砚的艺术,或寓载深刻哲理,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语言隽永,行文精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赋予砚恒久的魅力和灵性。

[ 本帖最后由 汪胜寒 于  08:15 AM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24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众人说砚铭

砚铭的形式主要包括题名铭、记事铭和言志铭三种。题名砚即刻于砚上的砚名,字数较精简,高度说明砚的名称。如“太白砚”、“太璞砚”;记事铭即将有关于该砚的人或事镌于砚上,以志不忘,此类砚铭极有历史价值,便于后世的考究;言志铭,顾名思义就是表露个人志向和情怀的砚铭,言简意赅,旨意丰盈,常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历史上许多大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等,都创作了不少砚铭,极具思想和艺术价值,成为了当代砚铭创作的典范。

砚铭不仅浓缩了语言的精华,迸发着智慧的火花。砚铭虽只有寥寥数字,片言只语,观后却使人有如醍醐灌顶,如甘如贻之感,余韵悠长,令人回味。例如,吴昌硕的“他山石,席上珍;磨不磷,身外身。”让人产生了无穷的想象空间,尤其让人回味的思忆;苦行僧的“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无不充满了轻松谐趣的色彩,充满了禅机,非大智者得以感悟。
砚铭还折射了作者的个性和心绪。砚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个性,是一扇窥看主人灵魂和心境的窗户。如苏轼、陆游、米芾、黄庭坚等,他们留下的砚铭,已成了我国砚文化史上的一笔重要遗产,同时也可以看到他们的志趣和情感。如清代书画家金农中的砚铭:“日日狂杯在手,杯中作书瘦跤走,不识字人曾见否。”字里行间充满了怡然自乐的宁静心绪。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文学艺术似乎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而时刻与文学相结合的砚铭也未能得到大多数砚雕从艺人员的重视.简单的砚雕制作充其量只能是一个工匠,而从艺术内涵和审美角度去审视及鉴定砚雕,才是砚的创作,砚铭是其中的重要体现。

今天,我们身处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现实社会中,人文缺失已成为了众多专家和学者所关注的话题,如何注入人文精神,振兴砚的文化,正是当今时代对每一位砚人的要求。砚艺术不但要给人以审美感,同时还应有强大的震撼力,不要让人文气息缺漏,不要让人文精神远去,而应从砚铭的创作中,更多地反映人们热爱艺术、崇尚艺术的追求,体现出一种“和谐一体”的艺术意味,它是建设和构筑和谐社会的题中要义!

         注:  罗海说砚铭,此文已由汪胜寒编辑整理

[ 本帖最后由 汪胜寒 于  08:16 AM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24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众人说砚铭

砚的鉴赏和收藏也成了砚的另一个功能。鉴赏者要发表自己的评价,收藏者(有时也兼为使用者)要表明自己的身份,就在砚上题镌一些文字,这就是砚铭。应该说它是中国文献的又一形式的遗存。

《中华砚典》有好些砚铭的拓片,很有意思。砚和砚的主人都不在了,这些拓片让后人重见历史的踪迹。作砚铭的以文人墨客、书画高手居多,其中最早有唐代的白居易(香山居士),继有元代的赵孟頫、吴宽、耶律楚材,明代的文征明、陈洪绶,清代的朱彝尊、阮元、赵之谦等人。这些历史人物的名字大多数我们都陌生了,恰巧有因电视剧的播放而家喻户晓的纪晓岚和刘罗锅(刘墉)的砚铭在,抄录下来看一看吧。

纪晓岚的那块砚有两段铭文,上方一段是首打油体的诗:

     覃溪作砚于岭南,皆山得之赠晓岚,晓岚铭曰腻而銛,时壬戌岁三月三。

         诗交代砚的来处和得到砚的年月。那是一个号覃溪的人送的,搞点考证,究为何人和送的年月都能查清。我们不管它了,只可知纪大官人并不像电视剧里渲染得那样一尘不染,别人送礼他还是收的,自然那礼物须高雅一点。下方几句话,是对砚的品级的评价。从上文,已经得知,这块砚的特点是“腻而銛”,换言之发墨既快又凝重,应属良好。他自己又说:

    蕉叶白,世所称,古中驷,今上乘。譬韩、欧已远,有王、李之代兴。

“蕉叶白”是一种特殊的品种,专门的用语,具体怎么样,也不清楚,反正世上有名,古代只能算中等,现在则为上品了。他打了个比方:就像唐宋的八大家中的韩愈、欧阳修已经远去,明代前后七子中的王世贞、李梦阳就取而代之称雄了。看来他颇有历史眼光,这块砚台,虽非上品,他还是满意的,覃溪先生送的礼正中下怀。

刘罗锅的砚铭相当有趣——

晓岚爱余黻文砚,因赠之而篆以铭曰:石理缜密石骨刚,赠都御史写奏章,此翁此砚真相当。

这块砚原属刘罗锅,纪晓岚喜欢,只好割爱相赠,刻下一段铭文,纪录这份因缘。显然,纪晓岚对砚的嗜好非同小可,不仅别人送,还直接管别人索要。刘罗锅看来也是挡不住,还不得不违心地说,那黻文砚(听这名头就不是一般的砚台)和对方更相配。要知道,此时纪晓岚做着总检察官(都御史)呢,你罗锅宰相多什么,不小心照样奏本参举你!

所以若有时间将留存下来的砚铭作点研讨,应该会有新的发现。抱歉刘罗锅和纪晓岚的电视连续剧我都只是扫过几眼,不清楚有没有两人讨要砚台的情节。不过,更多的砚铭,还是表白砚台主人的一份心襟的。且看咱们清代的灵异小说大家、号称异史氏的蒲松龄的砚铭:

    异石玲珑竟不顽,屡遭攘窃屡珠还。试看天下名利客,令人笑作沐猴观。

铭诗前半和砚相关,后半则在笑骂名利世相。一腔不平之气,简直喷薄而出。

还有抗金名将岳飞的砚铭,言简意赅,斩钉截铁:

        持坚守白,不磷不缁。

“磷”在这里读去声,磨损的意思;“缁”是黑的意思。境陷墨池,身经百磨,还要求坚执如玉,不允自己有丝毫受损和被环境同化,除了大英雄,谁能到此境界?这哪是寻常的砚铭?分明是崇高的人生格言.

节选自 张弘的<<砚与砚铭>>,已由汪胜寒编辑整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由一壶兄的砚铭改写了一个:

雪浪翻沙金,灵石蓄古韵.
   瑶弦出新调,心曲何处寻?



一壶的砚铭是:
                     铭曰:雪浪翻金,灵石凝韵,瑶弦初调,以赋心曲

[ 本帖最后由 汪胜寒 于 2006-10-2 22:39 编辑 ]
金沙江石古琴砚c.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5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砚铭随想


  元尚


  《文房四谱》上说:“从前黄帝得玉一纽,将其治成墨海,
并在其上篆文曰:‘帝鸿氏之砚’。”这也许就是最早的砚铭
吧。


  将自己喜爱的格言、警句、隽语铭刻于生活器物之上,不
仅是一种文化气氛,而且还是性情和志趣的真实流露。刘勰在
《文心雕龙》中认为,铭题于器物之上“兼褒赞,故体贵弘润
”。这种看法在传统文化中是颇具代表性的。寓意、咏赞、劝
戒,好像是永恒的主题。其实照我看来,作为文房私人日常用
品之一的砚,大可不必那么做作严肃,砚不是摆设,更不是展
品。时时观照它的是我们自己,和那一份天淡云闲、明月松间
的心情。有一则砚铭十分有趣:“十龄女喜文字,日弄笔砚不
去手,学书初学卫夫人,他日当出右军右。”“一卷书,半亩
田,朝耕夕读。”虽不免书生气了点,但却不失书生性情。专
辑砚铭的书颇多,然而读来饶有兴味的,有《冬心斋砚铭》、
《枕湖楼藏砚铭》。砚铭拓本多收于藏砚及砚谱之中。


  自古以来不仅砚上可篆铭,它物亦如是。像衣铭:“桑蚕
苦,女工难,得新捐,故后必寒。”质朴明白、通俗而令人回
味。书履铭:“行必履正,无怀侥幸。”简捷而理明,足以自
警。大凡此类铭都是只给自己看,它不同于刻印成书的文章,
也不同于文人之间吟诵的诗赋,它就像生活中一句很寻常的问
候,不用修饰不用夸张,我们是在倾听我们自己的心声,好的
铭差不多全具有这样的特征。传世的器物铭文如杖铭、井铭、
矛铭,以及南北朝著名诗人庾信的《刀铭三首》、唐代大诗人
白居易的《盘石铭》。盘石铭向我们讲述了一件日常生活中的
寻常小事,一位客人,送给白居易一块盘石,差不多有床那么
大小,石面圆平细腻,白居易将它放置在竹下,让自然之风自
由扫拂,让天宇之水任意洒淋,白老先生曰:“坐侍禅僧,眠
留醉客,清冷可爱,支体甚适,便是白家,夏天床席。”这不
正是一篇意趣盎然的生活小品文吗。有诗情有画意更透着一点
生活的禅味。人人熟而能诵的《陋室铭》,也是如此。另一篇
“室铭”虽不为人广知,但其铭文更为平实精炼,无辞藻之累,
它是宋代著名文学家陈亮为其住室“妥斋”作的一段小文。铭
曰:“往则俱往,来则俱来。义苟精矣,动静必偕。心之广矣,
亦可惧哉!天下虽大,吾安厥斋。”


  至此,令我想到“座右铭”,手里正好有一册座右铭集,
初翻总为能博览历代座右铭而喜,每每说给朋友们听,聊过“
好为人师”之瘾。后来慢慢觉得座右铭不知是在自己手里,还
是在别人手里变得有点走了味。今天我们自己的座右有直抒性
灵之铭吗?那些用来包装或用来营造氛围的铭,自然就与铭的
本真意味远了许多。读一点砚铭是有好处的,在自己身边的用
器上铭刻心声,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为我们的灵魂营造了一块方
寸般大小的澄明之境。


  “多事为读书第一病,多欲为养生第一病,多智为立心第
一病,多费为作家第一病。”多铭为静心第一病,铭不在多亦
不在丽,铭于心而后铭于物可也。





<<人民日报>>《海外版 》1998-10-23 第8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5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联结砚和历代文人墨客的纽带——砚铭

时间:2005-10-25

砚铭是指刻在砚上的文字及图案,也称“砚铭文”,“砚铭书”,是一种自由文体,长短各异,诗文皆可,镌刻铭文因人而异,书体不拘一格。早期的砚铭,都是文人墨客用来赞颂砚的,后来才发展为抒怀铭志或纪念意义。

砚石通过采掘、选材、再经艺人的精心雕琢,遂成为一件美形多姿的艺术品。它融雕塑、书法、文字为一体,而尤为可贵的是,在诸书画器具中,惟砚独有长期使用和保存的价值,堪称“四宝”中之寿者。由于这种特殊原因,所以在古代上自帝王,下至文人士子,往往都将砚石看重,视为案头珍物。更有甚者,爱砚成癖,嗜砚如命。他们常常将心爱之砚镌以铭文,借以铭记心志,寄托精神,自赏自勉,与石同寿。

据《大戴礼记》中载:西周初就有砚铭:“石墨相著而黑,邪心谗言无得白。” 南宋岳飞有一砚铭:“持坚守白,不磷不淄。”言简意赅地抒发了这位民族英雄坚贞气节的心迹。文天祥的草书砚铭是:“砚虽非铁难磨穿。心虽非石如其坚,守之弗失道自然。”真乃铭如其人。北宋大学士苏轼在端视铭中描写采砚时道:“千夫挽绠,百夫运斤,篝火下缒,以出斯珍。”这是一幅采砚工人艰难困苦情景的写照。

砚铭隽永新警,最为人称诵的是明人赵南星的《东方未明砚铭》:“残月荧荧,太白,鸡三号,更五点。此时拜疏击大阉。事成策汝功,不成同汝贬。”这是作者冒死弹劾魏忠贤的战斗宣言,表达了他嫉恶如仇、视死如归,“宁为玉碎,毋为瓦全”的一股正气。

康熙是一位注重文化科学的皇帝。他在一方宫廷御用松花砚石上曾楷书锈刻御铭,曰:“寿古而质润,色绿而声清,起墨益毫,故其宝也。”仅用十八个字,将此砚的质、色、声及益处,铭记下来,实事求是地为砚作了一个“小传”。清人张仲孝廉,一生追求功名,屡试不第,老而始休,因作“试砚铭”,总结自己走道的坎坷道路“七十老翁何所求?三上春官名不收。尚浮作文辛苦书蝇头,曲江领宴愿始休。”七十岁的老人历经三考,他对封建科举的幻想破灭了,铭文饱含着辛酸和讽谕。清代杰出的画家新罗山人,有“画竹砚”,铭云;“此砚画竹,翠袖江头,年年秋雨,作湘女愁。”显然画家是借湘娥斑竹的故事,含蓄地铭刻了画竹的志趣。

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有一方端砚的铭文是:“守其白,辨其黑,洁若玉,坚若铁,马列之徒,其如斯耶!”这铭文正是他的自画像,是他心境的自白,写出他的是非分明、爱憎鲜明,高洁的品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也刻画出他的骨气和风格。

自宋以来,士大夫、文人雅士们,蓄砚镌铭之风逐渐兴起,因而代代相传,留下了极其丰富多采的砚铭。纵观古今砚铭,虽寥寥数语,然而却内涵诸多人生哲理。它集佳石、文学、雕刻、书法於一体。一方好砚,本身就是一件精巧玲珑的艺术珍品,再书刻上贴切的铭文,就好比锦上添花,身价倍增。令人读后不仅深受启迪,而且也是一种书法与雕刻艺术的美的享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6 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砚铭

春风化雨画春江

     创意:天公师法自然,雅兴所致,挥洒神来之笔,点染山河.
春风化雨画春江.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6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需要传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