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80
- 注册时间
- 2003-1-1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21769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书画造假新花样 4 b% J5 H- [. _
□金 石
- Z* _( V& d. J( d 眼下,喜欢书画艺术品的人越来越多,而收藏者真正追逐的艺术大师、大家的真迹毕竟是少数,况且真迹可赚利润有限,达不到一夜暴富的梦想。为使梦想成“真”,一些不法书画经营者便想出许多新花样,其中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将假货送上传媒与出版物,蒙骗买主,行里人将之称为给假画“镀金”。 D$ m7 [. J5 u9 k" J7 [) s
“镀金”劣迹斑斑
6 D% ]. ?2 A! j$ ?3 c9 }
3 a" T% d% r2 O, p9 C 据了解,眼下将赝品书画变成“真迹”的方法很多,最流行的有以下三种:" Z' \ s: F$ c4 O- X' I
9 p* k9 v- C7 F+ y. }$ A3 Y' `
假画上拍。拍卖行与制假贩假者合伙欺骗买家,在拍卖图录和拍卖宣传上大肆介绍赝品,还特意指出“此作曾发表于某某出版社出版的《某某画册》”。' ?6 V# O: P6 y) K& l, D4 \
, ~7 z4 E$ V( ]9 M/ f" e6 x
伪造出版物。制作假画册或者出版物,连同书画作品一同向买家兜售,表示这画是出版过的真迹,让赝品穿上“正规出版物”的外衣。% F4 V# k9 Z& R& X! w
2 { ]7 }' F) G 上电视。想办法将假画送上电视台鉴赏栏目,几个回合后往往假画变“真迹”。, D; U4 N8 l, e+ O4 J+ P" w
, l3 X( k7 @) |2 T. I
操作过程揭秘
; L1 U M4 E4 R) D( l0 A4 r% @" }" G3 I) @( \
由于书画市场制假贩假现象严重,近年来书画藏家们为保险起见,比较信赖和看重曾经出版发表过的名家书画作品。然而,无孔不入的制假贩假者也摸准了藏家的这种心理,动起了正规出版物的念头。他们通过出版物形式来为书画赝品进行精心“包装”。主要形式有:在正规出版社买书号,出版所谓名家字画的画册专集。画册里煞有介事地编撰各种证实这些字画来源“真实”的故事,然后请专家写评论文章,很快赝品就登场了。如果出版物里全是赝品,较容易被人发现破绽;制假贩假者便采取真迹中夹带着赝品的办法,以此欺骗买家;有的制假者拉上港台等地的艺术期刊,为他们的赝品鸣锣开道。
0 ^! S& P( E( E R, J# s5 m$ J, ]0 Y$ l, ?9 Y' j c. S' P: P: F
慧眼识别“李鬼”
( R, x V- n% }( j8 z0 E, [3 N- N: u2 I" c% k& ^
书画“李鬼”虽然以“崭新面孔”登场,但只要平日多练基本功,多与那些正规的名家书画出版物进行比较,“李鬼”出版物还是能够被识破的。一般来说,非正规出版物往往名头大,里面的编排、文章等却大多缺少底气,文化气息不浓,专业程度不高。而且,为了省钱,一般出版物印得较薄,卖完了这批接着再印下一批。当然,那些有信誉的专业出版社出版的权威画册还是值得信赖的,多参照这类出版物对买家的购藏活动会大有帮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