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0895|回复: 3

论书法教学中正确的写字姿势与执笔(王庆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10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ADMINOPE=纪伟|灌水圣|奖励积分 5|5|1134207668]□ 王庆华
7 x9 G& J4 L8 j5 d4 A; t! \% N关键词:坐姿、执笔、宽松、灵活、科学
3 a1 N2 f1 w/ K, \) S% Q! q' d内容提要:对于端庄的坐姿与正确的执笔,至少从三个方面体现它的必要性:第一,正确的写字姿势,无疑有利于正在的成长发育的青少年的骨骼、视力的健康;第二,写字的坐姿与执笔能否正确,与能否正确的运用笔法,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三,写字的姿势优美也是书法美的组成部分……" ]2 V. Y/ F9 W
毛笔书法基础教学,核心内容不外乎写字姿势与执笔,运笔方法与字型结构。其中,运笔和结构的掌握固然是重要的,然而写字的姿势与执笔,更应该是基础中的基础。虽然我们不能说学生的字如果没练好,就完全责难错误的坐姿与执笔,但忽视了学生习字的这一重要环节。总是不完整的。
7 K# ]. j1 s6 W$ b  _/ E从目前的书法基础教学看,正确的坐姿与执笔在教学环节中,往往被忽视掉了,或者说做的不尽人意。对于端庄的坐姿与正确的执笔,至少从三个方面体现它的必要性:第一,正确的写字姿势,无疑有利于正在的成长发育的青少年的骨骼、视力的健康;第二,写字的坐姿与执笔能否正确,与能否正确的运用笔法,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三,写字的姿势优美也是书法美的组成部分。
5 t6 O2 H* N/ q0 ?7 c/ }据笔者观察,无论从学校的书法课堂、书法班还是书法比赛现场,学生的坐姿达到距离书桌头部一尺、胸部一拳标准的几乎凤毛麟角。要知道漂亮的字,优美的握笔、坐姿,都同样给人以美的享受,相反,看有的学生写字的样子,非但不美,简直是在受罪。那么,构成现有的学生写字姿势和执笔状况主要原因是什么?无疑与执教者有直接关系。因为学生就是学生,如何教势必生成如何学、如何接受、如何显现。从中国书法教育的宏观来看,专门设置的书法院、校很少,书法的师资队伍来源不一而足,良莠相间。甚至大量的书法基础书籍,书法教材都存在执笔方法上的误区。这种不正确的姿势与执笔方法,探究起来应该是由来已久,自发的民间传统(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不正确的运笔方法)。所以在实施操作过程,学生必然要对所写的笔画处于茫然不知所措状态。含混的运笔加上握的紧紧的手,注意力便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由于紧张,学生的指、掌、腕、肘、肩、背部以至浑身的肌肉都必然蹦的很紧。头就距纸很近,于是形成一个越是写不好,越紧张,越紧张也就越写不好的恶性循环。此时大多数的学生在这样的前提下,不是在写字,而是描字,不是将一个字一次写成,而是将一个笔画若干次反复的描成,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显然这与正规的传统书法的“法则”背道而驰。按照科学、传统的执笔与坐姿理论中我们可以采撷到:“足安、坐满、头正、身直、虚腋、臂开、肘起”;“指实、掌虚、掌竖、腕平”这样的基础要领,翻开相关的书籍都可以找得到,但真正把它内涵吃透的则又是一回事。2 n1 z+ }" V/ {3 O0 B
我们不妨把以上列举的基本要领逐一进行诠释,就不难得到一点相应的启发:一、足安,如果把写字的人比喻成一棵树,“足安”就相当于树的牢固的根须。根须的牢固是树干牢固的基础。倘如学生写字时双足随意摆放,上肢体要领的标准就难以保障。清人包世臣说:“全身精力到毫端,定气先将两足安。”“定气”便是精神姿态的统领,“足安”是它的先决条件。二、坐满,可以以此类推,如果学生在写字时双足除放平外,任何不正确的位置都不能使书者达到“坐满”,“坐满”的意义当然是上部的腰处于挺立状态,挺立即达到“身直”的要求。三、身直。如果说定气是精神内敛的统领,那么“身直”和“头正”便是精神的外在体现。晋代书法家卫夫人说:“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一身之力而送之……”如果写字确实须“一身之力”那么用力之源就是腰部,可见腰部的直立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四、头正:头正的直接益处是对笔下所写的字、所临的帖可以直视。而头歪就斜视,斜视就会因视差造成书写的结构不正确,以至于头部过低都对视力不利。正确的坐姿会使书写者进入全身放松下沉,气息平和的冷静状态,从而剔除运笔紧张障碍,达到写字姿势规范的目的。
# ~. W9 n0 X" n" d6 G( v$ m8 |) u5 s执笔的方法与写字姿势相互协调、相互依存。没有正确的执笔方法,空有正确写字姿势是不完整的,更何况错误的执笔会严重的制约写字的姿势,例如,执笔要求“掌虚”,目的是在于运笔时指、腕灵活,肘、肩肌肉松弛。各部关节能一起上下,挥运自如。相反,当拇指内压,五指收紧,再加上手腕翘起,在运笔的力量连锁作用下,手臂、关节、肌肉必然处于紧张状态,形成运动力的互相抵触,这时学生往往会出现手抖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再谈“悬肘”是绝不可能的。" ?1 F" C0 @0 u! P
在执笔的 “指实、掌虚、掌竖、腕平、肘起”要领中,“指实”一般也理解为用力握实,这样就容易理解为拇指内压,仅就拇指内压和拇指节向外突起这一简单动作,如同机器开关一样,上下按动会得出两种结果。下压就“实”,突起就“虚”,“实”就死,“虚”就灵活。5 i& a. m* W8 p5 s. W, t! W
掌竖,给人的直观的理解就是掌心翘着竖起来,其实这里更是一个不小的误区。从实践检验中“掌”只不过在拇指关节向外突出的同时,自然的向外侧呈“竖状”,详细的说,它是卧着“竖”,而绝非“翘”着“竖”,翘腕“竖”正好使执笔的腕部反关节,腕既然已经“翘”起来,接下来的“腕平”也就无法存在了,更与“肘起”构成矛盾的死角。所以,只有当指、腕、肘、肩各部都处于顺关节时,才能使运笔轻松自如。反之,除非“掌竖”提法的本身就是错误的。至于站立书写,也应以关节顺畅为主。, m  g' i4 ~, G. q+ {) _$ i
传统的执笔理论,有很多不同提法,不妨诠释一、二列举如下:
3 o3 Z' s; h+ ]% W- A. G(一) 龙眼法:就是四个指在笔杆一侧,拇指与食指的虎口处呈圆形,即称为“龙眼”。; g- Y$ n9 N! P1 V5 x$ O; O/ m
(二) 凤眼法:就是拇指与食指挨的较近,拇指在下呈一平线,食指略弯,看起来象凤的眼睛,即“凤眼法”。$ C# ]  d' o) ^: y9 h  e6 W+ ^
(三) 回腕法:执笔若“龙眼法”,所不同是将腕悬空兜回,传清何绍基擅用此法,用人很少不宜提倡。
3 e3 S. c+ r+ l3 Y# c(四) 单包法:是指笔杆外侧只用一个食指,与现在执钢笔方法相似,宋书法家苏东坡使用此法。/ O- u8 i! o! c& O+ y( R
(五) 拨灯法:(一说拨蹬法)拨灯,取意为手执柴棍儿拨油灯芯,即轻灵、宽松之意。至于“拨蹬”是因执笔的拇指、食指合起来象马蹬(镫)状而名。也有因蹬、灯通假而诠释。
2 I% V/ i7 d. y(六) 五字执笔法:是现代书法家沈尹默先生积极倡导并极力推广的。五字依次为:“厌、压、钩、格、抵”,此法与“拨灯法”实为一法。( h- D# x$ ~- b7 T/ I9 d% g" ~, Q
(七) 挫管法:“立势俯写”时,与坐势比较,执笔的高度发生变化,笔杆的角度也随之由指尖竖立改变为虎口处,五指均处于直挫状态,故称挫管法。
0 M: P2 c7 U% Z0 U7 T- s以上各项执笔法,还不尽然,还有不同的执法。然而,不管采用那种方法、什么名称或什么主张,给书写带来便利是最关键的。苏东坡说“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有人把“无定法”理解成随意而不强调方法,是片面理解,其实,“虚而宽”就是方法,方法又是固定的,应用才是灵活的。关于执笔法当今倍受推崇并广泛应用的莫过于“五字执笔法”,与其它主张相比,“五字执笔法”符合骨骼肌理和实践操作,是科学合理的。4 P& D5 Q, s8 n1 P" F
上文为笔者浅见,又恐蹈于老生常谈,然实迫于有感而发。愿书法执教同仁,在共同探讨下,使书法基础教学各个环节,更趋完善。从而受益于更多未来蒙童们。
) M8 _' }8 V" F* u( V& _0 }3 V( y$ |6 i
作者简介:王庆华 浙江东方学院 书法讲师
5 L% m' D( r3 _* G% b # ]- K2 D( s: M3 a
发表于 2005-12-10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书法教学中正确的写字姿势与执笔(王庆华)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感

写字者,只要让指,腕,肘,臂,腰都顺畅了,也就得到了"虚而宽"之真缔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感

写字者,只要让指,腕,肘,臂,腰都顺畅了,也就得到了"虚而宽"之真缔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