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1604|回复: 7

答九品墨客yanghaibo之“ 石开和刘炳森对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26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yanghaibo
  L9 ^/ o# l; @% i& T3 V; U( Y% S# ~  h九品墨客* A; a- S* N6 q5 @: G
+ v9 L2 ~5 P) O# v# |
yanghaibo:- Q& H- V. R' o5 {1 r/ Z
要拿石开和刘丙森作对比必须考虑以下因素:2 T3 D1 E2 t- Y
1.北京与地方,近水楼台先得月。* N$ x! l3 o3 a0 y$ L
2.政治权势,权力可以操纵话语以及媒体.; C* ^/ H' ]* P
3.金钱,先富起来的老同志可以凭金钱打压后进京的(不当狗腿)小同志。0 r) c! V; O( y( z( `: e
4.中国人重社会职务重名气的陋习。
  D4 E% b' T& l7 ~, c# ?
/ V% Z! S) u9 e( O本帖旨在与黔墨先生论证,部分详细内容附在黔墨先生帖子下,期待回映。 
+ I2 o5 I1 D+ ?7 ?
     ( o3 M; m4 `' @+ K% Y5 |

% O# B- k, l5 B. S% x: S9 Y6 N黔墨:
& O, h3 e) n) @一直没有看见这个贴,现在还用回答吗?. D% ?- }$ o/ C* G

+ N6 ?+ s& \4 r3 d/ J( V' j& g如用回答,我只想说三个在北京的眼见。
) i6 g. K1 B) ^% ~2 V, Y0 P$ V$ {一、我在北京,在人民大会堂二楼,进会堂大门有二件大作,一为刘炳森、一为李铎,非常大,很精彩。与不远处的“江山如此多娇”国画相呼应。严重羡慕!5 r5 `6 l* |9 o
二、次日,又在中国美术馆看“中国风”人大首届书法高研班结业暨名家邀请展,又见刘炳森作品,还知其生前为人大首届书法高研班捐赠二十万元,敬佩!
, a/ m1 h% M$ r/ {' v4 _( i三、又次日,黔墨小弟瞎逛流璃厂、潘家园,刘炳森作品(有真有假)很多,可见还是有一定市场的。就是没看到石开先生的东西,遗憾!
  D2 i( m$ n* q, `1 b' w
9 h2 L2 G  m; ]6 i3 p最后申明,发此贴与石开先生评论无关。——黔墨 
/ {$ P5 h0 l2 s! a3 ^  t4 E/ M! K
/ |8 A% b2 x9 B; o9 Y) p
[ 本帖最后由 黔墨 于 2006-8-26 23:03 编辑 ]
发表于 2006-8-26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得到黔墨的敬礼,我回帖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6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主席不是白当的,岂能没两把刷子1 m6 E5 x/ a5 L) i
石开恐怕这辈子赶不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7 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居庙堂者,皆有将相才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7 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不清楚楼主想说明什么,9 m5 R0 P4 H. c* V* t* ^: w

" S9 B* E( v) d1 x+ V& @说明艺术的话这些都是不足够的,即使是广大书法爱好者眼中的艺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27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道大铭 于 2006-8-27 01:18 发表
% z( M# t7 v4 W4 a7 d看不清楚楼主想说明什么,- I% A- H  K2 q9 u! R' ]
说明艺术的话这些都是不足够的,即使是广大书法爱好者眼中的艺术,
- n6 K9 ?9 b( v  `, s5 V* D

, O3 F8 K8 U0 V( j5 q: O想说的就是一句话:刘炳森先生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难了,我为他付出的努力而敬佩。对于他的书法艺术问题,不是我辈能评价得了的。让时间和历史去证明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7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林荫下 于 2006-8-27 00:33 发表! E/ s+ i" ]- {+ t
高居庙堂者,皆有将相才乎?
+ o1 k7 Z, ]! M4 w: G, y! g
高居庙堂者,将相才多一些是肯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9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黔墨 于 2006-8-27 11:56 发表; C$ b, r" E, r" D2 a
$ [$ Q) J8 N/ m* l# _5 t4 w6 f
- ^+ N, \3 w0 |" V; q8 F
想说的就是一句话:刘炳森先生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难了,我为他付出的努力而敬佩。对于他的书法艺术问题,不是我辈能评价得了的。让时间和历史去证明吧! 

! R3 `" X4 l; M3 S1 i5 {% k, A* @5 ^解释得很明白!我也赞同!
2 h  u2 J2 p) Z5 x% I; ?' N+ m
7 j- @8 ?6 U6 S但我们说上几句的权力还是有的,只是不必急于自己下结论或者要求别人下结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