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2147|回复: 1

张大千与张学良的书画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14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中国现代史上,张学良与张大千两人是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们之间还发生过一段书画奇缘。
4 b0 |4 M4 O$ ]' c
, r1 q' N; H3 |  在上世纪20年代后期,张大千在北平、上海、南京等地的书画界已颇负名声,虽然他的创作还不算出类拔萃。
! N4 W8 T" Z3 i# e$ c $ A8 V# z3 ?0 D% n; V/ x
  / p* R& [) H+ ~' u
- i9 p1 ~7 q- _0 T
但是仿作石涛的画,却已达到乱真的境地,常使得上海、北平等地一些自称“目中有神”的鉴赏家上当受骗。& T, X5 d# z2 S  H4 }

% ?! L& T/ a+ w. ]' F$ B# S9 T  当时,权倾东北的少帅张学良,曾耗费巨资,从各处搜罗石涛作品,在这些收藏品中,就有不少是张大千的仿作。
1 f5 f- l/ x' S7 {( u0 [3 E6 h# l4 I# q
  后来社会上盛传,所谓石涛的真迹,其实大半出自一个青年画家之手,张学良为此而感到震惊,于是他很想结识这位能把假画造得天衣无缝的高手。, g) @9 e+ t  |7 `. l

/ E& u! b6 q) l+ U3 U6 m  到了30年代初期,张学良在东北易帜,由奉军少帅被调到北平,出任国军海陆空三军副司令。翌年,张大千北游故都,寄居长安客栈。
7 V6 T8 K  J, o2 V* c! P% Y* K- j4 i7 Y- m# A, H
  张学良听说后,便邀请张大千吃便饭,朋友提醒张大千,说这恐怕是“鸿门宴”,小心张学良找他算账。可是张大千考虑后还是赴宴了,临出门时他嘱咐家人,如果逾时不归,就要托人打听关照了。4 r+ _8 L# e3 C% i: P5 B( z, A

- ^4 V* F. O& F  宴席上,有不少北平书画界的名流,张学良对张大千热情相待,谈笑风生,也不问石涛假画的事,这才令张大千稍感安心。
' Z  W8 m* h% A5 p
- O& @  I' u( M  不过在酒酣耳热之时,张学良还是敲打了张大千一下,他拍着张大千的肩头,对着其他客人以介绍的语气说:“这位便是仿石涛的专家,鼎鼎大名的张大千,在我的收藏中,就有好多是他的‘杰作’。”! N) ]  s' V; X7 C  {
  W! `$ q) \% g0 v& l" A% Q1 I. W
  这是张大千与张学良第一次带有戏剧性的相识情景。从此他们两人就交上了朋友。后来,张大千曾以石涛的笔法,画了一幅《黄山九龙潭》,赠送给张学良,画中还题了一首借景寓意、颂扬张学良雄才大略的诗:天绅亭望天垂绅,智如亭见智能水。风卷泉水九叠飞,如龙各自从潭起。
8 \$ X0 `2 R' l9 o' `
% ~( f; ?" [! R; Y  一次,张大千逛琉璃厂,在古玩店发现一幅《红梅图》,构图新颖、生动、敷色鲜明,仔细鉴赏一番后,认定是真迹,便问价钱,古玩商要价四百大洋,但是这时的张大千囊中羞涩,只好与古玩商约定,此画保留三天,三天内等他拿钱来取。
# ?7 i' S; @2 \+ |" q
& s$ |. G1 f' l' z  真是巧得很,张大千前脚刚走,张学良就带着卫队,也来到这家店铺,他一眼就看上了那幅《红梅图》,店主惟利是图,不守信用,以六百大洋卖给了张学良。张大千事后得知,只有连声叹气的份。
$ ], Y2 U) J; V# l; q1 I" Y4 \1 u) g2 u0 j( r2 N. k3 M
  1935年10月,张大千应杨虎城之邀,赴西安小住,数日后,正要准备回北平,张学良却来拜访他,并要索画,张大千因急于成行,答应日后补赠,但是张学良却婉言道:“你先画吧,之后我用专机送你回去。”
- G. I) u9 L5 U3 P3 D, i  a
. q2 r& V: q' `. F# k  于是张大千只好留下来,精心绘制了一幅《华山山水图》,画成后,张大千提着画在炉边烘烤,因距炉火太近,不慎被烧着起火,连胡须也烧焦了。当时天色已晚,张大千秉烛重画,画出一幅更为壮丽的《华山山水图》,后来张学良知道了这件事,非常感动。, B  d% w: G& c$ ~

( x, D( o' K2 H* T4 n  70年代初期,张大千从美国到台湾,经多方努力,才获当局批准去采访还在软禁中的张学良,当时张学良送给张大千一卷东西,并说:“一点小礼物,不成敬意,不过你一定要回家后,才能打开来看。”& x! {; g  w6 k$ r3 e

4 O/ M# d. i" q6 K9 C) F9 G  张大千回到美国,打开这卷东西一看,原来正是他们30多年前在北平琉璃厂“暗中争夺”的新罗山人的《红梅图》,张大千不由感慨万千,于是欣然提笔,画了一幅《腊梅图》,寄赠张学良,以为报答。
发表于 2006-8-14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似曾相识的故事,故事中只佩服张学良将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