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3106|回复: 14

转 [陈传席:艺术家,你在助谁之威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2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艺术家,你在助谁之威风——关于题材的一个问题: {6 q  {5 f3 m4 v+ O' w
, {" e% S3 O( [& _9 T) k- O7 r
九届、十届全国美展及前几年画家画的战争题材作品,表现我们自己人的英雄气概及直接打击侵略者的作品十分少,我就没见到。但表现我们失败了,被打死了,被人蹂躏的题材却十分多,十届美展仍有几幅作品表现的是中国人被日寇杀死后的成堆尸体,其中一幅还得了奖,这些作品以及我下面提到的部分作品本身倒没有什么问题,但画家们和作家们热衷于表现中国人的失败和耻辱,而不努力去反映中国人打击侵略者的英雄气概,不表现中国人战胜侵略者的场面,不歌颂中国的勇士们顶天立地、气震山河的形象,并形成一股风气,这问题就有点严重了。, s; T- n$ ]$ U- T$ E
/ i: L& W* N' K$ K9 g3 ]
  看来题材问题还是一个大问题,不讲或讲少了还是不行。所以,我前段时间老是在讨论题材问题,因为很多人说题材并不重要。其实鲁迅先生早说过,如果一个画家一辈子只画大便,那么他很难成为大画家(大意);而且题材也反映一个画家的思想境界和感情世界。譬如诗人,于谦吟的是:“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表现出志士仁人为国为民敢于献身的精神,实际上于谦后来也为国家献出了生命。而钱谦益吟的是:“春风自爱闲花草,蛱蝶何曾拣树栖。”事实上,这个汉奸在明朝对他有利时,他便做明朝的官,清朝对他有利时,他又做了清朝的官,他的传记被列入《贰臣传》(叛徒传)。一个画家不会画他讨厌的人像挂在家中,少数画家为了得到好处,画权势之像参展,又当别论。一个爱国者必画爱国志士或历飞峡筛杩善?陌??∶妫灰桓錾畎?┟竦娜耍?鼗?液袂谄拥呐┟瘢?馐俏抟傻摹S谢?逝?美女)图,而没有画丑女图的。$ ]9 A4 N) O! S/ o& N7 F: M# ]
+ @) t  Z* j# M' w3 |2 o5 u: M/ O
  但现在也有很多缺少头脑,没有思想的画家,不知画什么,甚至乱画。比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前后,以及纪念建国50周年前后,很多画家画了“南京大屠杀”等一些反映日本人屠杀中国人的场面,画中几个耀武扬威的日本兵持刀杀人,或在擦刀,中国人的头被砍下来,或提在日本兵手里,或被踢得很远。成千上万的中国人被几个日本兵任意屠杀,这是中国的耻辱,这是关羽的“败走麦城”。如果是日本兵出钱收买汉奸画家画这些场面,以显示日本兵的威力,为日寇唱赞歌,污辱中国人,倒是正常的。事实上,这是中国画家自觉地在画这些题材。很多画上画的日本兵都很高大很标致,而日本人实际是很矮的。有人或许会说,南京大屠杀是历史事实,日本人确实杀了我们很多人,犹如关羽确实“败走麦城”。但是作为关羽的后人,我们是画关羽“败走麦城”呢,还是画他“过五关斩六将”或者 “斩华雄”呢?
2 L* h6 \- Q5 ?8 F- R. [2 q  x# D1 T- n
  杨靖宇是抗日英雄,但现在画家画杨靖宇,不画他在东北战场上抗击鬼子,也不画他和东北民众打成一片讨论如何打鬼子,而是画他被鬼子杀害后的尸体,画他十分凄惨的结局。我们从这些画上看不出杨靖宇的英雄伟大,这些画也鼓励不了后人什么。杨靖宇的伟大不在于他被鬼子杀害,而在于他打击日本侵略者。他可歌可泣的事绩很多,经历的战斗也很多,他率领部队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中奋斗,也都很容易画得很好,为什么要画他被杀害后的悲惨之状呢?
5 b4 V+ z9 g) k
% k6 H# V$ D& w  画其他英雄人物也多如此。比如秋瑾,人称鉴湖女侠,她渡海去日本,“十万燕云眼底收”,不很入画吗?她能诗文,能剑术,在反清斗争中有很多英雄行为,但画家不画这些,却非要画她受刑时的惨景。记得一位画家画秋瑾被剥光上身,绑在绞刑架上,很多人在观看。封建时代行刑时,犯人是要被剥光衣服的,但秋瑾被杀时,却因她朋友的照顾,是衣装整齐上刑场的。一位伟大的女性,一位十分有修养的女性,一位为中国的强大而献身的女性,可画之处很多,为什么非要画她的“耻辱”呢?即使她被剥光衣服,作为艺术作品,也不能如实反映,艺术是可以加工的,何况她并没有被剥光衣服。
* h% }. X7 n6 _7 v% s+ e* _, B8 [3 \! B
  本人俘虏了(这本来就是耻辱),日本兵戏弄侮辱一个中国俘虏,俘虏大喊:“欺负一个手无寸铁的人,算什么本领。”日本兵听后,便送给他一把带刺刀的枪,让他和自己打,结果中国人还是败了。我不知道作者想表现什么,很显然,这样写,结论便是:中国人不行。: S+ \( H' u$ G! q2 u# U

: ^7 d& J& I( q# K  有一个可能没拍成电影的剧本,写一个中国姑娘被几个日本兵围住了,一个中国老兵枪里只有一颗子弹,他不是射向日本兵,而是打死了自己的同胞。据说这是为了避免这位女同胞被日本兵糟蹋。作家为了构造不同一般的情节,抛开了作品的社会效应。为什么不让老兵枪里多几颗子弹,把日本兵全部打死呢?打死女同胞的情节又给后人留下什么印象呢?
: C5 K" y4 S  k* J' a! d8 n5 U8 W( {0 `. V5 j9 X0 T0 L/ Y
  还有的画家画一些中国人被日本兵装进铁笼里,当作动物,留作细菌试验。这更是中国人的耻辱啊。  c& \/ U( C4 T# e1 f/ K

# o: R- u. c& i  d( p  当然,这些题材也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罪恶,而且“知耻为勇”,表现这些题材也不是绝对不可以。但一代画家、作家都在着意描写中国人的耻辱,这问题就严重了。是不是这一代人的社会意识如此呢?
" U# M6 `6 A& @5 z# b. B8 i/ z9 i! P) H# y+ _+ ?- r* C
  作家、画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激励全国人民努力奋斗、英勇向前的歌手。因而,揭示中国人抗击外来侵略的决心和英雄气概更为重要,宣传侵略者必败、保家卫国者必胜的社会历史规律更为重要。实际上,这类题材也并不鲜见。更何况,作家、画家还可以在原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构思、加工?
- j/ z) z- k" q  I7 c7 S- p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 [陈传席:艺术家,你在助谁之威风]

抗日战争中,我们也有“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那是何等的英雄气概!我们也有“平型关大捷”,也有“台儿庄大捷”,也有“百团大战”等无数次的胜利。前些时候我看到一个报道:一位精通武术的将军,在长城战役中一个人挥舞一口大刀,一次战斗就砍下了三十多个鬼子的头。我在淮北工作时,也听到很多徐淮和山东地区的老游击队员(当时他们都健在),在铁道上打得鬼子丢魂丧胆,他们以杀鬼子为乐。有一个游击队员是神枪手,鬼子听到他的姓名就害怕,有一次请他去谈判,他手持双枪,只身赴宴,无数鬼子不敢动他一根毫毛。这些英雄事迹为什么不写不画呢?
7 t3 w7 A. Q. O, M3 x/ l" A7 D2 Y3 r) ]
  抗战时期,是中国人最困难、也是受外国人凌辱最甚的时期,当时我们的画家画的是“上前线打鬼子”,我们的歌手唱的是“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是“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的《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以绝对高昂的气势压倒敌人,激励无数爱国人士和强敌战斗,这是中国不亡的根基。如果那时,画家天天画中国人被杀,诗人天天唱“中国人头落地了,没有办法了”,那中国还有救吗?文人们天天发掘中国人“败走麦城”的故事,能行吗?$ c9 b! C+ c5 q

# S! T6 V, m8 v0 M7 k, P4 l  解放初期,电影《草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地道战》等作品中,虽然鬼子也很强大,但最终还是失败了。而现在新拍的电影,都是表现中国人无能、无力,最终失败被杀,都不是鬼子的对手。这给中国广大的观众什么启发呢?+ {1 C+ e+ _) t
( C9 W! m7 ?9 F" \
  解放初期,我们的画家也画《狼牙山五壮士》,也画《八女投江》,但画面上反映出的充满英雄气概、气壮山河的人物形象,给后人何等的激励啊。如果当今的画家画这个题材,肯定又是五具尸体横在山下,日本兵耀武扬威地在旁观看;或者八女的尸首漂在水面上,江上有日本侵略者在笑。' |' G9 x$ Z8 v1 o
4 M$ `' N2 n' j) i
  中国人抗战胜利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中国人的英雄气概和不屈的精神。画家们,作家们,你们错了,你们为什么不画中国人的英雄行为,只画中国人的丑、弱和失败呢?
( u" k% G$ @4 I1 ?
) p% O1 `) [) D# m) x6 |8 `6 W  今天的画家、作家,到底应该画什么?应该写什么?作家画家构思新奇的题材固然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作品的社会效果。从社会效果上考虑,你的作品如果表现了中国人英勇无畏、大气磅礴的一面,只会更重要,更奇特,更有份量,更具有阳刚之美,一句话,更有艺术价值。
/ j* [$ n+ s# Q- J7 P3 V% _4 s. h! @; h8 S) E. Z! l3 A+ x$ P7 a1 \( Z
  陈传席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u& h" t; R+ M3 F8 j9 Y8 z! j9 s  j0 {
  
- b1 U/ Y) N! V. {& r
: _+ L9 C7 c' i. }" q0 W$ ]& W9 M+ r " q2 j2 @& x: c5 ~0 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4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 [陈传席:艺术家,你在助谁之威风]

此篇文章转载得好。文学艺术离不开批评,在一种题材占主导地位的时候,有深度的批评会给创作者以警示,不至于跟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26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 [陈传席:艺术家,你在助谁之威风]

是的.现在书坛上就有许多没有脑子的人.
# f( K' \% l9 U5 Y6 d他们不是艺术家,他们是机会主义者.他们的目标是快速获得名和利.& ?7 s3 W" @: S+ h; v0 U
艺术创作一定是有法度的,其中社会责任是一条.积极的真实是一条,意味深远是一条,叫人看不懂故弄玄虚....写文章则堆砌典故,画画写字则繁枝乱麻....这不行滴.
* L: I0 L- I9 G/ _  k  {; F! K0 ]看一看朱光潜的美学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27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 [陈传席:艺术家,你在助谁之威风]

敢说的陈传席,人民支持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28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 [陈传席:艺术家,你在助谁之威风]

深刻、尖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31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 [陈传席:艺术家,你在助谁之威风]

朋友们,多说几句!光是呐喊助威多没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3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 [陈传席:艺术家,你在助谁之威风]

下面引用由林荫下2005/10/31 10:28am 发表的内容:# _* c$ Z6 _1 w2 W3 D
朋友们,多说几句!光是呐喊助威多没劲!
赞成您的呐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23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 [陈传席:艺术家,你在助谁之威风]

陈先生,有道理!支持!* k: T7 H" i+ p7 v- K/ c# u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27 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 [陈传席:艺术家,你在助谁之威风]

牢骚型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