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30
- 注册时间
- 2005-5-2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396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本文摘选自《中国现代书法20年学生研讨会论文集》
2 ?# s2 w: @. [; ^, ]& Z# s1 Z
8 L: t' k" D1 `" S
- d: J7 `" @* u6 B* C【作者简介】王雪峰:艺术学博士,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江苏省美术家协会驻会画家) q# S! M) g9 s9 `
% k7 a1 Y/ q: g1 V
; y4 {2 D: E3 U. m. [- x5 L1 x论当代文化背景下的书法选择
, e, m( L, X) e1 Q% ^; s; Q. v z6 j6 s( v5 {. b
王雪峰
7 y& F1 v6 K# @7 F2 N3 i( w+ n! T) {/ H) |
9 t2 |9 ]+ j0 S' l
5 W3 @" w) M+ |摘 要:在社会转型之中,传统书法艺术面对文化背景转换所产生的困境作出艰难选择,对传统书法的继承和延续是现代社会书法发展的主流,但是,传统书法的各种书体在古代已经达到了高峰,在现代社会里很难有发展的空间,现代因素导致传统书法走向形式追求。西方现代绘画观念对传统书法的介入,产生现代书法,现代书法具有对传统书法解构与重建的意义。现代社会要以宽容的心态从文化的角度对书法的多样性做出判断,以期使中国书法做出最符合现代中国精神的选择。. E# j; d5 D: D% T: ^2 e- _
% k2 ~1 Z5 P/ Y) l- |4 c. X) k/ }; Z7 N* H9 W$ N
: ?2 w/ x# D+ }0 I0 A关键词:生存语境 传统书法 现代书法 选择7 J4 }4 r3 c& }6 w2 l
) \4 Z7 r$ G c" Z# F. [
0 U1 N0 `8 o1 V- q1 M
" F9 Y# B; |$ J2 ?, ]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这种转型是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载体的书法艺术由于其原先生存文化背景发生了变化,也必然面临着适应新的文化背景的转变。本文试图从社会转型中文化语境的转换,来考察书法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选择。
7 U) B& Q& w, W& N0 `5 w9 t! V一、 传统书法的生存语境
: J* d0 W: g; K, i
( K' A' ~$ N$ H- m中国文化最基本的载体就是汉字,传统社会里只要认识汉字的人,都会用毛笔书写,任何需要用文字表达的内容,都离不开毛笔,以毛笔书写汉字就具有相当的普及性和广泛性。人具有追求美的天性,在书写过程中善于总结的智者归纳出一些如何书写美的方法,于是就有了书法一说了。由于书法的实用意义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以及人们将字写好的本能追求就有可能使书法容易提升到艺术的层面。
4 N* t+ Y3 ]8 f" r; j在传统社会里,对于文人而言,书法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字的好坏相当于读书人的第二个面孔,对于读书人,写字是最重要的基本功,在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书法也是非常重要的考核内容, 书法史上馆阁体的出现,就源于康熙皇帝喜欢董其昌的书体,上有所好,下便效之,所有读书人在科举考试时争相模仿,一时董体风靡。可见,读书人在考试时书法的重要。文人阶层是传统社会里的特殊阶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阶层。书法作为传统文人的必修课,它以强大的实用性介入文人的文化系统,书写工具毛笔的毛质在书写过程中可以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就为书者在书写过程中尽可能的融入自己的情绪,并使之成为审美对象,这样,书法就上升为一种艺术形式。文人善于议论,当文人论述书法可以从实用工具成为审美对象,书法艺术就走向了自觉,在文官治政的传统社会里,文人掌握话语权,文人的审美情趣就成为书法艺术的评价标准。文人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能写诗作文,文化修养形成书法最重要的风格特征就是书卷气,所以文人在评价书法时,首要的是看书法中所流露出的气息,“气”从物质存在来说,是看不见的,但是他又确实存在的,“气”就是作者精神的流露,书家身上的气场是和书法作品中的气场完全一样。书法是以线条作为最基本的元素,线条的节奏、轻重、提按都是通过书写者运气贯之而达到美感。传统书法艺术作为一种文化人的精神载体相映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传统社会里,书法艺术由于具有广泛的普及性,成为每一个识字的人都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在文人眼里书法就不成为一门专业,所以许多朝代有负责绘画的机构,而没有负责书法的机构。古代文人很少为书法而书法,书法作品第一是为实用服务的,如《兰亭序》是一篇描写文人雅集的美文,其次它才是一幅精美的书法作品,后人更看中了这篇文章是作为书法的意义反而忽略了文章的本身。相对于文人书法而言还存在着民间书法,在民间,亦有以写字刻字为生的专业匠人,他们的工作完全是生存的需要,如今存世的碑刻很多是一些民间艺人所为,敦煌写经中,就有许多专业的抄经人抄写的。当然,在传统社会里,文人书法是书法史的主流。( L# a2 w- r9 {) Y) m0 D7 S
以上总结了传统社会里书法艺术的文化背景,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社会的转型使得传统书法的文化背景发生了转换,从而使书法艺术在某些方面背离了传统书法的价值约束,传统书法在困惑中寻求出路。/ X3 C" g" B2 e9 l& h4 G
k0 r- ?: X, ?. n二、 文化背景的转换与书法困境3 _4 n% i% M% L, ~4 A4 G6 F
- S: F2 c; Y8 j+ J0 o
现代社会作为书写工具毛笔已经退出了实用书写的领域,取而代之的是钢笔、圆珠笔这些硬笔书写工具,在网络时代里,计算机的应用又将逐步代替硬笔书写工具,这是必然的趋势。在计算机上打字,由于录入汉字的打字法和手写汉字的字的成型方式不一样,网络时代甚至可以在无形之中改变我们对汉字的思维方式,实践证明,一个长期用计算机打字的人,重新用硬笔工具书写时,书写能力和汉字记忆居然会有些退化,需要一个恢复过程,另外,计算机打出来的汉字是一种机械模式,缺少了汉字书写过程中书写者对书写美感的培养,但是网络时代的效率追求使我们在正常情况下已经再也回不到毛笔书写的年代了。当然,几千年来的书法习惯已深入民心,尽管网络时代的到来,中国民众对书法艺术的认同和趋进还是普遍存在的,书法艺术也成为广大民众最容易参与的艺术形式。毛笔书写实用价值的退化,是书法艺术不再具有普遍性的特点,退而成为一种专业的视觉艺术。& {6 `0 `" ~3 c4 q- v( j! k
如果说社会发展造成传统社会的书法艺术的全面性到现代社会的专业性是一种书法艺术发展的无奈的话,那么书法教育模式转变和传统文化在现代书家身上的缺失则造成当代书法发展的困境。
: [7 S7 o' ~* w. P文化背景的转换导致书法教育方式的转换,传统社会里书法教育是一种基本能力的教育,是每一个读书人必具的基本功,中国当代的教育从继承和发展传统艺术的角度在许多高校建立了专门的书法专业,目前从书法本科教育一直到书法博士后教育都已经建立。形成了当代书法理论研究和创作的主要培养基地。可以肯定地说现代院校中的一些书法研究的高层次人才对书法理论作为系统性的研究要超过古人,现代书法研究建立在西方科学的研究方法之上的。但是,书法理论体系的建立并不能给研究者带来创作上的的突破。这是因为现代书法研究者的角度是从人文学科的角度出发的,不象古代文人从创作角度阐述感受与经验,理论的总结对书法创作很难起指导作用,再加上大量的研究占据了操练笔墨的时间,仅从技术的角度来说,许多理论层次高的人眼高手低,在创作上平平。当然,理论研究从长远来说对创作是益处多多的。当代的书法家除了院校培养之外,还有大批社会上靠自学成才在创作上取得成就的书法队伍。即使现代院校的许多高层次人才,由于他们所受教育的方式和生活环境不一样,在文化修养上还远远不及古代文人,而传统书法艺术是要靠传统文化修养滋润的,传统社会里凡是大书法家必是大学问家,而现在的书法家,这种知识背景差距,导致对传统文化的贫血现象比较普遍,更多的是停留在“技”上,很少进入道的层面。所以当代书家的学养有可能造成在书法作品精神性的普遍缺乏,而走向形式化倾向。, P; C# A! [: \1 x- q
现代书法的专业化,导致书家的功利化,在传统社会里,文人是无意于做一个书法家的,他们认为治国、平天下才是文人应该做的大事,书法只是小道,不能沉湎于此。而现代社会里,书法专业化之后,书家希望以书法艺术得到世人的认可,参加全国展览是最好功成名就的捷径,对展览的追逐催生书家的急功近利的心态,还会产生迎合评委口味的流行书风。在商品经济社会里,一些成名书家,作品给他们带来了经济效益,心态也随之浮躁起来,再也无法沉心研究,成了书法商品生产的作坊主。在中国对于传统书画艺术,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只要有条件的都要想取来赏玩,以示高雅,这种附庸风雅的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这样,在当今社会里书法作品又具有了礼品功能。而礼品功能又促进了书法事业的繁荣。这种建立在功利层面的书法艺术必然打上了浓重的消费烙印。在书法史上,书法艺术流传主要是书家在书法艺术上所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的贡献,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传统社会里大多数书家都是官员,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他们有着表达自己审美情趣的话语权。! e7 v% k1 u c' R, ~0 e' n" F8 M$ x' K
这两点,现在依然如此,现在在各级书法家协会任要职的人,无论书法水平高低,书法都会与名同贵,书法艺术与体制的联姻,影响了对当代书法家的正确定位。当然那已经是背离书法艺术本体的社会学的问题了,但是,这种现象确实使传统书法在当代文化背景中遇到的前所未有的尴尬。
3 i. @+ @5 ^9 Z" L/ P传统书法在社会转型中,面临传统文化教育的转变与消失,书写工具的转换,实用功能在淡化,书法专业化的出现以及市场经济的冲击,在当代文化语境中又该作如何选择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