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20
- 注册时间
- 2005-2-2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2404
- 点评币
-
- 学币
-
|
举办"热门话题大讨论"活动!
就书法市场如何开禁问题,笔者最近写了篇4000字文稿,由于工作要求,不便全文登载,拟逐段摘录,毫无掉胃口的意思!抛砖引玉,请大家狠批!!!
/ ]+ A# N+ Q) ^) f# L- S1 ]0 I$ Z u: V6 v+ Q2 L$ W$ r
书法市场需要打开哪些镣铐" \9 h, F+ ~6 l( a/ e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书法教育和参与书法的人都得到了空前的扩展,然而,与参与的人数和热情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书法依然只是圈内的事,社会大众关注程度并不高。为此,许多书法人士陷入了欲罢不能、欲说还羞的尴尬境地,与其他诸如中国画、油画、瓷器等艺术品备受市场追捧相比,书法无疑在作一种困兽斗。大量的人士参与其中,然而仅是学习和学术层面上的,市场并没有给以他多少好脸色。这种局面的出现,难道仅能把他归结为社会原因吗?我们对书法市场的培育给以了多大精力?我们对老百姓在书法上的正确认识又作了多少合适的引导?我们打开了约束书法市场发展的镣铐吗?
; z5 \% W, \& |( m 把书法当艺术 击碎书法仅是写字的镣铐0 C }5 Y3 F a9 E; t6 |
作为汉字发展出一门独特艺术——书法,从封建社会以来,就存在两种极端的认识,一种认为,书法就是写字,不过是个小道,写得好看就行,不值得倾其太多精力而为之;另一种认为,书法是神受,非得到先人笔法的传授,终将堕入魔道,难以得法,不能领会到书法三昧,自然难以开创出自己的风格来。这两种认识由于流传甚久、甚广,因此,时至今日,它依然有很大市场,影响着人们对书法的认识。这里,我先来说第一种认识。受封建社会书法取仕的影响,至今大多数人仍然把书法当作是一种写字。中国书法研究院院长王镛认为,书法在封建时代是知识份子入仕的一个基本条件,书法与实用纠缠得太深了,很多就认为书法不能独立为一门艺术,第一任文化部长郑振铎就认为,书法不能算艺术。因此书法协会到上个世纪80年代才成立,国家最高艺术研究部门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了许多研究所,像曲艺所、戏曲所,而书法方面的研究机构,到去年才得以成立。受书法是写字的根深蒂固思想的影响,书法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还有待提高。王镛还认为,书法艺术得不到普遍认可跟从事书法的人的素质有关系。从事书法的人相比从事美术的人素质要低些,美术方面院校很早就有,因此,画画的人普遍都受过高等教育,正规的书法教育也到改革开放后才得以实行,从事过高等教育的人要少些,一些人写得很好,但学历不高。因此影响了社会对书法作为一门艺术的认可。当然,从艺术角度来说,书法与学历究竟关联多大,还值得探讨,不在本文的研究之列。, d3 o& T4 {9 d9 L# f
观念、教育和研究方面的大大落后,书法艺术的普及和市场拓展自然也大为滞后。书法在人们头脑中摆脱不开实用的桎酷,书法就难以被认可为艺术,其市场便难以与绘画相媲美。因此,当务之急应该做的是,尽快建立艺术书法的概念,在学理上进行梳理,在教育上进行普及,让书法是艺术的观念深入人心。) ?( A2 a4 {8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