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苏莹

西部墨潮-----泰斗刘自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9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宋江安先生在西安美院创办书法培训中心,
邀请刘自椟先生亲临指导,图中的许多少年如今许多已步入三十而立
P122053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9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世界上没有谁可以取代你,你具有独特的天赋、独特的才能,拥有独特的梦想。生活中阻止人们实现目标的最大障碍往往就是财务压力。从此打破“月光族”的局面、摆脱债务困扰、不再为未来的生计而寝食难安,你就可以集中精力做一些对自己真正重要的事情。努力发现你的咖啡效应,努力找到自己的强度扭转,走向致富!!《丁语诗録》告诉我们最重要的就是你要释放天性,做真实的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30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江春水不停休,

梦醒云霞几处留。

纵笔墨潮随意去。

静思道义度春秋。

P1010837_qgwjRHjMlCwA.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4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技能 低审美 边缘化

刘一闻
      中国书法如果不能走出“高技能,低审美”的误区,就不可能摆脱被边缘化的境地,也不可能赢得未来。近日,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评委刘一闻从广西参加评选回来对记者发此感慨。
   
素质下降  地位边缘
   
       “如今书法家的整体素质和社会地位趋于‘边缘化’。”刘一闻说。
   
      全国第十届书法展破天荒将在上海和广西设立两个展区展出。入选全国书法展人数之多寡,是每个地方书法界的脸面。上海这个中国近现代书法的重镇,近年来在全国同行中表现不算突出。这次自然想借全国书展办到家门口的契机,将更多书法新锐的风采在此舞台展示。有关方面事先举办培训班等,提升应征书法家的竞争力。最终上海入选全国书法大展上海展区有18人,广西展区有7人,着实比往年有所增长。但上海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协篆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博物馆研究员刘一闻却泼了一桶冷水。他作为多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评委,深感中国书法正面临的边缘化趋势。除了毛笔书法的实用性被边缘化,当今书法家群体的社会地位、文化修养、经济能力和影响力等方面都趋于“边缘化”,无法与前辈相比,更不要说古人了。
   
      刘一闻说,自古以来,大书法家多为文化、政治、艺术等领域的精英。中国书法历史的辉煌是整个民族文化大环境造就的。如今书法正在失去其过去所依赖的环境。所以这不是仅仅靠几次培训班就能解决的。
   
技能不差  格调不高
   
      刘一闻说:“平心而论,当今一些年轻书法家在书写技能上并不逊于前人。在评选过程中,我曾看到有的楷书作品在技术上真不亚于文征明。但格调不高是当今书法的通病。匠气、俗气之作多,大气、灵气、有精神气的作品少。”
   
      刘一闻认为,书法格调低下的根源在于书法家缺乏审美修养。提高书法家的审美品位,才是提高书法境界的根本办法。造成当今书法家审美品位不高的原因是“孤陋寡闻”。“古今中外的好东西要多看,不要几十年就埋头老师当年要你临的帖。要放眼看世界,看中外艺术大师的作品。只有见多识广,才体会得出审美品位的高低。”
   
见多识广  不二法门
   
      随着社会文化艺术教育的普及,公众审美趣味正在迅速提高,如果我们的书法作品品位跟不上,怎么可能被设计装潢品位已有一定水准的居所接纳呢?书法家只有具备了较高的审美品位,才能起到审美引领的作用。“如果一个书法家的审美品位还不如普通市民,那就不要怪自己被社会边缘化了。”
   
      提高审美修养不仅针对书法家,书法教育者和书法评委更要有专业的审美修养,否则误人子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也认为,目前书法大展评选尚有不足之处,技巧高明、偏重传统的作品更容易选上,而那些真正有思想、有创意、有个性的作品却不太容易在这个评选制度下脱颖而出。刘一闻说:“除了制度,还与评委自身修养有关。你得真正看得懂高品位的东西。正如张海说的,看似我们在评作品,其实作品也在评我们。”
237339700362508005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4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品位审美离不开见多识广。中国书法确实面临传统大环境的失却,但这个时代也有独特优势,如出版繁荣、信息畅通。书法家可以纵观古今书法名家名帖,遍览中外艺术宝藏,这是古人无法企及的。应该说,我们比古代书法家更有条件见多识广。
338276627011006109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6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齐白石,可谓家喻户晓了。一是白石老人生活的年代与当下相去不远,二则则老人的作画题材白菜萝卜鱼虾鹬蚌鸡豚狗豸十分贴近生活,三来究其出身,也是一介工匠,拿今天的话说,也是“草根”了。这样的艺术家怎能不火?何况白石老人确实画艺精湛更有高人指点提携。哈哈。
        白石老人流传民间的故事很多,有其朴实可爱,有其耿直不屈,尝见过他的一些关于卖画的“霸王条例”和告示,更是让人莞尔,兹录如下:
         有为外人译言买画者,吾不酬谢。
         凡我门客。喜寻师母请安问好者。请莫再来。
         送礼物者不报答,减画价者不必再来,要介绍者莫要酬谢。
        去年将毕,丢去五尺纸虾草一幅,得者我已明白了。
        减价者亏人利己,余不乐见。
        绝止减画价。绝止吃饭馆。绝止照像。吾年八十矣,尺纸六圆,每圆加二角。
       卖画不论交情,君子有耻,请照润格出钱。
       中外官长要买白石之画者,用代表人可矣,不必亲驾到门,从来官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谨此告知,恕不接见。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8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与茶的共同诉求是心,是感悟,是顿想,是自我修行,是生命协调。佛要清除人类心灵的杂尘,茶则是洗净上面的污垢,不留一丝细痕。

茶是人、神、佛共同的饮品,是天堂、人间、地狱一致的灵魂净化剂、身体洗礼水。

佛僧自古习文、诵经、品茗,佛文化中凝铸着深沉的茶文化。佛教为茶道提供了“梵我一如”的哲学思想,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内涵,使茶道更具神韵。佛为众生,茶蕴万象;佛度俗人,茶净苍生,一佛一茶,如水光山影,自然相生。

茶味是诗词的神韵,而诗词无佛,则诗词无灵、无境、无气、无味,茶道与为文之道,为佛之理密切相关。“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佛、茶、文,至此极境,功名、利禄、色欲、俗念,何以再求?

心即佛,而茶是心,则茶即佛。清灯古寺,佛法无边。茶清如露,心洁如佛,佛者,茶也。禅茶一味,共参禅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3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邵雍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理学家和易学家、同时也是个诗人,晚年就隐居在现在的伊川县平等乡境内,自称“伊川翁”。少年的时候,邵雍就胸怀大志,无书不读。据史料记载: 他“始为学,即坚苦自励,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成年后,邵雍拜共城县令李之才为师,受益匪浅。他根据《易经》中关于八卦形成的解释,融合道教思想,成就了自己的相术之学。他认为历史是按照定数演化的,可以用元、会、运、世等概念来推算天地的演化和历史的回圈。中年后的邵雍淡泊名利,他隐居洛阳,著书教学。当时的司马光、富弼等名流学士都很敬重他,还集资为他买了一所园子,名曰“安乐窝”,邵雍也自号为“安乐先生”。邵雍不仅学贯古今、奇才盖世,而且品德温厚,待人至诚。他和别人谈话,总是先谈别人的优点;凡是有人向他请教学问,他总是耐心讲解,诚恳相待,因而人们都愿意传颂着他的才德,学习他的言行,以至于“一时洛阳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邵雍创立了先天象数学理论,用阳爻“|”和阴爻“0”有规律的变化形式,排列绘制出六十四种数码方圆模型,在世界上第一次用图示数字形式揭示了二进制数率的奥妙规律。因此我们可以说,邵雍的象数理论,是对现代文明最有意义的贡献,如您能拨冗光临实乃幸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3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落花短吟》
朝代:宋   作者:邵雍

满园桃李正离披,更被狂风作意吹。
长是忧愁初谢处,却须思念未开时。
奈何红艳易消歇,不似青阴少改移。
九十日春都去尽,樽前安忍更颦眉。
联系电话:0379—68335296     15537901221
洛阳伊川县民主北街18号天地情宾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3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诗》
荡荡天门万古开。
几人归去几人来。
山河虽好非完璧。
不信黄金是祸胎。
湖山一梦事全非。
再见云龙向北飞。
三百年来终一日。
长天碧水叹弥弥。
天地相乘数一原。
忽逢甲子又兴元。
年华二八乾坤改。
看尽残花总不言。
毕竟英雄起布衣。
朱门不是旧皇畿。
飞来燕子寻常事。
开到李花春已非。
胡儿骑马走长安。
开辟中原海境宽。
洪水乍平洪水起。
清光宜向汉中看。
漫天一白汉江秋。
憔悴黄花总带愁。
古曜半升箕斗隐。
金乌起灭海山头。
云雾苍茫各一天。
可怜西北起烽烟。
东来暴客西来盗。
还有胡儿在眼前。
如棋世事局初残。
共济和衷却大难。
豹死犹留皮一袭。
最佳秋色在长安。
火龙蛰起燕门秋。
原璧应难赵氏收。
一院奇花春有主。
连宵风雨不须愁。
数点梅花天地春。
欲将剥复问前因。
寰中自有承平日。
四海为家孰主宾。

lzd78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