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0824|回复: 2

对曹宝麟教授<章惇论>中有关<会稽帖>的问题质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20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对曹宝麟《章惇论》文中关于《会稽帖》问题的质疑  e8 N! C" k. M" C- A; r8 T
孙向群  k9 N) c% ?0 ?  y
近读得《书法研究》1999年第六期中曹宝麟教授文章《章惇论》,此文是因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的章惇《会稽帖》而写的。读后笔者对曹教授关于《会稽帖》的定论表示反对,并写就此文向曹教授请教。
; K+ i7 ?, D# x6 _2 j曹教授认为:
! O- g- H% i) o# w8 \1 `/ V0 q“会稽”一词显然属于“以官所代人的称呼的惯例,一如会稽内使王羲之称王会稽,会稽郡公徐浩称徐会稽。如果采用新的标点,“会稽”之后当出以冒号,方较为醒豁' e, x9 d6 X# @$ ~' o8 _
笔者对此观点不敢苟同。虽然这是古人的一种称呼习惯,但是在这封信中要想如此解释,有两点不合常理之处。
4 R' t1 `$ h; i* g* |4 e首先,在信中直呼人名或者字号,是不符合人们书信习惯和中国人的道德规范的。中国是文明之邦,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非常讲究礼仪,特别是在日常书信中,常以谦虚尊敬之词来表达对受信方的尊重。如“某某顿首再拜”、“某某学士”、“某某再启”等等,那怕就是再熟悉之人,也不会在信中直呼其名,或者字号。这是和中国人的传统道德规范不相符的。
) s# Y0 T3 z+ [2 v% f: q再就是,如果“会稽”一词,确实是“以官所代称谓”的话,那么试想在会稽以会稽为官名的职称一定很多,那么会有很多的官员都可以同时被称为“会稽”。因此,古人在称呼是多会在“会稽”之前加姓氏,或者在“会稽”之后加具体官职。) k5 w) C0 x/ E6 \
因此,我认为曹教授的解释是缺乏有力证据的。
& d4 e" `- |" a% E: s( h  X+ ~那么,很多人会问,为什么“会稽”二字会出现在此帖之首的?应该又如何解释?这就要从原帖和具体内容两个方面来具体分析了。
/ `: o  r# \- K) b" O; Q( x首先,该帖的前后接缝上全部为项子京的藏印,而在帖内有元代浦江郑氏的藏印,后面有一“张氏图书”从风格上判断有可能是较早的藏印。所以据此我们可以看出,如今此帖的原貌基本保持的是项氏当年装池的原样,但是不是保持着章惇原信的完整全貌,尚不能肯定。
7 W, l0 x( l3 g( x+ C再看此帖内容:9 B+ F/ A2 T1 f& B3 E$ p; g3 T6 f
会稽尊候万福,承待次维扬,想必迎侍过浙中也。宜兴度应留旬日,二十间必于姑苏奉见矣。冀尽从容。惇别纸
* G  H& w& M( c" @从内容上看,有很多地方让人感到唐突有内容不全的感觉,如果“会稽”一词在此解释成地名,也有解释不通之嫌疑。那么根据前面的判断,既不能解释为“以官所代称谓”,又不能解释为地名,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是好?. `8 i, Q+ }. {8 h0 j* E' ~; I* x
因此,笔者根据此信有不符合当时人们的书信习惯,和此帖有可能没有保持章惇原信的完整原貌上看,章惇的信有缺少了前半部分的可能性存在,如果真如此,那么“会稽”一词就不可能是首。( e' j7 }* @% Z2 p, b
再查一些当时书信的写作模式,“尊候万福’之类的问候语言,不一定只出现在书信的前面,也可以出现在信的中部和尾部。如苏辙一信:
9 o, I8 S' O/ V* W+ H) _1 H辙启,久留府中蒙眷甚厚,因得频接燕语,至幸至幸!奉违数日间伏计尊候安胜。辙舟至湖口,风雨不止,泊于西岸已三日矣。旦暮稍霁卽行益逺左右,千万为国顺时珍重。谨奉手启,为谢不宣,辙顿首再拜。知军大夫徐丈执事十六日5 t- G7 k5 W- Q1 o7 f- w1 o& [! @3 \
再如《韩献肃词垣陛对二帖》0 Y1 k2 I- l# G
綘再拜,久别瞻渴,向在京师以待罪不敢通问,比来颖尾亦以省咎之余,京师交亲亦不敢致书,虽闻进陟词垣,但深慰抃春韩尊候万福,末由展晤,&#13362;望为国自重,不宣绛启上。提举修注舍人阁下九日辰刻" X# j/ L$ s8 h+ E7 X- ~3 q
再如米芾的信扎:
3 h4 v& G" s/ x3 @& g芾顿首再拜,运使大夫丈节下,昨以手拙附专介以代占谢,恭想已逹左右,即日春和恭惟神明相佑,尊候动止万福。
. b7 d3 Z1 R9 |, i( S& A因此,“尊候万福”之词可以出现在信中的任何部位。所以,综合以上各种判断,此信极有可能失去了前半部分。因此“会稽”一词解释为地名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 C/ E3 z' s5 I7 U再就是曹教授断定“会稽”为“以官所代称谓”的根据是“章惇从未出守越州”。虽然在章惇本传中讲,晚年章惇“居睦州”,但是,笔者在翻阅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时发现,晚年的章惇于崇宁二年后有一段时间确实居住在越州:, V4 r1 S9 q$ E* E: Z
崇宁元年(1102),又改舒州团练副使、睦州(今浙江建德东北)居住;二年后,移越州,又移湖州,崇宁四年去世,享年71岁
3 d) T9 y) G# Q( r这段记载作者应该是有根据的,因此,我们不能以章惇“从未出守越州”而断定章惇晚年没有住过越州。( u9 F; B& o) l) i- F
以上尚有这么多的不定因素,而曹教授把受信人定为蔡卞,而且认定此信是写在元祐六年,我认为尚缺乏证据,定论为时尚早。
 楼主| 发表于 2006-7-20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会稽帖:D:D
DSCN2831_C6cBMsZFOkMU.jpg
DSCN2832_RIHHVwFpz31O.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4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这个帖在这里,没有人跟帖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