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镜初

邹家驹——《普洱府》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8 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雍正九年八月,因鄂尔泰高升进京,高其倬又回云南料理云贵和广西事务,两江总督的职权交给了尹继善。夫人蔡琬重履父亲身前征战的旧地,见景生情,感慨万千,反复吟诵悼念父亲的感伤诗句。
    《云南坡》 蔡婉
    荣枯浩浩海无边,功就名成自古传。
    白钺几过新驿站,赤燐曾遍旧山川。
    吴云已变如苍狗,署魄惟能化杜鹃。
    试看绛侯千户邑,应知懋绩在当年。
    尽管蔡琬母亲身世坎坷和蔡琬作为高其倬的“继室”进入高家,但她“明艳娴雅,淹贯群书”,以渊博的知识在高其倬的政治和家庭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被诰封为一品夫人,也被世人誉为“出泥清莲”。历史巨著《清史稿》记载,“高其倬妻蔡,名琬,字季玉,汉军正白旗人,绥远将军毓荣女也。琬谙政事,其倬章疏文檄每与商榷。”这段时间,蔡琬的心情一直不好,胞兄蔡珽太过锋芒外露,政敌颇多,为田文镜所构,前两年下了大狱,嫂子和家人被贬为别人家的奴婢。过了些日子,蔡琬对丈夫说,改土归流,皇帝想的是自己的江山,土司想的是自己的领地,官吏想的是自己的钱袋,小民想的是自己的口粮。世事难辩,国家要社稷进图,土司又上下不是人,元朝忽必烈来了,他们 “势屈迎降”;明朝傅友德来了他们又“率众内附”;清兵来了也“归顺”。北胜(今永胜)明末崇祯时袭职的土知州高斗光,,顺治时,清兵来滇,即“差目赴省投诚”,到吴三桂反清,在北胜设茶马关,又与之勾结。康熙十九年,清兵攻至四川,又差亲信赴四川投诚。我爹到昆明,他又专差亲信军前投诚。土官世袭,流官清寡无利,归流了,事情又反过来。去年八月,云南乌蒙改流设镇后,总兵官刘起元往来黔、粤,私派公费,扣克粮饷,T•W暴虐。百姓被劫,他不去抓贼,却拷拿各寨头领,引起极大公愤。各村寨土目趁刘起元祝寿之时,约集数千人围城,刘逃至荔枝河被杀,候补知县栾枝大、司狱陈天锡亦被杀。到头来,朝廷又得各处调兵前往弹压,驻军都由2800名增加到4400名。朝廷推行“改土归流”,目的是驾驭束缚,藉此招徕,使其接受正朔,不致叛乱,以固国本,而流官为了图饱私囊,则为所欲为了。鄂尔泰到是好,走了,还当上了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没两天又世袭一等伯爵,我们可是接了个烫手粑粑。我爹更是命苦,生不逢时,那年题报苗民王腾龙等聚众劫掠,应行征剿,结果被康熙皇帝骂个“不思安静抚绥”,挑起衅端,责令“痛改前辙”。乌蒙平乱后,改立为昭通府,高其倬关于奏请开垦昭通田亩疏获朝廷产部批复,首任昭通府知府徐德裕经详细查勘,将昭通所有地亩分为水、旱、生、熟4类。计划从寻甸等各州县招募耕作技术好的农民1 000户,当年招到700户到昭通与当地农民一起种田。每户拨给田20亩,并发给执照,永远为业。当年借给耕牛、种子,待收获后扣还原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8 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其倬在当时的封疆大吏中,以行事谨慎、稳重保守而闻名,可妻子蔡琬却是一个才识过人、具有政治远见的女子,与她“商酌定稿”的奏折,思想新颖,不落俗套。雍正三年,高其倬进兵部尚书衔,加太子少傅,调任福建浙江总督。到任第二年就有奏折:“福、兴、漳、泉、汀五府地狭人稠,无田可耕,民且去而为盗。出海贸易,富者为船主、为商人,贫者为头舵、为水手,一舟养百人,且得余利归赡家属。曩者(过去的官)设禁例,如虑盗米出洋,则外洋皆产米地;如虑漏消息,今广东估舟许出外国,何独严于福建?如虑私贩船料,中国船小,外国得之不足资其用。臣愚请弛禁便。”“一舟养百人”,既形象又生动,多好的文笔。福建开海禁,商船通行无阻,浙江船动则被沿途洋汛稽查扣留。浙江总督李卫急了,连连奏请准照闽省例,允许海面与福建相连的浙江商船出洋贸易。二十多年后,陈宏谋任福建巡抚兼管海关事务时,当地人已“多出海为商”,常年不归的已不准回籍,除非察实为内地良民或已死而妻妾子女还故里,才许其回籍。现在满世界跑的福建人和温州人,原来是才华横溢、颇有见地的昆明奇女子蔡琬起始捣鼓出去的。蔡琬与母亲截然不同,走了相反的道,尽管写诗不提母亲,但身上流动的还是母亲那种冲动不羁的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8 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天正喝茶,蔡琬说,前几年在浙江福建,喝不惯那茶,淡叭叭的,华而不实。在云南生活过的人,知道云南茶酽味厚。外地人不知道自己的茶叶汤淡味薄,喝上云南茶,改变就难了。蔡琬一直后悔一件事,青海台吉罗卜藏丹津进犯西藏,丈夫高其倬以中甸为入藏要道,令提督郝玉麟率二千人自中甸进驻察木多,副将孙宏本率五百人赴中甸为后盾。雍正二年,师定青海。在酌定奏折时,加了一句“旧行滇茶,视打箭炉例,设引收课”。金沙江外之中甸地方,原属云南丽江土府管辖,吴三桂叛乱后将其贿割给西藏设市。蔡琬她爹上任当年令土知府木尧遣人致书***喇嘛归还中甸。康熙五十九年,四川总督年羹尧胡搅蛮缠,以粮草供应为由硬将里塘、巴塘奏归四川管辖。年羹尧还告了一状,说丽江土知府木兴强令巴塘所属喇皮等处离川归滇,杀死喇皮头目巴桑,且示威各部强其归己,致巴塘粮草运路受阻。四川提督法喇曾以护军从讨吴三桂,到过云南却不为云南做事,出驻打箭炉后,令副将岳钟琪率师驻里塘,还竟然以“西藏资茶养生”,限定茶叶卖运于里塘、巴塘,还令营官清点户口人数,酌量定数,视番情之向背,以为通禁。云南既无市场,滇茶入藏,受其控制,加上设引收课,增加成本,走势趋弱,川西藏民颇多抱怨。是时福建、广东、广西均不颁引,故无课。惟茶商到境,由经过关口输税,或略收落地税,附关税造销,或汇入杂税报部。这次回故里,在茶叶施政上可不能再走老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8 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茶叶虽小,事情颇多。雍正三年春,有十一位商人自湖广买茶,屯贮陕州等处,原川陕总督年羹尧授意咸宁知县严士俊遣人隔省提拿,诬以私贩,将茶变价五万两,勒派赎罪银一万四千两,后又将曲沃县富户十人陷害案内,勒索赎银七万六千八百两。蔡琬议论,上至川陕总督年羹尧,下到普洱地方小吏,都在打茶叶的主意。迤西之利,首在茶。安南前几年浑水摸鱼,偷占云南土地120里。官人因开采铜矿查阅志书,发觉开化府(文山)逢春里的都龙,南丹二长被交趾占踞,即委派开化总兵冯允中查勘,冯亲临其地查实后数次反映,雍正帝却态度暧昧,说什么“安南既列藩封,尺地莫非吾土”。边事不好说,那安南到有一个好,每年买不少云南茶。安南之重,在于海,有海则宽。云南茶叶无引深入腹地,无出海口拓展四方。临安(建水),邻近安南,择利安南,应为首选。吴三桂一介武夫,在康熙年间设临安、开化、广南府时,却懂得“减粮赋,均徭役,免商税”,吸引大批外籍人员前来经商,敛财蓄积反叛力量。临安等三府与安南贸易频繁,惟该地产茶不多,本销和贩运安南,全赖澜沧江一带茶山。茶叶有利,层层盘剥,马道一路,苛捐杂税,然价高市滞,安南定然转购岭北茶叶。高其悼在福建疏通过海禁,听蔡琬言之有理,特命临安、开化、广南三府开关设市减赋,于是出口增加,茶叶市场渐渐转旺。清时云南有十多个府,新置普洱府得益于澜沧江两岸的茶山,一个陌生的地名通过茶叶传播开来,通过安南传到海外的名气比其他府大得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8 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设置普洱府后,原总督鄂尔泰奏请同意在思茅设总茶店,由通判朱绣负责署理,全面垄断茶叶经营。六大山产茶,向来有商民坐地收购,各贩于普洱,上纳税课后转销各方。官家以商民盘剥生事为由,设总茶店笼其利权。于是通判朱绣将新旧商民全数驱逐,逗遛复入者俱枷责押回。对私相买卖者稽查严密,重罪收治。没了商家,茶户只得将茶尽数运至总店。官家买卖,独断专行,不是拖欠价款,就是克扣秤头、压级压价,往往“百斤之价,得半而止”。茶山之于思茅,自数十里至千余里不止,茶户还得忍受交收守候之苦。过去商贩购茶,不仅先付款后拿茶,还亲往茶山置办。总茶店开门不久,茶农受累,茶区已经怨声载道。西双版纳就这么一点茶,流官得势后,“文官责之以贡茶,武官挟之以生息”。茶市见好,官员贩卖私茶,兵役入山扰累比比皆是。茶山地方瘠薄,不产米谷,惟藉茶叶养生,现文武各员每岁二、三月间,即差兵役入山夺夷人之利,短价强买,滥派人夫沿途运送。鄂尔泰曾有明令,禁止兵役入山,严行查禁官贩私茶,但说是说,做是做,弊累不能永除。思茅茶叶总店累了茶农,然有总茶店才有了贡茶,今天云南大叶茶才有了皇家级的广告。鄂尔泰还是爱茶的,他同张廷玉、董诰合作写了一篇三千多字的茶文,推崇茶叶南向种植,竟然还有了 “惟桂,梅、辛夷、玉兰、玫瑰.苍松、翠竹与之间植”的生态观念。有趣的是,他认为茶叶“生晒”为佳。(见《授时通考》卷6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8 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雍正帝担心的事情发生了。清雍正十年,普洱总兵李宗膺打着巡边旗帜,到茶山搜刮民财。接着普洱知府佟世荫又命令土千户刀兴国征集三个月的备用粮食。刀兴国陈述说:“总兵风行草偃,民力已竭,似未能连奉复车,请待至明年。夷人倒不肯卖鬻儿女,茶又归官,供贷路绝,帷牯牛圈豕以为贡献之地耳”。佟世荫听后,便呵斥刀兴国,并命令随从踢打刀兴国。刀兴国大怒,便把清朝赐给他的冠服脱下来掷于地上,光头、赤脚上马奔回村寨。五月二十二日,以拉祜族、傣族为主的各少数民族,于芒坝河蝙蝠洞聚众订盟起义,反对流官苛征重税。他们遍传木刻,联络茶山的刀兴国及江坝、威远厅、他郎厅、通关哨、新平、元江等地的民众共同反清。前几天,清兵从普洱押解火药至思茅,行至斑鸠坡,被刀三带领的义军袭击,当场击毙清兵2人,其余逃至思茅,义军伤亡5人,思茅通判朱绣带领清兵100人,连夜驰往镇压。十日早上,义军埋伏于各山头,清军向各山头开枪开炮,义军撤出埋伏。十一日朱绣派兵练巡游至斑鸠坡头,被义军消灭。起义军千余人在刀兴国、杨昌禄、李世藩等率领下,围攻思茅城。由于起义军武器简陋,加之土千户刀兴国妥协动摇,主张不劫库,不破城,只要求杀知府、总兵2人,因而攻城不力,将思茅围困两月之久,致使起义错失良机,思茅通判朱绣得以守城等待援兵。当思茅城被义军围困时,普洱、把边、他郎、元江,新平等地的傣族、拉祜族、哈尼族等各族人民纷纷起义响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8 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蔡琬告诉高其悼,她爹为官最后一年,西双版纳也曾发生过因官吏扰累茶山,茶山百姓在一个叫召蚌的首领领导下举行的“舍卡喝毫”意为白布缠头的山区奴隶反清活动。后来车里宣慰使召扁勐和一些勐的土司也参加了这次反清暴乱。造反的头头抓的抓,杀的杀,革职的革职,但百姓在战乱中纷纷外逃躲避,茶都没人采。高其悼叹道:“文官爱钱不怕死,武官怕死又爱钱,云南岂能太平乎”。清政府官员的贪残,连高其悼都看不下去。可他身在其位,一面向清朝廷报告,一面调集迤东迤西官兵土目,令临元镇总兵官董芳统一节制,分兵两路,一路3200人从元江进攻,一路由大理提督蔡成贵率官兵800人、土兵400人,从景东南下镇压起义。开化府守备张接天、胡大勇领兵l 000名从征。七月十二日,两路清兵汇集普洱,董芳派游击韩云鹏由南水箐进攻,派游击王先由磨黑进勐先,经回竜进攻思茅,令守备燕呜春至倚象,配合土把总刀弟于整董堵截义军后路,提督蔡成贵由普洱直下解思茅之围,并从倚邦、莽枝进攻攸乐山。在清兵的凌厉攻势下,义军战斗失利,被迫撤出思茅转移山区。清兵进至攸乐山,义军意图劫营失败,而刀兴国在那卡被游击区民所擒,杨昌禄、李世藩战败被俘,均被斩首于军前。刀兴国弟刀经国在南掌(老挝)边界被俘,刀兴国堂弟刀老五、刀老六及其妻妹家人共12人,在那弄箐被俘。清军在南竜竜村抓走男女83人,在整控渡搜捕刀兴国及其家人,刀老三、召荣逃脱。其余义军在喃奔、召补达等带领下潜入深山,据险抵抗,伺机再起。清兵所过之处,烧杀抢掠,芒蚌村被烧杀洗劫一空,先后掳走起义军大小头领及家属共500余人,斩杀义军战士和各族群众3600余人。各族群众为避清军杀害,伐茶树、塞盐井,纷纷背井离乡,逃往他方。事后,高其悼查明了佟世荫扣压刀兴国奏报云南总督解释事变原由的官文,将总兵李宗膺革职,以匿毁官文、干扰军机罪判佟世荫坐绞监候处。

    清雍正十年十二月十一日,皇上赐鄂尔泰御书“公忠弼亮”匾额。第二年,高其悼与两江总督尹继善对调,并衔管江苏巡抚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8 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雍正元年中进士的尹继善到而立之年已经是封疆大吏。尹继善处事精细圆滑,是个排忧解难的高手。清高宗曾说:“我朝百余年来,满洲科目中惟鄂尔泰与尹继善为真知学者。”清皇家的怀旧诗里常常提到他。世宗最欣赏李卫、鄂尔泰、田文镜,要求尹继善学此三人。尹继善回答:“李卫,臣学其勇,不学其粗。田文镜,臣学其勤,不学其刻。鄂尔泰,宜学处多,然臣亦不学其愎。” 尹继善所言,雍正帝并不反对。尹继善是直说了,但他不会说透。三人中他最看不惯田文镜。人生在世,太直道了要遭罪。年羹尧授川陕总督那年,蔡琬兄蔡珽代为四川巡抚。过了两年,年羹尧心怀异端,请川、陕开炉铸钱,蔡珽奏言四川不产铅,开采非便,得罪了年羹尧。年羹尧告蔡珽侮辱重庆知府蒋兴仁,造成蒋自杀。蔡珽署直隶总督时,又去揭川陕总督岳锺琪的短,结果年羹尧幕客举人汪景祺告蔡珽任四川巡抚时收夔州知府程如丝贿赂银六万六千、金九百,并谗毁岳锺琪。蔡珽树敌太多,同扬名时互相攻讦,今天你奏我一本,明天我奏你一本。田文镜到河南,迫害了一大批属员文人。知县张球居官最劣,田文镜反纵不纠。雍正帝只听得进田文镜的话,反到怀疑先任广西巡抚后迁直隶总督的李绂、蔡珽和御史谢济世结党营私,扰国政,诬大臣,倾陷田文镜。年羹尧,岳锺琪先后都出了事,田文镜后来被河南人骂了多少年,可蔡珽曾贵为兵部尚书却蹲监一直蹲到高宗即位才平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8 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其悼走时,刚斩杀刀兴国,但余乱未平。尹继善虚心听了高其倬的意见,得要领,心里有了主意,当即命巡抚张允随派总兵杨国华、董芳督兵深入,斩其三酋首及从乱者百余。分兵进攻思茅、攸乐,东道安抚稳定攸乐三十六寨,西道攻六囤,破十五寨,降八十余寨。尹继善学诸葛亮,收心为上,“今此攻心之师,即寓将来善后之举,是乃仁术也。” 茶山溃众退走临安,复击破之。 元江、临安悉定,最后招降了四万二千六百余人。尹继善奏剿平普思叛苗,招抚投诚人众。得旨:“凡事懈于垂成,忽于既定。勉之。”尹继善一方面攻心抚绥,一方面奏请批准将普洱府的土城改建为石城,并对思茅土城进行修葺坚固,于四城角添筑炮台。因斑鸠坡系思茅咽喉,尹继善拨把总一员,外委把总一员带兵一百驻扎防守,又令右营守备并把总一员,外委千总一员带兵三百名随总兵驻扎普洱城。尹继善算是看透了,土司世袭几百年,“世领其土,世长其民”,积重难返。他研究了一番 “袭职”制度,也就清楚了形势。原任土官死了、退休了、犯罪了,另由他人顶替,称为“袭职”。一般是父传长子,祖传长孙;如长子死,无长孙,则由次子,或嗣子承袭。正妻之子先袭;正妻无子,次妻子袭,次妻无子、庶妾子袭,如妻妾皆无子,则兄终弟及,或由老婆承袭,或由从子承袭。承袭时,明初规定,须到朝廷面见皇帝,进贡求情。从天顺以后,才改在各省布政使办理袭职手续。袭职前,分等论价,须向官府交纳繁重的费用。如弘治间定,袭五品以上土官,纳谷300石;六品以下土官,纳谷150石。至嘉靖间,官价又涨,如三品宣慰使,富者原纳米800石,后涨至1000石;次者原纳米600石,后涨至800石。你再看看土司间的姻亲关系,密如织网,盘根错节,牵一动百。他们之间在对外战争,对上交纳贡赋,对内镇压反抗,以及改朝换代等等都相互依靠,相互支持,形成区域性的土土相护的统治联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8 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任云贵总督后不久,尹继善就将攸乐同知和攸乐营讯官兵一同移驻思茅。攸乐是不能再呆了,越呆越麻烦。土也好,流也好,太清楚了也是个麻烦。只要不出乱子,不去讲那该死的世袭,还是按旧俗治理,袭就袭吧。明明思茅常闹瘟疫,尹继善却向京城汇报,“查思茅地方高爽,水土和平,北接普威,南控江坝,实为形势之要,宜将攸乐一营撤归思茅,将右营游击移驻统领,并将攸乐同知亦移驻思茅与游击同城,改为思茅同知,换给关防,将思茅通判一缺裁汰。”这期间,喃奔自号神仙,同召补达等继续号召各族人民反清,清政府调周仪率领清兵继续镇压,义军终因寡不敌众,喃奔及义军200人在激战中全部牺牲。茶山山民的反清斗争,前后坚持了三年之久。鄂尔泰功成名就,而尹继善只是把江东地区从车里宣慰司的势力范围划分出来,搞一个设流实验区,重新任命的武职土目又继续世袭下来。尹继善想,土司也是人,抚绥好了可以免去刀戈灾祸。雍正二年,镇雄土知府陇联嵩故,四川巡抚蔡珽请以其子陇庆侯承袭(见《清世宗雍正实录》)。到雍正五年,鄂尔泰发兵分道攻乌蒙、镇雄,强行改土设流。孩提之年的陇庆侯欲抵御,其母禄氏不许(见《滇云历年传》)。为缓和民族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尹继善采取“土流掺设”的缓冲办法。雍正十三年设思茅厅,实行“土流结合”或“土流兼治”,让边疆地区的土司、土官保存下来,并给予土舍、土千总、土把总等武官职衔,让其管理地方,即“以土目管土人,以流官管土目”。思茅厅所辖沿边八版纳及攸乐土目,无事则由各勐土司在车里宣慰司统属下各自办理,聊示羁縻,有事则报思茅厅转报普洱府,派兵驰往弹压抚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