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588|回复: 3

也谈谈“湿仓”普洱和陈年老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15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一、        普洱茶为要什么要炒“陈”
普洱茶是云南特色茶,也是中国名茶,产于西双版纳、思茅、临沧、下关等地。传统普洱以云南大叶种晒青为原料,经整形、加工、蒸压成形、储存自然氧化等工序制作而成。采用特殊加工工艺,以人工加速氧化方法制作的称为现代普洱茶。前者品质形成的基础自然氧化、陈化。后者品质形成的关键原因是微生物和酶系的作用。普洱茶要形成醇、甘、滑、顺、厚、活等优良品质,必须要有好的原料、合理的加工工艺和一定时期的科学储藏,这也正是普洱茶与其它茶类相区别的独特之处。越陈越香是普洱茶品质的至高追求,炒作普洱茶自然也要在“陈”字做上做文章。
普洱茶新茶便宜陈茶贵,其原因有三:一是陈茶“陈韵”独特奇美,为新茶所不及。二是普洱茶自身的历史文化沉淀,使其具有一定的“赏玩”、“寻古”个性。三是世间老陈茶存货凤毛麟角,因而奇货可居。正因为陈者贵,所以在市场的驱使下,世间便多了许多“老茶”。其实,这些“老茶”大多只不过是短者一、二年,长者三五年的湿茶茶。
 楼主| 发表于 2006-7-15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湿仓”普洱的由来
“干仓”“湿仓”主要是针对茶叶储存环境和储存条件而言。传统的普洱茶以云南晒青毛茶(青生色)为原料,经蒸压成型、干燥、包装,然后出厂销售。其陈香品质的形成需较长时间的储放,储放环境条件不同,其茶叶品质会有很大的差异。普洱茶生产工艺从初期发展到今天,大致有这样同种类型:(1)传统普洱,以云南大叶种晒青为原料,其生产工艺过程如前所述,其独特风味是制成品在长时间的运输、销售周转过程中因受储存环境温湿度影响而自然形成的。这种品质特征已为消费者所认同。二是“边销茶”,因其茶原料粗老,需人工加湿生产加工,通过人为轻“潮水”去除其重烟味、涩味与粗老味,提高其纯度。三是上世纪70年代出现的高温渥堆快速发酵普洱茶,其工艺技术要求是要求其发酵适度与均匀,并要求避免霉变,这是一种类似于“黑茶”的茶类,而不是“湿仓茶”。
由此可见,无论是传统普洱或是“渥堆”普洱茶,都需要通过陈化来改善和提高品质。将新加工的普洱茶放在相对干燥的仓库里让其缓慢陈化,以形成陈质味,这种茶习惯称之为“干仓普洱茶”。“湿仓茶”则是将成品生普或熟普放入高温高湿的仓库中进行处理,以加速其陈化过程。此外,也有将晒青毛茶先行“湿仓”处理而再行压制成形的。通过湿仓处理退去生茶新青味、青生味、日晒味,或除去熟茶的“酸酵气”,使茶色显旧像,然后通过仿旧包装销往市场。这种看似“老、陈”的茶味,其实只不过是新茶经过“改造”罢了,显而易见,“湿仓”普洱茶与通常所说的普洱茶是有着很大的差异的。
“湿仓”制法在广东、越南一带较为普遍,价格也相对较便宜。云南如今也不大量仿制和销售,如果广大茶友对此不予以重够的重视,盲目的追求老茶陈茶的话,也许将来会有“湿仓”遍云南这么一天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5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湿仓”普洱的鉴别
“湿仓普洱”大多年代较短,干仓陈茶年代相对较长,有经验的茶人一喝便知。干仓普洱以醇和、湿润、香高、汤美、甘甜、洁净称奇。但能够准确体验这12字绝非易事,就和铁观间的“观音韵”,岩茶的“岩韵”一样,很难用语言表达,须有长时间的品饮经验结累才行。
凡饮于“末代”紧茶(昨日笔者刚得享受一泡,确实令人难忘),“红印”,80后代初期的“7572”“7542”的,无不为其深厚的沉韵而称奇。而充斥市场的“湿仓”普洱除汤色变深外,茶汤沉闷,滋味不醇,有强烈的漂浮感,缺乏沉着感,甚至有茶友喝了喊头晕。严重霉变的“湿仓”普洱大多气味霉浊,失去茶叶应有的光泽,给人以欠洁净、不自然的感觉(我将陆续发一些假普洱的图片,这可以我以前所交的“学费”。)有的虽然生普,但茶汤深浓胜过发酵熟普,有的茶虽经“火攻”(烘焙)和几年的“退仓”处理而少了一些霉呛味,但喉部的“仓迹”却难以消除。同时,霉变过的湿仓普洱的香气也与干仓普洱有明显的差异(这个就不好说了,喝过才知道)。
四、谨慎对等“湿仓”普洱
普洱的陈化受时间、光、湿、气、温诸多因素影响。其中湿度是一个重要因素,合理的湿度有利于茶叶的陈化。量度得当,未必有好(如在广西,因湿度大,普洱的陈化速度就远远超过云南)。易武茶农生产的青饼就靠当地的自然湿度,茶质变化自然,不失山野茶的本色。同样的原料如果在异过人为过度加湿,未必有相同的效果。量度得当,对于消除青生味,增强醇度有积极的作用。市场中也有一些好茶品,但量度不当,必无好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5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过分加湿,会导致茶味霉变,使茶叶失去弹性,形如朽木。有的滋味变淡,失去茶叶原始的香活浓厚特征。
众所周知,普洱是以浓醇、甘甜、汤美、耐泡、生态而称美,如果改变了这一切,何有“佳茗”之称?普洱的魅力以从何而来?
对等“湿仓”,首先应消除盲目追求年份的偏见(这会的商家以大量可乘之机,虽然我也是买普洱的,但忍不住还是要说一下),茶的好坏的判断,应通过对干茶的色泽和茶汤滋味来判断。茶味要避免霉异味、高火味、燥喉感,重视醇厚度,拒绝发霉茶。
停云阁郑重建议广大茶友,喝熟茶,藏生茶,自己收藏的老茶最放心。不要盲目追求老茶,以笔者多年的经验,买老茶是要看缘份的,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
一款茶品,她的价格再高,年份再久,如果你喝有不舒服的感觉,她就是不是好茶品,这时候哪怕商家说得再好听,各位茶友,你也得看好你的钱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