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406|回复: 3

“超女”比金庸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12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超女”比金庸好

您的位置: 博客网 -> 专栏文章 -> 思想 ->

“超女”比金庸好

       作者: 贾载明 | 2006年07月11日07时13分 |  

  【内容提要】金庸小说的社会负作用大,“超女现象”的社会负作用小,所以卑人以为,读金庸不如看“超女”,选金庸不如择“超女”。“超女”比金庸好!
“超女”比金庸好

去年的“超女”太热太热,热得有些人眼红。接着在媒体上看到有关部门“限超”和有个别权威人士“批超”的报道。

我这里为何将“超女”和金庸拉在一起,是因为“超女现象”和“金庸现象”同属于俗文化之列。“超女”的歌声和“金大侠”的武林小说都红极一时,迷倒了很多人。当然,不能认为受众多就是俗的东西,受众少就是雅的东西。还是要看内容和形式说话。金庸的俗至少被大多数有审美眼光和有良心的“业内人士”认同。而“超女”的俗呢,好象不在于歌唱的内容而在于组织的形式。我听了不少“超女”的歌,虽然不能说很“革命”、很“先进”,但“黄调”、“黑调”、“糜调”、“浪调”、“反调”等不健康的声音还是没有的。俗在“超女”二字。为什么专选“超女”而不选“超男”?说明组织者是在拿女人做文章,是“媚美”的心态在作怪。有人干脆赤裸裸地说:“超女必须是美女!”此为一俗。有意识的大规模的组织、炒作,其间夹有商业的铜臭。此为二俗。

通过女人赚钱,可以用商业文明和商业道德的尺子去衡量,商人的不道德行为受到限制和行规的指责天经地义。但是,“超女”是一种文化现象,直接产生的社会效果是对千千万万受众的作用。从这点看,几乎找不出“超女”有什么害处。假如“超女”的歌声能把在唏哩哗啦的麻将声中的人吸引些过来,我看这就可以算“超女”的一大功绩。假如正在看金先生的武林小说的小青年们忽然听到“超女”美妙的声音,霎地从武林残杀的血雨中挣脱出来静听一曲,这也应算是“超女”的一大功绩。

武林小说的打斗有的人会模仿,特别是男性小青年们。“超女”也有人模仿。但绝对没有男孩,只有女性去模仿,特别是小女孩。模仿“超女”不会带来多大社会危害,唱红了是艺术,对自己对社会都有好处。唱不红也不要紧,充其量对“正业”(如读书的小女孩)有些影响。

模仿打斗无疑是要出问题的,甚至要出大问题的。特别是《鹿鼎记》中那个主要人物形象韦小宝,五毒俱全,油滑狡诈,杀人极其轻松自然,T•W银子手段高妙。但金先生把他写得有仁有义,最后还带着好几个美女飘逸山林,好不快活!现实社会中,韦小宝的影子不乏其人。固然不能肯定这些人是学的韦小宝,但至少可以说,金先生的小说是一个背景,是文化精神的一个呼应。

若金先生的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真正象他自己所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那到是值得推崇和模仿了,可金先生的创作理论和创作实践严重脱节,不用说找不到“大虾”,连“小虾”也找不到。象《水浒传》、《三侠五义》那样怒见不平,拔刀相助,劫富济贫,痛杀贪官污吏的侠士、侠客,如凤毛麟角。侠士或侠客出现的土壤和条件是政治黑暗、法制弛废、F•B盛行,风气败坏,社会生活秩序紊乱。否则,要你这个“武”这个“侠”干什么!如果仅仅是编造的故事情节来吸引观众,让观众沉浸其间,这与精神鸦片有什么两样!金先生的武打小说里有什么呢?有的只是无休止的武林纠纷、恩怨卷缠,打斗不停,血流不断。就是这样的图景,不断连环,不断重复,不断变换场景和人物姓名,麻醉了万千读者。可悲的是,这样的小说,却要将其选入教材,继续对观众尤其是对学生进行误导。

一言以蔽之,金庸小说的社会负作用大,“超女现象”的社会负作用小,所以卑人以为,读金庸不如看“超女”,选金庸不如择“超女”。“超女”比金庸好!



(2006年7月11日星期二凌晨抄)
发表于 2006-7-12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於各人立场,观点,看法,嗜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7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7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超女我一直认为是商业性的活动,某些人赚足了银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