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70
- 注册时间
- 2005-9-3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2096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查吴冠中的资料,见有人评论吴的文章,开头有下面这段话:
% p7 [0 a& h( W1 ^. W/ K# E; o# Y( L9 M, E- O
……笔者一直坚持论艺不论人,因为人品好不等於作品就好,作品好坏无关人品好坏。艺术面前无古今中外、长幼尊卑之分,却有优劣高下之别。论艺不可掺杂情面,因为胡子一把,因为头发太白,因为地位很高,因为名声颇大,怕伤及情面而只讲好话,则其论必低下庸俗。艺术家之起码胸怀乃是“隔靴搔痒赞何益”。至於“武断”、“放冷箭”之类,不是被论者胸襟狭小,便是论者别有艺外之心了。真正能“断”的只有历史,……
0 \% ] ]4 I7 d. @ S; S/ Y' Y6 V
8 T; G# u. j$ n这种类似的话,好象也听台湾的李敖讲过。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方法论!!!
: ^: a) k U' J" f- N" y7 P I
, R) ~- Y% _7 m前几天在一个跟帖里说了:要学会问正确的问题。, b8 {7 n( N( W
在网络上自由讨论,虽然没有文字规定的规则,而网友们的水平学养亦是可见的。
0 t( L3 z9 q1 ^9 g& C' [* `
: w5 L# E) R& t, a" _: y明白上面这段话的意思,知道评论的分寸,是非常有帮助的。
! A. c" y$ X1 r( D) V" u
/ _! W3 s6 x, Z4 A v+ M$ ~ ?当然这里的分寸,具有模糊性。
% E, C" w, I& I3 f8 l$ Q/ H7 w; y. J0 \& {
如何在评艺与评人的边缘上游走,这需要学问修养的基础,也需要性情善恶之本来心性为基础。
2 P: E% P+ i, I. t V2 B
1 G9 q- `( o( H. z" z+ M' n/ D: U识法者惧!知道太多也没用……! r4 ?# T0 w9 S6 W' N5 D$ Q
. r6 R6 L9 G6 S% o1 Y$ N[ 本帖最后由 林荫下 于 2006-7-2 12:50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