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2089|回复: 6

名家品评:黄道周书法何以受今人尊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18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看当今书家的艺术简历,其中各人谈所学碑帖,曾见有不少人言及学黄道周。当时很感陌生,后来看了一些黄的字,仍不甚了了。- S2 P- ^; ~2 {" U
  问题如题,请熟悉黄的网友发表高论。
9 r# @/ C  Z+ v  附:剪报一张,不喜欢者可略过不看。

1

1
 楼主| 发表于 2006-6-18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两张

1

1

2

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8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王铎知道吗,盛名之下,黄道周就是正面的正面了,况且书法的造诣高于王铎的多,自然备受推崇就不算意外了,先说到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21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anghaibo 于 2006-6-21 19:42 发表
/ F  ]2 n7 E6 V& c" h黄道周气韵极佳,气韵这东西看的不多写的太少是无法理解的,得有纵横的比较与手感上的理解.% G# f. I+ D' i) R; v; B
印刷品居多印不出其线条的质感,再加上黄道周行草字迹难认,可能不好理解.3 o) q# V2 l! K  {2 ?: J( x2 H
      吴昌硕多有取法,潘天寿用硬毫方笔改装,来 ...
7 }$ J: V+ y6 [' y6 d
何来得罪之说,百十个字就把事说清楚了,很好3 B# X5 Q* h+ D
黄道周的传世之作皆属精品,书坛好多的大家都是有所借鉴的,对书法的影响体现在当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3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黄道周,1585年生,1646年逝世,漳浦(今属福建)人。明代学者、书画家。字幼平,或作幼玄,号石斋。又作若斋,又字螭若,螭平。天启二年(1622)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南都亡,唐王任以武英殿大学士,谥忠烈。通天文、理数诸书。工书善画,诗文、隶草皆自成一家。《快雪堂题跋》称其楷法“遒媚、直逼钟(繇)、王(羲之)。”著作甚丰。《儒行集传》、《石斋集》、《易象正义》、《春秋揆》、《孝经集传》等。书迹有《行书七言律诗》,画迹有《雁岩录轴》,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诗翰册》,绢本,楷书,6幅,均纵24.9厘米,横29厘米。凡26行,每行字数不一。《石渠宝笈三编》著录。台北故宫博物院藏。3 J8 b# p8 {9 m2 T2 O+ F) E
黄道周的书法,在明末的书坛上占有一定的位置。行草书遒劲酣畅,楷书画短意长,质朴精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他的书法打破了宋元沉闷的书风,直接取法六朝。清劲中有腴润,秀雅中有刚健,字与字间隔较大,行与行间距宽阔,显得十分疏朗。清初宋荦说:“石斋先生楷法尤精,所谓意气密丽,如飞鸿舞鹤,令人叫绝。”(《漫堂书画跋》)这个评语说得十分中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3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贴一份,最后一句值得看$ P! e" T0 Q( g% j8 s

+ P3 S. K* Q9 E- Y7 W黄道周(1585年-1646年),字幼玄(又作幼元、幼平),又字螭若、细遵,人称石斋先生,福建漳浦人,学者、书法家。出生世家,年轻时家贫,曾在福建漳州和广东潮州收徒讲学。曾参加抗清活动,兵败后被押往南京就义。黄道周博学多才,精道经史、诗赋、天文、历法、数学,书法妙绝,绘画亦见功力。台湾各地都建有黄道周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24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黄道周的书法很妙,他的出名还得谢谢日本人,是因为日本人的推崇才引起国人的注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