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40
- 注册时间
- 2005-3-1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835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终南捷径与书法>> ----------------------- # V1 C A# ] t; X3 _( E5 x
一 鸟
: l/ T0 |9 g i, r8 k: N; U; U5 [2 B" O' u+ j
<<新唐书·卢藏用传》有:卢藏用早隐终南山,后登朝居要官;见承祯将还山,手指终南山曰:“此中大有佳处,何必天台?”承祯乃云:“以仆所视,乃仕宦之捷径耳”.归隐终南其意并不在山,因为终南山离皇城长安近,自己归隐于此皇帝老馆容易听到我归隐的消息,所以就可能会下诏招我入朝为官,哪个是真心的归隐,永做蓬蒿中人啊!
1 W* a2 x6 z- B1 E8 ^- r8 T
1 G0 L0 h: O4 ~8 C! k; N6 n 做官有终南捷径,求名求利有没有终南捷径呢,当今的世道掌握住机会就是终南捷径.书法是个很高雅的艺术形式,书法圈内人虽然认为搞这行是个辛苦的事,可对圈外的书法家或票友来说,却不失为一个好的终南捷径!. U! T5 k4 B8 W9 ?/ L, f! Y
( G/ w0 k, e: Q1 g& H4 x% G+ Q! D9 ] 经济的发展为书法的繁荣提供了动力,同时又给书法类媒体的生存带来了压力,因此出现了书法类报刊大量刊登一些所谓"书法家"们作品的情况,这些人要么是各级官员,要么是金融家,要么是小说家,要么就是江湖杂耍书法家 ,要么就是发了财的大款突然有了搞书法的雅兴,真正的书法家的好东西却有逐渐减少的迹象.+ O% Y* F. i* r: M
' R: b) O r& {' [5 X( ` 这些人从现有的水平来说还只是些书法爱好者或者说是票友,他们在某个领域有了些许的成功,有了金钱的保障,为了混个书法家的头衔或牟取更多的利益,纷纷抡起大把的钞票砸向书法媒体,而书法媒体为了生存和利益也在敞开自己的大门,低下艺术的头颅接纳他们赞助,于是通版刊登著名某某的书法作品,或者刊登长篇所谓"书法理论",并配之以用金钱或面子换来的吹捧文章,极尽谀美之词,借助书法这个"终南捷径",一夜之间这些票友爱好者们卓然名家矣!9 t c7 r; @/ S9 n
. r4 j6 D( | u' Z' [
1 k7 n6 L& ?8 i- e G2 c. L* M4 Y
绘画的基本功非一朝一夕可以练就,画虎不成反类犬不就招人笑话吗!书法却是中国的读书人从学前班就开始接触的东西,再说中国的书法字体繁多,哪种字体好,那个书风正统都没有一致的标准,用风格来解释作品的优劣就更能自由发挥了 ,加上已经出名的"大家"的吹捧,因此在大庭广众之下亮相的羞耻感亦就荡然无存了. + N9 ~, T0 P" N0 g4 Q" @
+ r! f. K' r K0 j% W 书法界一直在提倡的书法家应该加强自己的文化修养,可是一旦贾平凹之类的小说家介入书法领域,却总让书法界感到一种滑稽和无奈,要说文化知识贾并不缺乏,但文学水平并不能代表书法的水平和天资,如贾在报刊上给我们展示的书法作品在目前的书法作者中可能还无法上档次,他的目的可能还是走书法这个:"终南捷径",因为一旦小说家再加上了书法家的名头,那么名气不是更大了嘛!况且写小说爬格子劳神费力熬更守夜的太辛苦,花个年把两年的时间还不一定能完成一篇,再说名声在外又不能写的太差,否则读者们就不会放过你,倒不如靠自己的名气写几张字来卖钱来得快,一是中国目前的收藏市场不成熟,老百姓不知好歹只要有名就收,只要有名就是好东西,且是馈赠行贿的好礼品.要说张海是谁,全中国可能没几个人知道,可要说贾平凹是谁,全中国可能有多半的人知道,一张字三两千,来钱比写小说不知快多少倍!更何况贾的时代已经过了,他要在小说界搞出什么名堂可能性不大了,可走了书法这个"终南捷径"后,以他的名气对外行来说又成了大书法家了!
" l' o4 Z* G4 ~, g& T+ c+ q( B; H; u1 h
金融家搞书法也走的是"终南捷径",财大气粗钱是不缺花的,要的就是向文人靠拢附庸风雅,走书法家这条道即张扬了自己有书法家的天才,又达到了艺术上的高度,何况有众多名家的捧场文章相伴发在专业报刊,经他们从怀素到毛泽东再到金融家的一阐发,天下草书第三的地位就确立了,在加上以人文学科著名的学府北大都请我去做书法演讲,这还不是他们承认了我的书法成就和地位嘛!,你想说我不是书法家成嘛!你想说我不是文人成吗!所以"终南捷径"也让金融家转入了书法家的行列!9 k# c( H% n! T' t2 ~
r+ v' T) n/ t 官员们在大笔一挥"同意"的同时,陶醉于自己的利索与流美,酒足饭饱后趁兴一挥"白日依山尽"又赢得麾下的一片叫好,晕乎乎中亦是书法家了,题字以及招牌匾额搞出了隐,兴致一来就能入选"公仆书法展",成就收录进某某世纪人才大典,某某名家作品集等,为了扩大自己的"儒官"声名,又想到专业的书法报刊上挥洒!于是又去走那个"终南捷径".
4 O& Q: U: S- `: s {) D! S, L% R3 O" C/ q0 l9 B) Y4 Y- \
搞杂耍的书法家们一般都是些走江湖的书法混混,不用毛笔用拖把,不要笔头用拳头的练家子,搬出的名头经常是某某书画院的院长,顾问,院士,客座教授等,一般都获得过这个杯,那个杯的金奖银奖,但又觉的都不如报刊的宣传面广且说来好听,以后可以更好忽悠了,因此这个"终南捷径"也是要走的,报刊为了满足需求,亦就相应的开辟出"才子","实力派","名家"等栏目以此迎合.共获双赢!
% G$ R7 w- S8 v) F2 I1 }! b0 K$ B
爱好书法是每个人的权力,在报刊上发表书法作品本也未可厚非,可连书法的门径都还在摸索中,就急着展示自己的成果,只能惹得贻笑大方,或者适得其反.爱好者限于自身的水平无法分辨自己水平的优劣,可报刊媒体都是些专业人士在担当着编辑,说他们的水平有问题就说不过去了吧!; t# u# K/ Z6 N( R, t7 M$ ~! i
3 r' `0 @* p! g: k. x
从另一角度来说,某些媒体在充当"终南捷径"这个工具的时候,是采取俯就这些个"艺术家"的姿态,降低了自己的艺术品味和审美标准,混淆了优劣之间的界限,如果无限度的放任这种行为的发生,无疑是对订阅报刊的读者的愚弄和轻视,试想读者订阅报刊是想得到高质量的艺术品,而不是那种低劣的东西和马屁文章.在当今报刊林立,网络传媒发达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这种做法简直是自毁形象和砸自己的饭碗,因此传媒要做到的还是要回到自己的高起点和高品味,正确对待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既是为自己的生存,同时也是为了我们的书法艺术,不是去当投机者的"终南捷径",而是要做大众进入高雅艺术的阶梯和殿堂!7 F, t$ b( P0 v$ y2 R
q. P' X7 ~: ~, H6 f6 o4 ]' s1 M8 A) s8 R
(一鸟声明: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报刊转载请联系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