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828|回复: 3

书法现存的问题质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23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书法现存的问题质疑
乌扎拉.明光(吴宫.2018)
一,言,现实和位置
1. 数十年来就书法的现代处境积累了很多问题,现代性的倡导和传统的维护之双方,立场都是绝对于自身观念的发声,少有切入到书法本质的现实讨论,显然是对问题的焦点缺乏认识  
文化不是仅靠意识反转就能改变的,尤其是书法问题既小众又边缘,要形成社会的现代性关注比其它领域难得多,书法转型的解释权是由主流文化把持的,传统书法依然处在美轮美奂地赞扬中,在社会上得到的尊敬,是汉文化环境与生俱来的,只是在电子文化时代有些茫然———一个文字手书体为什么还能搅动人的神经?主要原因是它的艺术身份被夸大了,甚至超过书法应用的历史时期。书法语境的自裁权一直在傍着文化权力,居大之位,就可能对现代意识的争议表现出自负。
在讨论这个现状之前,首先要对一些基本问题进行追问,比如:书法与当下文化到底是什么关系?它的原始条件在今天还有哪方面的积极性?它何能在国际层面显示对中华文化的承载?这些问题一直隐蔽不揭,再多的观念表达都可能是空谈,意义也就含混不清。
书法立场在今天的分化,其实就是所谓书法规定的指标是否还有效,这是争议的第一焦点。说的简单一些,就是墨线必须处在指令下构成字体还是多元化手段自由演绎,守成和转型,在规则之外是否有能力认清书法活性依据的是汉字基因;在上古,甲骨文到隶书体的演变是历史有意识地向范式推进,但仍天然地保持着笔法的自愿表现,这是基因在起作用,差不多只在楷书被科举体裁捆绑后,书法为了设定实用标准才迫使笔墨循规蹈矩,无论在人格显示还是技术表达方面审查,法度约束,使精神独立性有了很多的禁区,这是个非常具有压迫性的问题。书法到底是指写字的标准化功力还是指汉字的多维构造,今天是有抽象地演示某种观念?这个问题自近代以来都比较含糊,怎么看待书法的艺术概念,其实比绘画的变革受到更多的制约。在传统观念里,艺术大都指因范式而技艺,通常不是思想,这样的守则具有很自闭的排他性,大约就会对现代意识之于书法载体,显示出不平等的压制。
2.   书法作为遗产,是一种被特指的书写手工,范式来自字体规范的要求,无论日常运用还是个体抒情,都有传统命题的约束。艺术的现代概念在书法里出现,提到的是思想来源问题,环境变了,还在复制这套版本的思想根据是什么?这是当下必须提出的问题。现代书法无论是否成熟,破除固有观念是思想自主需要的一点勇气,它具有还原考察的目的:假使抑制功利性书写,让笔墨回到中性原则,允许扩大适应性的方法,探视书写和心理的独特联系;范式就消散了,哪怕把它看作是一个精神假托,都能发觉仅仅为了把文字写得漂亮,是书法元素里最一般的建树,如果在艺术里理念很重要,可以指出:手工这种低规格的指标,应该不会使它成为如此瞩目的文化;这倒不是现代主义发现的,是自古就存在的。艺术多元的今天,在方法上为什么不能使用更有效的表现呢?即使传统界面上,精确的笔法程式也只是基础训练的事,并不是书法审美最主要的关怀,但是在当今书法界内则始终不能释怀,他们坚持执着于社会标准却消隐了个体自决。说老实话现在的书法教育好像一个技校,只讲操作规程,书法指标里丰富的思想投射相当地被漠视。回看历代法书论,有多项指标点示出是笔划之外的个体素质要求,但是今天捏着笔在书写却不能直面书法学问的复杂多义,就使一个古老的文化被削足适履,如同没有血液的模型,在新思维的时代面前死而不僵。书法具有的现代意识大约就是从这方面介入的,这是个纠结的交点。
在理论上讲,对于书法和时代关系没有文化思想的剖析,新的创建也是困难重重的。当下水墨书画分化了很多圈子,基于各自认识,争执的却是一个很小的问题,即是笔墨表现是自任自放还是守规则,说的都是材料形式上的分野,基本没有物化符号对主体信息在时间方面的声述,因为他们都不涉及自我生活对应的问题,题材,体裁都不是思想里出来的,心理上都还是传统玩物境界,这怎么可能唤起社会文化对书法艺术存在方法的比较,又怎么可能在深层交错中去设置基本问题。所以他们不探讨问题,不能交流,只是在避讳认同对方可能的、或者是可以的艺术表达方式。
二,模糊的文化
3.   今天书法时机并不仅仅是自设观念,它最需要检讨的是与时代脱节的原因,它是书法史上思想源的真空,看不到当下的人文情怀,那样就无法去认识精神的客观来源,任其莫衷一是的样子,更何谈人类共享文化遗产。由此检验它在世界文化领域得到的尊敬也是极其可疑的,人们可能只因中华悠久历史,随性地给予照顾而保持客套,实际心理上无法取得进一步的认同。
在国际文化艺术史的增值体系中,书法艺术作为选项,其意义甚至不如工艺瓷器的份额所广大,中国书画也没有日本浮世绘更有影响力,而这两种形式其实是从书法基因里生展的。近代以来,中国书法最高的评价,是撇开主体社会生活之外的,某种孤立的修身养性术,而且到了当下还带有群体自慰的格局,并不执念于自我实践与价值世界的吻合,泛泛而论,这怎能视为一个艺术载体呢?可以肯定传统书法不再关照现今的文化伦理,在某些节点上映照我们生活也只是托词。奇怪的是越在式微的时代书法组织越众多,大大小小的协会不可胜数,表面看是寄望有效于传统而强壮它的意义,但是加入协会的目的却很私利,明显地是为了迎合一言堂而放弃独立思考,这种个体不自信的组织有点文化帮会性质,而且某种程度极入堕落性质,表明着书法社会环境的相当虚弱。
4.在当下,建立传播有着比传统更宽泛的渠道。可是作为支撑中华文化史的书法,自民间到文化上层对价值指认相当含糊。如果不再是自恋地站在华夏背景下放眼望去,今天放在世界文化广场晒着太阳的各类艺术名目,书法其实是晦暗的,没有生态性成长的一科,尽管书论学家遣词颂扬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但社会根本不能了解书法派生出的意义,随众而云云罢了。
由此书法活动要重新被识别,就要置于语景透明的、可观察的空间:
A  组成文化的特殊符号,中途变生的方向,必须置于符合人类有效的价值中考量。
B.  它的理念由微观特征与社会变生相联系,由表及里印显出可信的文化象征。
    这是借用课题的方式拓展我们对文化认识的视野,假如书法可以成为一个有学问的艺术,除了实用规矩还存在另一环节的独特境界,即如何清晰的描述华夏象形文字升格到语言图式的建设意义,它是书法的前因,能够透视到书法的本质,这可能会涉及艺术哲学判断,只是目前做不到,因为书法从来没有学术过,书法所有的语境,都是历史时间应用情态的表征,没有扫描过人文政治的潜伏,也许读者会认为这个提法过于苛求,但是所有涉及形式美的艺术均出于现实意义的思想,不因传统文化对思想研究的限制而不存在,汉字出生命定了很多精神与物质相复合的意义,减缩到了楷书之后顺手就掐断了这种意义的追溯:将标准化书体与艺术书体混为一谈,随附的文化和人格培养慢慢地与自由独立的思考背道而驰。
要分清书法积重了艺术的两重性,其实是相当困难的,它被过去的文化按在一个桌面,由制度来统制成一个文本,它的表述和现代思想是由差距的,传统思想的自然科学因子不发达,书法就不可能涉及绝对精神自由,也没有丰富世界的意识。今天我们意识到任何相对的艺术理性,包括特定工具和专门技艺,当应接于个人世界观的表达(真实艺术创作对还原自由非常渴望),华夏史汉字书法结体的变换原初就是勾画世界意象的独特方式,只是后来消失了,书法就体会不到了。以我的认识,现代文化发达的思考方式仍然可以对这个小宇宙进行多维空间游历,在观察之中应当对复杂与含糊提出疑问。这种必要性是世界先进文化层面上共同的逻辑,有机会进入到共享、交错、输变的时代身份,如果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理不出思想情感的缘由,怎么可能参与世界文化并成为醒目的标识,这有什么意义?
三,教育的误
5.  书法史文献教材虽然也有心理著述,但属于社会理性提供的范畴,基本上围绕着操作程序来界定书法意义,把外向的探索诱导在内向的控制,那么那些意义到底是什么?
我经历的幼年书法教育,写字目的无非是字体端正,后经年散淡书写,完全没有做书法家的意愿,去整日抄抄诗书名句。自从情感出现了对传统书法的排斥,便介入书法研究,初始也依赖临本,但是常常对经典书体有一丝恐惧体验,感觉进入他人的轨导后,自我会在看似平静的符号摹拟中渐渐消失,越熟练越没法意识自主。 我知道但凡学习书法积累者却是欣喜此种经验,主流的教育也是高度标榜此过程,其背景指唯的就是常年浸润与中国文化学所必定的宿命,服从性。而我质疑的是:书法知识从规则到自由在量度上的精神主导几何?如果书法摆在艺术这一块来判断的话。中国书法从执笔到构建形态的技术指标看,它并不是一个难题,但是大部分书法家须经几十年才能成为专家,这很奇怪,就像职称评定制度那样,不是看你精力旺盛时期的能力,而是测量你靠拢组织、典范的距离,这是论资排辈而不是智商的问题。古代书法优秀作品也没有一件是在这样观念下产生的。今人对经典崇拜到了幻觉的层度,作书就像浮生在封建时间,慢慢地就萎化了自我人格,这样糟糕的文化守势在于:人们学书法并非通过汉字的美妙书写内心,让自己的思想自由,而是在努力成为一个书法迷宫里的通关者,书写的线条不是天然的,而是受迷宫轨道的指令在匍匐,书法导师们关于“先收后放”的训诫,“心手如一”的经验都不是对你精神的启发,而是对迷宫平面的识图,直至今天连草书都是在油滑的轨道里游戏,当你搁置这种游戏之后却发现与生命活动无关。
有人把这种训练和素描教学同比,那是非常不妥的类比,素描是空间的科学观察方法,没有范本要求,而现代书法教育要求你进入他人的范式去抵消个体觉悟,这不是两个科目指标不同,而是模糊了基础教育的文化差距,这种对技术观念绝高的疑问是:近代书法教育以来,就没有关于人性角度的启发。而我寄望书法共同面对一个命题的真实性是否需要先放下成规,辩证地讨论一个书法来历和社会文化的匹配实质,一个书法历史的警训与现实诉求,一个远离科举时代的觉醒,一个书法之于汉字思想的梳理。在今天总体的仿书法时代,即便此种文化灭亡将近,也不应该将这样一个养植了复合元素的优秀文化,由本民族自身的创造力萎缩成某种雕虫小技,貌似可爱的花朵。
6.   国学逻辑里遗传的把现存当作知识,把符号替代价值,盲视信息对人生时代感的转换,是为孤寂的中华文化自得者。书法环境的当下就是被这种思维所渗透,这样的描述并非在挤兑勤奋书法之群体,但在自视清高的书法界,对思想进步趋势躲避自养,书法意志与其人格社会态度基本不沾边确实是主体,现实有大量的实例映射出这种消极的书法世态。
如此的书法人生就像自设一个宗教信条,学书者一辈子都在指望到达这个不顾人性差异的物化指标;好比一个拿经规对照差距的谦卑信徒。这种情态几乎不能成为体验世界的活动,它被有形的命规所牵制着。即便书法的基本要求有技术规则,那也不是指某一个人,比如书圣形成了的个体象征成为别人的法,只要是法,当然是指汉字本身就存在的规律。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没有王羲之,后世书者就不得法了吗?这是多么大的人为误区!
与其死磨范本还不如读通历史的规律,沉下心来看看古代书论到底有没有让个体书法印迹前赴后继。抄书匠在今天是一个门槛都没有了,我们指认书法艺术是指具有认识世界的智慧成份。古代书法所能显示的自然精神,而今天的书法教育与传统的原旨大相径庭,师承者只捡衣钵而不见灵魂,从历史进化看,缘于科举体制要求的楷书基准,何以到了今天还是书法全教程,文牍式的守则还在当作今天书写艺术底评价体系,这就扯了当代多元融合创新的后腿,在这样死去的时间刻度里循环,这教育还有时代气息吗。
7.  如果书法具有特殊的表现自我的意义,而它的规定又潜藏着反自然的属性,那么其规定性就值得怀疑(我不责难书法过程辅有重要的技术条件,但所谓功夫并不是笔物表现的唯一因素),一个没有精神宽度为前提的规定性,自然就包含了抑制人性的成分。其实了然古代书论精髓所提供的“规定性”和元明清以来,尤其近代教育体系的规定性,是一个逐步反向的认识过程,以致今天的书学者接受到的是个茧壳,而不是带你观察生物演化的课程。虽然每每书籍引用大量的古典修辞,几乎学者们完全依赖这些修辞来吞食书法认识,但是在古文环境下的历史情态若是观察失之偏颇,就不可能诠释这些简单符号的真切涵义。这是近现代书法教育的大死穴,书法的艺术发展在很大程度的虚象,也是随附而生。已而,之所以书法没有其他种族的文化相类比,就容易裹身在见不到批评的泥潭里,自我陷落还污染传统丰碑,
四,学术的贫乏
8.  书法史对书法"表演"的历史性考察,在文明史上呈现过的几段折线,书体意识差距亦是很大的,演变到今天这个地步,是由文字实用性做最后规定的。但是从书法艺术维度看,它不是终点,将近代的“书法”称谓限制在楷书的历史阶段评判的意志里,不承认运动变化,来自于汉字文化引出的时代含义即被封固,只能保守而虚弱地维持着干巴巴的病态。书法史大都讲审美比较和制度转换,几乎没有回归原始逻辑对于汉字产生的思想考察,以汉文化角度在心理和身体认识的考察,更缺少科学观点的分析。汉字艺术在进入现代宽阔天地中的缘由,它应当有民族文化比较的环境意义上的考察,作为人类文化地域的特殊符号是如何成为民族旗帜的解说,甚至作为一个外族人要认同这个符号的全部意义,可以从汉文化本体所宣彰的那样得到人文科学的印证。但是国学思维把它当作休止符,那就没法证明了,古代绕口的哲学玄机就很难在划时代构筑因果关系。
我们翻遍图书馆里各类版本关于书法文化的书籍,包括那些精美装饰并附注英文的大师著述,开篇就用现代词汇一通吹擂,非汉文化圈的读者几如一头雾水,很难解读其命题的背后价值是什么。我们自己作为汉文化根基的读者,是因为习惯了语义在先的环境,我们接受这样被迫的灌输,造成我们看问题已经有了先验的立场。而求真世界是要去掉规定,进入一般的识别程序,所以新的词语在著述里没能解决认识问题,也许是汉学本身缺失逻辑演绎能力。
即便有资深书法学者用“书法美学”命名提倡书法进入一般识别口径,但可能明眼人读不到十分之一就会发现:那种用哲学词汇并列国学主观的“意想”,除了混杂之外,并没有抽离观念进入实相构建的过程,只是填换现代语词去重复古人的教条,那种身不由己陈述的依然是即成的定式,误导读者以为哲学角度只是词性交换,最终还是回到传统审美的固守原地。所谓的哲学语境异化了学术境地,显得有些滑稽!
再看今天书法大众媒介里品论的文章,还是以解读古人名人为主流,洋洋大观,引经据典,可以看到太多流行了上千年的语言除了被白话,顶多是个人爱好偏向,很少有独立质疑的,对书法脱离时代的追问稀稀拉拉,而且说不到点上,书法学问差不多等于学习心得。而知识的博学不等于思想的丰富,书法空间相当重要的一环,“章法”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几乎没人讲得清,我求问过一些书法高手,差不多是设计构图的简述,这显示了对知识不溯源,就没法透视汉字书法的基因。
当然也可以指出当代书法研学存在的问题,比如像拆卸汉字符号元件等,那些刻意消解文字和书法原态联结的动机,还不能算是透解了书法的基因,只是不满意文字肢体像锁链一样固定不动,他们在某种程度与传统爱好者一样,还是把汉字看成是一个形式造型构件,依然是纯视觉纬度小伎俩。无论是哪种方法,书法主体识别在呈现形式之前都需要思想潜入符号基因的过程。
9,基于认知事物符号化的一般立场,不能否认传统是文明脉延的维系元素。然而所谓文明价值的提升是纵向的变化,它的鉴定性是随着社会群体进入浸染期,而后才能深化认识,如果传继的核心部分人为制约显而易见,必然是被设计了巧避人性通识的节点,一旦时间过移就面目稀淡而失效,从现下文明的立场观察它的符号,标志性就不太切实了。这种带有深度疑问的文化需要再返其历史原点去究底,淡漠它中途人为的时利因素,深切地观看它的原始多维性生长的方法,用科学的宏观态度推论符号因子的运动原则。
我能问:有多少书法学者对文字起源做过功课?有多少人对象卦启动文字做过梳理?有多少人能将原始科学和主观认识相联系?典型的例子是,一些老学家居然用甲骨文写格律诗,完全盲识甲骨文和唐诗里的汉字在表意上的脱节,类此路数都是不顾文字本义的变异,玩弄种种花拳绣腿,使得华夏学术的实证思维建立不起来,大家只在文化表象层面啃骨头,津津乐道。
今天的历史观并不是简单认同文化的功勋脉络,而是检验文化结构的应时性错觉,我们知道今天的努力可能难有结论,但是对文化原逻辑的重审是必须的。国际上对于书法载体功能被放大没有什么概念,不能理性解释一个文字的“书写”: 既是服务于社会交通功能,又存在独立表达美学意识而成为民族艺术,却又在当代语境下缺失语言功能。那么大部分人都在问:书法到底是什么?不仅中华书法艺术从来不在国际艺术史的空间,参与比较学层面的阐释,连自己都没有普适的语言整理过:此种艺术除了自己看着漂亮可惜连元结体都说不清楚。
10.  现代科学并不仅仅是物质研究,它包括到所有领域的思想方法,书法或书法艺术作为中华文化象征,因其特殊的脉络传承,在消失了实用环境中存在,需要用人性科学启发新的认识,不是挂靠古人,而是联系我们今天的生活情感。必须承认书法本身具备了可识条件,前提是看到文明历史培植的过程,即使不处于这个环境的民族,依然可以通过可信证的传媒了然其人文学科的特性,从而成为意义可输移的文化。今天随着中华文化的遗产碎块化粉呈,革新书法的元素很模糊,经常被迫于误讹的畸形方向,既像一个左道杂技,又像民俗工艺品。许多因书法衰落而进行解构的艺术家,从上世纪八五年至今,只是出现过小小的非书法概念的变异,整体战略不过出于修改图示,新水墨这种语义根本不涉及书法精神的运动肌能。这也许是反思所产生的撬动方式,不管是能力还是伎俩,总算有人在敲击书法围墙,叫唤我们摆脱盲从。只是现代书法的散漫同固守的教育法一样,还没有点到问题实质。本文不是分析现代艺术对立传统的议题,只是站在当下文化多元的理解上,在人性沟通介质的丰富性上,因着时代信息对书法重构的元素进行思考,而不是简单对过去式批判。
今天艺术更加关注的是生存本身,而且从危机方向探照,传统意识的抒美格局愈来愈被间离出去,艺术的品格是关怀而不是颂扬,空洞无物的技艺除了对世界毫无真实反射的意淫之外而且是文明的对立面,它理性是传播退步。虽然任何民族艺术都可以成为国际化的一个元素,但是它自身必须显示出它的生物性运动变化的能力,而不是一块化石。由此可见书法自述为文化精粹,应当还原并且实证于符合人性激荡的一面。把一个有关人性探源的学问,改造成一个脱离人本的奇术,那么这种学问已经成为一个浮空的东西!书法的今天大致如此,至于书法界所宣扬修身养性作用不假,但是这种身性合成也以隔绝自然氧气作为代价,有些沉闷与虚幻,一旦找不到生命元进意识而毁灭汉字艺术本有的气格和发展的道路,确实只能在书法权贵文化沙龙的宫殿里陈腐着。

' V* Q# I# b+ t+ D7 D  D2 Y5 x2 W* M" S( U
五,结语重生的契机
11.  我不否认本文存在现实语境所陌生的、不认同的提法,但是据此平等观念,让我回到既成经验的规尺去认识事物,哪怕它是文化典范也是不可能的。若是与世界动力不再沾边。尤其这种文化的时空转变使其依附的内容法则不见生存真理,那么人人都有权怀疑其有机性是否再存。其次,我坦认对于书法的认识一定有限,尤其命题历久的各种浸染,深附于人我两方的双重意义均承受在体骨之中,即是说,问题主体基于书法客体一再呈现其学学问问的半离半合状态,这是现实的纠缠。但无论如何都不会像是某些实用主义大师:既在先锋堆里呼叫,又在传统群里秀书法。
本文只是我的一个思考方式的摆出,而没有提到我对书法新生的系统观点,因为未来大了去了,往后至少在三个方面需要当代思想的介入:
1 如何就史学从汉文字建立的思维和程序中切入观察,书法起肇使华夏文化方方面面含有的隐性规则,而不再重复著述书法史条陈。
2 关于书法历史典范如何承载社会角色,需要明确定义书法的双重特征,实用的标准化和纯粹精神的自由书写,这是在对立的心理作用下的两个维度,不可能用同一准则去评定。而自由书写只有通透书法基因才有可能。
3 引发的核心价值引出新趋势,书法因时代而转换,爆发出百花齐放全新格局。
我以为这是研究方向,并以积极的心态看待现代书法再次触动书法人的神经,从千篇一律厚重的书法文献里走出来。鼓励个体独立的、跨界的方式交流。从平等原则上来看,我们都会跨入时代文化必经路程。
12.  黑格尔说;“扬弃在语言中有双重含义,它既意味着保存,保持,又意味停止,终结。” 本文只是对僵化的规则阻碍艺术发展陈因进行提示,还原汉字文明自然象征应有的拓展境界,淡看其历史时间段所附着的规定。我不否认历史遗留给我们的书法艺术遗产,但是充满着陈词滥调的书法论说不能像其他世界艺术那样不停的变化出新,那么所谓的博大精深只能看作是幌子,它掩盖了文化人格自我发现和透解世界不停运转的能力,或许更让人无语,就是能力的终止。
这不是危言耸听,现实是没有哲学和社会学参与到书法问题进入过正面的交流,要建立一个当代书法学术开端其路遥远。我作为一个艺术实践者,勉为其难诉诸于文。

4 H" v3 \' ~% q& w
发表于 2019-9-2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纵观全文,我认为楼主过于看重书法艺术在世界艺术中的地位,过于担心中国书法艺术的前途和命运!这种悲观主义思想是要不得的。楼主好像忘记了中国的书法及汉字是世界独一无二的独特的文字与西方世界的文字有着根本的区别,因而中国书法艺术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性其他艺术只能望其项背而不可超越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15 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唐之韵 于 2019-9-15 07:20 编辑 % O) a& ]/ ]+ b, F1 z
) l7 l& C9 g& W) l* P* V* y; d: w1 C
现在,看来经过了54运动、抗日、。。。。。。。中国的文脉在国家层级上是不曾断的,然而具体到每个文化人或知识分子那就不一样了,一些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出现盲区倒没什么,可怕的是有意曲解中国的文化;0 s) Z4 J! N- I1 A$ R) f+ x7 |

1 t  ~3 e! B" S0 r8 h书法本来是小技,不堪。。。。之重,。。。现在,搞得也忒当一回子事了,,盛名之下,又没什么实质内容。。。。。也只能玩虚的了。。。。。
. W) E, G# h, G( T, d
! l. x# A9 y" P! v2 [# E$ p中国历代文人  受儒家的影响  皆以齐家治国平天下  为人生的追求   从而表现出坚定的信仰   爱国的情怀 和有责的担当,具体表现要立德、立功、立言。。。。。。。。。至于书法,承载不了,。。。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因此,说它是文人的余事。。是一种“无意乃佳”的事。。最好的例子,就是伟人——毛泽东。。。。
% |4 o0 w, U' ~# r( [4 [, d( a$ a: P  H/ r# O9 d' K% z
人各有志   好自为之吧     。。。。大浪淘沙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25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了您的---测量距离。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