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662|回复: 0

扎什伦布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13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扎什伦布寺……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九百五十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承前)这扎什伦布寺在整个藏区及藏传佛教中之地位,定然已是毋须吾辈再来饶舌了。那日既去到彼处,一切相关游览交涉之类的俗务,亦皆不必一一细说。但待得那位新“接任”的当地土著导游——其形神俱绝似一喇嘛——引领着吾辈,一边善意地提醒着咱种种来此参观之须知细节,一边亦以娴熟且是简明扼要之语,向众人介绍着本寺情形时,则这寺院之整个悲凉沉重历史,才猛可凸显于吾辈眼前,并定格于当时那倍觉刺目的血色夕阳下。彼寺自身之发展史,国朝一般文字资料皆可查阅,也倒没甚过于惊人的。然而谈及上世纪后半期那一段、特别是本寺在“文革”中的经历,这导游的眼神和语气,说实在的,真的是显得颇有些异样。“浩劫”这种说法,在此才可算是找到了最为确切之注脚。很难设想,倘是我汉民族之历代圣贤,譬如说儒教发展史中之一段,涉及孔孟以下,类似程、朱、陆、王等人,其身后竟共遭遇此,那么我整个民族,将会如何面对这事。在听导游诉说这段历史的当时,吾人真是羞惭难当,忒为本民族曾有过那等疯狂、那等无知、特别是那等残忍之行为,感觉无以谢罪于人……在此特定的政治社会历史原因之外,本寺自身之构建,另有一细节,亦颇令吾人有所感触。那便是:建寺之初,便刻意选择了一个天葬台作为基点,且是故意将那块天葬石之顶面露出,以提醒人类当永远休要回避死亡。走近那乌黑幽亮的石块跟前,自家特意将脚轻轻踏于石上;一时,类似某种通电之感,且麻且噤地透彻吾身。——那作为物质形态存在于世之生命本体、那作为无形状态漶漫于虚空之吾辈精神,终将何去何从,顿若杳冥间之一巨大问号,碰触与勾动着吾心。这样的问题,自然不该是在这种短小游记中细加讨论的了。不过既是已经涉及,略加点示而已。附带再说一点:关于藏区流行天葬之事,早年似乎讳莫如深,今毕竟也可明明白白地拿上台面来说了。在游览途中之另一处,显然还是由经当地相关部门安排,一位接受过现代高等教育的年轻藏族女子,向咱介绍其民俗民情时,便坦然自若地说到此事。其实达观些看,人类究竟怎样处理已脱离精神之纯物质性躯壳,恐怕真的并不那么重要,人家自己想要怎样对待它,旁人除了遵从及尊重,端是又还能与还须怎样呢?在兹文附图中,主图外再有一幅,便为《葬台昏晓》,此是当日某个清晨途经其地得来。彼时吾人在那野路旁之零星摊贩上,还“淘”得一原滋原味的民间护身佛像。此外,那清寒晨曦中,天葬台所处的高高山岭之下,却不知为何又有着一个围着铁丝网的军事禁区,这也颇令人觉着相映成趣。不再啰嗦了,打住。
此画与文俱得自2013年。并附现场所拍照片数帧,以供参看。
另附游归后所得之词一首——
转调二郎神·扎什伦布寺随感
弃存边野,
自古即、
修参福地。
但帚抹泥墙,
幡辉金瓦,
真个遥生艳炽。
日落荒风吹碎雪,
入佛阁、
转而凄厉。
更瘗石残痕,
隐余皮骨,
证吾生死。
凝睇。
沧桑亿劫,
浮沉当世。
险毁灭于人,
卒还乎祀,
难叩其间秘史。
阖目寺僧,
坐坛官圣,
善面似含幽诡。
旋悟得、
是非焉关彼族,
莫须言耳。
(总 1093 篇之第 950 篇)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url=]收起[/ur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