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20
- 注册时间
- 2006-5-2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111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标价的八千万元文博会“镇馆之宝”是赝品6 L. i: d" q1 @* S9 u1 {
" j- ?& @- G9 G a4 A/ I* S( D* C! p康哲
. m1 w$ f1 j. s
3 ^! l3 T! E: R; b# m; Q9 d3 I
8 m& i8 l$ o. Z8 ~, _6 P! l昨天20日下午在深圳会展中心一头又撞到二年前在首届文博会上见过一面的"镇馆之宝"——号称身价八千万,米南宫真品"岳阳楼记"。此宝当然又引来众人围观,数个保安严密看住12条幅。& T$ l. T a) `3 l: s
$ t3 Y9 X' y/ d. a$ V i
( R" |" T6 u& z+ L. H4 I7 R一,米氏世制 令人生疑9 a) L4 U( C) p; m# N4 c
( S% G# N" C7 g' l* y众所周知的米氏中小字行书作品《苕溪帖》、《蜀素帖》都称得是流传有序。而广为人知的大字仅有二件:一是现藏上海博物馆的《多景楼诗》,二是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的《虹县旧题》。: g0 x% Y: T1 I1 L. r8 m. D
* Z8 ]7 f2 e9 `最近几年间却凭空生出不少米芾巨制,着实令人生疑。
8 J+ t) f* `, S/ a4 R5 y+ e9 m9 h# P' i1 C& Q
米芾突然大热事出有因。始作俑者便是四年前2002年世界拍坛最大的疯狂——米氏作品《研山铭》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以2999万元卖给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也正是这家拍卖公司,将打着索靖名号的赝品《出师颂》以2200万元人民币卖给了故宫博物院,当时买卖双方当事人为父子关系的身份曾引起媒体关注,但最终不了了之。)
0 q$ c2 W2 ^: q! Q7 `' h! ?3 i. q$ J
米氏一字价值数百万,当然很刺激人。于是——
* B: E& H* I. S% H2 c
$ D. o1 M8 n2 h& R/ A2004年号称价值八千万的真迹"岳阳楼记"出现首届文博会。
% Y. m; j+ `' @2 E- O3 x; _9 Z
, M) P1 {1 O O2005年,又冒出来一个专陪"估价一亿"十米绢本长卷《离骚经》。2 M+ N, h) R; ]. }4 b# ^
6 A$ P! ~ r! ` j
有道是有钱能使米写字,真耶假耶?天知道。
1 j" j4 h8 u4 q* ^. x
3 m( q4 b" _$ I+ b
4 q* w$ c( R3 _' ]1 S- f- S. H
8 @# n4 R2 ?% X/ `# r二,时间错乱 露出尾巴
; m$ a0 u% p. W. S$ k9 Y. o, y$ I$ @* F0 ]# w
1 ]* @8 j. s) {) ^
! z7 t# S1 W* e, S
庆历四年(104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第二年也就是庆历五年,范仲淹连岳阳楼都没见过,便隔空写下一篇应景之作"岳阳楼记",后世广为传颂。% K7 s# l( e% Z
! S* @1 f9 s4 S) F1 y* D
先不管这幅书法神韵如何。
* U9 I: K: W- `% L$ F4 t0 k$ {8 y( s
生活在宋神宗时代的米芾(公元1051-1108)是否会凭记忆在朋友家为当朝另外一臣书写这样一篇大作,一疑。
4 d. Y$ X) O7 z8 u4 i% F/ B/ A; @% F1 h# H
细看其落款,"元丰乙卯"。这"镇馆之宝"终于露出的尾巴了。
4 j w5 ?, C5 E b- B* m# o/ {6 W
赝品的作者知道米氏所在的神宗年代有元丰,却不知神宗在朝时共历两元,前有熙宁10年,后有元丰8年。
9 P5 {4 G1 K2 I3 V+ X. l. Z4 O* W% m( O& Q! h0 T, C
以天干地支排之——6 P9 X2 _( v& W% w" J
1068戊申(宋熙宁元年), 1069己酉 1070庚戌 1071辛亥 1072壬子, 1073癸丑 1074甲寅 1075乙卯(熙宁八年), 1076丙辰 1077丁巳(熙宁十年)
: `" `# L7 D( Z' r; z* B1 o- k7 J, W3 y0 N* z. T# K
1078戊午(宋元丰元年) 1079己未 1080庚申 1081辛酉 1082壬戌 1083癸亥 1084 甲子 1085乙丑 (元丰八年)( G( V5 j8 n$ X7 H
( h4 a: X3 S( O% _4 k3 q如米氏在乙卯年写此幅,则只能是熙宁八年,断不可能料知三年后神宗会改元的可能。
5 H, \6 i/ d2 k7 d) N: }$ i; Y% l# }8 c9 @- |& N
如确系元丰年间所作,则绝无可能在乙卯年完成。
. R, M3 d% @2 T' ~; q! E9 L0 H. L: y; \ q- I( X1 D* \' {
米颠再颠,绝不会出这等back to the future的错误。
+ V7 z! O9 y% W h4 ~9 e2 X4 }- O6 `2 u. g8 F5 ` r( V
8000万?我看是想钱想疯了。
9 ~: p$ C. ^4 s' G- Z3 C; R& l6 C% j# e8 f* P) U& B
$ T4 ]2 Q l3 @* ~* J( g5 v" ^5 L: |. R( G- R5 f
三,风格错乱 张冠李戴$ x+ j! y/ \) E! e9 m: D; O
9 D- d. o) k2 j
再说在这宋神宗的乙卯年,此年正月二十日,正是苏东坡梦到他死去的老婆写下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时间。! c0 O- Y, r% V! ]. e
! W. K$ s& ^+ _5 |" m# q# Y
到了元丰三年(1080),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黄州团练副使 ,三年后号称中国第三大行书"寒食贴"诞生。据《宋史.米芾传》载,正是元丰五年,31周岁的米芾"谒东坡于黄冈,承其余论,始专学晋人",改书斋号为"宝晋斋",这就是米芾的高论"草书若不入晋人格聊徒成下品"的来由。
6 \5 b" I) t1 [ t: u& s( r/ F! n! D+ f
米南宫在晚年所书《自叙》中说出自己的书学源流——"余初学,先学写壁,颜七八岁也。字至大一幅,写简不成,见柳而慕其紧结,乃学柳《金刚经》。久之,知其出于欧,乃学欧。久之,如印板排算,乃慕褚而学最久,又摩段季转折肥美,八面皆全。久之,觉段全泽展《兰亭》,遂并看法帖,入晋魏平淡,弃钟方而师师宜宫,《刘宽碑》是也。篆便爱《咀楚》、《石鼓文》。又悟竹简以竹聿行漆,而鼎铭妙古老焉。"
8 Y4 _% n, q9 s# k- g! @, {" Q4 a$ L% H. {# G/ h5 b. X
现在世间流传的多是米氏在元佑年间写下的,如《苕溪帖》、《蜀素帖》均为元佑三年戊辰37周岁时所作。
/ ]/ N; t, J) F: I: h: E
/ h# n0 _7 C5 W. E, s) @* h; D! C如该《岳阳楼记》为米氏乙卯年所作,米时年为24周岁,正是小米忙着"集古字",找不到自己风格的年纪。这种八面出锋"风樯阵马 ,沉著痛快"的老米"刷字"风格,似乎不是还摸不着北的米同学所为。! u4 `. t' u& P4 H( a& d
4 L! t2 H, D- T J
24岁的米同学留世的有"临桂龙隐岩题铭摩崖",好事者可以与之对照。2 U9 L: x! ~# ~7 R# Y+ e5 n. c
* Z" ]) N$ \7 X2 Q8 {' T ; I( }3 u/ c2 n2 V
, O+ K2 e: W, f4 K
四,款识题名问题
) Z( E" k- N: J' ^
( i: R" m. y1 C( A; o6 X( A刚刚看到裴光辉在《格古日记》中指出:米芾款绢本《离骚经》手卷是赝品2 N1 E$ \ t" t8 ?; N
,与《离骚经》相比,《岳阳楼记》的硬伤更甚,24岁的米黻,更根本不可能题上自己20年后才改的名字——米芾。
T/ k7 f$ }# F# k# |) G1 k7 c2 A* U
论据直引如下....% k" h5 ?" m) K% ]0 ^
米芾姓名原为 “米黻”,41岁(元祐六年)在润州教授任上改“黻”为“芾”,此事见翁方纲《米海岳年谱》、曹宝麟《米芾年表》等传记资料。改名“芾”字的用意,米芾在为友人刘季孙藏帖写的跋语中特地解释道“芾:名连姓合之。楚姓米,‘芈’是古字,屈下笔乃芾字。如三代‘夫’,夫:‘大夫’字合刻印记之义……”(《杂书帖》)验证米芾传世作品,元祐六年之前的作品,果然没有一件题名“芾”者。& e, `. w0 ^. s( L$ d
6 Z, g* s3 \6 t
4 w; I* c* @$ g9 T
http://spaces.msn.com/oldkang/blo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