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7087|回复: 9

[独家] 王的盛宴!?——中國書協“現狀與理想·當前書法創作學術批評展”蠡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22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170344yhdgt0eq0e5f1s9h.jpg
現狀與理想·烏海論壇夜影

# p& G# s$ _  Y
5 \8 R8 j) A+ Z+ s2 x
喬布斯雷布斯式背景臺、風暴式直面批評論壇、千人超級現場、博物館級布展陳設……中國書協耗時半年策劃推出的“現狀與理想——當前書法創作學術批評展·烏海論壇”(以下簡稱烏海批評展論壇)獲得空前的關注,這幕後的策展團隊功不可沒。“烏海批評展論壇”將書法展覽形式推向了一個新的維度,堪為中國書協歷年來最為用心的一次展覽。

6 H5 a% A/ p6 c! L
此次展覽論壇對於中國書協而言有“突破國展藩籬、跳出國展辦展”的願景,但仍未擺脫“新瓶舊酒”之模式——這種集中前所未有的力量,圍繞“國展”將歷屆獲獎作者以某種方式再遴選。頗感意外的是,一向層級分明的書協,參展作者中從副主席到普通會員皆同台競技,是否有意而為不得而知。而中國書協重點介紹的組織專家對此次入選作者賦予創作前置的學術滲透幹預,對104位作者最終呈現出來的創作成果是否有質的突破呢?
4 F# S- N1 b* ?

% l* i" l$ c/ k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現狀與理想·烏海論壇现场
- y# n# j1 b- Q! k
: R8 g( U/ ^0 i3 Z; }% _- T; F
李剛田說:“追索這百位曾經多次獲獎作者的創作前進足跡,對當下書法創作的得失作深入的、文化性的思考,高水平的書法創作與深入的學術思考融合一體”。

  H1 S# y2 J: T+ j
王強說:“總的評價挺好……可是我們在現狀的展廳裏看到的是現狀,在理想的展廳裏看到還是現狀……復古這是我們的理想嗎”?
$ p3 f$ N- K" A0 m3 e
顯然專家們的意見很不一致,那麽是否百位作者真的都是創作的高水平好手?從現場展示的作品來看,復古有余而創新無力,所以我以為仍是值得商榷的

* e' Q# p$ m# M8 v$ N
當前“國展”雖仍被中國書協視為最重要的看家法寶及品牌活動,但式微亦是呈不可逆轉之勢,大致有以下客觀原因:
! K! G3 r7 ^' q$ [" {+ S% a- h
一是“國展”為了照顧大多數人的審美情趣,成為了大家公認的評“庸”作品之評審。

0 t% b6 M/ E0 x2 }& x4 {6 Z5 r
二是今之“國展”早已不代表最高水準的展事,而變成為習書者進入書壇的“門檻”、“門票”之爭,並且隨著一些書法“老人們”陸續隱匿江湖,退出“國展”競技場,很多人甚至早已忘記了它的存在。
; P8 Z" {% n. w6 A+ f( j& o) w
三是如果將之放置在整個書壇各類展覽來比照,如主題展、邀請展、學術展等等,“國展”的競技場域及氣格也顯得過低過小。
中國書協提出“植根傳統、鼓勵創新、藝文兼備、多樣包容”的十六字創作方針,是否意味著對“國展”評審機制這個大病竈的大革新呢?/ W. T8 C  k% {$ Y# |3 q  k
9 a* X9 C3 @) \! s* K3 Y
5 i# |; @$ w/ X
) \1 n8 \4 Q: s% u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現狀與理想·烏海論壇書家辯論會现场

( c1 s7 o  R7 a1 z8 |- ~
“烏海批評展論壇”的104位入選作者,均是通過一次又一次國展而凸顯的“佼佼者”,正如劉洪彪所說的“在座的作者都是展覽評審機制下的受益者”;又如朱以撒所說的他們是“人才中的人才”。從書法競賽這個角度看,他們的確都是“国展之王”

# B" C! d: H  @) m+ g7 K
那麼,這些經過學術精細打磨後所呈現的作品,是否達到了理想中的書法高度呢?答案是很明顯的。
2 Q# A) `% M& l6 o
; M4 M: c& c& f$ q" D( ~
8 p1 o2 `$ X'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現狀與理想·烏海論壇展覽现场
+ f( L- s4 E5 v7 i$ r: j8 ~
陳洪武在學術總結最後發言中直言:“當前的書法創作,總體偏重於技巧和形式。盡管筆墨駕馭得精到入微,許多地方也能夠出人意料,但就是氣格小,同質化的現象比較嚴重,缺乏感染力,尚未達到和合通匯的境界。有的作品雖然筆力雄強,奔放開合,但細一看總覺得在點畫狼藉之間,透著粗俗,缺乏一種從生命內質出來的雄渾剛勁、拙樸深沈的大美。”
' q8 b" j! y+ S0 S: C0 ^! I
這透出作為中國書協的重要領導,對多年來“國展”選拔機制所呈現出來的狀態總體上是不滿意的,是展抑或是中國書協欲尋求改變這種情況的突破口。
; I/ ]6 @" H# B4 C# k* K
“烏海批評展論壇”的另一個亮點是關於國展數據的多維度統計發布,也是本次活動重要的成果之一。中國書協組織了諸多高校資源力量,建立專門的課題組調研撰寫數據報告,例如對國展參與者年齡、職業、學歷、書體、書風、取法、內容、錯字、別字、數量等等方方面面數據無不涉獵,超乎想像,但其價值意義尚待觀望。發佈數據占了當晚論壇的大半時間,不過對早已今非昔比的“國展”的過於詳細而枯燥的數據統計,仍顯得有些用力過度。
" _1 `4 ?% ~& A5 F% e! y
$ [( I2 X( K. N( a7 C; L! ~. l. Q0 _. E0 w9 J1 r0 m" \
, x1 @7 Q3 ^1 i: F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現狀與理想·烏海論壇數據發佈现场

+ Z/ Y% p, m$ x3 O. p
當今書壇體系構成大致如下四種:書協、院校、專業機構、民間,這其中又互為交叉互滲。書協體系在今天仍是主導力量。而今院校力量的迅猛成長,未來師生門第關系網絡會以很快的速度裂變;專業藝術機構更是天然地掌握話語權;而在體制之外還有眾多的深藏功與名的寂寞高手。書法的話語權似乎從來都沒有定式。如果僅僅只關註“國展”顯然是遠遠不夠的。

  ~5 ]$ @" ]7 p% n
此次烏海展覽論壇,中國書協、烏海市政府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104位作者、30多位專家學者、1000余位嘉賓、2天從早到晚6場風暴式學術互動論壇,可以想象策劃團隊及工作人員為此付出的巨大心力。
$ p$ d0 ]4 b2 ^( ^4 |4 `3 P
無論現狀是什麽?理想在何方?
5 X$ z* R: G$ {' X6 ?
此次展覽在當代書壇的意義仍是顯而易見的!
% C) U' ?2 |0 g: n& y4 j% r6 _' S) @' X& ?6 r

6 l0 W5 W! K& R; @* [
6 {8 }3 a% z7 I& G3 L8 L  N
文 | 李陽
' J( z/ [9 N9 x! |- p
圖 |  孫海興

1 u; V; m! ]# F! R

, c8 A9 @( C6 x, s) x) J) o  I
4 q' b) i; P; W
 楼主| 发表于 2018-9-22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9月16日~17日
7 b! r  F5 K- K5 l9 q
现状与理想·乌海论坛
展览+批评+学术+互动为一体
这可能是中国书协迄今为止
最为用心做的一个展览
2天思维风暴
6场学术论坛
30余位专家学者
104位入展作者
1000余位与会嘉宾
是为年度书坛盛会
& i/ z5 d! X; b# ~3 [书坛的现状
书法的理想
是否能在这里
找到解答?
! e1 M1 V) j* a( p8 \2 F4 t
1 N  T. H" s9 ^1 F) a
现状与理想书法批评学术展·乌海论坛系列
( H; h# X/ b, K↓↓↓↓↓
4 I8 r+ J3 e4 h0 r/ P9 B
0 s1 x) l9 U" n& s& [陈洪武 | 当代书法的理想(精简版)
: `; l: I$ F: T) khttps://mp.weixin.qq.com/s/dJhbSiZGfnhcTq_L1G26nA
0 Y( ^$ b5 A' r% R# H
* e9 g$ R0 ?% y) S8 e$ i【音频】陈洪武——“现状与理想·乌海论坛”学术发言(上)
2 g2 @1 l4 c8 _# _, y" M5 i4 G' A: Fhttps://mp.weixin.qq.com/s/RbHha44vyx93RT_5IqSXOA" m9 ?" u3 k2 r

- w$ y3 F; K) b2 T! A【音频】陈洪武——“现状与理想·乌海论坛”学术发言(下)
+ j; i5 t6 Y( ]  ?https://mp.weixin.qq.com/s/bMdNfzup8sqNksBdAKPHvA! |: @7 Z+ W- Z  O+ ~2 ^& }. q4 J# W
' X  Y" Q1 l% ~8 R, o) g- F
陈振濂 | 当代书法创作“观念”发展的三个阶段
/ G. p* Q. V3 Y+ t/ P0 yhttps://mp.weixin.qq.com/s/4G0IhJAdTV3VprbJfCtgmA& V& D* K3 v$ C! `2 }

  x; u6 `, F. i6 r. g5 \; ]丛文俊 | 以史为镜·当代书法审美的困境与理论建构1 i3 q' H% z# p
https://mp.weixin.qq.com/s/Ogz035V5KGAHVrWj-h3RRA
9 v& k/ D, d% ~. @9 \% b) o. _4 C
李刚田 | 问题与现象·以本次批评展为例3 q; b" B5 k& |6 l/ c* h, \
https://mp.weixin.qq.com/s/hvwQ0C71DVxqVMcz9UwQiw
/ F9 S8 Z. C9 T  A  D
) M0 i7 C& i% d现场实录 | 陈振濂、丛文俊、李刚田与现场嘉宾互动交流
0 g4 k5 o  Y- O( y6 v/ Jhttps://mp.weixin.qq.com/s/M9BUWsTegv97TbZ8GxKNug5 i1 O1 M9 o/ r) t: z" g

2 X$ F  H- j# T7 e2 W916乌海书法风暴会 | 书家辩论——88位参展作者&嘉宾(主持人:陈振濂)
6 x  ^0 W5 f9 y* N9 Thttps://mp.weixin.qq.com/s/vCiofxRAAl1T5d1yBLsGMg/ d/ m- T: C; ^8 X- X! }
' e: h/ H5 H3 d5 {# M1 Z1 v

, \+ R; R, ^+ f【音频】刘洪彪 | 抄写、制作与书写、创作 · 由“现状与理想”所阐发" G/ ]5 e* g7 L+ n" e
https://mp.weixin.qq.com/s/OSx2xMg_z2yRX4Dx5PbUog* B7 @: k0 y9 u
7 x% P; d* T# {/ e. W" z$ n) x
【音频】孙晓云 | 书法实践者; K7 K. |6 Z; p# }* k0 x$ r% v6 M
https://mp.weixin.qq.com/s/5WratQVp4mrC8a4PRTyFqA
: Z& [0 g8 |! |3 H4 E
2 m' e" V0 E4 f% t* F; O- O【音频】叶培贵 | 文本之坑与规避之方
- Y; `/ d: ]. r& \https://mp.weixin.qq.com/s/lGF8194kD3g37NuCwEfieA
) r0 X" [! x, b" y$ R& g" w
2 r; e/ Y( e( `. x. C【音频】陈海良 | 迷茫与自觉
( b4 L! Q( H* c+ ]* F5 phttps://mp.weixin.qq.com/s/STUT90BVD7Y0uKa21ISD3A
! c! y* U4 S) x+ |( L# d+ v
1 s# K, m' A+ q3 V【音频】刘洪彪、鲍贤伦、孙晓云、刘恒、叶培贵、陈海良与现场嘉宾互动交流
3 T7 d: v, ~1 B3 T7 S' _https://mp.weixin.qq.com/s/C4ZSaWmwBC3xRcl8xJNR5w
9 n( j: o! W' `- Z5 v) p3 V8 d7 q" w: p  c5 E
【音频】黄惇 | 宗法观与书法批评标准的差异
4 }9 n5 G3 f  ^https://mp.weixin.qq.com/s/UCLDUtjITHEY8DvIeZJtrg
6 X/ ]9 e1 P5 v( s! y0 B) q
. \3 a. I( w( _- M【音频】刘恒 | 刍议当代书法中人文支撑的缺乏
/ j% J/ j$ I) y0 q3 b" s+ v4 |https://mp.weixin.qq.com/s/4MDS-PHfTnOKYG-3GFFcbQ1 H$ d, B: ^6 b# m" a

2 A  H7 Q; D0 E& G: J  W* K* u9 B; Z【音频】丛文俊、黄惇、李一、刘恒、王强、甘中流与现场嘉宾互动交流9 @: a' }; ]( z# [
https://mp.weixin.qq.com/s/O4MfWqNNjLftm-vU-9QFSQ
  @: ?$ c( z* ?! S. J3 C. I

- @* u. Z4 z8 d9 ^" f" k& C# [# u% w/ g  h/ X6 }& p
【音频】刘洪彪刘恒叶培贵谈关于把所有中书协会员派到农村小学去当书法老师的问题
3 p; s6 Y) k! s' j! p2 \$ A# b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d194a59a802b16bc#rd* z7 H+ w% x# u. J2 V

% L/ M  r( U% I, L) S. `1 `6 j+ g3 o( L
' a% s* g. P/ ^9 @5 |% H: Q2 N% s
* J& o' y/ l6 U1 g【音频】陈海良谈曾翔吼书、邵岩射书5 O5 H  D: c6 \) X3 u8 A4 W) E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3b93307087d97b22#rd
7 _2 T& z. Q1 l

; f, t$ s/ K2 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3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會上蘇主席做重要指示并強調以后中國書法要走向人民,服務人民!掌聲雷動得勁,振奮人民我的心。蘇主席下任若分管音樂,他一定会說:讓交響樂走向人民,為人民服務。要讓每个中國人都是能音樂。貴州人民发来賀電好啊、西藏人民、新疆人民载歌載舞民族音樂與西方高雅音樂共融萬歲中原人民說我只會嘟、淶得好好學習趕上新時代了。灵下有知二王、顏魯公說:這代弟子真幸運估計超過我們的一定要產生一大批,真tm趕上好時代了。
7 [+ H( W8 D# F0 q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4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 T" t- A4 R# |/ h+ K3 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16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22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 y6 C5 P" Z4 w' O4 E7 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29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7 a) [! c" S" H" 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5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11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法巨人 ---毛泽东
- x5 z* M( q0 n. K
8 a1 Y- B0 ?6 O1 s+ O. f                                                   甘省临夏      马占禄" p- L+ d! T. D0 s" E( ~

  G+ O* B# q% F9 s, k! Y6 ~: W5 X: D4 U3 \
2 }" ~* `" B7 m) g, ~; M" R
对于毛泽东的书法,在毛泽东生前和逝世后,特别是逝世后,一些专家、学者及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谈论的特别多。时值毛泽东诞辰之际,我再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9 N! l/ d( w2 R
一、字形。我们知道毛泽东对于书法研究很深,用他自己的话说,各个书体他都研究过,但他都不遵守,他写他自己的。对此,我们如何来理解呢?就是说各个体他都会了,但又都不合他心意,因此,要自己另走一条路。谈到此,我们说,古人不欺我。古人说“书者,如也,如其志,如其学,如其才,总之,如其人而已。”那么,毛泽东是一代伟人,不同凡响,就像领导中国革命一样,农村包围城市,走出了一条中国革命的道路,最后夺取了胜利。书法上同样如此。毛泽东继承传统又有创新,我们把他的书法和古人的书法放在一起比较就显而易见。他的书法结字造型有别于古人,又有相同之处。奇正相生,以险取胜,是主要特点。有的字单独拿出来不好看,但组合在一起又非常耐看,这一点我们在欣赏毛泽东书法的时候感受颇深。最有代表的是毛泽东自书诗词、题词的书法。3 W, |0 @" x' v) U
二、章法。我们在欣赏古代经典书法时,被古人高超的书艺折服。像天下三大行书(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苏轼黄州寒食帖)无论从结字、章法都达到了高度,千古流传,这就是经典的魅力。我们在欣赏毛泽东书法时,也有同样的感觉。浑然一体,难舍难分,是主要特色,我们被毛泽东经典书法深深震撼。他的书法字体大大小小,奇奇正正,粗细结合,浓淡相宜,组合在一起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分割。像“忆秦娥_娄山关”、“七律_长征”、“沁园春_雪”、“减字木兰花_广昌路上”等书法作品,堪称经典。“七律_长征”在写的时候,漏掉了索字,但随手添来,十分和谐,不显其多。再如“西江月_井冈山”一副,最大的字“城”和最小的“志”字,相差悬殊,但看着又是那样的让人舒服。
" E& j* b+ Z4 o1 h! R! H三、落款。其实,我认为毛泽东书法最大的特点和创新就是在落款上。古代书法在宋以前一般是不落款的,明清开始落款盛行,并加盖印章,成为一体,为作品增添光彩。* j; H) H& o$ f  F
毛泽东书法的落款独具特色,只有有数的几幅盖章,似乎又不是自己所愿,其余一概不加盖印章。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为什么会如此呢?不加盖印章是否对其书法的整体美观有影响呢?我说,不但没有影响,反倒是如果盖了倒是不协调了。有心人可试一试。这就是毛泽东的独创之处,也是继承创新的最佳范例。其实,对于如何欣赏书法(包括绘画、诗词、散文及其他艺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能一概而论。因此,在写欣赏文章的时候,提出观点就行,留下更大的空间给读者,让他们去思考、想象,这是我的观点。至于说毛泽东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我们应予以高度评价和重视。随着毛泽东书法研究者越来越多,对毛泽东书法的研究会越来越深入。我觉得中国书法界对毛泽东的书法重视了但不够,不能因为他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等政治头衔的光环所笼罩而忽视他的艺术成就,不给他应有的位置,包括他的诗词。
- m8 f" J7 R( Y我们是不是觉得毛泽东他不是专业搞书法的都能够达到如此的高度,相比之下,专业人士尚不能如此,感觉无面?其实不必如此。毛泽东不是神,但他也绝不是一般的人,这一点我们应该承认。曾经中国书法杂志搞了一个由群众和专家共同参与的无记名投票,评选二十世纪中国十大书法家的活动,毛泽东以高票名列第五,这一殊荣名副其实。
1 ^9 |6 ?! |2 y+ N$ q' E法国前总统富尔在评价毛泽东诗词的时候说:“诗歌不仅仅是毛泽东生平中的一件轶事,我的确相信他是了解毛泽东性格的关键之一。毛泽东和许多马克思主义者不一样,他不是一本书读到老的人。他在这些简短诗歌里表达的思想,不受教条词藻的束缚。他用简单的形式,表达深刻而生动的革命题材,是国内所有人都能够理解的,也是世世代代都能够理解的。”我想,用这一段话用来评价毛泽东的书法,恰如其分。5 u0 P1 _# q6 B) M# f$ p3 \- c
马占禄。男,汉。籍贯;甘肃和政,单位;甘肃临夏。通讯地址:甘肃省临夏市新民路6号楼641.电话;1319001099.    邮编;731100,QQ374383253
. x4 Y4 b8 e7 ^2 J+ f% S3 ~7 x1 T* v8 S& y3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13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9 [( A5 v8 O- k* z, r* 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