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典出《左传.襄公十五年》宋之野人耕而得玉,献之司城子罕,子罕不受.野人请曰:“此野人之宝也,愿相国为之赐而受之也.”子罕曰:“子以玉为宝,我以不受玉为宝.”故宋国之长者曰:“子罕非无宝也,以所宝者异也.”今以百金与搏黍示儿子,儿子必取搏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金矣;以和氏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
【释义】
从前宋国有一个农民耕地的时候,从地里挖出一块玉来.他恭恭敬敬地把玉送给司城官子罕,可是子罕却不愿收下.农夫说:“我们种田人把玉看作是宝贝呢!请相国收下吧!”子罕说:“你把玉当作宝贝,我却把不接受你的玉,我把这种廉洁的品德当作宝贝啊!”这件事被宋国那些道德高尚的人知道后,都说:“子罕不是没有宝贝,只是他的宝贝和一般人的宝贝不同罢了.”如果把一百两金子和一团玉米给小孩选择,小孩子一定是要玉米而不要金子;把贵重的和氏璧和一百两金子给那些庸人去选择,那些庸人一定是要金子而不要和氏璧.如果把和氏璧和深切中肯的道德至言送给那些贤智的人去选择,那些贤智的人就一定是要那种深切中肯的道德至言了.所以知道得越精深的人,他所选择的就越珍贵;知道得越粗浅的人,他所选择的也就越粗贱.
【朱迹】
牛家强篆刻作品:《子罕辞宝》青田石平头素章,尺寸:3cm×3cm×10cm
【墨痕】
牛家强篆刻边款拓片
牛家强诗并篆书
子罕辞宝
诗:牛家强
君持瑰宝我持操,各有奇珍足慰劳。
三尺青锋悬按处,谁人项上不疑刀。
【简评】
本典故出自《左传.襄公十五年》。《子罕辞宝》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君以玉为宝,我以不贪为宝”则成为至理名言。
篆刻作品《子罕辞宝》,印文采用金文入印,空间彰显的是“子”和“辞”。“子”是子姓,“辞”则是全文的关键,故此,占据了近三之一的空间。
边款图像采用金文中常见的浮雕勾线的方法与魏碑字体结合,新颖,简练。
(评鉴):孙克攀
牛家强、谢克新先生在黄山太平
【作者简介】
牛家强,男,1960年生,字呈心,号望草舍主人,书法初学柳公权,学习篆刻后,转学邓石如、吴让之、吴昌硕诸家及金石、甲骨文字,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书法以大小篆为主兼工行草,风格追求凝重、流畅、洒脱;篆刻从秦汉印入手,从平正规矩中追求恬淡、高古的艺术效果。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淮北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作品先后入选“全国首届篆刻作品展览”、“甲骨文书法展”、“安徽省第一、二、三届篆刻作品展览”等数十次大小展览并获奖,2014年评为“书画界最具贡献人物”,多家媒体都作了专题报道。创作有《三十六计印谱》、《百人百事印谱》、《望草舍书画作品集》;书法作品收藏于刘开渠纪念馆、赖少其艺术馆等,并被作为政府礼品赠送国际友人,在人民网、中国网、中国新闻网、等国家级主流媒体、相关报刊、杂志上发表事迹、论文数十篇。
责任编辑:孙克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