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3 ]+ }+ F. b2 z+ r6 n+ c% W- Y- P
o- z. X- B; y4 V1 v2 b: W* i$ Y( B
" p3 D5 M0 v v R. B
浮躁, 不仅仅表现在书法界, 它已成为一个时期的社会心理形态。 尽管我们在21世纪初肩负的人类使命, 已经不允许我们迈着四方步悠哉于五彩缤纷的现实, 但是, 急功近利的速成心理依然可以导致我们最初的理想成为泡影, 并成为我们向前发展的障碍。( x2 i' _# x6 B: s5 ?' E
% {0 q2 p9 V3 H. C
# c* F! f! e0 v! g- K
1 v& u2 i" f/ `( j* _: ?+ @
0 w( o5 e. [8 F+ M2 p2 N# x& m2 s$ i O; s2 A
我们无法否定青年书法家对我国书法艺术的振兴所起到的历史作用。他们的勤奋、聪明和才华,使得沉寂日久的书法界焕发了青春。这是历史的事实。但是,当我们站在一个历史的高度,把书法艺术纳入到大文化的背景下,我们始觉在我们认定的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贫乏和苍白。如果我们不把书法艺术当做“小儿科”,在文学、戏剧、美术、音乐、雕塑等艺术面前敢于寻找自己的支点和价值,就必须从艺术本身去观照当代书法的现状和发展。然而,结果却不能令人满意。
6 m( S# Z+ S4 ?, z
5 P) m$ t% U2 z x9 h! P S
: M, X# E( P7 K7 Z4 W
* k9 E6 T, y/ I# ?
. w4 _4 j3 m: K# O* Y+ W9 X0 x
8 g; l9 k4 L* I- h; |! m
从普遍意义上讲,当代青年书法创作已经进入误区,走向平庸,并将其表面化和简单化。8 C: J0 ?9 G1 c4 R$ R! s# o
7 O# W! r& G. r, K
首先,青年书法家对书法艺术的误解在夜以继日的临习过程中,似乎觉得学像了某派某体,就可以在书法界捞取功名。这种依赖于运笔的熟练和功夫的堆积,是导致当代青年书法创作平庸的重要一点。其实,书法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决不是将汉字写得如何,仅仅是以汉字作为载体表现并抒发书法家的心灵和情感。历史上能够写好汉字的人比比皆是。但是,伟大的书法家屈指可数。我们不能否定掌握书法艺术所必须的功力,但这仅仅是基础;将基础作为书法艺术的存在标准,就削弱了书法艺术的生命活力。
! H0 F) f+ \! x( c0 l1 o. R, ]- ]
( I5 a, Z- ^' u8 g, D% K4 m
3 g5 I2 N6 v" w4 \( r
2 q2 {; u/ w: s- {1 ^' N! ^. ?5 [1 [4 ~5 f- l' P
' T: F; i% Q+ a' c6 Q" v( M
第二,当代青年书法家的缺乏文化现象。我们民族的文化水平并没有达到令人欣慰的层面,这必将影响到青年书法家总体水平。在此基础上,青年书法家停留在虚幻的价值尺度上,不思进取,寄希望于笔下的奇迹,对历史、文学、哲学、美学、宗教等不去接触,甚至划地为牢,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窒息了书法艺术的真实生命。历史上卓越的书法家无一不是知识广博,思想深刻、胸怀宽阔和目光远大的文化伟人。他们对人生的理解和感受同他们博览众家的知识融为一体,使得笔下的线条具备了人的旨趣。真正意义和高级意义的书法艺术是一个综合体,而非是对一字一派的承袭和对某家诗词的抄录。当代青年书法家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在他们的创作之中我们感到的是浅薄和媚俗,无法接近书法艺术的本质。
1 @" S' Y9 X. H8 ]+ V* d' {/ A3 }2 ^! j$ F0 x
8 Q; }: z `) z2 `7 v
: ]1 d, ]/ X7 z5 ]! f8 s1 s
L# u- ~+ @ D! N- F
9 H' ]9 W1 Q) O3 K+ ?! B第三,缺乏对庸俗社会学的批判。人格对于艺术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书法艺术的品格和书法家的人格无法分开,人格萎顿的人不可能走进书法艺术的高级境界。但是,当代青年书法家的价值观念不能令人鼓舞,在不自觉中承载着封建意识,对社会、人生缺少分析和认识,更缺乏对庸俗社会学的批判,无法确定一种真正的人格。书法界不是一个真空地带,它不可避免地沾染着社会上的不良习气,并影响和左右青年书法家的创作。需要人格,就是需要对庸俗价值观和社会学的批判。鲁迅曾说:“没有天马行空的大精神就不会有大艺术产生”。缺少人格的书法家也不是真正的书法家。/ N# ?# _! n2 X) Q' M. I! o
6 Y1 y3 l0 N; F. t; ~2 _0 Z( N" r
我们呼唤具有渊博的文化素养和人格力量并勇于追求的青年书法家出现。如果当代青年书法家不能克服浮躁心理,不能认识到自身的平庸,缺乏危机意识,并继续沾沾自喜,书法艺术就会在我们手中枯萎,更不能以新的姿态唤起我们民族审美的共鸣。 & p. S3 X/ O* |* o/ X
文 | 张瑞田
, w& H, Z/ |: B6 ?7 Z8 E6 I( @标题为编者所加!% V; L1 U2 N4 K, V+ }, x5 V&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