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506|回复: 4

刘彦湖:书画界当代问题是,我们未真的深入传统,又缺乏当代开阔的视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18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 j) ^) V; S% w" k
8657aee6a3e4a8b716f7d5690e9c571b.jpg
" s- O8 O" Q' J3 n. {

% W+ n1 P" Q( S9 v+ O5 z* G6 q: O; q9 T5 s  L' a7 X# ?
一、中国文字独特性|相关于生命

% I1 |7 g' O& c6 O1 v; b; R
追寻古文字有何独特性,中国文字的独特之处在于“与生命有关”,例如,器官[大]字|动物[虎]字|植物[木]字。
1、龙骨特性。中国文字来源象形,例如[虎]字的象形文字,不仅仅是“概括的轮廓,还有内在构成”,[轮廓+构成]称之为龙骨,文字有“骨骼结构”。
2、器物特性。中国古文字与容器有关系,汉代,“先器势而后文艺”。
3、建筑特性。中国文字是可以书写在纸上的一种“建筑”。
4、生命特性。中国文字,从人的身体感知生命、感知动物植物的生长。中国文字每个字符都当成有生命的物来看待,不可互相取代,阴阳向背都与生命相关。

0 q) X+ k& z: Y& Q# z5 T: M

! f1 V/ k; o4 j" R4 R8 ? ae9aeb40e820d6a8cde76917844c0193.jpg
7 x- ]6 F! ~! N7 w6 P

) `. m6 [( h5 U, e7 R
二、中国文字发展|间架结构

7 @; c* m% A$ w! r  @3 ~% u! ^
1、俗体正体互变。“俗体”推动文字演变,连接顺畅就创造了“笔顺”,但“笔顺”的劣势是将文字容易纽解到一起。“正体”是要把字的骨力撑开,所谓“骨气通达”。俗体和正体不断重组,慢慢形成了字的“间架结构”。间架结构是既有建筑性,也有空间感。
2、间架结构定义:间,分间布白;架,骨骼;归结起来就是[空间-阴阳,骨架-虚实]双双对应。

$ i! h! I  F& c# x* q! g! A' V/ I+ R9 x; A- n4 h2 m

) L, q5 a& O% S6 A& y3 j 535245e4cbd32b03765f4746e1af8426.jpg
% r3 [7 U9 b# I6 V% m1 c% N
, q) x! \, k: ?* D4 @, I$ p  V! }' f+ z; X8 Y9 X, }2 ]3 ^
三、中国的造型论|阴阳虚实
+ Q) p' {# t9 E1 p
1、中国造型跟西方造型完全不一样。石涛的“一画论”就是阴阳论。不仅协调统一,也是要不断转换。
2、西方造型有边缘的造型,中国的“一画开天”是包含阴阳、虚实转化。
3、中国认为好造型,是控制空白的形状与控制点化的形状一样厉害,强调“阴阳互证”的关系。纵观书画名家,历代名家非常清楚虚实阴阳的关系。
$ Z: `1 o2 q/ w1 \4 c" B
fa25b2a29cead360bb843a1af78cacf5.jpg
0 k9 O$ k: k* B0 E0 H; z
四、中国文字造型有灵性|风骨与自然万有
" E) j/ J0 _7 g, H- K9 f" ]1 ?
1、好的点画有“肌肤之力”,肌肤光滑、温润。
2、风骨,风,自然生命中能去感知却不能琢磨,骨,在骨架概括中形成灵魂。
3、在空间的共识自然万有跟人类创造的关系中,人类的创造物跟自然万有没有被隔绝开,简言之中国文字的造型保有灵性。
4、天迹心向,自然万有和心向融通一起。
5、中国文化本来是多元的,不是强调一个极致的好。中庸思想是“中和”,不忘反观与关照,不是偏执于一端。
) M! S3 R% ^, I- F, i4 O7 H) O
3 Q' o, H9 `" L! R
1d2e5e7bef6020c92275a5184cffc2bb.jpg 7 }6 c: K& G; w7 d; l

- M/ @& f8 [# A  w+ {' p3 C( C2 L# v0 x6 W
五、中国文字的书写技法|直起直落
- V8 i& g4 l, h, ]$ Z! W
1、中国文字是方块字,笔记在空中不断运行后,是来回提落,不断的垂直提起来落下去。与西方画中的“来回”概念完全不同。
2、执一以为天下式。引申到书法用笔,直笔直落,中锋落笔,中侧锋转换等问题的中庸道理,是很容易理解了。
# ]! {0 |9 r: R' k6 i7 u5 [
1 l6 Y4 D7 ?, p
c7de98d592b5ea39cb7d83d8837086fe.jpg
7 w/ m" H3 W. D
* Y: y$ }1 W5 Z- G2 `; t* E
六、中国智慧的标签|文化现代化规则
  v% h5 Q, E2 ~  e' b4 f5 I
1、中国人的智慧即中国文化精髓大家都能懂,都在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但并未去做”命名“,不符合国际化现代人的游戏规则。
2、当代人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时候,书法人也要认真关照这个问题,不要嗤之以鼻,固步自封。开阔眼界而且要深入的去参与当代人提出的问题的探索中去,为中国智慧做好“标签”。

7 }- Z, \* N0 M) h& f6 t

; @' ?( ^* {$ S; D% i1 D- F 96e3c9b778b78b530ff138f03c3f6501.jpg
' Z! P4 k5 V0 p$ r! Y
. N6 r- x2 L6 V
七、书画界当代问题|传统的关照与激活
8 Z* j) n2 ?, x; @. P5 Z1 M" x
1、书画界当代问题是,我们未真的深入传统,走出自己新的东西,又缺乏当代开阔的视野,和世界对话的“标签”,目前处于比较尴尬的阶段。而如同中庸思想,两个维度都要“关照”,传统的深入和当代开阔的视野都要关照兼顾,同时出现新创造。
2、西方人的书《石涛的现代性》,时代面临最大问题,怎们样进入传统后走向当代。这个问题有待我们去——“宏观的关照和视野,微观的耐心关照体认,将文化提炼和激活出来”
/ e8 r4 W: E* f8 P# @* ?* X

! _1 @2 t: I. V) B
说明:标题为编者所加!9 I  \( Y9 z) Q; f! f3 S3 q1 _( Z5 y
. w3 [, r. Y8 \+ b( n( N! e
发表于 2017-11-18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叫字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19 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19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叫画 不好看 沾当今光了  一地鸭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14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真的“狠”不容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