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明刘春 于 2015-7-7 00:28 编辑
原创、诗意、艺术、人文 ——朱荣贤老师书画印专题展随想录 书艺公社是个很专业的书画平台,但平日里也是偶尔逛逛,就因为平时也是走马观花,所以没有过多停留阅读网站的精华篇章。当无意识地浏览到了《宋庄书画名家系列大型专题展播——朱荣贤》专题时,总觉得可以就朱荣贤老师其人其艺都可以说几点,当然仅仅是闲扯几句,不能从专业和学术的角度去评鉴,权当顶帖。 身居赣南老区一隅,我对当地的书画圈也算知之甚少,更不要说远在北京的名家了。好在现在的网络拉近了空间的距离。知道朱荣贤老师这个人也就是在书艺公社,那还是当时朱老师倡议的一次活动——义拍义捐•紧急救助命悬一线的画家禹善平,作为一个书画爱好者,我参与了这次活动,也被列为爱心大使。当然从内心来说,我只能算略尽了份薄力,毕竟活动中获得了书画家的爱心作品,压根就不能算奉献了。而朱老师能在学生家庭急需帮助的第一时间,倾心组织,大力倡议,自己还身体力行,出精品义拍,这才是真正的义举,真正的大爱,真正体现一个文化人的文化自觉和人文担当。作为一个曾经教书三年的我,从那次之后我由衷地钦佩书画界有这样的一个老师,也就开始陆陆续续欣赏朱荣贤老师的书画艺术创作了。 说了这么多,好像和朱荣贤老师的书画篆刻艺术创作没多大关系。真要来说点什么,立马就被“不看点画史和画论,怎么能看懂”给堵了,何况我这样的“局外人”,又是碎片式的浏览和欣赏,肯定是“不知其所以然”,跟着喊好、喝彩,那就干脆说点画外话好。 近几十年来,书画都在不断提出新的理念,经历否定、改良、以及中西结合。可以说种种变革和演进,丰富了创作者的创作语言,也可以说模糊了很多爱好者(尤其是藏家)的试听。其实每一次一页一页,一幅一幅浏览作品后,我认为朱荣贤老师书画印的创作是扎扎实实在传统与创新中,求得了自身语言的存在,十分兼容,十分和谐。更重要的是延伸着传统的审美和价值取向,而并非一味彰显强烈的个性语言。之说以这么说,个人认为除了朱老师深谙传统理念和长期积累了娴熟的技法外,更重要的是精神世界里的坚守(有人提出这是“孤独之旅”,我看不一定吧,日后可能会引起越来越多的共鸣,迎来更多同道的追随)。我想这也可能正是朱荣贤老师被同侪称道的缘故吧。 其实还是想说说朱荣贤老师这个人。说一个人,无需过分在意一个人外在形象,而应该是性格。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说一个人的性格可以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我这句话用在书画家身上也是挺贴切的。一个书画家怎样的性格,多少能折射出他在艺术道路上的取舍。未见其人,不敢妄加评论,只是偶尔在朱老师的微信中,多少可以获得一些信息。第一想到的还是“爱憎分明,不趋附权势”、“不沽名钓誉”(如在对中国山水画创作院艺委会主任这个职务的申明中);从朱老师日常生活、艺术创作和教学中,我又看到朱老师的另一面,对待生活和艺术,朱老师始终是“坦诚”“负责”、“谦卑恭谨”的。这样,性格中是否有很多面呢?不纠结吗?安稳吗?我看朱老师过得很好,活得很率真、自在,不信我们看这些山水画作品中,不就是“无言胜有声”的告诉我们:一个汉子安静地寻找精神的家园! 这样说下去,我都不知道能否捕风捉影,或者能否跟朱老师的书画印对号入座。那就不说了,趁着夜深,喝杯茶,保持几分清醒提炼的几个关键词吧,算是看完朱老师的专题展后,说的几句正统点的话。我觉得原创、诗意、艺术、人文这几个词眼完全可以作为朱荣贤老师书画印的标签。当然并非说朱荣贤老师的书画印艺术达到了不可逾越的境地,因此我想再说句过分点的话,朱老师已到中年了,不知道在书画印的创作中,是否准备或开始准备了自己的晚年,来完成圆满的生命(书画印艺术的生命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