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六青年书法展侧记 屈焕新/文
近年来,“国学”成为一个越来越热络的词,对国学的教育和普及也达到建国后前所未有的热度。虽然,大家对国学的定义和内容见仁见智,莫衷一是,但有一点是无可争议的,那就是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学是国学的主要内容和载体。自然,作为孔孟之乡的济宁理所当然地应该也必须走在全国的前列,作为孔孟之乡的文化艺术工作者更应该义不容辞地成为传承国学的倡导者何先行者。
儒学的内容虽然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可以说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而这里的“艺”应该主要指孔子传授弟子的“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书”虽然不敢说就是现在书写、书法,但至少可以说,书写、书法是“书”的主要内容之一。孔子所处的春秋末年时代,文字的学习和书写还基本上是贵族子弟的专利,普通百姓是没有这种资格和机会的,孔子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了“有教无类”,仅此一点,即可奠定孔子在教育界的“先师”地位。那个时代,秦朝还没有统一,小篆还没出现,当时的文字应该籀篆体,由此,我们似乎可以想见孔子“笔下”(当时也应该还没有毛笔)文字的面貌了。 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传统艺术形式——书法、美术、文学、诗词、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等等,追根溯源,无不出自于语言和文字。原始部落的先祖们在文字出现之前,只能用含糊不清的语言和手舞足蹈的动作来传达信息,聪慧的先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渐渐学会用一些符号来记录和传达信息,这也是文字最原本的功能。在中国这种最早的符号常刻在龟甲兽骨上,主要用于祭祀和占卜,这就是被后人称作的“甲骨文”。因为最初的文字多为象形,既是文字,也是图画,所以我们才有“书画同源”之说。而在世界众多语言文字中,把书写文字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流传至今的,只有中华民族。所以,可以说,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具代表性、也最具民族性的艺术。从单纯的“记忆”工具,一直上升到国人精神的一种寄托方式,这一点,铸就了它传奇般的生命力。 国学热以来,各地的书法展等国学活动你方唱罢我登场,让人目不暇接,虽然规模、档次参差不齐,但笔者认为,总体上这是一种传统文化复兴和繁荣的气象。由郑志群、王兆会、赵勇、刘磊、杨永峰、邵雷六位先生组织的这次“斯文在兹”主题书法展则有几点不同之处:一是六位作者无一例外地都是中国书协会员,且大多获得过国家级大奖,每人仅精选10幅作品,从艺术上无疑是“国家级”水平;二是六位作者均出自孔孟之乡,从小受到儒家文化的长期熏陶,且有全国过半数的汉碑可以随时观摩,这是外地书家所没有的得天独厚;三是所书写的内容选自古代圣哲论述修身、学问、处世等方面的名言警句,其中蕴含着深厚的国学智慧,主题鲜明,虽风格各异,但异曲而同工;四是六位书家都介于30至45岁之间,年富力强,正处于创作的旺盛期和高峰期,是代表孔孟之乡青年一代书法水平的中坚力量。所以说,这是一个从艺术作品中寻找传统文化的展览,也是书家对艺术、文化、人生思考的成果展览,更是一次颇具人文个性和济宁个性的继往开来的展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