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841|回复: 14

《墨素石馨·周拥军书法篆刻集》出版发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7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墨素石馨·周拥军书法篆刻集》2015年3月正式出版发行。
封面.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3-7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墨素石馨 于 2015-3-7 17:35 编辑

扉页.jpg
人生何愁无雅趣   墨素石馨最畅怀
——青年书法篆刻家周拥军印象
美学家品读他的书法“透出一种传统文人的气质,文雅而不失俊逸,萧散而不失纯朴,字里行间显现出江南人的精明聪慧”;鉴赏家评论他的篆刻“刀法稳健,结体疏朗,朱与白在方寸之间演绎着中国哲学阴阳虚实的辩证统一”;专家们赞誉他的作品“化古出新,融会贯通,极富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
作为一位70后的书法篆刻家,周拥军年虽不长,但却“出道”甚早。高中毕业那年,他便以一件行楷手卷夺得全国“王安石杯”书法大赛金奖,又凭一组篆刻作品斩获安徽书坛新人奖第一名。之后,他的作品频频亮相于省内外书展展厅,发表于专业报刊,刊刻于碑林游园,甚至走出国门,被多国美术馆和国际友人收藏。他的艺术成就被录入“百度百科”,载入多部艺术类辞典专著。这些都源于他深厚的笔墨功底和与生俱来的艺术禀赋。
周拥军出生在山水如画的古城当涂,家乡的青砖碧瓦、流年光韵,蓄就了这个水乡少年对中华传统艺术如醉如痴的沉迷。至今,他仍能记起年少时徜徉在街巷青石板上的情景。幼小易感的心,早已装不下村野孩童固有的顽皮,是古城无处不在的厚沉的古韵,让他用历经前世的眼光打量着身边的一草一木。从那时起,他就与笔墨结下了缘,写写画画成为他童年最深刻的记忆。
“真正带领自己走向书画艺术殿堂的是我的两位导师,一位是自己的伯父,台湾著名的花鸟画家赵松泉;另一位是国内著名学者田原先生。”说起自己的书画经历,周拥军首先提起的是两位恩师。赵松泉是周拥军的伯父,早年跟随徐悲鸿学习书画,到台湾后与张大千一起以国画享誉海内外。自打周拥军喜欢上了书画,伯父便一直以传统的书信形式对他进行“函授”。每次捧读伯父的家书,周拥军总是一边领悟着书信内容,一边揣摩着伯父的真迹,并也用毛笔写信寄给伯父。尤其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后,伯父时常回乡探亲,使周拥军有了更多的机会接受伯父的面授。几番春秋下来,他便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从博采众长的集字阶段跨越到心手双畅的自如之境。1990年,刚满20岁的周拥军又慕名拜访了著名书画家田原先生,田先生似乎从周拥军的一幅幅书法习作和一方方印章中看到他的刻苦钻研的劲头,竟被这位后生追求艺术的精神所感动,当即收下了这位弟子,对他的作品逐一评点,给他指明了一条艺术道路。如今,二十多年的光阴在他专注的笔墨里转瞬即逝,凭着自身对书画艺术的潜心钻研和深刻领悟,他在传统的文化艺术田园里不停耕作着、收获着。当人们再看他的书作画卷时就会发现,无论是真草隶篆,或是花鸟鱼虫,皆能于笔下生出一寸一丝的魂魄来。
谈及书法,平时少言的周拥军立即有了兴致。他说:“我在书法创作上崇尚师法古人、忠于法度而又注重有所创新,但对当今书坛的偏畸狂怪之风总是敬而远之。”周拥军认为,师法古人,理论与临池不可偏废,因此,他一方面研读书法理论著作,吸取古人论书精粹,着力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和书艺境界;另一方面,大量临习法帖,从中汲取笔墨技巧,体悟用笔之道,取诸家之长为我所用。从继承的角度来看,周拥军走的是一条“博涉多优、师古出新”的路子——上溯汉魏,下汇明清诸家,对宋人尺牍、唐朝碑版、殷墟甲骨、钟鼎石鼓、清人小篆也多有涉猎,以浸淫于米芾、王铎行草和汉隶张迁最沉。书法历有“唐人尚法,宋人尚意”之说,周拥军在创作中力求将“法”与“意”融为一炉,大胆追求自我,表现自我,于不经意之中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再看周拥军的篆刻,其作品曾在20年前引起印学界的反响,又在“实力决定一切”海选中夺魁。正如评委所言:实力决定一切,海选是最好的评价。他的篆刻之所以能够倍受关注,主要还是得益于师宗秦汉,效法黄牧甫,融吴昌硕、陈巨来、方介堪等大师风韵于一石,长期不懈,心追手摹。“对此,我是悟之最深,也得之最多。”周拥军说。他学习篆刻迟于书法,但凭借对篆刻艺术独特的领悟与理解,并坚持以深厚的书法功力融入篆刻创作中,在风格上重神气轻浮华、求古质绝媚巧,使得他的印章外观平夷而内理丰富韵厚,线条迟涩且有浓烈的金石意味,显现出典雅而质朴的艺术风貌。
近些年来,周拥军身体力行倡导文人书法,他说:“‘文人书法’作品未必适合展览,但它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在里边,它所承载的是文化的东西。我在写手札、写诗笺、写手稿的时候,就没有想到要公之于众,也没想到要参加展览。于是,写起来反而真诚自然,情感倾注其中,文气溢乎其外,深感快慰。”他明白“文化”对一个书家的重要性,为此,他不惜花费大量时间研读古今文化经典著作,并坚持美术、诗歌、散文、艺术评论的创作,以此增加自己的人生历练与人格修养,扎实自己的字外功夫。已故著名书法评论家田恒铭先生生前尤为推崇他的书法篆刻,称其作品“在笔墨刀石间透出一股灵动的温润之息,流露出文人书法特有的书卷之气”。
周拥军现在安徽省马鞍山市水利局工作,在水利改革发展势头猛进,水利建设任务繁重的当今,如何处理好本职工作与艺术爱好两者的关系。周拥军是这样做到的:上班时,专心致志干好工作,讲求效能最大化;工作之余,孜孜不倦探求艺术,放弃浮躁,远离喧嚣,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多写多刻多出成果。
人生何愁无雅趣,墨素石馨最畅怀。“墨素石馨”是《周拥军书法篆刻集》的名字,期待他继续以朴素的笔墨、清馨的印石,在艺术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原载《马鞍山日报》2011年9月30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7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02-0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7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04-0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7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06-0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7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14-1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7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22-2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7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36-3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7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38-3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7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48-4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