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2303|回复: 293

【翰墨情】卢河廷遗作展暨当代中青年书法家邀请展在京开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9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邢秀山 于 2015-1-10 00:11 编辑

【翰墨情】卢河廷遗作展暨当代中青年书法家邀请展在京开幕
时间:2015年元月9日至元月11日
地点:中国书法展览馆(北京站东侧信通大厦一层)
主办:河北省书法家协会
   中共沧州市委宣传部
协办: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沧州市文广新局
   沧州市书法家协会
   中国书法展览馆
承办:中国国家画院师生联谊中心
   沧州海涛汽车车身制造有限公司
学术支持: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

1.jpg



          2015年1月9日上午,翰墨情—卢河廷遗作展暨当代中青年书法家邀请展在北京中国书法展览馆开幕,共展出卢河廷书法遗作80余幅,当代中青年书法家特邀作品近百幅。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张荣庆,中国家画院副院长曾来德,原兰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王文杰将军,原石家庄军械工程学院副院长黄金元将军,河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马恒泽,大地飞歌文化传媒董事长胡适之,中国国家画院教学中心副主任马啸,河北省书协副主席、沧州市书协主席张之,河北省书协副秘书长刘京闻,国书会副会长张德林、李明,沧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付国庆,沧州市书协副主席房世良,原沧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纪建民,原沧州市文联副主席刘巨波,中国书法展览馆馆长王清杰、副馆长黄平,中国国家画院师生联谊中心主任刘锐,著名收藏家刘雅兰,沧州海涛汽车车身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卢国廷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书法同道、亲朋好友300余人出席了开幕仪式。


         卢河廷1963年生于河北沧州,早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历史系,而后长期供职于文博单位。于经史百家之学,早具根底,而尤精于文物考证鉴别。凡古今字画碑帖、瓷器杂项,一望便知媸妍真伪,其研究响堂山石窟刻经及其书法艺术诸文,旁征博引,识者更叹其精审。治学之余,攻书法,真行篆隶,必尽其技而后可。其书风雄浑博大,熔铸北碑南帖,兼沉厚飞动而有之,曾多次入选全国大展及获奖。多次赴京求学,先后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张荣庆先生高研班、中国国家画院沈鹏先生书法创研班和中国书协培训中心刘文华工作室深造。


          2014年5月,卢河廷先生因病逝世。英才陨落,翰墨遗珠,其生前创作的一批书法精品无疑是他留给这个世界的宝贵财富。为更好纪念这位飘逝的书坛才子,书法同道及其亲朋好友集思广益,决定举办一次特殊的展览告慰英灵。经过一段时间的策划酝酿,组委会认真整理其书法遗作,系统梳理其文化苦旅,圆满完成了这次展览的各项准备工作。展览得到了书法界诸多师友的积极响应,著名书法家张荣庆、曾来德、刘文华、张公者等挥毫题词,王厚祥、张德林、刘京文、李明、周剑初、张志庆、方建光、白锐、唐朝轶等90余位当代中青年书法家欣然应约奉上佳作。这次展览汇聚的不仅仅是一幅幅真草隶篆,更是社会的良知、文化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辉。


          开幕式上,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张荣庆、中国家画院副院长曾来德、沧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付国庆、中国国家画院师生联谊中心主任刘锐和中国书法展览馆馆长王清杰等分别讲话,对卢河廷的生平和艺术高度赞扬,并充分肯定了本次展览所呈现的深层次人文精神和积极的社会正能量。


          开幕式后举行了研讨会,张荣庆、黄金元、马啸、张德林、李明等20余位师友分别发言,深情缅怀了卢河廷先生的艺术道路和生平事迹,对他为人忠厚、为艺执着的君子之风记忆犹新,表示同道们唯有继续钻研书法、健康生活才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本次展览由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和中共沧州市委宣传部主办,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沧州市文广新局、沧州市书法家协会和中国书法展览馆协办,中国国家画院师生联谊中心和沧州海涛汽车车身制造有限公司承办,展览将持续到2015年1月15日,今年5月份还将在河北沧州展出。
 
IMG_1392.jpg   

卢河廷
(1963年6月—2014年5月),本名卢合亭,男,河北省东光县人,中共党员,在职研究生学历。1980年10月入伍,1988年9月考入河北师范学院历史系学习。

          1991年起历任东光县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文化科科长、党教理论科科长;1995年5月任龙王李乡、找王镇党委副书记;1997年7月调沧州市文物处,翌年任党支部副书记;2003年5月 任沧州博物馆副馆长;2004年派驻盐山县扶贫;2005年任驻沧州报社等单位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督导组成员,市委组织部抽调机关干部下基层挂职锻炼,任盐山县城关镇前王庄党支部副书记;2006年7月始在市委宣传部帮助工作至今。

         曾多次主持沧州市内以及野外考古发掘和文物调查工作,追缴国宝级文物元青花捧盒等珍贵文物数百件;两次参加国家文物局组织的《文物法》修改方案讨论;独立担纲完成了《发展中的沧州》、《新世纪、新成就、新河北沧州厅》等多项大型展览工作;发表《明初沧州大移民历史成因初探》等学术论文数十篇。

          2007年9月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张荣庆书法艺术工作室学习,2011年入中国国家画院沈鹏工作室书法创作研究班学习。书法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展览,荣获中国书协第六届新人展一等奖。

   

卢河廷作品欣赏  http://www.shufa.org/bbs/thread-330759-8-1.html

卢河廷生前影像  http://www.shufa.org/bbs/thread-330759-16-1.html
当代中青年书法家邀请展作品欣赏 http://www.shufa.org/bbs/thread-330759-18-1.html

微 信 报 道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AyODM3MQ==&mid=202759514&idx=1&sn=1b7d6b95017ec6a56d5d043c81ef89c0#rd





 楼主| 发表于 2015-1-9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邢秀山 于 2015-1-9 23:31 编辑

                                        【翰墨情】卢河廷遗作展暨当代中青年书法家邀请展在京开幕



      甲午春夏之际,惊闻国家画院沈鹏书法创研班学员沧州卢君合亭染疾遽逝,殊深感悼。忆合亭从学之时,犹如昨日,不料天不假年,英年早逝,使人能不呜咽者耶?

    合亭情性朴实豁达,淡于荣利。早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历史系,而后长期供职于文博单位。于经史百家之学,早具根底,而尤精于文物考证鉴别。凡古今字画碑帖、瓷器杂项,一望便知媸妍真伪,其研究响堂山石窟刻经及其书法艺术诸文,旁征博引,识者更叹其精审。治学之余,攻书法,真行篆隶,必尽其技而后可。其书风雄浑博大,熔铸北碑南帖,兼沉厚飞动而有之,曾多次入选全国大展及获奖。为求学问艺术之飞跃,合亭由沧州赴京,先后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张荣庆先生高研班、中国国家画院沈鹏先生书法创研班深造。学习期间,其为人为艺,亦每得师友之好评。其急公好义之性格,同学有口皆碑。有名医某君,为合亭之发小,专攻疑难杂病,每能起沉疴、疗痼疾,因合亭之介绍,师友同学,亦多有受惠。合亭为人之风义,于斯可见一斑。然合亭急人之病,忘己之病,积劳成疾,数夕而卒,则更令人感伤者矣。

  合亭在世时,究心于乡邦文化之建设,曾拟以一己之力,举办全国书画名家走进沧州等公益活动。事未寝而人已去,不亦伤乎。幸合亭之弟国廷及合亭生前同道好友多方筹措,并得师友同道支持作品,活动得以顺利举办,与合亭遗作一同举办巡展于北京、沧州等地,合亭之遗愿,终得完成。今作品集付梓之际,余措数语,记其本末,并告来哲。呜呼,华表牙琴,哭合亭之永逝;名山翰墨,告故人于九泉。

               甲午冬日  曾来德谨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9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邢秀山 于 2015-1-9 23:13 编辑

【翰墨情】卢河廷遗作展暨当代中青年书法家邀请展在京开幕

离开三哥的日子

  
  2014年5月初,惊闻河廷君染疾西去,悲恸难抑,竟至夜不能寐。随后,与国家画院沈鹏书法创研班诸君赴东光吊唁,送学兄最后一程。回想与其相识相处的点点滴滴,仍不敢相信那个乐观阳光、直率仗义、激情澎湃的卢三哥已离我们而去。
  2011年9月,国家画院沈鹏书法创研班开学,全班100余人,规模空前,皆为书道痴友。余与河廷君同为第三小组,求学期间,朝夕相处,性情相投,遂为知己。
  河廷君在家行三,在同窗中颇有人缘,大家都亲切呼其“三哥”。三哥来自沧州,身上不乏淳朴、刚直、坚韧、侠义之气,凛凛然而有君子之风。他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可以说到了痴狂的地步,不管何时何地,他想的、聊的、嚼的、比划的都是秦篆汉隶、晋韵唐风,拿起笔更是物我两忘、如入禅境,常常一发而不可收。他对书法艺术朝圣般的痴狂深深感染着我等,都乐意与其畅叙魏晋、切磋唐宋,在书法的长河中徜徉游弋,何等惬意爽快、意气风发。
  学习期间,在三哥的京西租住地,处处散发着一个书法苦行僧虔诚的烟云供养之气,时时感受到他旺盛的创作精力和丰硕成果。每每呼朋唤友,茶而论道,三哥高兴,研墨铺纸笔走龙蛇,兴之所至,云崩石坠,风樯阵马,好不痛快;但有合作,春风得意,掷笔啜茗,高谈阔论,纵横睥睨,傲视古今。这时,他就像一位雄兵百万的大将军,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脸上泛起灿烂红光。
  曾几何时,虽然我们艰难跋涉、籍籍无名,但心中的梦想从来不曾凋零,坚信“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三哥更是为此做足了功课,精心设计了自己的书法路线图,多次向我吐露其雄心壮志。特别是他准备这两年要在中国美术馆搞一个书法个展,部分工作已启动,作品已完成数卷。
  没想到壮志未酬,三哥撒手西去。睹物思人,情何以堪!
  但三哥生前乐观向上,激情昂扬,身后应不希望我等悲悲切切,凄凄惨惨。离开三哥的日子,同道好友们更要积极阳光,珍视生命,热爱生活,继续我们未竟的梦想。
  斯人驾鹤西天去,独留大义薄云天。三哥大义在,书道温情暖。离开三哥的日子,亲朋同道不再空悲切徒悲伤,而是行动起来,积极筹划,众人拾柴,携手闯关,共同完成三哥遗愿。
  翰墨因缘久,书道真情有。《卢河廷书法遗作暨当代中青年书法家邀请展》即将在京启幕,脉脉温情扑面而来,届时我们感受的不仅是书法的奥妙,更是文化的力量、人性的光芒。
  这个展览让今年的冬天不再寒冷,这个展览注定会成为当代书坛的一段传奇。
   
  甲午冬至   杨邕于京西谨叙

DSC_091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9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邢秀山 于 2015-1-9 23:19 编辑

                                                   【翰墨情】卢河廷遗作展暨当代中青年书法家邀请展在京开幕

我心里眼里的三哥

  古云:书者,如也,如其志、如其学、如其才,总之,如其人而已。书家之难,难在知行合一、人书合一,能做到此二者,堪自称家。卢河廷先生就是这样一位人书合一的书法家。我与卢河廷先生于2007年同受教于张荣庆先生门下,故以师兄弟相称,卢哥在家行三,故称三哥。

    三哥是河北沧州人氏,沧州自古出豪杰义士,为中华武术之乡。三哥生于斯长于斯,其为人秉持正义、刚直不阿,有河朔侠士古风。三哥于书法的研习也早,其时书法艺术在中国刚刚复苏,他还在河北师大求学,即师从河北名家董川先生,从隶书入手,由楷及行草,对汉隶、魏碑、行草下了极大气力,路子正、功夫深,终生受益。

    大学后三哥投身国家建设,在行政摸爬滚打二十余年,尝抱经天纬地之才、作治国安邦之举。不惑之年,复归于朴。于是重理书案,转益多师,多次赴京求学,先后师从京城名家张荣庆、沈鹏、刘文华诸先生,得众名师亲炙亲授,其书法作品也多次在全国展览获奖,令人瞩目。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两个关键点:一是三哥热爱学习、积学深厚,虽然在不同岗位工作,但其热爱书法、学习书法的热情并没有减少;第二,他善于思考,透过人生阅历,印证书法艺理,故其书法能有厚积薄发之态,一日千里之势,逼近古人之貌。

    自古学人欲有所成,天赋、学养、勤奋三者缺一不可。三哥即是明证。三哥斋号心迹双清,寄托了他的情趣与志向。三哥之勤奋,有常人所不能到处。他有几个特点:一是睡得晚,临池累管至凌晨;二是起得早,黎明即起,做早课;三是勤思考,孙过庭云“学成规矩,老不如少,思通楷则,少不如老”。三哥于书法有一颗童真之心,始终保持对书法的热情与好奇、常写常新,笔墨精妙处,令人作生花之叹!

    三哥一介书生,常纵横古今,心忧天下,有古仁人处江湖之心;他心怀敞亮,待人以诚,故朋友遍天下;他书法水平高出时流,而不心高气傲,始终保持读书人的谦逊,平常人又有几人能做到呢?

    三哥爱我,情同手足,本与三哥有许多约定,未来的路一起走过,但恨天妒英才,三哥以五十一岁天命之年离开我们,留下太多遗憾;但他对于书法艺术的挚爱、对朋友的真诚、对理想信念的执着,将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我继续勇敢前行!

         杨宁(中国书法院)
             2014年8月26日


DSC_091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9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邢秀山 于 2015-1-9 23:21 编辑

                                                   【翰墨情】卢河廷遗作展暨当代中青年书法家邀请展在京开幕

书法是我们的共同爱好 
   2011年,国家画院沈鹏创研班同学很多,有108位,共分为四个小组。我是2011年11月底入学,开始分在一组,不久又到了四组,由于人多,相聚时间少,很多同学既不认识也不了解,只是见面有点熟悉,但相处起来却非常融洽。后来,不知是哪位聪明之人,为各组作了概括性总结:“一组是高官、二组是高手、三组是高人,四组是高兴。”

   记得,第一次认识卢河廷,是2012年3月12日。当时全班同学于北京八一体工大队集训,大家都在空旷的篮球馆临摹书法。七天过半,第三天的午休时,现场人不多,我见到一幅用隶书写的注意事项,很有特色,挂在偌大的篮球架上,依然很显眼,动静结合,端庄大气。我不知不觉地走向前站在那里看了一会儿,这时一个人从背后问我“有什么问题吗?”。个子不高,一脸的阳光、敦厚,他叫卢河廷,这幅字就是他写的。我看着他真诚地说“很喜欢这种风格,古朴厚实,轻松阳刚”。求他集训结束后将这幅字送我,他说“这个不行,一点不好,乱写的”。我顺势求他有时间,再写一幅“好的”送我,他慷慨答允并笑着说:“只要刘姐喜欢,我一定写,明天吧。”从此,他每次见到我就喊“刘姐”,在乍暖还寒的初春,让人顿时有了暖意。因为热爱书法,七天的集训快乐而短暂,也让我们同学之间有了情谊和联系。

   那天我们站着聊了一会儿,得知卢河廷在三组,是考古专业毕业,现在博物馆工作,业余时间喜欢书法,一直专注临摹学习隶书等。我说自已也爱好书法,正在学习古文字,平时主要研究篆书。简短的对话,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让我们倍感亲近。他说自已也喜欢古文字,当时我说“有机会,送两本拙作《话说甲骨文》《话说石鼓文》,请您指教”。可惜书不在身边,我只好说“下次吧,或者结束集训后,回去快递给你。”

   第二天中午,他果真如约送我一幅书法。当他手拿四尺整张的隶书,满脸笑意真诚而谦虚地对我说,“刘姐,写的不好,请您指正”。我双手接过,因为喜欢,如获至宝。当时就与他一起认真欣赏,感觉他真是北方汉子。一诺千金,字如其人,大气厚重,见字如同见面。

   2012年11月28日,在国家画院展览馆的毕业展上,我们又见面了,并一起观看了参展作品。我还为他的作品拍照,发现除了隶书,他的行草书也很好,虚实相间,疏密结合,大小错落,充满书卷气。我们还一起欣赏学习了其他同学的作品。边看边聊,虽然仅见过几次,交谈了解也不多,却如同老朋友般,对毕业作品发表自已的意见的同时,还探讨了篆隶之难。尽管时间不长,互有收益。他表扬我的书法有进步,认为篆书能体现古意实属不易,还鼓励我继续努力,勤写多练,同时要注重学好笔墨方法,表现虚实变化。我说:“等我练好篆书,也写一幅对联送您指教”。他如同孩子般笑着说:“好啊,我一定珍藏。”毕业典礼之后,临走时,我送他新出版的《话说金文》上下册,他很高兴地说“谢谢刘姐,回去一定好好学习。”我们一起拍照纪念,并约定,毕业后继续联系互相学习。

   不久,大约一个星期后,我就接到他的电话说:“刘姐,您的书,写得真好,我用三天的时间认真读完,学到很多有关青铜器和金文的知识,有机会一定当面请教”云云。我受宠若惊,心想,看来他真的喜欢古文字,下次有机会见面,一定将另外两本书送他指教,当下这种书有人喜欢还能读下去,非常难得。

   后来,2012年底的一天,他打电话说:“刘姐,我现在辞职到北京专门搞书法了,于宋庄与同学租住在一起,现在正在学习篆书,有机会去拜访你,到时你一定再送我几本书学习。”话语间快乐惬意,充满了对北京的向往和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也让我有了知音和老友之感。没有理由不答应,马上告知他我的地址和乘车线路,我以为很快就能相见,但他却一直没有出现。由于日常事情太多,时间一长我也就忘了,未再与他联系,心里一直以为哪一天老同学还会相见。

   之后,没有半点有关他的信息。我还以为他在北京发展的很好,正忙碌着自已热爱的书法艺术。今天7月7日却得到这样一个噩耗,如同晴天霹雳。我非常后悔没有与他再联系,更后悔,由于自已的懒惰而没有将书快递给他,后悔?。但我更愿等他自已来拿?或者有一天他突然满脸笑意憨厚地站在我面前。尽管篆书我还未学好,晚上还是尽力写下金文“考古多见周文宝彝,远方广行南武西疆”对联一幅,以此为他送行,卢河廷—一路走好。

   从此,生活中将失去一位淳朴、阳光、热爱书法艺术的同学。书法让我们有缘,如果拥有来生,愿我们天上再见。

                   同学  刘佳
                  2014年7月7日



DSC_091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9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邢秀山 于 2015-1-9 23:25 编辑

                                                   【翰墨情】卢河廷遗作展暨当代中青年书法家邀请展在京开幕

 
 河 海 凝 思 
  我和卢河廷相识于2011年4月。当时,我报名参加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张荣庆先生书法精研班学习,在开班仪式上第一次见到了他。给我的感觉是,与他握手会面,他眼神透露出的是真诚与热情,笑容里流露出淳朴与善良。后来才知道,他早年当过兵,后在河北师范学院历史系考古专业学习,上大学时即跟随已故著名书法家董川先生学习金文汉隶并旁涉诸体,也曾在著名文物鉴定大家史树青、冯先铭、刘九庵、耿宝昌诸先生门下学习古代书画、古代陶瓷金石玉器等诸科文物鉴定。他常常自嘲“不务正业”,其实他的这种经历与其在书法上取得的成就有密切联系,他对汉隶、唐楷的辨识与理解,以及后来在书法上取得的不凡成就莫不与此有直接相关。

  在我们班,河廷是数位中国书协会员之一。听同学介绍,他在书法上出道比较早,在全国也有一定知名度。学书以来,对楷书、行书、草书都有涉猎,尤其擅长于汉隶和小楷。曾荣获中国第六届新人新作展一等奖,中国第三届榜书大展二等奖,先后入展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书法展、全国第八届刻字展、中国电影百年书画展、中韩国际书法展等。后来我还知道,自从和书法结缘后,他一直在不断学习,不断追求,不断探索,2008年,他就在张荣庆先生举办的书法班学习,这次又和我们同班,继续深造,真可谓以学逾旧,勤耕不辍。

  河廷是我们精研培训班的两位班长之一。因为他家在河北,离北京较近,再加上与张先生熟识,他的责任也就更大一些。集中教学时,班上有从安徽、福建、河南、山东、江苏等地来的学员,他主动与保障方进行协调、沟通,遇到具体问题心急火燎进行处理,生怕委屈了远道来的同学,有时甚至亲自买菜、掌勺,为同学做饭。在学习上他也自然担当了助教的角色,对基础较差的学友进行指导点拨。我过去有一些书写的基础,但进入“书法培训”的门要远远晚于河廷,所以班上他对我的指导很具体。有时张先生及聘请的一些老师讲完课后,他会就一些具体问题,诸如运笔、结体、章法、墨色进行辅导,有时还进行示范,时常鼓励我取得的些许进步。也许都有当兵的经历,也许我们在一些问题上见解一致,学习上有了一些困惑和问题我也喜欢请教与他,有空也喜欢和他打打电话,畅叙友情。

  我很钦佩他对书道的追求与敬业。在我们精研班结业不久,他又报名参加了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精英班学习。那日我到他和侯廷峰先生租住的房间去看他,只见他俩一道在挥汗泼墨,不时相互交流。我调侃他,你已写得不错了,没必要抓这么紧。他给我讲,班上学员个个都是高手,沈鹏先生和曾来德先生要求很严,不抓紧不行啊,硬是实实在在给我上了一堂教育课。

  我对他的钦佩还在于他对朋友的真诚与厚道。重庆公安系统有位朋友来京参展,他知道其在京人生地不熟可能会有一些不便,硬是抽出时间陪了几天,直至送他踏上返程的火车。因我所在部队位于南苑机场中,他有时到外地搞展览、参加活动乘民航飞机时曾在这里搭脚,几次之后他主动给我讲,哪天我过来给你们单位写些字吧,也让我一个老兵再拥拥军,你说行吗?我说那当然太好了。作为一个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书法家主动提出要为部队留墨宝,使我深受感动。那天晚上他兴致很高,创作欲很强,既写大字又写小字,既写隶书又写行草,直到满足我们部队和在场所有人的要求,临离开时还主动留下电话号码,嘱咐大家说如有需要直接打电话给他。

  今年4月19日,我约几位朋友在京郊聚会。17日给他打电话时他还在外地,二话没说他就答应过来,次日晚上他从外地赶回沧州,19日清晨他就乘高铁赶到了北京。当天的聚会我们都很高兴,聊天、喝茶、谈书法、交流书艺,甚至一起炒菜、炖鱼、做饭,临离开时他还帮我收拾碗筷,擦洗炉灶。晚上八点多,我倆在地铁十号线芍药居站分手时依然恋恋不舍,约定有空再聚。不想,这竟成了我们的最后一别。

  2014年5月2日下午,我收到了同学的短信,得悉了河廷去世的噩耗,使我难以相信,至今我也不希望这是真的。回首这几年,相互交往的点点滴滴依然历历在目。第二天,我和陈旭友相约赶到东光县,向河廷做了最后的告别,深深表达我们对他的怀念和哀悼之情。

  我为失去河廷这样志同道合的朋友而感到由衷的悲痛和惋惜,也为曾经认识和交往河廷这样的好朋友、好同学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杨耀
    (2014年6月11日草于北京城中)





DSC_092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9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翰墨情】卢河廷遗作展暨当代中青年书法家邀请展在京开幕




DSC_093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9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翰墨情】卢河廷遗作展暨当代中青年书法家邀请展在京开幕




DSC_094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9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翰墨情】卢河廷遗作展暨当代中青年书法家邀请展在京开幕




DSC_094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9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邢秀山 于 2015-1-9 23:33 编辑

                                                   【翰墨情】卢河廷遗作展暨当代中青年书法家邀请展在京开幕

写给天国卢老师的一封信
  
   尊敬的卢老师:
   您好!

   希望您在天国能读到我这封信。前不久,我收到一个短信《翰墨情——卢河廷书法遗作展暨当代书法名家邀请展》征稿启事,让我震惊不已!卢河廷,是我们国家画院2012年沈鹏书法创研班的那个卢河廷同学吗?年纪并不大,怎么就“遗作展”了呢?我不相信,以为是谁在开玩笑。我立马致电小武哥,得到了证实——卢老师您今年5月就走了,年仅51岁!这个年龄,就一个书法家来说,正是开创艺术高峰的时候。而如今卢老师您却将这一切都放下,独自西游去了。

   虽然我们是沈班同学,但我与卢老师您并不很熟,我第一次认识卢老师您,是在我们沈班同学的一次学习集训上,当时大家都争相请您写字,听说您在国展上获了很多次奖,所以向您求字的同学很多。一张又一张,卢老师您始终面带微笑,不厌其烦地写着。我当时想,卢老师不认识我,会为我写吗?试试吧,于是我请您临摹杨凝式的神仙起居帖,想看看您对帖是如何取舍的,卢老师您抬头看了看我这陌生的同学之后,仍然同样带着微笑,认真地为我写了,看到您临帖的作品,让我受益匪浅。还有一次,我们班在甘肃白银集训时,在书法作品集中点评时,我作为学生代表之一发言,我觉得卢老师您的作品写得很有想法,就讲了我的一些感受,没想到也得到了您的认同。第三次与卢老师您相遇,是在毕业展览上,当时卢老师您主动与我打招呼,问我的近况,并对我所遭遇的苦痛深表关切,让我很感动。

   没想到,与卢老师您的名字第四次相遇,却是这个“遗作展”的短信!哀痛!
   如此实在,如此真实,如此热爱书法的卢老师,怎么就这样匆匆地走了呢?
   生离死别之痛,亲人和师友,感同身受!
   祝卢老师您在天国,再也没有病痛,永远幸福快乐!

           榔邡合十
           2014年7月21日


DSC_096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