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杜玉清

李樯老师《济宁汉碑考释》、《杞芳堂读碑记》签名售书(15楼新增题写示例,请欣赏)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9-30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各位的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0b55b319ebc4b745f7e4c5d5cdfc1e178b82158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b7003af33a87e950204981af12385343faf2b49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4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1b4c510fd9f9d72a742c1cded62a2834359bbbac.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6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与《杞芳堂读碑记》

李樯

        小时候学写字,从一开始临帖就养成了全临的习惯。选字摹写与全临分阶段交叉进行。后来我慢慢体会到,这是个很好的习惯。全临时,起初虽是一个个地比着写字,偶尔朦胧中似乎觉出几个字的关联,以至从中连成了一个句子。每逢这时便窃窃自喜。一部帖临完,也就基本弄清了它的大体意思。久而久之,对学习碑帖文字产生了兴趣。随着接触的碑帖越来越多,学习过的文言文范围和数量大大超过了语文课本的分量,我慢慢养成了读古籍的兴趣,阅读古籍的能力也渐渐提高。这对我之后的学习和研究裨益匪浅。
到了由学习唐楷上溯到魏晋乃至秦汉的时候,我像是进入了一个贮藏丰富的库房,这里面应有尽有,它与所学的历史掌故,典章制度乃至文字音韵都是相通的。于是较早地收到了触类旁通的效果,也感到了触类旁通的喜悦。
       读帖过程中偶尔记点笔记,想起什么记什么,非常随意,所记往往杂乱无章,没有任何的规划和打算,只为日后自己复习之用。时间长了也就成了习惯,一晃二十几年过去,却一次也没有“复习”过;许多名碑帖读了不止一次,记了也不止一次。在这种情况下,下次再记时也不回顾上次读过和记过的内容,以致我对记笔记这种学习方法,对诸如“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之类的说教也产生了怀疑。觉得不仅是读碑帖,推而及之于一切书籍,写读书笔记都属于浪费时间,都是一种无效劳动。
       前年至去年年初,有一个阶段因特殊情况,我不得不暂时中断了学习和研究。偶尔翻阅过去读拓片的笔记,竟收到了异乎寻常的震动,仿佛又回到了青少年时代,学某碑、临某帖时的场景历历如在目前。重温了我在学习路上一步步走来的过程,与早年曾经醉心的东西,有了一种久违的歉意;当然也是为那时的一些幼稚的想法和看法乃至错误认识感到好笑。这种受了情感的推动,我竟把以前的所有笔记都重读了一遍,读过之后,便有了加以整理的冲动。
      这些笔记虽然是杂乱无章的,但总体上看来不外两方面内容。一是学习书法方面的,这是当时读碑帖的主要目的;二是碑刻所涉及的文史内容,诸如碑刻所反应的当时的社会生活,政治沿革,典章制度,人物命运等,尤其是重要历史人物的碑志。我对正史上留下了传记的人物的碑志,均进行正史本传与碑志文的互勘,或以石证史和正史,或以史证石和正石;有时也就人物遭际、生活伦理和政治伦理发几句感慨。这次整理也就是以今天的认识和看法来观照当时的内容。删去重复的内容和幼稚错误的看法,核对重要的史实和数据——所以总的来说,内容是当时的,认识是现在的。隋唐以后的(其实大多倒是最先学习和记录的)暂时还未来得及做,在此之前的少量南帖也没动,仅就两汉、魏、晋、南北朝的石刻文字,包括碑文、墓志文、造像记等,便整理出了这一叠子文稿。
      去年,我从这一叠子文稿中,出其中六篇,在《东方艺术》杂志开设“古碑新考”专栏,每期刊登一篇,受到了读者好评。后来又抽出六篇,命名《汉碑考辨六题》,参加了山东省第三届书学讨论会,并获优秀论文提名奖,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有的朋友鼓励我争取把它印出来,便之由私人文稿变成社会产品,踌躇再三,觉得它对学习书法和对文史有兴趣的年轻朋友们还是有参考价值的。更单纯地说,就是回顾一下我的学习过程,介绍一下我的学习方法,对年轻的朋友或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于是在整理时也为达此目的作了努力。
古代碑志文内容如汪洋浩瀚,包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但不能用一定的行业来界定它,而且常常是超出自己知识范围的。因此整理时十分吃力,现在拿出来仍感惴惴不安。诚望读到这些东西的长者、朋友给予帮助和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7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邮件陆续发出

SDC1554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7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SDC1555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7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SDC1555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8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SDC1555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9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厦门谭老师收到后微信告知。谢谢


SDC1557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