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017|回复: 1

关于书法批评的学习笔记【之十五】(三分天注定,七分靠“咋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14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卫生局 于 2014-8-14 09:10 编辑
% Z& U5 @  f; g0 n7 c2 D. m, z
' l$ v0 q" P, Q* U+ i; s爱拼才会赢,不拼真不行!2 M8 `! D) i7 m) @
每次去看过一些“国”字号展览之后,脑海里挥之不去的不是某某某作品的结字用笔章法布局,而是整张作品那种经过精心设计后的“美术效果”。上面写的是字吗?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但,整张作品看上去,怎么看怎么像是一幅画!花花绿绿星星点点,啥东西呢?都是“拼接”惹的祸!' a) E! w! i4 }1 z/ \6 F
近几年来,所有以中国书协的名义举办的书法大赛征稿启事里都有这样一条,“备注:投稿作品落款一律使用真实姓名,勿用笔名;发现临摹、抄袭已在公开出版物发表的古今作品(含古代碑帖集字、集联)不予评审;鼓励书写完整作品,不提倡拼贴、染色、做旧等形式。禁止一稿多投。”# r: u- I2 C( u' n" L( q5 u* z/ c! n
备注是备注了,结果怎么样呢?几乎所有入展的作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拼贴、染色、做旧,有些简直就是在制作一件工艺美术作品!灯光强烈的展厅里,最先打动你的不是作者的书法,而是那张远远看上去就是一幅国画作品的“五光十色”!

" K! J( k; n2 e8 _/ w李刚田、周剑初和柯云瀚都是去年如雷贯耳的“三名工程入选名家”,听听他们怎么看这个问题——
' Z7 Z1 G* v6 ]李刚田说过,“欲在一批中脱颖而出,按规矩出牌是不行的,必须有怪招奇谋”!1 v$ U5 i9 v. ?- v
周剑初就认为,“在数万件参赛作品中,如果你的作品没有特色,没有与众不同,就很难有竞争力”。他甚至认为书法家“可以借鉴的艺术门类很多,比如说舞蹈、雕塑、美术等等,都可以辅助于书法创作。”柯云瀚说,自己经常出任国展评委,也不主张工艺过分拼接,要回到黑白世界中来。但真正到了自己参赛时,也搞拼接,而且同一件作品中使用三种字体书写。所以说,参赛作品还是“适当地参照了当代展厅的视觉效果”。
2 i) u( _3 S6 A' e听见没有,还是歌中说得好:三分天注定,七分靠“咋拼”,爱拼才会赢!

* }/ x; P+ x) Z
发表于 2014-9-29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