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联系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申请网络展览
开艺术家专栏
申请认证会员
手机客户端
开启辅助访问
在线图片编辑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快捷导航
门户
Portal
广场
BBS
导读
Guide
书艺学院
书画观
书法班
微信直播间
最新发表
最新回复
最新精华
最新热门
我的帖子
书坛动态
国展动态
个人广告
书坛评批
书印研究
文房研讨
专题展厅
名家展厅
精英展厅
八零点将
获奖书家
墨·档案
新作上线
碑帖新临
篆刻创临
名家制印
古文研究
初学园地
历代书家
艺术档案
机构社团
地域联盟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书艺公社
»
广场
›
网上展厅
›
【翰墨焦点】
›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北京·晏晓斐}读帖有奖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
0
隐身),
0
游客
只有游客在线
1
2
3
4
5
6
7
8
9
10
... 41
/ 41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查看:
37752
|
回复:
386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北京·晏晓斐}读帖有奖
[复制链接]
叶武
叶武
当前离线
社币
信誉指数
点
好友
回帖
0
主题
精华
阅读权限
70
注册时间
2005-8-12
最后登录
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积分
49076
点评币
学币
狗仔卡
发表于 2014-8-5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叶武 于 2014-8-5 19:59 编辑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北京·晏晓斐}
读帖有奖
{
名家辑评
}
http://www.shufa.org/bbs/thread-326622-1-1.html
{
2010’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课题班晏晓斐书法作品研讨会纪要
}
http://www.shufa.org/bbs/thread-326622-1-1.html
{
晓风成曲 斐然成章 (北京商报》中国书画周刊)
}
http://www.shufa.org/bbs/thread-326622-4-1.html
{
玄达诗词/玄达微语/玄达散文/玄达谈书法
}
http://www.shufa.org/bbs/thread-326622-8-1.html
{
晏晓斐艺术履历
}
http://www.shufa.org/bbs/thread-326622-9-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叶武
叶武
当前离线
社币
信誉指数
点
好友
回帖
0
主题
精华
阅读权限
70
注册时间
2005-8-12
最后登录
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积分
49076
点评币
学币
狗仔卡
楼主
|
发表于 2014-8-5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叶武 于 2014-8-5 17:40 编辑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北京·晏晓斐}
读帖有奖
为回报广大会员对论坛的支持,
特设置晏晓斐书法专题读帖精彩评论有奖活动,将在2014年8月下旬,选出20位评论奖:
20位评论奖,各获得《晏晓斐书法艺术作品集》一本
。
评述要到位、中肯,请勿剽窃他人的文字。
具体活动时间为2014年8月下旬揭晓获赠名单,
期待您的关注和精彩评论!
相关链接:
书艺公社“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实施计划
http://www.shufa.org/bbs/thread-322297-1-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叶武
叶武
当前离线
社币
信誉指数
点
好友
回帖
0
主题
精华
阅读权限
70
注册时间
2005-8-12
最后登录
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积分
49076
点评币
学币
狗仔卡
楼主
|
发表于 2014-8-5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北京·晏晓斐}
读帖有奖
{艺术简历}
晏晓斐 字玄达,原名晏小飞,师从胡抗美、曾翔先生。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员,文化部青联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青少年工作委员会学术秘书,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课题班成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金盾书画院理事,永和书社社员。先后求教于沈鹏、王镛、陈文明先生。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生课程班、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课题班,曾担任中国书法院专职书法家,河北美院特聘教授。曾参与“中国书法”向联合国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并担任申遗片书写者。书法作品应邀参加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毛里求斯等国际大展,并多次参加国内书法展览,个人专题、文章和书法作品散见于《光明日报》、《艺术时空》、《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东方艺术·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美术报》、《北京晨报》、《北京商报》、《王羲之书画报》、中国书法网、书艺公社、当代书法网等报刊及全国各大专业网站;作品被多家学术机构收藏,并镌刻碑林、牌匾,出版有《晏晓斐书法作品集》、《晏晓斐书法艺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叶武
叶武
当前离线
社币
信誉指数
点
好友
回帖
0
主题
精华
阅读权限
70
注册时间
2005-8-12
最后登录
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积分
49076
点评币
学币
狗仔卡
楼主
|
发表于 2014-8-5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叶武 于 2014-8-5 16:36 编辑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北京·晏晓斐}
读帖有奖
《晏晓斐书法艺术作品集》前言
答晓斐的精神漫游
王民德
晓斐一直是我关注的书家,不仅因为我们是朋友,是亲如手足的同门师兄弟,我关注晓斐,是因为他迄今为止的书法实践,具有不可限量的可能性。他不是那种锋芒毕露的早熟书家,那样的书家通常没有成长期,一夜之间成熟,然后迅速的凋谢。晓斐则不同,他功底扎实,书学路径又宽,学养、才情、见识在青年一代书家中堪称佼佼者,但他却不急于构建自己的风格,而是不断探索书法本体的内在奥秘。他就像一个在书法艺术殿堂里不断探寻的漫游者,出碑入帖,近搜远绍。他的新作总是让我充满期待,但我却无法预见他未来的书法高度。
以晓斐的才华,如果他愿意在某一个传统流派里驻足,满足于做前贤的追随者,恐怕早已成为名噪当代的人物。这不仅是我个人的判断,他身边的师友同道都有这样的看法。但晓斐似乎不愿意停下来。相识四年,几乎每次相聚都会看到他大批的新作,小到蝇头小楷,大到榜书巨制,从传统的文人书法,到极具张力的现代书法,真是令人目不暇接。每次见面,看着他兴奋的谈论最近的新作,或者一脸郁闷地为找不到方向而痛苦,我都会禁不住感叹,这个家伙身上究竟蕴藏着多大的能量和创造力啊。
我与晓斐相识于四年前。2009年9月,我有幸担任国家画院沈鹏工作室书法课题班班主任,班上的成员大都是国展上获奖参展的青年才俊,晓斐是其中一员。其时他尚任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早已在书法界展露锋芒,我们很快成为无话不谈的挚友。
应该说,我和晓斐属于不同时代的书家。作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踏进书法之路的一代人,我们那代书家是波澜壮阔的现代书法运动的亲历者和旁观者。那是一个激情的年代,创新和个性张扬是时代的主旋律。在1960后一代书家的艺术观念中,对创新和个人风格的追求是义无返顾的。进入九十年代末叶,随着现代书法陷入困境,书法界开始兴起新帖学热,意在找回久违的书法传统。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由于现代书法自身出现的问题和对书法本体普遍存在的模糊认识,新的帖学思潮很快演变为一种复古风气,贴着传统标签的“二王书风”席卷各大国展,“创新”和“个性”屡遭质疑的同时,书法艺术也日渐成为一种匠人的游戏。1970后一代书家正是在这样一种艺术风气成长的,这代书家突出的内在矛盾也集中于此:一方面,他们在技法的学习阶段,对传统帖学经典有着更自觉的传承意识,获得了更多的传统滋养;另一方面,传统帖学的程式化语言,适于表现传统人文精神,却很难传达当代人的情感。
四年前我认识晓斐时,他也正陷于这样的矛盾之中。国家画院沈鹏工作室在教学上的创新之举,是为每一个学员举办一次作品研讨会,在晓斐的作品研讨会上,他展示的作品面貌极为丰富,临摹的苏东坡、米芾手札几可乱真,几件取法汉代摩崖刻石的作品也极具功力,但他在书法创作上的迷茫也是显而易见的。研讨会结束后,我们在下榻的宾馆彻夜长谈,他口才极好,内心敏锐,兴趣广泛。我们的话题从书法聊到文学、人生,乃至神秘的宗教,一任思绪畅游。那次畅谈给我的印象是,晓斐就像是一个怀揣狮子的人,体内拥有强大能量但却找不到出口,他尝试着各种各样的书法创作手段,以期驯服体内奔突的能量,那些面貌多样的书法作品,正是才情与规范激烈冲突的生命记录。
晓斐学书从帖学入手。我见过他十年前临摹的古典法帖,是一本装订在一起的黑白复印稿,其中有临王羲之、苏东坡的几通手札,米芾的《渱县诗》,董其昌的尺牍,王铎的大草。临作的纸张做过旧,还加盖了他自己刻的大大小小印章,结构、笔法无不毕肖原帖,临帖功夫之深令人叹服,从中大致可以推断晓斐二十五岁之前的学书路径。晓斐在2006年进入中国书法院学习,这是他人生和书法创作的一次重要转折,在这里他得遇名师曾翔先生。曾翔不仅以风格独特的碑书、篆书、篆刻驰名书坛,也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现代书法的代表人物。在中国书法院的一年,晓斐的主要精力转向对碑学和篆隶的研习,这是曾翔先生一直强调的学书基础,曾翔先生认为,不习篆隶,难得古法。也因为有了对篆隶和碑学的研习,晓斐从严谨的帖学笔墨规则中获得解放,进入更自由的书写状态。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碑学和篆隶的造型观,对强调构成的现代书法似乎有一种自然的联系。几乎每一个现代书法的代表书家,都是从碑学和篆隶中获得造型资源和笔墨语言,而那些坚守帖学为正宗的书家,却往往对现代书法图式抱有程度不同的偏见。这种现象,在晓斐身上也得到印证。晓斐从帖学入手,继而上追北碑、篆隶,也一度醉心于现代书法的创作。我曾多次见识过晓斐充满张力的现代书法创作,他在汉字造型上的敏锐与巧思,对现代书法构成的自由驾控,还有旁若无人、忘乎所以的书写状态,颇得曾翔先生真传。
2010年,晓斐考取胡抗美先生的研究生,一年后我也考取胡先生的博士,和晓斐成为同门师兄弟。胡先生是当代书坛少有的在理论和书法创作两个向度上同时处于时代前沿的学者型艺术家,对于书法艺术的形式规律有着精深研究,并形成一套完备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胡先生认为,书法在今天已经成为纯粹的艺术,书法创作的主体不再是文人士夫,而是艺术家,对一个真正的书法艺术家来说,对经典的临摹,无论碑帖,也无论技术如何精湛,只是学习语言的手段,最终的指向是构建自己的个人风格,实现情感的自在表现,进而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特有的书法艺术。书法家要达成这样的目标,必须越过碑帖之争的樊篱,抛弃偏狭的书法传统观,从视觉艺术的本体出发,研究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其独特的形式规律,研究书法的形式语言与情感的关系。胡老师的这一观点,对我和晓斐影响重大。这两年,作为胡老师的学生,我和晓斐有了更频繁的交流,我们一起分享共同成长的快乐和痛苦。表面上看,晓斐还是那样充满激情,随性挥洒,但我了解他这两年的变化,他正在经历一种质的飞跃,这种飞跃就是,他开始脱离无意识地书写,也不再为赢得掌声创作,而是“内在的”研究书法本身。我相信,有了这样的艺术自觉,晓斐的每一次落笔,不会满足于自娱自乐的精神漫游,定会成长为一种自觉的文化行走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叶武
叶武
当前离线
社币
信誉指数
点
好友
回帖
0
主题
精华
阅读权限
70
注册时间
2005-8-12
最后登录
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积分
49076
点评币
学币
狗仔卡
楼主
|
发表于 2014-8-5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叶武 于 2014-8-5 16:38 编辑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北京·晏晓斐}
读帖有奖
名 家 辑 评
胡抗美(中国书协副主席,博士生导师):
晏晓斐多年来执着的追求书法艺术,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首先,他立足传统,注重传统经典的学习与研究,尤其在“二王”书法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故而基本功比较扎实,路子比较正;其次,他刻苦用功,虚心好学,向古代经典学,向时代精英学;第三,他悟性好、潜力大,由于他广泛涉猎中国传统文化,并注重哲学、美学修养,所以书法的追求与格调比较高。晏晓斐办过个人书法展,出版个人书法集,在书法界有较好的评价。
王 镛(中央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晏晓斐在书法艺术的学习和创作中展现了突出的才华,他的基本功扎实,涉猎广泛,创作水平超强,成为当代青年书法家中的佼佼者。晏晓斐还热心于书法事业的公益活动,在书法申遗过程中承担了文字起草和编辑工作;多次参加文化部组织的送文化下乡活动,参与赈灾拍卖;先后撰写有关书法活动的报道文字逾二十万,分别发表于全国各大报刊及网络,表现出极大地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
张景岳(中国书法院资深研究员,著名书法家):
晏晓斐、当今书坛青年之翘楚。天资高秀,敏于书艺,醉心传统,临池无虚日。其行草书承继帖学而能自出已意,潇洒生动、纯乎韵胜。小幅作品精美动人。大幅作品(特别是大字)融汇碑帖、変化字形、极尽张扬,以求达到沈雄而超逸。这一切无不来源于对传统学养广度与深度的追求,并能将此追求置根于对当代审美思潮的审度之中。因此他的审美情思丰富而深刻。他注重人品、尊敬师长、虚心求道。在人生最迷茫时也毫不丧失自信与希望,乐观处之。现他就职国博这块肥沃的土圵,热切期望他利用好这片土地,结出更丰硕的成果。
蔡世平(国务院参史室、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华诗词研究院副院长)
鹧鸪天,汉骨秦筋。__致书家晏晓斐:汉骨秦筋寸寸量。山阴道上法书郎。大风歌起龙蛇阵,碧玉磨成锦瑟肠。生好梦,到潇湘。一横一竖慰爹娘。但将儿女青春色,点染河山大地香。
肖文飞:(博士,中国书法院学术部主任):
晓斐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活力与激情。书者,如也,其书法也透露出这种可贵的气息。帖的简静,碑的朴厚,甚至如跨出汉字边缘的狂放,既能静若处子,也能动如脱兔,两极之间的腾挪,让晓斐具备了多种能力,具备了多种塑造的可能,故而预示着未来发展的广阔前景,还有深厚的古典文学等综合素养,这些都让我们对晓斐书法艺术的未来充满着期待。
陆明君(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三十岁左右的青年书家群体,无疑是一支突起的生力军,他们艺术观念新锐、思维活跃,具有开阔的视野,并多有着高等书法专业教育的背景,受到过系统而严格的训练,涌现出一批青年才俊,晏晓斐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位。晏晓斐的书法经历不凡而幸运,二十多岁即从湖南来京进修于中国书法院举办的课程班,结业后供职于中国书法院担任学术秘书,多年来密切接触了当代书法界名家及精英群体,此间并修业于国家画院“沈鹏书法课题班”,又攻读了书法硕士学业,毕业后工作于国家博物馆,频繁地参入到高层次的书法展览等活动中。可以说在青年一辈书家中,接受书法的信息量最多者当无出其右,因此他具有了不凡的见识与高瞻的眼光。而晏晓斐在书法上的优势还在于其取法的广泛与超凡的临摹能力上,这从他所临古代诸多的名帖中可见一斑,充分反映出其天赋与悟性。他走着先博而后约的书法之路,在对传统经典书法继承的广度与深度上,都一直不懈地努力着。虽也进行过诸多风格选择上的尝试,但其不盲目创变,而是求艺术个性的自然融合与生发,扎实地前行着。另外,在字外之修养方面,也是同侪中突出的一位,其爱好读书,有着较全面的知识结构,精于文翰,起草过大量的报告、文稿,还擅长于古诗词,每有兴感辄能拈出字工合韵之句,诗书画印皆涉猎通融,且善于思而敏于行,这些都是尤为难得的,也是其潜力之所在。
苏高宇(著名画家、作家)
:晏君晓斐,博综于书学,熔铸碑、帖,谙古今之体变,通源流之分合。其心之所向,腕之所运,俱真气弥漫、精粹入古,有殊于时辈;尤于玉局法门,照灼神采,别有意会,几尽眉山之能事。君于八法外,复旁治倚声、研诗格,益旷其襟怀,渊其意度。凡喜怒窘穹,忧慽恩慕,悉举而寓之于诗古文辞,冲溢乎行里字间,环回讽诵而自成妙响也。
白爽(《中国当代书画市场投资指南》主编):
晏晓斐是近年来比较活跃的青年书法家之一,游学中国书法院的生涯是他学习书法的一个重要环节,他很好地把握了这一环节,他正是在这一环节中完成了其创作的飞跃。一个人在书法创作能力上的体现,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这个人的笔性,而能够具备多种笔性的人,我们可以称这个人在书写方面是有天赋的。晏晓斐方今表现出的创作状态似乎在向我们表达了其个人不同凡响的创作天赋。晏晓斐的大草气势雄健,粗放豪迈。小楷则雅秀平和,古穆可掬。相比之下,他的行书既有别其大草的狂放,又不拘泥于其小楷的洁净,而是文质彬彬,风致简远,与董香光甚有合处。这些均可看做是晏晓斐创作天赋的表现,他的笔很灵,能不为习惯和所谓的个人风格所困扰,对于需要不同笔性表现的书风皆擒纵有序、指挥如意,这表明了他的创作前途会很妙,艺术生命正向高处探索着。当代社会格局,变易之大不是人所能预料的。作为整体社会格局中的一隅——书法市场,其前景怎样怎样同样是无法预知的。但有一点必然是永远不会变易的,即优秀的高品格的创作实力是保证作品经济价值最根本的前提,晏晓斐无疑具备了这个前提,其作品以后的市场价值则要看他的运气如何了。
李子峰(郑州当代美术馆馆长):
晓斐的书法作品是发自于内心深处的,一种内在的美好品格。或耿直,或昂首,或静思,像正在哼唱着一段关于高贵的小曲儿,让你不自觉地发现黑得有点透亮,可以一窥其中,真真切切,字里行间透着庙堂之气。任何艺术如果不是揭示人性的深沉表达,不是创作者内心深层的需要与声音,那么,其创作的纯洁性与指向令人怀疑。因为艺术家的立身之本是最有力的实证。晓斐面对书写、宣纸、笔墨,心生敬畏。潇洒挥起,时起时落,时快时慢,仰或是黑白。只有黑白墨迹,历经沧桑的沟壑,本色依旧,通达自在。他生活在汉字之中,汉字亦生活在他的生命当中。晓斐写字怀着一种乐达,却又有着“傲骨”之感,高贵依然存立其中。这不仅映射了书者的心境,也展现出书者夯实的基础和对书法的敬畏品格。每当夜深人静,万缘俱息,站在玄达居阔大、素洁的宣纸前,心境倏然澄澈,绝不仅仅是一张纸,它是万有自在的“空”,“空”里蕴含着“无尽藏”那种明澈的静寂让他似乎面对波澜不兴的大海,或微尘不扬的沙漠,当毛笔饱蘸“玄墨”侵入宣纸的一瞬,犹如一块石子扔进了大海,似“空谷足音”!“妙有”随而产生。汉字在此时,经晓斐的抚养而激情,进入有若创生之初的“天雨粟、鬼夜哭、龙潜藏”的神性的灵符幻境。入其魂魄而独得朴厚,高昂的笔墨跃然纸上。记得在玄达居,晓斐坦然说他无法离开书写,因为他的生命与书法息息相关。毋庸置疑他是真诚的、自信的、毫无虚夸之态。他说他很明白要走的路和最终会达到的高度。因此他心里是踏实的、从容的。用智慧的双手去捕获苍雄、真率、浑沌而玄秘的书道精魂吧。秦汉在心,借古凸新,假以时日,日久笔下自成大气。
刘建国(青年书画篆刻家):
我与晓斐是同年来北京的,零六年在书法院学习。后又同在国家画院沈鹏书法课题班进修。我俩有很多共同的朋友,我们相互关照、相互批评、相互安慰、相互鼓励,一路走来已八个年头,时间不算短了。对晓斐的了解我算是很深入的。晓斐为人真率、性情豁达、慷慨、磊落、够哥们,和他交往过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他从不藏着掖着,表里如一、不折不扣,是一个激情四溢,精力充沛的男人。在圈里晓斐属于长得帅又才情过人的人。谈天说地,博古论今、豪气冲天、语出惊人、恣肆纵横、无所不能。在北京,我们有着共同的梦想和情节。虽然选择了不同的生存方式,可对书画的执着和热爱是相同的。所聊之事也不离这个。“我们在这里寻找、在这里失去,我们在这里欢笑、在这里哭泣,我们在这里祈祷,在这里迷惘”。在这里活着就剩在这里死去了。当听到这首歌时我眼前就浮现出晓斐的身影。我们泪流满面的走在无人的街头,嘶吼,狂叫,任凭风雨刮落,不知阴冷,只想让心暂时把烦闷抛却。这首歌不曾一次触动过我们的神经,每听一次,这些微小的神经就会被唤醒一次,他会把那些曾经的伤痕和悲痛连根拔起。在我们炽热的血液里燃烧。我们不再无助,不再脆弱、不再流泪,因为我们倔强的心中已装满坚强。时空变迁,尘世轮回,哪里有什么久长,唯有真情和才思在荡漾。晓斐的书法我无须多言,在平时已了解太多,就让老师和同道评说吧!我希望晓斐能沉着,稳健,从容,淡定,步步为营,环环为扣,把路上的每一步走坚实。他的人生肯定是不会落入俗套的。
沈念(中国作协会员,文学湘军“五少将”之一):
几个月前去京城访晏晓斐兄的玄达居,我再次感受到,他在书法场里十几年一以贯之的蓬勃活力和艺术定力,他对艺术追求的那种隐秘的幸福感与焦灼感依然强烈。他攀爬书法艺术殿堂的信念在现实生活中四处碰撞,却从不低头屈服;他追逐梦想的道路布满荆棘坎坷,却从未阻挡过跨越。书法的磅礴与大气、坚定与柔软、疾速与缓慢、快感与疼痛,在我这位精神征途上的兄弟身上,在他的笔墨伺候中,得到最纯粹完美的结合与最淋漓尽致的呈现!
李新文(岳阳楼区书协副主席,艺术评论家):
当今书坛,只要认识晏晓斐的人,我敢肯定,没有不说他风度翩翩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长得帅,温文尔雅的样子,迷死一大堆美女。另一个是他笔下的书法写得很潇洒,不光有晋人的飘逸,而且有汉唐的雄风。有了这两个特质,想不翩翩生辉也不行哪。晓斐啥时开始练书法的?据说,湘籍书家兼教授的陈文明,在当时晓斐就读的师范上了几堂书法课,就让他着迷了,迷得不能自拨。这是好事,更是一种机缘。有了这种机缘,命定他的人生之旅不再平凡。平凡这个词,是专为那些除了吃饭、脑子里只有钞票和女人的家伙而设置的。听陈希说,2000年,“永和书社”成立时,只有七个人,晓斐是年龄最小的一个,太年轻了,真像个学生娃娃。还有就是他性格极好,每次与人见面总是笑眯眯的,亲切得很。练字呢,却发得狠,每天除了在当时供职的学校上几堂课外,就门一关,躲在他的寓所里临帖写字,两耳不闻窗外事了。这年年底,永和书社在岳阳图书馆举办了第一个展览——“永和七子”书法篆刻展。那个展览,场面大,格调高,最大的特色是作品面貌焕然一新,风格花样百出。据说,“丑字”,丑得人死。“美字”,美得让人发晕。结果,弄得岳阳那些写了大半辈子字的老家伙们,看不懂了,大为惊诧了。可时任省书协秘书长的陈曦明特地从长沙跑来,一路看过去,又一路看过来,心神振奋,大为激赏。连连说:好,好,好,这样的展览真不亚于国展了。我想,晓斐他们听到这个评价,肯定兴奋得合不拢嘴了吧。那次,他展出的是一本临摹册页,从二王、宋四家一路搞下来,用笔起承转合,丝丝入扣。看得人眼花缭乱,舒服死了。可这臭小子说什么写得一般、一般,请指教。看来,他也谦虚得一塌糊涂了。可惜,那场轰动整个岳阳乃至湖南的书展,我没去看,错过了大饱眼福的机会。这些,都是后来从文雨浪兄撰写的《永和状态》一文中,领略到的。我突然明白司马迁为啥要写《史记》、班固为何要写《后汉书》了。其意义不在事件本身,而在于那种诗意的状态,那种耐人寻味的气场,让人回味不已。
2001年,我在一张“法非法”的报纸上,终于看见了晓斐的“玉照”和联系方式。那“玉照”很帅气,十分十分年轻,一身中山装束,将他青春的脸,烘托得异常风华正茂、挥斥方遒了。那种年轻,洋溢出太多蓬勃的朝气,瞄一眼,让人刹地也年轻了许多。2003年6月23日,岳阳楼区成立书协。头天下午,我邀请他出席会议,并担任副主席一职。他说,副主席让给别人当。会呢,一定参加,祝贺祝贺。我想,他的书法那么好,人又年轻,我们这些土八路,能看得上眼么?何况咱一没下请帖,二没上门请,仅一个电话,太唐突了吧?翌日上午,大会如期召开。没想,晓斐来了,还来得很早。进门,一脸的笑,一脸的谦逊,甚至还有点儿局促。不过,一场会议,晓斐、冯锦、肖鉴、向琼和我就这么认识了。因为书法,因为共同的爱好,大家举杯相庆,一切尽在不言之中。一个月后,楼区书协举办首次书法展,晓斐很快完成了作品,是行草四条屏,写的是王铎的风格。那种大开大合、铺天盖地的笔势,雷霆万钧,恣肆汪洋,极有震撼力。而字里行间,又融入了自己的个性。这种传统与个性相得益彰的作品,在当时并不多见,看得我们的眼睛都瞪直了,也知道了书法的深浅与自身的差距,更明白了古人所说的“高山仰止”的意思。不久,市书协搞了次团结杯书法大赛,晓斐的作品以楼区书协的名义参赛,得了一等奖,争了不少荣誉。中午,他请我、陈希、王翔、祥北搓了顿饭。酒桌上,他很豪爽,酒盅一端,站起身,喊,兄弟们,喝,喝,喝。果然,一饮而尽。我想,如果旁边有一张古琴和一把宝剑的话,说不定乘着酒兴,他像大将周瑜那样意气风发地弹上一曲,然后宝剑一抽,舞他一阵了。那个样子,虽不能“谈笑间,强虏飞灰烟灭”,但足以雄姿英发、豪气干云。饭后,去了他的“晓荷堂”。显而易见,这“晓荷堂”,无非说他自己是朵刚出水面的小荷,跟他学书法的娃娃也是小荷,简直绿荷满堂了。我便打趣地说,要是你这塘(堂)里还养几只青蛙,就热闹了,很有一番诗意了哇。众人大笑。祥北与陈希在写字,聊天。我趁机问了下写字的方法,晓斐说,他的看法是:篆隶是根,如果把篆隶写好了,线质就扎实了。还有一点,颜体要练,反复练,练一辈子也受益无穷,新意迭出。看来,颜鲁公的书法,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库。现在想来,我一直练习颜字,很大程度是受到了他的启发。
晓斐的谦虚,不是嘴巴上说的,而是从骨子里凸显出来的真感受。瞄一眼他那爆满的书架,就能看端倪。显然,他是爱读书的,肯定对书法、文学、美学、历史和哲学方面的知识涉猎了不少。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只有潜入到知识海洋里的人,才晓得知识的浩瀚无边和自身占有知识的局限,也才有了敬畏之感,不谦虚是不行的。否则,便滑入狂妄的危险。大约一年后,楼区书协搞了次书法座谈会。我是个半吊子,说不出所以然。轮到晓斐发言,他一下子把中国书法史说得脉络分明,并以颜真卿的“屋漏痕”、“锥画沙”等用笔之法为例,强调中锋用笔的重要性。虽是常识,甚至是底线要求,但真正做到挥洒自如、得心应手者,有几?就岳阳一地来看,许多人说得热热闹闹,而真正解决这用笔方法的,仅在极少数,几乎寥若晨星。那次的发言,也许他早就忘了。作为听众,我仍记忆如新,深受教益。
一段时间,他练何绍基很投入,被老何那多姿烂熳的笔法和苍茫的气息迷住了。我知道,迷住的肯定不啻这些,还有何绍基那内心深不可测的精神世界。谁都晓得,道州(道县)是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也是湖湘文化的精神源头。那里诞生了两个杰出的人物。一个是周敦颐,另一个便是何绍基了。何绍基像许多湖湘精英一样,满怀救世热情,想拯救天下苍生,结果处处碰壁,最后归隐山林,将一腔雄心化入笔墨。那字里行间充盈出的苍茫气息,无疑是他苍茫的心绪了。这苍茫的人生大境,又有几人能读懂呢?杨雄说,言者,心声也。书者,心画也。其实,世上任何一个伟大的书家,其笔墨传达的都是他复杂的内心。我想,晓斐解读何绍基时,应该是从这个深层次的角度切入的吧。否则,便是舍本逐末了。我见过他写的何体行书与隶书,得了三分精神,六分颜色。这已很不错了,放之四海,学何者哪啻千万,无一人尽得神采,皆为皮毛。因此,他酷爱何体,钻之弥深,是很有道理的。
这家伙从小在洞庭湖边长大,或多或少受了湖的浸染和润彻。洞庭湖贯通天下水道,这是大湖的胸怀与气魄。没想,晏晓斐也有这样的气魄,前些年,不光把教书的公职辞了,还把户口也迁到北京,移居京华干大事业去了。不为别的,就为书法。原来,书法竟这么大的魔力,太让人难以置信了啊。不信,也没办法,这是铁打的事实。据说,他供职在中国书法院的办公室,还拜了胡抗美、曾翔为师。这些,只是听说。但几年后,我看到了他写的《岳阳楼记》手卷,典型的董其昌风格,用笔清雅典丽,洗尽铅华,仿佛在宁静的院子里,煮一壶清茶,与人娓娓而谈人间的家常。那洞庭湖八百里的壮阔,在他的笔墨里,就只有“水天一色,风月无边”的风味和气息了。显然,这是一个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道的境界,也是范仲淹等古代士大夫的精神内核。看来,晓斐在抒写洞庭湖时,真正把湖、楼以及范仲们淹读透了,化入了。无独有偶,我又在朋友处得了一本书法合集,翻开一看,有王镛的,石开的,曾翔的,崔向君的,王祥北的,也有晓斐的。作品内容丰富,质量很高。晓斐写的是一幅草书,线条圆润饱满,线质极好,很有篆隶功夫。整幅作品,看似恣肆汪洋,一泻千里。细看,却又不蔓不枝,漫不经心,不仅把那种强悍的生命力呈现得酣畅淋漓,而且又写出了自己的心绪。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了哇。
荀子在《劝学》里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话,说得对极了。晓斐游学京华,得了名师的点拨和教益,加之天资秉异,助以磨砺,便豁然开朗了。因此,不进步都不行。忽一日,酒鬼肖鉴辉告诉我,晓斐的一幅作品在上海慈善义卖活动中,拍了最高价。猜猜多少?免费告诉你:十万元。嘿,不相信吧。我当然相信,也很兴奋。不是因晓斐的那个拍卖价格,而是因他的书法艺术水准和那份对社会的感恩之心。作家梅实说,搞艺术的人应该有“二心”。一是敬畏之心。二是感恩之心。我倒觉得,还要有平常之心——宠辱不惊的心态。晓斐虽年轻,在这方面却做得很好。因为岳阳是他的生身故土,有着剪不断的亲情血缘。一有空,他总是回来,听一听洞庭湖的涛声,感受一下故园山水的清音。此外,要么与兄弟们喝几杯,兴趣来了,宣纸一铺,搞几笔。要么椅子一拖,桌子一摆,斗几盘“地主”,便大笑开怀了。原来,这家伙仍是湖湘本色。
甘肃傅德锋(艺术评论家):
我听说晏晓斐不过是最近两三年左右的事,和他也从未谋面。最近在晏晓斐的新浪博客和他给我发来的个人资料里,方才看到了他的个人照片。其面部表情严峻,有一种沧桑感,眉宇之间,英气逼人,隐隐透出几分“孤傲之气”。在我看来,有这种眼神的人,大抵都非等闲之辈,无论如何,在某一方面或是多个方面都会有自己的一套真本事。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艺高胆大者,方可冷眼观道,睥睨古今。看了他的作品图片和实物资料,果然出手不凡。待看到他的学书随笔,更觉此人的确很有才气与较深学养。他对文字有着很强的驾驭能力,然最为可贵者,是其字里行间,有一种真率、坦诚、执着,其中不乏理性而独到的见解。更有炽热的人生情感和深邃的艺术思想的自然流露。
我向来并不看重当下那些只会写字而别无他长的所谓“书法家”,因为这类人除了知道几首写俗写滥的唐诗宋词和几许名言佳句之外,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几乎很少涉足,甚至一无所知。且不说当下书家对国学之类比较陌生,其实对于很多书法本体之内的相关学问也是知之甚少。从写字到写字,由技术到技术,略无学问涵养,殊乏品位格调。但晏晓斐的与众不同也就正好体现在他是一个注重书法与学养全面发展的人。
“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因这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较厚实的生活阅历,他便对现实人生也有着清醒的认识和思考。他既知京城乃藏龙卧虎高手云集之地,也明白京城同时也是鱼龙混杂、市井喧嚣之地。他说:“京城乃最为势利之城市。居京之弄潮者,非官即富;旅京之图梦者,非德即才;借京之造势者,非术即奸;余下种种,皆为填海之土,浪打之萍。此理自古应是如此,书坛之势,莫不如是。贵者鲜矣,德者鲜矣。我之于京,无官富之资,无德馨之光亦无奸人之伎,只可从如下三者着力:修德是谓为人处世也,此为一;精诚是谓办事干活也,此为二;精进是谓学力修艺也,此为三。曾以为工作是第一位的,学习是多方面的,书法是一辈子的”。源于上述之认识,他便懂得自己每一步该怎么走。
数年北漂生涯,他不仅结识了诸多同道师友,且能不断得到师友的首肯和认可,生活很充实,工作颇惬意。尤其是在书法上取得了根本性的进步,并迅速在书坛上脱颖而出,受到了书法界的普遍关注,王镛、胡抗美先生等均对其有较高评价。因此,他无疑是梦圆京华,事随心愿。
晏晓斐对五体书法皆有研究,能够齐头并进而略有侧重,且在五体书法的临摹与创作方面都体现出过人的敏锐与才气,所作总体上有统一之基调,重在各体之间互相的影响与生发,笔下遂能呈现出多种面目,且格调不俗。一般情况下,一些人所谓的“样样精通”,不过是“样样稀松”,时下之自我标榜“五体皆精”者,往往多是一体也未能深入,大多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看似面目繁多,实则无所倚重。
晏晓斐学习书法走了一条兼收并蓄、广取博收的路子。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书法本体知识与技能的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既然在学院受训,每走一步便少了那种黑暗中摸索的盲目,方法要领固然有名师指教,然能否落实并逐步掌握,则完全在于自身的天赋和刻苦程度。他首先注重技法的深度锤炼,系统临摹学习了历代经典碑帖,居然能达到“几可乱真”之程度,可见其用心之精,用功之勤。临摹古人碑帖,有多种方法,且各自有各自的体验和特点,但有一点是最为关键的,那就是你每临摹一种碑帖,首先要清楚自己要想从这一本碑帖里边摄取什么?解决什么问题?因此说,聪慧的学习者都是有明确的指向的,目的性很强。学习任何一种碑帖的首要一步就是解决用笔和结构,然后再讲其它。否则,所有的一切将会空无依傍,无从谈起。晏晓斐经过大量临摹经典碑帖,较好地掌握了书法的基础功夫,对各种书体各种风格的碑帖都有了一个深入系统的了解和认识。二是比较重视学养的积累。在书法理论和文学、哲学、美学等多种领域都有广泛的涉猎。这就有别于一般学书者,只知道在技法技巧上“死缠硬磨”,十数年下来,往往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学习书法,重在技道并进,更重在现实生活当中去捕捉和领悟。技术问题,只要方法得当,一般是比较好解决的,而一旦上升到“道”的层面,那就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了。其实,真正的“道”就是蕴含在日常生活当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一个人对人生和艺术的态度、思想观念、看法以及为人处事的原则、方法等等,皆可体现出对道的不同角度不同程度的理解和体验。有心者身兼三勤:眼勤,手勤,心勤,则得之也多;无心者多走马观花,心猿意马,则得之甚少甚至了无所获。晏晓菲能够把眼中所看到的化作心中所思考的,把心中所思考的进一步转化为手中所体现的。这就使得他的艺术生活充满了鲜活和动力。
晏晓斐属于标准的“科班出身”,从最初的湖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再进入中国书法院、国家画院沈鹏课题班进修,再到考取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硕士,先后接触到了陈文明、王镛、曾翔、沈鹏、胡抗美先生等诸多名师,这是殊为不易也是极为幸运的。一般学书者很难有如此好的机会,往往在独自摸索中空耗许多时间和精力。当然,话说回来,也并非凡科班出身的人皆能与众不同,成绩斐然。事实上,时下学院里边浑浑噩噩混取一张张文凭者可谓比比皆是,高学历而低能者甚至达到车载斗量,难以数计。原因就在于现今的教育体制本身有很多弊端,片面追求考分之高低,以应试能力的强弱来衡量一个人是否是所谓优秀人才,其结果是,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不足,适应社会的实际能力不仅未能加强,反而形成诸多思想上的羁绊。
因此说,如今能够在学院教育模式当中一举胜出者,都是自身具备清醒头脑和深刻认识的人,他们懂得扬长避短与克己尽物的道理。学院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封闭一个人。在体制不变的情况下,就全在于自己的悟性与造化了。晏晓斐就属于能够充分利用学院优越的条件而避开不利因素进而不断打造自己的智者。几经沉浮,他最终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三方面都达到了很好的状态,是圈里圈外认识他的人刮目相看。
我这篇评述文字,之所以对晏晓斐的书法谈得较少而对其它谈得较多,原因就在于我对他这种坦诚面对生活,经意传统文化修为的前提下深研书艺的做法更为看重。不惜花费大量笔墨进行分析,既是对晏晓斐所取得的综合成绩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后来学书者的一个善意的提醒。接下来具体谈谈他的书法:
晏晓斐对二王一路历代法书用功颇深,同时能够对汉魏六朝碑版广泛取法参悟,这就使得他后来的创作明显呈现出碑帖结合、兼收并蓄的特点。而经典书风与民间书风的充分融合,也就可以最大限度避免时下单纯学二王者与学碑版者之书作所体现出来的那种气息上的熟俗靡弱和粗野荒率。走向两个极端的任何一面,最终都将是一条死胡同,明末清初的帖学末流和康包时期的过度尊碑抑帖所导致的后果早已是一个明证。
他的草书雄肆豪放,气韵畅达;行书将碑情帖意自然融合,一派天机;小楷温文尔雅,风规自远;篆、隶古朴灵动,韵味十足;其大字作品苍劲老辣,气势夺人。因此,晏晓斐的书法,无论是小楷、行书、草书还是隶书、篆书,就都体现出一种洗练、畅达、古朴、雄厚和灵动的感觉,书卷气、金石气自然流溢于字里行间,使观者赏心悦目,耐久玩索。
我认为晏晓斐书法最大的特点就是体现出了古朴自然的艺术效果,他无论是在用笔、结体还是行气、章法布局方面都没有那种娇柔与造作,绝少那种有意点缀的“小动作”,贵在自然挥洒,体现高格调,追求大器局。
当然,这绝不是说晏晓斐目前已经完全达到了这种境界,他还有不足和欠缺,还需要不断地锻造自己。但我也不得不说:他目前的状态已经让我感到,未来的晏晓斐一定不会有负大家对他的深切厚望与较高的期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叶武
叶武
当前离线
社币
信誉指数
点
好友
回帖
0
主题
精华
阅读权限
70
注册时间
2005-8-12
最后登录
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积分
49076
点评币
学币
狗仔卡
楼主
|
发表于 2014-8-5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叶武 于 2014-8-5 16:10 编辑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北京·晏晓斐}
读帖有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叶武
叶武
当前离线
社币
信誉指数
点
好友
回帖
0
主题
精华
阅读权限
70
注册时间
2005-8-12
最后登录
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积分
49076
点评币
学币
狗仔卡
楼主
|
发表于 2014-8-5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叶武 于 2014-8-5 16:10 编辑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北京·晏晓斐}
读帖有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叶武
叶武
当前离线
社币
信誉指数
点
好友
回帖
0
主题
精华
阅读权限
70
注册时间
2005-8-12
最后登录
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积分
49076
点评币
学币
狗仔卡
楼主
|
发表于 2014-8-5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北京·晏晓斐}
读帖有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叶武
叶武
当前离线
社币
信誉指数
点
好友
回帖
0
主题
精华
阅读权限
70
注册时间
2005-8-12
最后登录
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积分
49076
点评币
学币
狗仔卡
楼主
|
发表于 2014-8-5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叶武 于 2014-8-5 16:39 编辑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北京·晏晓斐}
读帖有奖
2010’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课题班晏晓斐书法作品研讨会纪要
曾来德(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书法篆刻院执行院长):
晏晓斐的书法有一个放浪形骸、恣肆汪
洋的格局,他无所不能,有驾驭毛笔的能力。我觉得放在更高要求上衡量的话,我觉得还不够。
他的作品充满了勇气和探索,这个很好,但不能都是在做尝试,要集中精力,集中优势兵力,解
决一两个问题,这个问题注意一下。
陈洪武(中国书协秘书长):
晏晓斐对传统笔法的掌握,对帖学把握应该是很到位的,他的基础
打得已经很厚实了,不足的地方我觉得他对于碑的把握还不是很到位。碑的线质不是这么简单,
是非常丰富的,晏晓斐在这方面还可以再注意一下。
张德林:
晏晓斐年龄不大,笔法上受过非常系统的学院训练,章法、布局也很用心。在他的作品
里面我比较看好的还是董其昌,很到位,精神、字形、笔法基本上都很准确。写得很性情,色彩
变化各方面都很好,线条的质感、节奏感都很好。我觉得行书创作还是把力量放在传统上,我们
需要的不是个性,是共性,当共性东西越来越多的时候,用心性去书,自己的个性就会出来。
徐健:
晏晓斐特别用功,学院派传统技法的训练非常到位,也很有才情,如果找准了一种感觉往
下写,会有很大成绩。
杨陌:
晏晓斐的作品比较全面,我更喜欢他的小作品,比如说董其昌风格的,线条比较柔美,可
能更能表达自己。
耀文星:
晏晓斐和我处于一个年龄段。毫无疑问,他能够成为这代人中最杰出的书家。他的书法
创作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传统和现代的交织中寻求自我。我以为,在传统与现代的相互的交
融、对话,甚至是冲击、对抗中,可以理清一些问题。
王凯英:
晏晓斐一看就是学院派,路子起兵比较正,笔法很到位。他很会“变通”,在变通的基
础上会有更大的提高
。
白锐:
晏晓斐的执着、勤奋值得我学习。他这次带来的二十幅作品,无论从用纸、用墨乃至笔法
结字都非常丰富,一静一动,他把自己放在纸上,就这么走下去,将来会很出色。
王亦农
:记得上次泰山论坛,我和晓斐在泰山宾馆同住一室,晚上我们俩谈论书法一直到凌晨好
几点,感觉很好,这次他的作品也正印证了他对传统的态度是对的。一切都要自然而然,不要刻
意求变。
董伟国
:晏晓斐在书法上经过学院的训练,他的理论文章也不错。我最喜欢他的小行草,把明代
董其昌的东西融洽得比较舒服,很耐看,用墨特别好。一些大字字法还不是太准确,用笔有时候
入纸感差一些,所以我觉得小的行草可以发展一下,现在晏晓斐做的面比较广,如果在沉几年,
找一两种特别喜欢的东西深入,在这里面寻找自己的语言,找准自己的个性发展,会有很好的未
来。
马汉跃:
晏晓斐我关键他很可能是这一代人比较杰出的代表,而且他的潜质非常好,包括他对传
统和现代艺术的思考。他在的时候,可以任性发挥、比较率意,其实这确实是仰着他传统的功底
,有了这种功底,才有了他更加自由的发挥,更加充分的表达和创造,他写传统非常到位,他搞
现代书法,又有个性的发挥。晏晓斐在追求传统和现代艺术的结合,在传统书法创作中,在传统
文化的理解中,他现在融入了更多的现代意识,而这种现代意识和传统的结合是他的一个亮点。
诸葛丽娜:
我喜欢晏晓斐的小行草,大作品感觉力度差了一点。
梁铁民
:晏晓斐对书法很热爱,可以为了书法放弃许多,可以睡是书痴,正是因为他的痴心和勤
奋,是他达到了现在的水平,而且他的思路非常明确,先是解决笔法,在笔法解决以后,现在又
研究字法,我以为这是一个成功书家的必经之路,我觉得他没有必要想其他的,只要这么走下去
,再过几年就会取得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刘京闻:
晏晓斐不管是大草,还是小行书、隶书,写得都很好,只是风格面貌有点不太统一。当
然多涉猎一些书体没有关系,但是涉猎的书体应该在艺术上追求一致。
周剑初
:晏晓斐是一个很执着的青年书家,他涉猎很广,同时他也书擅诸体,我觉得这事可取的
,风格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形成的,不是为了追求风格而风格。写董其昌有一个问题,董其昌
的字只适合写小字,写大了以后毛病就暴露出来,点画都太纤细了,这个问题要注意。
袁波
:晏晓斐很有才气,同时受过严格的学院派训练。同时我也觉得中国书法教育近三十年,尤
其是学院式中国书法教育可以说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晏晓斐的技法训练类似于魔鬼式的训练
方法。真、草、隶、篆、行各个书体,各种碑帖都训练。但晏晓斐要选择一个主攻方向,把其他
作为辅助。比如学董其昌,董其昌和“二王”比较起来还是有差距的,那么追求“二王”岂不是
更好!
赵琪
:大家都在赞叹晏晓斐的才华。但是说心里话,才华更像是一把双刃剑,我总觉得在他心里
可能有一种莫名的东西吸引着他想发现、想追寻,但是没有一个得力的办法,这也是我比较忧心
的地方。我的忧心不是来自别的地方,而是来自于有这样一种太耀眼的才华。
李明
:对于晏晓斐,大家都在夸奖他的时候,我就是要给他泼冷水,为什么要泼冷水?因为我们
在中国书法院一起学习的时候他就已经写到这个水平了,或者说有些作品比现在还要好。现在他
的灵魂是游荡的,总是在闪烁中,我觉得这真是很要命的一种状态、人不能过早结壳、过早形成
一种模式,也不能闪烁其词,必须是有所皈依。他的作品都不错,但是每幅作品精彩的程度不够
,帖也好,碑也一样,我觉得都差那么一点。我们可以从作品中看出他心里的挣扎和痛苦,他在
极力的表达自己,想把自己所想的东西展现出来,但是恰恰在某个关节上给堵住了、卡住了。有
一种相反的力量给牵制着。我觉得现在不一定要写这么多,这也写,那也写,既分散了精力还不
起作用。另外就是有一些包袱要丢掉,应该在一幅作品中,认真地写进去,深入进去,把它做到
更精微。所谓“致广大、尽精微”,我觉得这句话讲得是最好。晏晓斐还是需要把精力集中到一
个点上,在一个点上去寻求突破。
张志庆
:晏晓斐现在有个很大的问题,不要玩才气了,这种才气会害人,要用这种聪明的脑瓜去
下一番功夫。现在他的作品中缺少那种拨动人心弦的东西。晏晓斐底子很厚,一个是临帖的能力
,还有一个是与生俱来的天赋,他具备这些条件,不要把这种东西浪费掉,怎么样保持、保护这
种东西让它能够伴随终生,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人的才气有时候不可以玩的,一玩就没了。
许飞飞
:晏晓斐特别勤奋,写字特别有那种冲动感。他受过系统的学院书法专业训练,技法是他
的优势。不足的是行草书空间有些仓促。
——摘自《中国国家画院沈鹏工作室教学文献集·下卷》荣宝斋出版社2010年11月出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叶武
叶武
当前离线
社币
信誉指数
点
好友
回帖
0
主题
精华
阅读权限
70
注册时间
2005-8-12
最后登录
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积分
49076
点评币
学币
狗仔卡
楼主
|
发表于 2014-8-5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北京·晏晓斐}
读帖有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下一页 »
1
2
3
4
5
6
7
8
9
10
... 41
/ 41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
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