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道艰辛 ——兼谈研习朱子文化之感受与思考 陈崇勇
- W' j; i' p; ]& m) @* n2 ^& s , r, E+ C& @- c* q- q6 ]2 L2 b
/ U1 Q {; [& Y! A! O4 s5 |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高中毕业的我蜗居在乡下当诗(旧体诗)人。记得当时,我在给一位前辈诗人刘征先生的信中有这样的话:余本痴人,自命陈诗,陈者承也,自以为续诗道于今世,舍我其谁!如此言语,先生或笑余痴狂,唯诗心不假…… 为了当好诗人,凭着对中华文化的一知半解,我制订出自学的基本方法: 读书。阅读《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古文观止》等古典文学著作,遇到自认为好的,就背诵下来; 识字。把《新华字典》里的汉字逐个识去,琢磨字意,识别繁简、平仄等; 抄写。用毛笔抄《草字汇》等,以期掌握行草书的结字、用笔等; 散步。多在傍晚,沿着山间道路随意行走,或看山看水看夕阳,或思考问题。来了灵感就吟诗,回家后还可能乘兴用毛笔进行书写。 那时,我手里有一套繁体竖排宋元人注的《四书五经》影印本,因为自身学识水平及阅读习惯所限,翻看了几次后,放弃了,改读简体横排的《诗经》《论语》等,自然也就错过了阅读其中许多朱熹精彩独到注释的机会。 用了将近三年的时间,从诗经到楚辞,再到唐诗、宋词等,我背诵了两千多首古典诗词。这其中当然也有朱熹的名篇《观书有感》《春日》等,对其清新的语言、新颖的理趣、举重若轻的比喻等印象深刻。在后来的拙作《书房·心斋》中就这样的文字:与书房相对应的心理空间是心斋,它像一潭水,靠不断地吸纳四周的水分来充实自己。书房是一个充满问题的空间,书架上林立的就是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书斋生涯”其实就是一个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然后逐渐形成自己的“母题”,并阐释之,试图解决它的过程……这“心斋”几乎就是朱熹那“半亩方塘”的翻版。 在那段时间里,除了印象中标签化的“封建礼教”的代表性人物外,我对朱熹的了解和大多数中国人所了解的朱熹并没有太多的不同。但作为一个生活在朱熹故里的文化人,且以传承中华文化为目标,在自主学习的黄金时段里,没能进行更加深入全面地研习一位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突出贡献的本地先哲,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此种遗憾,后来渐知,于今益甚)。 我学习传统文化的重点放在唐诗上。尝试着创作了一些旧体诗,如: 《春》 一 夕阳浴长空 潭水金碧红 行经芳树下 春山月明中 《秋》 一 一树荻花轻 半江秋水明 人行风月下 无语自留心 二 独上索桥游 遑遑几度秋 有风清客梦 无语大江流 三 秋气森森花木窘 遑遑落日下江河 天若无云少颜色 我亦横笛向天歌 四 一树一舟一沙岸 一人一月一中秋 当随流水悠悠去 却系江边不自由 这些小诗的创作向往王维五、七言短诗那种空灵、淡远的境界。但因身处中华文化末世,故常流露出栖遑、无奈的情绪。 《无题》 一 安能望尽天涯碧 无语旋身入画中 曲水幽行临险壑 高岩兀立对长空 心轻鸟语春山秀 意重云帆落日红 原野黄昏恒幕下 苍茫大夜一玄同 二 常言诗是啼鹃苦 漫道丹枫泪染红 勇渡身前千万壑 愁依路畔两三松 倩人高远云天外 倦客匍匐石罅中 数点昏花堆老木 两行秋水碧朦胧 五 黯然诗绪近三秋 自倚栏干看水流 有月迎风思远梦 无人对酒话清愁 迢迢桂影西山落 渐渐晨光东海泅 隔岸云开江雾起 安知何处是来舟 这组诗的创作则努力追求杜甫诗歌的那种沉郁顿挫风格。
: ^5 X8 @" Z( n5 D) J. A) H
1988年秋天,我写下了《神女峰》一诗。此诗有李白七古遗风,以象征的手法,将自己学诗的过程比作攀登“神女峰”,产生了一种登临高处、豁然开朗的感受。此时的我,内心的冲动不可扼止,仿佛看到了旧体诗的生长空间。也就是说,要写出与古人不同境界的旧体诗并非完全不可能,无论是情感内涵,还是表达方式,以及呈现意境等方面都有我们可以探索的地方(当然,这还存在着如何界定的问题)。 《神女峰》 朝发三峡行梦里 烟云上笼玉女峰 大江茫茫东流去 唯此江岸驻江神 清歌一路随风远 自语情思诉佳人 …… 登高眺望空化羽 飘飘云气我为仙 大笑烟云开万壑 长空丽日照高林 泠泠风激衣 昂扬不可止 立此高山上 羡彼青云飞 返身入林中 随心观所遇 山依杂树争红绿 水枕乱石兼声情 …… 余将诗心寄流水 泉自石出不喜平 奔流宛转碧峰下 喧嚣直向万里鸣 6 k' [0 e2 X @- u6 [/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