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2536|回复: 74

特约作者--李翔(米芾门下走狗)专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19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这个贴子最后由书法网在 2005/10/30 09:12am 第 1 次编辑]

[equote][UploadFile=D5D5C6AC_1129706423.jpg][/equote]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9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特约作者--李翔(米芾门下走狗)专题

简   历
李翔,男,1968年6月出生,在部队服役14年,先后担任过技术员,宣传科长干事、科长,现转业到北京市工作。自幼喜爱书画,入伍后开始衷情于二王帖学,终拜倒于米南宫风樯阵马沉着痛快的书风之下。1999年开始参加全军、全国的书法比赛,先后获全军第三届书法篆刻展优秀奖,新世纪全球华人书法大赛优秀奖,入选八届中青展、两次参展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现为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职业摄影师资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9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特约作者--李翔(米芾门下走狗)专题

[UploadFile=IMG_1169_1129706540.jpg]
[UploadFile=IMG_1174_112970658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9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特约作者--李翔(米芾门下走狗)专题

[UploadFile=IMG_1175_1129706645.jpg]
[UploadFile=IMG_1176_112970666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9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特约作者--李翔(米芾门下走狗)专题

[UploadFile=IMG_1205_1129706747.jpg]
[UploadFile=IMG_1207_112970677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9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特约作者--李翔(米芾门下走狗)专题

学“米”乱谈                                                      米芾门下走狗
本人早年也是学过启功、欧阳中石、周慧君等等现代书家的,后来才知这许多书家都是走二王和老米的路子,于是找出同学送的“苕溪诗”和“蜀素”二帖学习。后来在典水梅花处看了《米芾书法全集》十分喜欢,就购来参研,至此才最终于上学习米书的道路。
起初我也被米芾那变幻莫测的笔法所震慑,不知学米书这第一嘴从何下起,后来受赵吴兴的“笔法千古不变”说的影响,开始苦练米书的笔法,并且是从攻克一个、一组笔划和一些“偏傍部首”来学习的,要求学得十分的像才行。我记得我最先是把“三点水”这个部首写得很像了,然后才是“点”“横”“折”等等笔划,但到现在“竖”这一笔还是写不要家。在练这些笔划时,还同时反复写有这些笔画和部首的字,一个字写几百上千遍,直到牢牢记住这些笔划和部首在字中的位置、方向、倚侧,以及所起来的作用。有些字写得熟悉了,每次练字开始时,就多写几遍,热热手,以提高自己写东西的信心。
我是在把米书的笔法掌握的有几分相似之后,才开始关注米书的字形的,最先没有也不可能把笔法和字形都同时练好,现在看看这条路走的也对也不对,说对是我一开始就注意到笔法是写好米书的基础,在笔法上下了大功夫,而忽略了对结字的关注使我现在不得不用大力气来补课。
以上是我学米书的简要过程,下面我来谈谈对米芾书法的认识。
第一是米芾书法的价值。对这个问题许多前辈书家都有所论述,我就不再赘述了。我想学帖一路的书友都应该关注米芾的墨迹(学碑的除外),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写帖的就应该学墨迹本,照着碑刻学总是隔了好几层,得不到第一手感觉。由于书法墨迹是写在纸上的,因许多原因,前代书法家的墨迹没有了,后代看不到了。二王的东西就是这样,到了现代只剩下了双钩的摹本,没有一件是真迹,唐代的真本墨迹存世量也非常少,真假难辨,不能系统学习和参照。而双钩摹本的问题更大,虽然都很精妙,但离真本墨迹还是隔了几层,且经过钩填工匠的美化处理,终不是一笔写就的真本,因此不是学帖者的最佳选择。然而米芾所处的宋代离晋唐不远,能看到许多的真本墨迹,即使是双钩摹本的选择也较现代为多,他又是集字高手,他写出的东西虽然与晋唐诸大家的都有区别,但他的墨迹却是真实可信的,且存世量很大,大家学起来也就系统和直观了。我认为米芾书法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在于给了我们了解晋唐诸大家一个真实可信的桥梁和参考作用。
第二是米芾被误读的原因。许多人对米芾书法的印象就是“风樯阵马、飘逸超迈、痛快淋漓”,这些说的多了,米芾的书法就与“狂、怪、险、绝”等划了等号,也就是认为米芾写字是随意胡乱写来,只注重造势,以逞笔在纸上划过的快感就行了。为什么大家会对米芾的书法产生如此严重的误读现象呢?我想有许多原因。
一是与米芾颠狂的性格有关,米芾在当时各种奇行怪止早已被记录在野史笔记之中传于后世,而被仕子文人们争相传诵,于是有了米芾本人狂颠那他的字也一样狂颠的结论。
二是与米芾的言论有关,米芾评价自己的写字是“刷字”为“八面出锋”,然而“刷字”不过是米芾在皇帝面前的自谦之语,是米芾巴结权贵的一贯嘴脸和做法,不能当真。而“八面出锋”则是米芾在故弄玄虚而已,试问一支笔只有一簇笔锋,写一个字时如何“八面出锋”呢?这只是对自己写字时意到笔先随心所欲的夸张形容罢了。故此大家就认为米芾的字都是刷出来的,与写的状态没有什么关系,于是大家都去乱刷。
三是与米芾的作品有关。看看米芾的“珊瑚”等帖被历代书家的极力推崇,就知道这些在米书墨迹中本也是稀罕之物,在整个米芾书法墨迹突出地位了。但就是这些剑走偏锋的东西究竟有多大比例呢?虽然米芾的作品留到现在的已经不多了,但从存世的作品上看,还是以温润圆劲、古质蕴藉、俊逸姿媚为多数,还是沉着的多痛快的少,这些作品才是真正体现了米芾书法风格代表作品。假如我们不能从这区误区中走出,肯定是九阴真经倒练,非走火入魔不可。
第三是对米书笔法和结字特点的体会。先说米书的笔法,历史上对米芾的笔法都有过分夸张的评价,弄的很神秘很玄妙,让许多人还没有下手就先慌了神,怕了起来,写起来也是战战兢兢、裹足不前。其实,我们现在比古人幸福的多了,米芾的所有墨迹真本我们都能看到,虽然是印刷版,与真迹有很大距离,定总是比碑刻要强许多倍,于是我们就可以从这许多真本墨迹中找寻出米书笔法特点的一点点端倪。其实古人对米书笔法也有很恰当很精彩的总结,那就是“无往不收,无垂不缩”,这两句什么意思呢?我想就是注意在起笔落笔之处回锋和顿挫,而不轻易露锋,即使是一字有几处露了锋了,那一定用适当回锋和顿挫挽回影响,以达到整个字的平衡。因为这些原故就造成米书在笔法以中锋为主,而不轻易使用侧锋,有了侧锋必用更多的中锋来调整平衡,使字沉着下来。
在米书中丰富的笔划造型既是笔法的延伸也是字结的需要。如“点”、“横”、“竖”、“撇”,“捺”“折”、“弯钩”等等,既有贯穿了他笔法的特点又与结字上的要求相和谐。而各种“偏傍部首”在米书中都是以程式化面貌出现的,像已经加工好各种零部件,遇到不同的字体,只要把它们按要求进行组装就可以了。举例:如“道”字的起首两点和“走之”在不同帖子里基本上是一样的,“走之”永远是反弓型的,而不是其它样式的。
再说说结字。米书能给人鲜明的个性,体现出“米”字特点主要归功于他的结字上自我面貌。许多人认为米字的右倾现象是米字不良的习气,是不好的,不应该学习。殊不知米字右倾是由于结字特点所决定的,只要你按米芾的方法结字,那一定会带来右倾的问题。那米芾的结字有什么特点呢?
一是米字多呈梯形,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二是米字多左部分笔划密集、线短,而右部分笔划舒朗、线长。这也是造成结字呈梯形的原因。而有些字却又正好相反,用笔也正反了。
不管是笔法还是结字,都是寓于米书这个整体中并形成一个紧密的体系,米书难练就在于很难抛开结字练笔法,或抛开笔法练结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9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特约作者--李翔(米芾门下走狗)专题

向老米学习致敬!好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9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特约作者--李翔(米芾门下走狗)专题

勾勾摄影  也这么强!
太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9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特约作者--李翔(米芾门下走狗)专题

好字啊!!!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9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特约作者--李翔(米芾门下走狗)专题

在下一直人为李先生是个神秘人物,今日一睹风采,有幸!
先生在书法网络上引起了一阵旋风,得到诸多关注,令我们在谈论书法网络时,不得不提起关于您的话题。您的学书历程值得我们学习、研究、借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