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8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8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网站编辑

【第一现场】“游心雕虫——陈勇武书法作品展”在北京举办(获奖网友名单1楼公布)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心雕虫
陈勇武书法作品展
2013.12.22 北京亦庄
DSC_003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心雕虫
陈勇武书法作品展
2013.12.22 北京亦庄
DSC_003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心雕虫
陈勇武书法作品展
2013.12.22 北京亦庄
DSC_003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心雕虫
陈勇武书法作品展
2013.12.22 北京亦庄
DSC_003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心雕虫
陈勇武书法作品展
2013.12.22 北京亦庄
DSC_003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心雕虫
陈勇武书法作品展
2013.12.22 北京亦庄
DSC_003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心雕虫
陈勇武书法作品展
2013.12.22 北京亦庄
DSC_003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心雕虫
陈勇武书法作品展
2013.12.22 北京亦庄
DSC_003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心雕虫
陈勇武书法作品展

2013.12.22 北京亦庄
DSCF4260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3-12-22 18:54 编辑

功到自然成
——陈勇武的书法学习与创作


八○后的陈勇武,人称“小武哥”。他是一位勤奋的好学者。京城几家最高规格的书法研修机构均留下过他求学的身影。他负笈京城至今已有十余年时间。来京时,他还是一位初入书道的学子,而今已是一个学有所成的青年书家了。
勇武书法走平正、典雅一路。他一直师法的是人所皆知的“二王”书风。“二王”,即东晋书圣王羲之及其儿子王献之,其书法以高贵优雅的气质、几近完美的技法,构筑了中国书法史的一座巨峰,自诞生至今17个世纪间无人可以超越。因此,选择了“二王”便等于选择了难度。对于此种难度,勇武自然有着清晰的认识,但他不畏艰险,勇敢地攀登於这座雄峰绝岭上。
说起自己的学书经历,勇武颇有些“自豪”,一是他起步就走上正途,不像有人要走很长一段弯路,耗费人生的许多美好年华,之后才回来补课。二是在起步阶段就遇上了明师,受到了他们的教诲、指导,或通过他们的讲解、示范,懂得了一些基本而又根本的道理、法则。
勇武常说自己是“属于比较笨的人”,但我却从无看出他有那个方面“愚”,相反,他是一个聪慧的人。尽管在书界,他是年轻的一辈,学书的时间并不长,然而他在书法上所呈现出的良好状态,令许多年长的不敢小视他。说句实话,在许多时候,他作品形式或内涵超过不少习书时间远长于自己的实践者。我相信,在这方面,他的聪慧帮了他很大的忙。
平常接触的勇武,有着温和的性格,但我相信,这只是他性情中的一个面。在他生命情感之中还应该有着一份果敢与坚毅。就像他崇尚的王羲之的书法,表面上看去是“不激不厉”,但深层却是坚实、强悍。作为一个湖南籍的艺术实践者,我想,勇武的骨子里蕴集着奔放与豪情,只不过它们在平时不易让我们看到。
从“二王”走进书法的陈勇武,同时还喜爱上了“二王”的两位重要传人:唐代的孙过庭与元代的赵孟頫。前者笔底充满变幻,后者卷面一派平和。勇武在此两种看似背反的书风中体悟笔法的妙谛、书学的真义。浸淫于此若干年后,勇武看似平静的内心忽然起了波澜——他决定调整取法对象,暂别“二王”。于是,唐代的李邕、颜真卿,宋代的苏轼成了他新的效法对象。对于此种转向的原因,笔者不得而知,是他觉得当下书坛习“二王”之风过盛,“如过江之鲫”般人头攒动的大潮之中容易迷失自己?抑或是他觉得“二王”己见过于精致,过久地临习将来无法挣脱?不管怎样,有一点显而易见,相对于“二王”书风,李邕、颜真卿、苏轼的作品多了一份朴质、简率(勇武认为这是一个新的系统)。勇武大约正希望从此种朴质、简率中为自己的笔锋增加一些份量。
毫无疑问,离开了王羲之,书法中一些精妙的细节会减少,但从另外一面讲,笔锋也由此获得了一种解放。千年前苏轼便获得了此种解放,从而为北宋书坛拂来一股“尚意”的新风,800年前,赵孟頫虽重新举起“复古”大旗,但他以一派平和的气象消解了“二王”式的精致,引领了自苏轼开始的“写意”革命。
从这个角度讲,勇武无论是贴近“二王”,还是暂别“二王”,都没有远离书法的发展脉络。正是这一点,使得他能在并不长的时间内取得了令人称道的进步。
与当今许多书法好手一样,勇武十分注重古代法帖的临习。他希望用“下死功夫、笨功夫”来弥补自身的某种缺失。所以,他废寝忘食、日以继夜地临帖,以量变带动质变。他说:“我临帖的方法就是以量带质,大量的写,对字型、结构、布局等反反复复的临习,我的笨方法就是,量多才能熟,量多才能有印迹,脑子里才能记得住,这个方法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每个人得找到自己学习的适应点,切入点。”
多年脚踏实地的临帖训练,勇武练就了一手颇为扎实的基本功。平时,我们虽然见到他的多数作品是小幅行书或小楷,但他书写大幅作品也颇为得心应手,且气息饱满。这与如今许多整日操练“二王”,结果只会以甜美的小行书“拼装”出大“作品”的人的做法很是不同。
勇武是一位极有耐心的年轻书家,他将生活中几乎所有的空余时间都用作了写字。尤其令人感动的是,他平日的“写字”,并非只是像周围人那般“挥毫”、“创作”,而是一笔一画地操练、逐字逐句地临古,真正做到了一丝不苟。有了这份严以律己、有了这种近乎苛刻的训练,他也就获得了一种耐力。所以,他的许多作品,一个明显的特征便是字数众多。数百字乃至过千字,在别的书家那里是“非常”之作,但在他那里却是平常的“写作”。
勇武信奉北宋大家米芾“集古字”之说。所谓“集古字”即是将古代大书家最美观、最有意味的字形通过不断临习,谙熟于心,然后为我所用。“集古字”初看是一种笨办法、死方法,实则有诸多合理性。因为古人的智慧与经验,正是通过一个个字型体现出来,它是其功力与创造力的集中表现,通过对这些字型的学习与借鉴,不仅可以理解先哲们精妙的造型法则,亦可以领悟其用笔的妙处,因为古人遗留的一个个字形正是由丰富而深邃的笔法的构筑而成的。所以,“集古字”并非是简单地将前人作品中不同形态的字体聚集在一起,而是通过不断增强对古人书法样式的熟悉和把握,提高自己的形式与精神的创造力。
平和是一种样式,更是一种境界。年轻的“小武哥”走上书法之路已有十余年的时间。这十余年间,无论临习还是创作,他一直以平和的面目呈现于我们。这平和,不是简单的“横平竖直”,更不是“轻描淡写”,其中包含他诸多的生活、生命与笔墨的体验,有欣喜和快乐,也有彷徨与苦闷……但所有这一切,变成他前行的动力,不断鼓舞着他,使他能手中的那支毛笔能更自由、更舒畅地书写。
勇武的将来,也必定在这书写之中展开……

(马啸,著名评论家、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教学部副主任)
IMG_0182  27-2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