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檬楼 于 2013-11-5 10:45 编辑
自 序 批评不是一种定论,而是一种思考。 当代书法批评就是对当下书法的一种观察与思考。 太多的人对于当代书法批评是陌生的,甚至是误解的,他们认为当代书法还不成定论,所以无从批评,也没有批评的必要。实际上历史也罢,活着的当代也罢,从来就没有存在统一和不变的书法定论,它们都是书法观察与思考视角下的产物。今天我们对书法史的考察,相当的材料还是依据当时留下“批评”,记录下当年的观察与思考。如何构建当代书法批评的精神和批评的伦理,从这一角度看,当代的书法批评将影响着以后书法研究者对这段书法历史最重要的认知。我认为当代书法批评应该是当代书法重要的话题。 《视野与对话——当代书法批评品质的构想》就是我对当代书法批评的思考。全书共有五辑,第五辑是专门给《北京晚报》写的一组当代书法的短评,所以冠名为“书法夜话”。实际上,它可以归到“现象透视”这一辑来。 我一直认为当代书法批评的生机源于书法的视野与对话。而视野与对话能在多大程度上更有效地参与到当代书法活动中来,就取决于我们对当代书法批评的信念和志向。信念与志向决定了批评的品质构想。当代书法批评达到自己本应有的高度,当代书法批评品质的构想就成了我努力的方向,尽管在很多人的眼里这种构想是一种空想,但空想也比不想要好。 这种“批评构想”贯穿了我整整十几年的努力。 我企图对书法批评的品质、主体、方法、价值、视角等几个重要因素作出构想的表述。书法批评担当着传播新的书法视角、新的书法思想最重要的载体之一。批评者只有深入观察与深刻对话才有可能成为当代书法中有所向度的书法思想者。所以我才会在当代书法批评的构想中如此看重一个书法思考者独特视野的建立和精神的对话,重申对书法批评的信念与精神的独立性构成书法批评的核心品质。有了思想的观察与对话,批评更能获得解释书法的能力,让书法批评能建立起自己观察世界的方式,并能以书法思想者的眼光理解和感悟当代书法存在的秘密,让书法批评家成为对话者,参与书法世界的建构,分享当代中华文化的密码,这或许是构建当代书法批评精神和批评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在书法批评写作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批评也是一种心灵的事业。它是致力于理解书法家精神内在性的工作。它挖掘书法家精神的内涵,同时也关切书法家生命丰富的情状和书法现象问题反省的勇气。所以当代的书法批评需要内在的维度——思想、理性、美学抱负、灵魂的冒险等等。我愿意在批评主体的构成上,寻找它的真实。因此,当代书法批评的自我构建,是书法批评能否走出歧途的重点所在。相对文学、绘画、音乐等其他的艺术门类的批评写作,书法批评刚刚起步,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批评精神与批评伦理。书法批评品质的构想,就是对书法批评本身的一种建设。如果当代书法批评要走出别人的误解,书法批评本身要拿出深度的观察与思考来获得他们的尊重,从而获得对书法批评的尊重。 “回望经典”,看似是对经典的一种理解与分析,其实我还是用当代的眼光和方式阐述着我的书法理想。用较长的篇幅来分析经典、体悟经典,其实就是我对自己批评构想的一种检验。经典的分析与当代书法作品的分析,要获得深度,同样需要个人感受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支撑对作品分析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很大程度取决于一个人的书法思想。没有书法思想,批评就只是描述与形容。没有书法思想,就没有办法发现作品中的人性和创造新的书法观,思想是一个重要的支点。有了新书法思想,才有崭新的书法视角。对批评家而言,没有思想就没有对艺术世界的解释力。批评不是定论,它是以创造力和解释力为表征、以思想为根基的写作。目前书法批评的写作总是无法展开广阔的视角,跟书法思想相对贫乏、视角相对单一有关。批评面对经典也好,面对当下作品也好,更多的人愿意到书法史的求证上,用单一的描述与形容作为批评的主要手段,这就意味着当代书法思想的陈旧。让经典呈现出芳香,让当代书法作品呈现美好的世界,同样要有思想穿透力。对经典的回望中,我用了一系列当代的书法视野,重新回望经典。这里有草书的意象、空间的自觉、表达的方式、创作的比较等,力争在一种经典里,用一种新的视野参与阐释。 经典的解读和当代作品的解读一样需要批评家成为一个有内在经验的人,致力于理解书法家与书法作品内在的精神。首先是位细致的观察者,然后将观察带入思考,酿造出思想,才能表达出一个批评作者对生命的理解力和思想的解释力。面对经典,批评的写作充满了温馨与感性,我觉得批评面对的不是经典文本静止的物质材料,而是一种活动的生命。那么,面对经典应该是一种对生命的觉悟,然后才是对书写的觉悟。进入这样的一个传统群,对久远的生命世界就不仅有判断也要有体验,不仅有褒贬更有理解。对于一个书法批评的写作者来说,观察书法中的精神生成,应成为一种职业的习惯。 “对话书坛”是我对当下的个体书法家展开的一组批评写作,他们是当代苏州一组较为活跃的书家群。对这一批书法作者,我有着较多的接触和深入的了解。与吴门地域书法家的批评对话,只是我对当下书家观察对话的其中一部分。在长期的观察分析、思考写作中,切身体会一种批评人格的构成,既要有判断的智慧和勇气,也要有专业精神和审美直觉。创造力和批判精神,是当代书法批评的主要品格,废弃任何一方,最后都会因为精神失衡而使批评失色。那么,应该如何平衡批判与创造之间的关系呢?对于当代书法批评的写作,很多人认为批得少,一直想看到那种锋利如剑的直指问题关键的笔锋,来获得读者阅读上的痛快。甚至是那种鲜血淋淋的痛击,才能视为批评的真意。批评果真如此吗?至少在我眼里还存在着另一种批评,一种寻找美的批评,一种温存的批评。对于书法批评,不论是批,还是评,我一直在强调一种深度,如果书法评论的写作失去了深度这一维度,批也好,评也好,它将失去任何的意义。 书法批评对话不是简单的一种话语方式,它还是一种专业,有它的尊严和专业的难度。可是,如何理解批评对话的伦理,书法界一度出现了很大的分歧。有人认为批评的对话姿态应该是审讯者的姿态,通过一种有预设的缺陷,刻板地例证作者和作品来控制和俯视批评对象。批评不能用语言暴力,来博取读者的快感。刻薄人事,刻薄书法,已经成为阴暗的话语期待,成为一种风潮,这些话语作风,也必然会影响书法批评的写作。对于书坛批判已经够多,善意的、温暖的、专业的批评却远远不够。 与批评主观态度褒贬论相比,我更喜欢书法批评对话的体验结果,将对话建立在其真实的作品上,细细品味其独特的精神、细节、语言、节奏、风格特性,冷静地谈论专业精神和审美能力。因为我觉得勇敢的表象批判,远不如极富创见的审美分析。一个书法批评家首先对书法家创作思想、对作品要有深刻的理解力,这是最为重要的所谓的褒贬,是深入到作品内部的一种审美能力,然后才能敢于肯定,也敢于否定;最后,要提出正面主张,要明确自己张扬怎么一种书法理想与精神。作为当代书法的理论者和评论者,理应要为当下的书法寻找它的合理性,并且抱着肯定的价值观来维护当代书法的自信心。我一直在为当代书法寻找继续书写下去的理由,一直在追求一种有创造力和解释力的批评,其实就是想分享书法家书写过程中的想象力,并阐明书法作为一个生命世界所潜藏着表达的秘密,最终,它是为了说出批评家个人的理解。这种理解,在我看来就是书法批评的内在精神,这种批评追求也将构成我将来的批评质地。 面对具体的个人与作品,我更多的是善意与敬意。当代书法理论者太多人“唯古是从”,对同时代的书法家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将种种罪恶与弱点,都诿卸于所有当代书法家。这是不公正的古人立场。如果一味的否定,没有一种让活着的人性得以站立起来的力量,当代书法的创作就越走越窄,精神也越来越阴沉,很显然,这并不是一条理想的道路。要把自已放到这个时代中来,而不是用古人来类比今人,这样才能获得公正的理解人和世界的立场。有好的书法家,才有好的作品。评价一个书法时代总是困难的,但个体的创造力如何却可以清晰地看出,这才是观察书法的有效方式。 “现象透视”就是立足当代书法的一种观察态度。当代书法一直处于变化之中。不仅这一代人的书法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连他们的出场方式、作品的传播方式,都和传统的书法家有天壤之别,实现了一种真正的书法分裂。这种书法语境的变化,必然会改变我们的书法观念。所以敢于面对当代多变、流动的书坛,并捕捉关键的变化,这在我看来也是勇敢的。书法格局的变化、书写技术的提取、书写经验的碎片,风格符号与审美趣味、展览与作品形式等等,这些都是当代书法的特征。他们注重现在,书写自我,满足于形式奇崛,语言的个性,对于被经典和传统养大的人来说,当然是一种书法价值观的分裂。当代书法看似一直在传统里吸取营养,但不知用这种营养,养出什么样的后代。兴奋与担忧并行,观察的视野必须有所变化。我们还用静止的眼光察看不断变化的书坛,这些方法还有效吗?至少已变得很可疑。而在如何面对新的书法力量崛起这一现实面前,书法界、批评界似乎都还没有充分准备好,不仅存在审美知识失效的状况,也有因思想贫乏而无力阐释新作品的困境。变化还将继续,甚至不同书写表达之间还将更加对立。 我对整体的当代书法现象有着与个体书法家不同的态度,“警醒”是第一要务。书法和社会生活渐渐脱离,但社会生活决定了书写方向的变化,这些变化就容易形成书写现象。也许书写现象并不能真实地表现书法本身,但也能从一个侧面见证书法所发生的变化。当代书坛看上去,各吹各的调,难以概括,缺少聚拢性、缺少方向感、缺少公认的优秀高峰之作。有时我们看当下书法作品好不好越来越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被宣传成一个什么风格,被阐释出怎样一种书法意义来。最终,风格和意义这个能指系统就会改变书法的价值。我们目睹了太多粗糙的作品就这样被炒作成潮流方向或重要作品。消费主义对书写的改造,必然导致书法价值观的分野;这种分野,也许将会帮助我们建立起新的书法视野的格局。在这个格局里,以消费为主要特征的书法,也就是我在反思的当代书法文化的属性。 总之,无论是对批评的构想还是面对具体的书法家与作品,还是对现象的反思,批评就是立足当下的观察、思考、对话本质。否定当代的书法批评,就意味着切断了书法家和批评家的精神互动,肯定当代的书法批评将开通书法家与批评家思想的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