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网站编辑

【第一现场】神彩奥妙——王清州油画个展在京举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21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27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日由倍瑄文化艺术机构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博士生导师岛子教授学术主持的“神彩奥妙”王清州油画作品展在先声画廊开幕,此次展览展出的作品除了大家熟悉的他的部分彩墨作品之外,主要展出了他近期创作的油画作品。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013年9月17日。

开幕式现场

  全国人大办公厅梁志坚先生、中组部许德勤先生、国防大学袁文先将军、中烟公司王金亮先生、中国航天汤海平先生、国际广播电台马昶主任、新华社CNC电视台杨越总经理,国务院参事室杨志新先生、安徽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张仁副主任、北京安徽企业商会秘书长李立新先生、中国节能席文民先生,神华集团李君女士、马敬雅女士、张树先生以及来自王清州家乡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贾爱玲部长等嘉宾近三百人参加了开幕仪式。

  就如 王清州 的艺术追求“不与别人雷同,不与自己雷同”一样,过段时间就会推出一批与此前风格差异较大的作品,而此次展览的作品在用色和画面结构突出了作品的层次感和空间性,与他此前的彩墨作品有较大不同。

王清州布面油画作品《八美图》

  在接受采访时他谈到对于彩墨作品的创作是大家对他一直以来比较了解的表现方式,而在色彩表现的基础上,他将会对墨与色的碰撞、冷和暖的碰撞、空间关系等方面进行新的尝试,以表达墨的重量感和画面的空间感。王清州认为远行是他不断积累自己的过程,而他最近在画面和色彩上的变化或多或少与远行相关,他曾经介绍一趟西藏之行让自己感触颇深:“那个环境中人们的那种守望、那种盼望、那种情感很触动我,让我的心境都完全变了,创作作品的色彩也随着情感而变,会多用一些偏紫或黑,让我想去表达那种压抑、痛苦和感触。”

王清州纸面油画作品《小黑》

  回溯王清州的艺术生涯,以二十年之功苦练书法、篆刻,钻研线的艺术,参悟中国文化精神。又以十余年之力,徜徉在色彩写意之中,破传统窠臼,在点、线、面,形神和象外孜孜以求。而今他又在书法和水墨创作之外,拿起油画笔,用油画颜料在亚麻布上创作他的山水草木,花鸟虫鱼。对于这种大胆的尝试王清州觉得艺术创作无需限定自己:“什么材料、纸、墨、笔等元素有时候不是特别重要,只要它能表达出我的思想和想法就可以,不要太把自己陷在某一种材料和画种上,其实我觉得这个东西不重要,能表达出你想表达的情感,想表达出你想表达的这些东西,把这个语言表达好,这是最重要的。”

  他一直是沿着“破—立—再破—再立”的艺术演进历程,他对创作形式也从来不拘泥。就如岛子先生所言:“所谓开新,乃是从‘不拘一法’之兼容并蓄到‘无法之法’之随心所欲。以我心会万物之心,继而通天地之心。自由精神打来了具象世界所遮蔽的澄明之境,因此赢得清新自然、别开生面之旨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27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岛子
  民国著名学者、画家陈师曾在1912年《绘学杂志》发表《文人画的价值》,首次揭示出文人画的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在今天看来,先生的揭示实有对水墨艺术的拯救之功,其拯救的意义是在美术革命的乱象之外把价值藏匿起来,进而放到艺术的本质奥妙中去。
  王清州的色彩写意从传统文人花鸟画脱胎而来,既蕴涵文人画的要素,又在自然的观察与表征中注入现代艺术语言的表现性乃至抽象性,而现代艺术语言本身有其丰富的思想性。从当代水墨的发展视角来考量,清州的色彩写意创作不失为返本与开新的成功实验。
  所谓返本,是以骨力见风神,是其笔墨质地秉持的书写性,这显然源自画家多年的书道修为。纵观其成熟之作,无论色彩如何肆意挥洒,如何斑斓浓郁,都能够以线条的节奏来穿缀、编织、连结、回环,使得画面气韵盈满、旋律流贯。所谓开新,乃是从“不拘一法”之兼容并蓄到“无法之法”之随心所欲。以我心会万物之心,继而通天地之心。自由精神打来了具象世界所遮蔽的澄明之境,因此赢得清新自然、别开生面之旨趣。
  清州画竹,是典型的书写性笔意,竹节顿挫有力、竹干之浓淡干枯笔笔到位,其用色纯粹、干练,如单色的朱红、熟褐等都能使之相得益彰,生机盎然。
  花卉的纷繁生命形态由写生得来,破除了程式化习气显然还不够,画家进一步融入主观意绪表现,使光线、色彩、线条相互对比、融合、交感、渗化,于幽微之中窥见变幻的时间本性,如最近作品《中国古代樱花树》、《烂嚼红茸》、《造化夺天功》、《接天莲叶无穷碧》、《绿叶发华滋》和之前《仲夏花色》、《红尘浅忘》、《风递幽香出》、《秋天来过》、《重重叠叠》、《我意花海》、《菊花》系列等作品都是得意忘象、静观出神之作。
  除了上述作品,我更倾向于清州“猿鸣三声泪沾裳”、“布达拉宫写生”一类的水墨实验,在这些作品中,文化、自然生态的德性关怀完全改变了惯常的笔墨审美意指。这类作品,结构上看似支离、色彩亦有违纯净,实则为画家心像之“秘响旁通”。其“写生”的奥妙,在逸笔草草之下、在淡紫、土黄、猩红以及墨点的浑然交响中透出不可抑制的悲悯与感慨。从这天问般的图式中可以断言:一旦学院式的“写生”雾霾被生命书写、生态关怀之清风驱散,一个新天新地将降临到水墨世界。
  藉此而言,当代山水画、花鸟画的创新要点不是别的,而是旨在迈出“唯画种论”、“唯笔墨论”的藩篱,向生态审美智慧开放、会通,才有大格局、大作为。诸如以“天人合一”与生态存在论审美观相会通;以“中和之美”与“诗意地栖居”相会通;以“域中有四大人为其一”与“四方游戏”相会通;以怀乡之诗、安吉之象与“家园意识”相会通;以择地而居与“场所意识”相会通;以比兴、比德、造化、气韵等古代诗学智慧与生态诗学相会通等等,建构一种包含中国古代生态智慧、资源与话语的当代生态艺术。
  2013年7月2日,清华园
  (作者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