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2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2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韩好古

镜头下的甘肃书法-20世纪甘肃著名书法家作品展播(不断添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5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甘肃历来都是书法大省,古时张芝、索靖皆为甘肃人。! c# P9 P; u8 }- G$ n; p% [7 P
甘肃敦煌汉简,甘谷汉简,天水放马滩秦简,都是书法是经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31 0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12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寂寞书坛一异人
: ]9 P- o- Q$ l, ^0 M7 A——记民勤县政协副主席、书法家马玉浩


/ ^: |' f- n- u& U  ~   
在甘肃民勤县,凡是认识马玉浩的人,几乎家家都藏有他的书法作品. / h0 W. T: _! \  p" Y* B
    人们叫他“马老师”或者索性叫“马爷”。
  S$ ]' H/ @* ?+ J0 s
叫他老师,是因为他教了三十多年的书;叫“马爷”,自然是老了的缘故,他已六十五岁。当然,这个称呼还包涵着一种特殊的感情,连他的同龄人也习惯于那样的称呼他:马爷,我孙子要结婚,写个对子吧。“马爷”,咱单位买辆,请给车写个字吧。

! V0 D4 `3 E- L2 e" A    没说的,马爷拿出纸笔,挥毫泼墨……不难想象,他的墨迹是怎样“渗透”进千家万户的。在民勤人眼里,马玉浩写真草隶书,无所不能:或俊秀潇洒或遒劲挺拔,或古拙雄健或朴实有力。

: r3 B* S& t% a有人说啦,写几个字有什么不易?对马老来说,写字凝结着他四十多年的心血。

* W  _& a1 [) S, v1 C马玉浩出生在一个贫寒家庭,祖辈都是“脚踩牛粪背拉梨”的农民。有一年春节,玉浩父亲求人书写春联,不料遭了白眼。为图个吉祥,父亲将无字红纸贴在门上。这件事给马玉浩留下了十分难忘的印象。他父亲发誓供儿子上学,玉浩七岁入私塾,父亲常耳提面命,教诲督促。玉浩自然加倍用功,尤愤发习练书法。后在武威师范就读时,寒窗数载,忍饥受冻,临池勾画,苦心磨砺,终于练就了扎实的功夫。马老生性寂寞,不善交际,虽书法功力颇深,造诣出众,但一直默默无闻,对此他毫无意识。以至他的有些学生名声远扬,作品不断展出、发表、出版和获奖时,他还在充当一位“写字先生”的角色,毫无条件地给每一个求字者劳作。这也可算是一“异”吧。
8 B4 K) N% `' I# W
马老不赞同一些砚友“‘字’以稀为贵”的“逻辑”。他常想,书法是一种艺术,不能让他染上商业的气味。一次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工会请他写字,付给他一百元报酬,他感到十分诧异,执意不收。“你老怎么不开窍,现在谁不向钱看呢?有些人随便划拉几笔,便伸手要钱,而在象你们书画家可值钱哩!”马老仍不开“窍”,郑重地说:“我不管别人如何,我可不能这样做。我拿着国家的工资,再利用一技之长,在外面赚外块,那像什么样子!

5 P/ c  {6 l5 A! \    马老这样想,自然也就无所谓“珍惜”自己的“大作”了。省群艺馆、省书协为他在兰州举办书展时,这种不“珍惜”“大作”的表现达到了高峰。你瞧,展览室变成了书房,求字者前呼后拥,有位书法收藏家开窍当时的情景说“人挤得很,连手都伸不进去;有些人干脆到街上买来纸,写上姓名,放下就走了。第二天再来取字;每天展览完,马玉浩都要背一大捆宣纸,回到招待所再写。”短短十多天,他给人民群众写了上千幅字。马老说:“有什么办法呢,大家给我戴上‘人民书法家’的‘帽子’,我就得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务。
4 ^! @+ X1 e: g
如果称“异”,这又是一例吧。马玉浩就是这样的老人。对此,一位诗人在书展留言簿赋诗称赞道:“铁画银钩茹苦辛,遴从颜魏见精神。临池不苟存风范,寂寞书坛一异人。
2 y8 b4 s, j& V3 w  X7 ?: k7 u
(陈华
/ x' d# J+ U# W3 M6 E$ V写文4 T/ w0 W. `# T+ J+ K
王作天摄影)
4 c9 r5 c! z# D$ l8 W2 Q9 J
民主协商报社 【1986年1月11日5 t+ I! o6 K, ]. U8 W  P+ c
试刊号二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12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马玉浩行修离理得.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12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马玉浩,对联笔歌墨舞.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12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马玉浩,文生于勤有春气.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12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马玉浩书法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12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马玉浩书法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12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马玉浩书法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12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陈振濂先生论魏碑有一妙语:张猛龙碑似将,郑文公碑似圣,石门铭似仙。近世学郑文公碑者,邓散木先生似非专攻,北京赵发潜先生只得圆润,天津孙伯翔先生致力于龙门石刻,写郑文公碑总觉得刻历,唯马爷(马玉浩)得郑文公碑之大气、苍厚、平和、中正、温润,合与陈振濂所谓圣,亦见学圣之难!将马爷魏碑置于诸名家书间,毫不见愧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