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3-3-31 20:29 编辑
溯 古 亦 新
田唯谦书法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举行
|
【书艺公社讯 邢秀山报道】3月28日,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全国政协书画室、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文联、安徽省政府文史馆共同主办;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安徽省书画研究院承办的《溯古亦新——田唯谦书法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举行。
本次展览共展出田唯谦先生近期的精品力作共计60余件,涵盖了真、草、隶、篆、行五体,反映了其不断精进的深厚功力和自我风格。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政协书画室主任张思卿,
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覃志刚,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
中国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分党组书记赵长青,
田唯谦同志的老同事、同学、朋友和安徽在首都的同乡及众多书法家、书法爱好者30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
田唯谦先生1983年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就笔耕不辍,多年来受到了著名书法家李铎、张海等名家的指导,2008年进入南京艺术学院徐利明教授主持的书法硕士课程班,经过了三年时间,系统地进行了书法的专业化学习,提高了书法理论水准和书法实践的能力,并总结出他自己学习书法的路径:溯古求法、正本清源,融会百家、不创亦新。
田唯谦先生的书法之所以受到关注,不仅在于其展示的临帖习作的丰富性和创作作品的认真态度,更在于其作品所蕴涵的美学既定和当下的审美期盼。他遵循学院派教学观念及其学书观念,在复古中唤起人们对灿烂的书法史的关注。
田唯谦先生的书法创作建立在其良好的临帖基础之上,而其创作实践诸体兼备,最见功力和才情的是汉金文、草书和楷书。汉金文在汉隶及金文中融入了简书、诏版、摩崖的笔意,静穆拙朴而能生动,任意纵情而不草率。其所作草书保持隶意,质厚朴茂,融有章草笔势,用笔流畅,颇见灵性。其以魏碑为底的楷书,尺幅愈大愈精彩,具有雄浑阳刚、正大古风之气象。
田唯谦 一九四九年七月生,江苏泗洪人,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曾任安徽省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自1983年在中央党校开始学习书法,曾受教于张海、李铎、徐利明诸先生。2009年至2011年在南京艺术学院高研班专修书法。
作品曾入展:全国省部长将军庆祝建国六十周年书画展、全国第三届行草书大展,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文史研究馆名誉馆长、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安徽省书画研究院院长。
田唯谦
内心的追求——动力。人都追求美的事物。小时候我的硬笔字写得并不好,但是我对于书法的美却有着不懈的渴望和追求。我们的祖先创造的方块字和毛笔成就了中国书法——这个世界上独特的艺术形式,让我的中国心对她有了近乎痴迷的追求。人都追求健康长寿。纵观书法史,书法家平均寿命都高于同期中国人的平均寿命。这说明书法不仅是创造美,还给书写者带来了健康因素。作为凡夫俗子的我当然也不想错过这等好事。人都追求爱好。这是人的精神需求,尤其象书法这样的高雅爱好更是人生中的高层次需求。早在一九八三年中央党校学习时我就开始学习书法,那时有同学问我为什么?我说:“到了退休时多一个爱好很重要,对于我来说晚年生活有一个能独自玩的爱好更重要。”听者大笑说:“那还早呢!”现在我笑了,弹指之间三十年已过,我即将退休, 内心追求形成的动力让我不懈地书写着,快乐着。
愚人学书——路径。三十年学书也走过一些弯路,但回想起来,由于自认愚钝,只好坚持“三盲”:对老师“盲听”,对古人“盲从”,对自己“盲智”。这期间无论是李铎老师讲的“钻进去,跳出来”,还是张海老师说的“要在临帖中改变自己的书写习惯”,亦或是徐利明老师“溯古求源”的教学内容,我都坚信不疑地“盲听”。在对于古人的某个字帖还没有欣赏能力时,就“盲从”地认真临习,期间我则“盲”去自己仅有的一点小聪明,以至学写前不去疑,学习中有所思,学有得时乃敢生异,直到能理解、欣赏和较为熟练地把握它的书写特点为止。
溯古亦新——收获。余也曾担心“钻进去”跳不出来,随着溯古历久,求法源头,渐渐明白了担心的多余。如同千人不一面,即使是血脉相承的基因遗传,父与子、母与女之间的相貌精神也不可能一模一样。学习了古人肯定会有古人的东西在自己的书写形式中,此乃是学习的目的,然而在自己的书写形式美中无我也是不会发生的。古中有我,我中有古即为新。这也正是“溯古求法、不创亦新”的原因。当然这里所说的溯古求法乃非一家之古,独家之法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