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3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3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网站编辑

【国展获奖书家风云人物榜】刘京闻(第九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3-31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3-3-31 10:52 编辑

我与启功先生的一段趣事

刘京闻

这个故事曾经讲给我的很多朋友听,都认为很精彩,鼓励我写出来,不知是懒惰,还是文笔的不自信,这段发生在二十年前至今常常萦绕在心头却无丝毫减弱记忆的趣事终于化成了文字。
87年夏天暑假期间,北京师范大学举办了一个全国高校书法教师培训班,由启功先生亲自授课,另外还有泰永龙、苏士澍几位先生也是学习班的老师,我的一个亲戚曾在师大与启功先生熟悉,便鼓励我去培训班学习,于是我很荣幸地成了一名“旁听生”。
启功先生的第一堂课讲的是“破除迷信”,启先生讲课像说单口相声一样,纯正的老北京口音,他能把很深的道理用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他说:“书法就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那些把书法讲得云山雾罩的理论家,为的就是不让你写字,其实他们自己也糊涂”。当时启功先生还通过自己的学书经历告诉大家,只要方法对头,人人都能写好字。
以我当时的年龄和学书资历,尚不能完全听明白启功先生的教学课程,那毕竟是给大学老师讲的课,但有几件事情让我记忆犹新。
启功先生有一首诗这样写的:学书别有观碑法,透过刀锋看笔锋。为了讲“碑学”的一些道理,他亲自带领我们到故宫博物院参观一块碑刻,碑的一半已经刻好,另一半未刻,但已书丹,启功先生说:“我们学习碑,一定要了解刻碑之前字的原貌,不要被碑的表面现象所迷惑,那些碑的一些棱角实在是工匠刻工不精所至,如果我们仅学习刀刻的痕迹,而不体会刻字之前的笔迹,实在是学书的误区。”先生就是这样,喜欢用事实说话,而不去讲那些所谓的大道理。
还有一次,启功先生讲到了三希堂,专门和北海公园联系,带领我们去北海的三希堂参观并亲自拿起教鞭为我们一一讲解三希堂法帖的历史故事,因为人比较多,走廊较窄,前面的人听的清楚些,我在后面听的不是很清楚,有些遗憾,但能在先生身边感受大师的风采已经很知足了。
时间过的真快,半个月的培训班转眼已即将结业,最后一天在八楼搞笔会,时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的许嘉璐先生严格要求任何人不准要启先生写字,因为启先生人好,有求必应。活动首先由启功先生开笔,记得启功先生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下联记不清了,全部是简化字。我们大家都全神贯注地观看启功先生写字,他写字用笔很慢,笔笔精到。全然没有某些书法大师“表演”得那么“精彩”。
眼看十点已过,大家纷纷挥毫,请启功先生指点。我当时非常希望能得到启功先生的墨宝,当天就是一个好机会,如果当天拿不到,以后就更难了,于是我想出了一个现在看来极为幼稚当时却认为非常聪明的办法,我在八楼拿了一些纸、笔、墨还有报纸来到一楼,找到两位开电梯的小女孩,把我的想法讲给她们听,结果一拍即合。在三楼有一张乒乓球台,我们把报纸当做毡子铺好,准备好笔、墨、纸,就等启功先生“入瓮”,我们在三楼耐心地等待,大约十一点左右,电梯司机把启功先生和侯刚先生从八楼带了下来,到了三楼,电梯门开了,二位先生以为到一楼,信步走了出来,发现不对,刚要往回走,我们马上迎了上去,我说:“启先生,我们太喜欢您的书法了,我们才想出了这么一个办法,您能不能给我们写一张字,哪怕写一个字都行。”侯刚先生很不高,说我们胡闹,但是启功先生没有丝毫不悦,跟我说:“在这里写字不太方便,你们把地址留下,我写好了给你们寄去,好吗?”我说:“启先生,您这么忙,不可能再想起我们。我们以后再想见您也不容易。”启先生说:“那这样吧,你们三个选一个代表,下午一点半到我家去拿,红六楼24号,可以吗?”一听这话,我们都很兴奋,说了多少“谢谢”已记不清了,只记得把启先生和侯刚先生送回电梯的时候,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下午一点多,我当仁不让地要到启功先生家,听说我要到启功先生家要字,分发报纸的一位大姐喊了一声:记着给我也带一张。
一点半,我准时来到启功先生家,启先生一身白色睡袍,让我自己吹电扇,启先生家满屋都是书,靠近南窗的书桌不大,半个书桌被书占领,只有一小块地方可以写字。
启功先生拿出已经裁好的纸开始写字,第一张和第二张都题上了两位电梯司机的名字,第三张开始给我写,我为启先生抻纸,“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春水,白头相见江南。”王介甫的一首诗跃然纸上,最后,启先生还把“京闻同志正”题上并盖好了章,三张字全部写完了,启先生说:“可以了吗?”我说:“启先生,我刚来的时候,邮局发报纸的大姐也特别喜欢您的字,您能不能给她也写一张?”,启先生又拿出一张纸写了一首诗,把大姐的名字也题上了。在说了多遍“谢谢”之后,我带着四张启先生的墨宝兴高采烈地回去了,我留了一张,现在挂在我的书房,已经成为我们家的宝贝了,其余三张当时就已各归其主。
这么多年过去了,每每回忆起这段趣事,便很激动,这已成为我人生经历中巨大的精神财富,启先生当时已经名扬海内外,对我们几个小人物的“无理要求”非但没有拒绝,只因我们喜欢书法便欣然为我们写字,我们的回报只有“谢谢”,这些趣事没有多么华丽的背景,但已让我深深感悟了先生之所以为大家所敬仰的原由
创作中.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31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3-3-31 10:52 编辑

《刘京闻书法作品集》序言

刘文华

在一般人眼里,书法是的简单的事,看起来只是写写字。从文化意义上讲,书法并不简单,因为写字不等同于书法。
学书其实也能做到简单。一要用脑,细心体会通晓其里;二要心存敬畏,以古正己;三要因循规律,恪守方法,科学训练。其行必能入正途,而尽赏其笔,尽成其美。其简单在于少弯路。
学书很不简单。书法乃是一座山,一门大学问,一项复杂的科学。求者穷尽毕生精力也未必得修正果,也未必能尽详其事,尽识其机,尽握其能。其所得或可至自乐、自养、自满、自足,且可快慰一生。亦可获赏、获名、获利、获得尊严、获得人生之意义。
故观作者书,可识作者路。察作者书中意,便晓作者心。书作者其学、其识、其养、其智、其性、其情,尽存于书内,尽现于笔下。
京闻君书名近年益盛,自初观其作赏其彩始,便知其灵性居于上。渐近识其人,亦觉温文尔雅,情真性直,外巧而内朴,且富见识修养。  
京闻为艺以理行,以心逐,以法为,以情化,以学养,以勤补,得入正途,欣得硕果。近读京闻新作,细心品味,又觉韵致开新,铅华渐洗,典雅尚存,潇洒尽显。
京闻从古,尤爱晋唐书迹。晋人清俊儒雅、风流逸宕之象尽收于笔底,尽藏于卷中。唐人清旷丰厚之态渐入字中。取范二王乃书者必修之课,世人多取其法,兼得其意。以京闻气质、灵性、情愫、心智、风范,事二王书兼及唐贤迹,可谓汲古人意,得古人韵。正是书与人同,笔与心合。
晋人书开儒雅风尚之先河,文人玩墨始,文字书写与应用平添了些许姿致,并助书法遂启新境。自晋起,书法发展进入到古雅壮美与典雅柔美相对相合之期。文人以学养书,以情驭书,以心付书,导致书法渐近抒情与挥洒。行草书不仅由此盛行,愈来愈促使书写之事走向对美的追崇与表达。优柔、静穆、温文、典雅、含蓄、潇散之风广为流行,遂成书法之主脉。
以书法特性言书,一为对美诠释,二为对心表述,三为对学养阐发,四为行为高雅,五为过程洒脱。故书者欣悦,识者存畏,赏者生敬。而京闻对书法的践行,正是以寻绎古典精粹为龙头,以表达心性为起点,以知识为动力,做到了书人合一。
书法审美的构建,始于哲学,终于辩证。虚与实、静与动、刚与柔、巧与拙、曲与直、收与放等等,相生相映,相左相合。此不仅是手段,更是理性原则,乃至标准。于艺术实践中若能相逐相守,明辨慎行,当可至其远。此仅为余之浅识,提出供吾兄参考。
京闻于艺术已有硕果与盛名。作为与之相共挚友同仁,唯期艺之久长,情之久长,乐之久长。以上所述,虽不及卓识,且为心语。仅应京闻君之命草成数言,即付。

癸巳正月于京

IMG_711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31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崇拜京闻:写给二王的粉丝
——刘京闻书法印象


张纬东

在我熟悉的书法界朋友中,刘京闻是个独特的人。理由如下:其一,平常神态安静,若谦谦君子,西服领带笔挺,一尘不染的样子。但几杯酒下肚,立即判若两人,思维敏捷,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常常有经典章句迸发。如果兴奋到极致,有应手的家伙儿,他敢甩掉外衣,赤膊上阵,奋笔疾书,在一长串的连环笑声中,常有精彩绝伦之作横空出世。其二,文武兼备,不光书法玩的上路,乒乓球打的也是业余中的高手,而且在打球的过程中,他还能从中悟出一套笔法,啧啧,人家玩都玩出品味来,使我想到王羲之养鹅、某人观公孙大娘舞剑之类的古代名人逸事。其三,革命生产两不误。书法乒乓球玩得好还不算什么,更要命的是买卖做的也不错,带着老婆小舅子及下边一拨子人,定格文化产业,几年下来,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下,让人羡慕嫉妒恨。他自己还堂而皇之给自己的斋号名之曰"文经堂",还有别人的活路吗?!
有此三者,京闻不出名才怪事呢!
于是乎京闻真的出名了,全国大展摘金夺银,各种荣誉接踵而来,按理京闻可以牛一把了,他有理由牛,他有资格牛。但是京闻这时期却沉静下来了,每次见到同行,都拿着自己的近作求教,谦逊得让人受不了,俨然像作秀一样,有必要吗?但他依然故我,虚心待人,时间长了,人们从他的作品变化看到了京闻谦虚的成功。京闻注定是要成就大事业的!我断定。
书法和书道是中国和日本对中国这一传统艺术的不同称谓,道和法始终是书法家审美追求的两只眼睛,道法自然的完美结合体不仅是毎个个体艺术家双眼的聚焦,也是艺术家群体眼光的集合。在书法发展历史的长河中,这样的焦点人物涌现很多,毎人身后都有大批粉丝追随。在众多书法焦点人物中,最耀眼的明星就当仁不让为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因此他们的粉丝团规模最大、人数最多、层次最高,要想在粉丝团中出人头地,竞争最惨烈,刘京闻恰恰选择了这个团伙作为他艺术打拼的舞台。二王是京闻心中的通天教主,膜拜二王是京闻毕生的追求和生命全部的意义所在。
我了解的京闻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呼吸吐纳,孕育生发。始于法,终于道,逐渐形成自家面目。总结京闻书法面目形成的元素我个人认为有三大体系:一曰山体系。谋篇布局字形结构历来是书法家作品中的重要节点,如何处理是体现书法风格的主要方面。京闻作品结体取法二王,走中正端庄一路,中规中矩,落落大方。偶然倚偏,姿态俏皮。故其作品整体赏观,小字小品静穆祥和,一派安然;大字鸿篇巨作庄严雄浑,风流倜傥,系出名门。纵观天下名山,京闻作品极似黄山:山峰高耸取向主要构架,苍松云海为其点缀情趣,风物人情叙述艺术传承。参研京闻作品,黄山不可不游。二曰水体系。笔法线条是书法作品的形质,是体现书法家风釆的核心要素。如果说京闻结体是师承二王,遵循教主,不敢更张,那么就线条而言,京闻的个性化就体现得尤为突出。其起笔顺入而下,一路欢畅,决无挂礙;时有小驻,亦顾盼生情,然后又顺势奔淌,随心而行;无急湍,无大浪,若小溪,若林泉,偶尔竹影淸风,随意彼岸结庐。观京闻的行笔,有时不知不觉能神游方外,那里百鸟欢歌调戏,仙人竹轩品茗,远山幽静葱翠,溪水潺潺清碧,让人流连,让人陶醉,让人向往。我以为京闻的作品是桂林的漓江,是漓江的阳朔,天工开物,神奇造化,不是雕琢,又似雕琢,拙若村夫,巧若浣女,动静相宜,佳且美兮,确实大手笔,让我辈心有感出:既生闻何生予?!三曰人体系。成就一个书法家,天时地利人和三才不可或缺。京闻是个幸运的人,也是个幸福的人。首先选择团队无误,加入"二王粉丝团",从一开始就让他顺天应事,站位准确,起点很高,取法乎上,他做的好;第二廊坊这块艺术宝地浸透了他,自由的空气能够使人健康成长,廊坊书法的沙龙氛围一直呵护着京闻的艺术成长;第三是京闻敢于超越自我的精神成就了他的今天。深造学习,虚心求教,一点一滴都晕染着京闻的作品,我们逐渐发现他的作品不呆板了,不单调了,不燥动了。一个有韵味的活生生的书法君子呈现在我们面前!三大体系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京闻面目,过去和现在影响着他,未来也必将推助他的发展。
春节放假,众书友聚会,京闻拿着厚厚的书稿请大家阅批,众人已习惯了他的套路,纷纷评头论足,最后,他郑重其事地跟我讲:约我为其新书作序。我开心地说:那你必须敬我酒。席间,京闻果然举杯相敬,我辈岂能不践诺!我言到:厚祥先生为你作序名曰理解京闻,我今为你作序名曰崇拜京闻。众人皆曰不可,谓言过其实。人去席散,静坐禅观,想起刚才的言辞,禁不住释然一笑,同时闪现京闻挥洒自如的神态,飘飘然若梦回兰亭一般,我的心笃定了。
京闻,别辜负了我的崇拜!
与中国书协副主席胡抗美老师在廊坊.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31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解京闻

王厚祥

两年前一次作品研讨会上,有书友批评京闻的字“写的太紧”,太严格依照古人的规法亦步亦趋,没有写出自己的心性。还有书友建议,你的基本功这么好,应该放开去写了。对此,我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我说京闻写字思路非常清晰,目前这种字就是他想写的字。他不是不知道自己写的紧,只是他不认为这是缺点。他现在的想法就是想打进去,想真正把古人想明白,就是想用全部的心思去写王羲之,不怕没有自我,唯恐写的不像。京闻也不是不懂得应该放开了去写,只是他认为现在还不是时候,虽然我们现在看到他的作品基本功很好,古人的元素丰富而严谨,但如果放开了去写,不过三五年时间,经典的元素就会消失殆尽。我当时还举了例子,说到七八十时间成名的许多书家,包括他们的精品之作,现在都没法看了,他们差在哪里?差就差在书法本体上,差在对古人深入不够,差在临写经典浅尝辄止,差在作品里面古人的东西太少,自己的东西太多。
京闻的女儿是乒乓高手,京闻的球打得也很好。他经常用打球来比喻书法。他说,争夺全国冠军的比赛选手一定要有好的策略,但技术上必须达到国手的高度不然空有制服对手的策略也将无法实现,明知这里用一个反手孤圈会很厉害,可你打不出来或没有到位,还是不能赢球!书法作品里想表现精美、秀丽,可你手头写出的都是破败粗野的线条,能行吗?国手都要经过自幼正规的训练,长时间分解练习一招一式,已期达到手法上的变化和精准,书法学习中我们往往缺乏这样的以一笔一画甚至一个起行收动作为突破目标的训练。打球还要找到正确的方法,比如球拍触球的角度,角度不对就无法发力,打出去的球力量大不完全靠手臂伸得长、扬得高。旋转的球是怎样打出来的?就靠角度和力量,就靠瞬间之内手指的细微变化。写字也是如此,笔法不对也无法发力,线条有力度不是因为按笔力量大,而是找到了正确的发力角度和方法。笔法的细微变化都在手指上,都在手指肚的感悟里。乒乓球有一个重要的特点,专业基础训练的高度决定一个运动员能够走多远,其实书法也是一样,你的基本功有多深厚,就决定了你今后可能达到的艺术高度。
京闻对于高档书画作品集的印制非常在行。一次我问他,我们国内印刷的书法册子有些感到已经很好了,但与日本二玄社的产品相比总还是有差距,是什么原因?是我们的机械设备仍然落后吗?京闻讲,目前国内大印刷厂的设备都是国际一流的,我们与二玄社的差距不在机械上。一本作品集印下来需要几十道工序,比如拍照、制作、调色、制版、印刷、装订等等,单说哪一道工序我们和他们都差不太多,但每一道工序在精细程度上我们又都比人家差一点点。一道工序差一点,几十道工序合起来差得就多了。这如同我们临帖,很多人都满足于粗略相同,一眼看去面貌相似,但细追哪一笔都有差距,哪一个字形、字势都没有精准到位。
近日一些书法的专业媒体对于龙开胜所提出的“书法是文化的更是技术的”观点讨论的十分热烈。这个问题的核心也是关于如何看待技法在书法学习中的地位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真正的书家其实心里都明确的很。李刚田老师针对学者型书家的观点曾讲过一句名言,他说,你是想做一个书家还是想做一个学者?书家和学者的着力点是不尽相同的,人人都懂得中国人写字是在写思想,是在写中国人的文化精神。汉字之所以成为艺术,就是因为写进了高尚的思想和精神。然而,多么优秀的思想,多么高尚的精神都要靠坚强的技术去表现。没有高超的技术,书写者的意图不可能表达的淋漓尽致。没有技术就无所谓艺术,艺术首先是精到的技术。
认识问题是一个大问题,它直接决定你的学习方法,决定你的学习效率,也决定你的发展方向。
几年下来京闻的书法水平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了当代写二王一路行草书具有代表性的书家。即使过去对他的学习方法有过疑虑的书友,也无不对他报以敬佩的目光,也不得不承认,京闻所走过的道路是正确的。
京闻的成功是因为他的聪明和勤奋,更因为他坚持了正确的学书道路。也许在今后的前行中还会有一些荆棘的羁阻,或者岐路的诱惑,但京闻表示,他将在这条道路上长期走下去。
我理解刘京闻。

二○一一年元旦于听雪居

与张旭光先生、王厚祥先生在一起.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31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品读刘京闻

刘传奇

又到了岁末年终,各种总结又开始做了,我们可爱的书坛也不例外。但我发现一个现象:就是总结别人怎么做的,即别人怎么操作运行宣传自己书法的较多,而总结别人具体怎么写的即别人怎么把自己的书法作品提高到新的高的境界的却很少。用网友的话说,这是“书坛多势利”所引发的吧!
假如总结这2010年谁写的最有成绩,在我看来就是刘京闻。我所以作出这样的评价并不是看其所获得的奖项有多少,也不是看其头衔位居何处,而只是从其具体的书作着眼。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谈一谈,以就教于书坛同仁们。
说实话,对于刘京闻在一零年以前的书作,也许并未完全成熟,虽然他那时也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的书作先前在《书法超市》有不少,平尺小品居多,但近来他推出了自己的一些手卷和册页,于是我突然发现刘京闻已经完全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书法之路,一条真正的书法之正路!
“正”是书法审美的一个主要范畴,古人就很是重视,它通常是和“大”联系在一起的。然而对于“大”,当代书坛正走向“真正的”“大”,面积大。显然这是一个对书法“大”理解的误区。虽然有人把这个归结为展示面积加大的原因,于是字和画都不得不大。但这也不是完全的理由,这明显是当代太过的商业化进程所带来的文化上冲击的具体体现。于是艺术变成了一种消费品,而不是抚慰心灵的工具了。我对“大”的理解是作品内在体现的一种气势,而不是作品的具体的尺寸大。我想刘京闻对“大”也有自己的理解,他的草书首先体现一种“正”,在正中彰显着“大”。当代写草书,由于受到“书法作品中一定要有对创作者感情的宣泄”的影响,“正”正在蜕化。翘腿伸脚,局部夸张,无来由的涨墨,都可以说是这一现象的体现。当然这也许是受了米芾王铎的影响太深的原因吧。其实此二人是最推崇二王书法的,比如米芾说“书不入晋终为下品”,王铎晚年更是对王羲之推崇备至。为何如此?我认为就是他们对自己“欹侧”之病深有理解的原因,故而一直于此深有感怀。“欹侧”太甚,乏于正气。也许也正是米芾王铎的负面对当代书坛的影响太深,这种太过追求“欹侧变化”的结果使当代草书失去了“正气”。当然当代的有识之士也是深明此理的,不是吗?不是有人提出唐以后书不学的论断吗?我想刘京闻也是深明此理的,他在颜真卿孙过庭身上寻找突破口,他成功了!也许有人会说刘的草书殊乏“大”气,这也许存在,那为何从颜真卿身上学习,却又把他们的长处丢失了呢?我想这就与书法的最高境界——书与情的有机融合有关系了。不过这对于刘京闻也是有原因的!
刘京闻的草书为何“殊乏大气”?我想这是刘追求书法线条从外在气势上而转向追求书法线条的内在韧性上有关系。书法线条缺乏内在的韧性是当代书法最大的毛病,笔与笔之间的内在联系少了,就像情感之线被割断了一样。表现在楷书上就是当代何以没有楷书大家的根本原因。表现在草书上就是满纸气势,满纸浮躁!任何一条线都像一根稻草,一扯就断。那如何根除此病?取法王羲之,而王羲之少有墨迹本的连绵草,最后只学习了王羲之的笔笔断草书,毫无生气。所以学习王羲之的人很多,而真正写好草书多没几个。不是说王羲之不好,而是我们不知道如何学。学取法孙过庭,是个不错的选择,古人也多有提倡。可孙过庭的绵性太过,内力太过,很多人都没有读懂他,更别说取法孙过庭而得其韧性了。我觉得刘京闻是当代学习孙过庭而得其线条之韧性最好的人。“韧性”何由得?非深解腕法者不知,刘京闻就是深解腕法的人。陆俨少的书法何以好,我觉得就是陆俨少深解腕法。纽挫之法悟,则草书境界自然高。刘京闻因深解此理,所以近来他的草书每多连绵然而气不绝。线条有韧性还不足以成功,也容易步入野狐禅,如何避免?颜真卿是最有正气的,刘京闻又深入研读颜真卿,得其架构,灵活处理,这样刘京闻的草书走上了高境界。当然完全狭隘的理解某人的取法对象是不会完全准确的,因为一旦一个成功者的取法假如绝对狭隘他也不可能成功。刘京闻的成功我认为主要是基于以上的认识吧!
我仔细看了刘京闻草书的尺寸,发现都不是太大。我有个疑问:刘京闻难道小字书都是悬腕吗?我没有看到过他的作书视频,但我想臆测一下。我们现在赞扬一些人作书,字愈小假如其人还能高悬腕,就愈觉得此人了得。况且,古人也有明确记载说是米芾作蝇头小楷都是“高悬腕”的,我想这也许是真的。但我于是就得出一条结论,因为米芾作蝇头小楷都是高悬腕,所以米芾的蝇头小楷很差劲。不是吗?要不然,怎不见其小楷的传世呢?其实他的特小的字也是不怎么样的,内气不足,天生之病,不可治愈,也许与高悬腕有关。我觉得作小幅书法作品,腕不一定要高悬,但万不能把腕死放在桌上,其实用一个字,“浮”最合适,“浮”于纸,而腕自然灵活,假如高悬腕,其实有时反而不灵活。我想刘京闻当也是这样写字的吧!
我认为对于书法作品的解读,就是要能见其书而知其如何写,方可为真知其书,不知刘京闻先生以为我的解读然否!
到西安拜访贾平凹先生(贾平凹先生观看行草十家展作品集).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31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寻踪二王
——刘京闻书法蠡测

周德聪

如果说21世纪中国书坛有流行书风的话,那一定是东晋二王行草在当代的又一次激活。放眼望去,中国书协近十年来的届展以及单项展或某些高规格的展赛,不惟行草数量占居绝对优势,即使是获奖作品,行草亦最为风流,而以二王为基调的行草书,更堪称翘楚!
刘京闻是新世纪书坛二王阵营中的一员骁将,其在众多的展赛中折桂的作品多为他最擅长的行草书。能在庞大的二王行草阵营中频频胜出,一定有他的非凡之处。
当下书坛,由于广大书人“闻风而动”,取法上都直指二王,从而形成了新的风尚,相似性的二王展览体大行其道。许多作品的取法与其说是对传统二王的回归,毋宁说是当代“二王风”的相互陶染,已渐失个性,难辨你我了。
刘京闻的行草,窃以为他的取法不仅仅止于二王,而是以二王为根基向上与向下的拓展与延伸,对二王法的生成与二王法的确立及演绎,进行了追踪模拟、融通,变移。从而形成其气势通脱,气息古雅、气韵绵厚的书风。
表面上看去,他的用笔率性而为,线条随字势流走,笔势一贯直下,或如飞瀑凌空,势若蛟龙入海,或如汩汩泉水,流泻自然成纹。在这种“自然”的背后,我们可以窥见京闻浸淫二王的深久,并于此中悟得笔法精义,其提按绞转、快慢疾徐所传达出的极富音乐美感的节奏与韵律,岂止于对书法的本体认识?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的规律——阴阳调和。何尝不在他的笔性上得到印证?正因如此,不激不厉的风规才宛然在目。
最令人耽玩者,是刘京闻书法的“线性”,具有浓郁的“抒情”特征,非钟鼓之激越,如短笛之悠扬,能臻此境,一定是经历了刻苦的技法训练,个中不乏对二王及其帖学一系众多大师的模拟。在反复的摹写之中体味先贤的用笔之法,校正自我的书写惯性与习气,以期达到意与古会的目的。这种“线性”,如果在线形,线质、线律与线构任何一方面有亏空,都将影响到“抒情”性的正常发挥。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显示出刘京闻驾驭线条、表达“线性”的过人之处。
我们在当下流行的二王书风里,不难看到刻意的顿笔与挑逗的形迹,也不准看到端庄似楷的《圣教》集字与行草相间的宋元尺牍的生硬组合,或许这就是二王传统平面化、模式化的表征。但是,刘京闻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与相似的帖系取法上,表现出不同的新理意态与个性化的笔墨语境。比如他的字势的欹侧,就并非是一种左低右高的范式,时或反向的表现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在字构开合与疏密变易之中,俏无声息地透露出别样的匠心。
就笔法与结字而言,古人创造的经典成为我们难以逾越的一座座高峰,在经典里跋涉所获取的“拟之者贵似”的愉悦,成为后世习书者的最大满足。倘若能在当下的书写里读出对经典的继承,对于任何一位书家都将喜形于色,更何况刘京闻在古代近乎完美的“法则体系”中融进了自己些许的个性,或者说他在趋同的“二王大众化”的流行语境里,演绎出别样情味,且被二王的粉丝们予以认可。
继承的纯粹性表达与演绎的多样化呈现,在京闻的创作中或有偏胜,但无论是本色的二王皈依,还是个性的宋元观照,都打上了“京闻色彩”,不管是何种书体,只要出之他的笔下,断不会在大众化的“伪二王”里湮灭,而能于此中亭亭玉立。
我常常感慨,古人在汉字书法里留给我们的空间并不大。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字体的演变,书风的变栘、书体的确立、流派的形成已然如斯,我们在繁荣书法艺术的进程中,往往是以敬畏缅怀之情,作继承大于创造的“拟古”,至于能在这种反复的“拟古”书写中,或在不同经典的相摩相荡里有所发现并有所表现,那一定是天才的书家。
刘京闻,便是得天之助、得地之利、得人之和的书法的“拟古”与“出新”者。还有什么比“拟古”而得古意、“出新”而得新意更令人欣慰呢?更何况每一个书家的书写惯性与古代经典确立的法则是有相当距离的,在临池摹习的过程中,都会消解部分古意而又保留部分习气,要真正得到”古意”是很困难的。但是,面对刘京闻的书法作品,只要稍懂书法历史,书法技法与书法风格,便能读懂他的取法或“法”、“意”之间的微妙表达。让书写接近古人又能彰显己意,那就离“入古出新”不远了。我们总是期望“创新”,事实上书法在汉代以后,随着字体定型,风格与流派的形成和发展渐被后世书人接受且奉为圭臬,可以说几千年来字体没有新变,技法在继承中或有丰富,书风在继承中或有渐变,但都没有本质超越。也许这就是“书法传统”的伟大之所在。
当然,一种书写范式的确立,很可能带来两种结果:一是对风格的强化,凸显个性;二是对范式的重复,形成模式。一旦形成模式且书写的所有作品有如机械化生产,虽不经检测亦合“标准”,这就值得我们警醒了!


(原文发表于《书法报》2013年1月16日第3期)
与张学群、王春新、王厚祥观看书法展.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31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展获奖书家风云人物榜】
No.9 >>> 刘京闻

14-33 IMG_706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31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展获奖书家风云人物榜】
No.9 >>> 刘京闻

24-19 IMG_7052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31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展获奖书家风云人物榜】
No.9 >>> 刘京闻

24-50 IMG_7058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31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展获奖书家风云人物榜】
No.9 >>> 刘京闻

33-75 IMG_7034.jpg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