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汶炀书舍 于 2013-3-27 17:14 编辑
书画欣赏
书画创作是以心中之“意”物化为“象”,书画欣赏则又是观“象”而品其“意”。书法欣赏是从单纯的黑白世界去体味气象万千,难度相对大一点,绘画欣赏有一个可以在自然物象中找到直接对应的具体物象。
一、书画欣赏的特征 书画属视觉艺术,当人们的眼睛接触到作品时,便产生了对作品的感觉。1、对作品的直观感受,指作品的形式,笔墨意韵、色彩、构图、风格等等;2、丰富的联想,从静止的作品画面中产生丰富的联想,得到美的体验和享受,从观赏品味中自身情感的移入和参与,联想出一定的审美意象,联想出一定的笔墨语言,如苍茫、豪放、飘逸、秀丽、婉约等,进而获得再创造的愉悦,从此角度看,欣赏有时候也是一种创作。
喜爱中国书画艺术的人,往往都会对一件成功的作品玩味不已,历史上优秀的字画碑帖更不用说了,能使欣赏者如痴如醉、拍案击节。中国书画几千年的历史里,至今仍然以几根线条和几个构思、几个墨团征服着数以万计的追随者,其旺盛的生命力来自作品和欣赏的氛围,当我们面对历代大家留下的杰作,我们会激动万分,情不自禁,会为其精彩而陶醉,叹为观止,我们还从历代作品中品味出古代文明之璀璨,从中发现历史、时代、生命、人生和寄托…… 二、书画欣赏的思维
欣赏是以书画作品为对象的思维活动,面对作品,欣赏者的思维活动便渐次展开,有以下欣赏的命题可交替反复出现: (1)作品的基本风格是什么? (2)格调?才情?品位?气息?功力? (3)作品形式与内容的相得益彰? (4)笔墨?色彩?构图?章法? (5)创作路子?取法? (6)历代书画家对其的影响?有何取舍? (7)当代书画家对其的影响?有何取舍? (8)西方艺术观对作品的影响?有何取舍? (9)历史的纵坐标与当代的横坐标的完美结合? (10)成功与不足?个性风采与习气?
若再对作品创作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则能更深入更准确的把握作品的艺术特点和长处。
通过以上一些欣赏思维活动,使书画欣赏在比较、综合、分析、判断中进行,不但使欣赏不空洞,还考验了自己的眼光和分析判断能力。 仅留于好与不好,喜欢与否的简单感觉,对欣赏的全面和深化是不够的。 三、书画欣赏的主观性 书画欣赏既然是一种再创作,那么就必然带上或多或少欣赏者的主观性。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由于人们的审美、气质、性格、经验等存在着差异,所以欣赏时,各有所好,有的喜欢道丽美,有的喜欢浑朴美,有的喜欢峻峭美,有的喜欢雄拙美等等,但即使存在审美的主观性,也要肯定书画美有一定的普遍客观标准,一个规范的、共性的标准,这个标准由艺术规律决定。 书画的技法手段可以用眼去观,眼观画面的构图、形质、工拙等,这可简称“目观”,目的是观“形”。但欲观其神,还得“心观”。 唐代张怀罐在一篇文章对“心观”的说法是:“唯观神彩,不见其形”,庄子也有所谓:“目击而道存也”。“心观”是懂得书画或擅长书画收藏、内行人的欣赏层次,这种欣赏方式在中国道家哲学中叫“玄鉴”。“玄鉴”即深入观照之意,它包括两方面的涵义,其一,观赏;其二,心悟。 所以,从欣赏立场来看,西方油画艺术的欣赏重“目鉴”,这与西方艺术的重写实有关;而中国艺术是重写意的,故重“玄鉴”,此为两种不同的欣赏思维和习惯,从此也可看出,中国书画艺术是直指心灵的。 四、书画欣赏的程序 书画欣赏的感觉程序是: 构成(构图)——笔墨——色彩——用笔——用水——用色——用墨——构成…… 先从宏观上审视作品,把握住整体氛围和风格归属等,欣赏总的精神气质在首位,这如同看一个人,如从远处走来一个人,此时可见其大概的精神仪态,待人走近时,又可观其气色容貌,待再与之交谈,又得其言语,若再一步深交,则可观其品行德行。同样,欣赏字画先看大势,审视整体艺术气息,再看细节的笔力、色彩、线条等等。 唐代张怀罐说出了书画欣赏的最高层次:“虽迹在尘壤,而志出云霄”,欣赏者的目的是通过作品去领略“志出云霄”的书画艺术的格调、风格、志趣、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