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论坛总务

【第一现场】李双阳书法篆刻作品展在江苏省美术馆举行(2013.3.20 南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6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贴:

本帖最后由 江智猛 于 2013-4-6 21:29 编辑

                                    情系率真  笔歌墨舞

                                                                                                               ——浅识李双阳书法作品展
                                                                                                                                              江智猛
           
      李双阳老师的书法植根于传统,多年来不激不厉、渐行渐修,逐步形成了一种具有个人独特风格的艺术语境:一是娴熟的笔墨技巧。他的作品注重线条质感与形态的变化,融汇了楚简线条干净爽利、古朴自然的抒情特征,动势飞扬,字字灵动, 用笔捭阖自如;笔墨韵味淋漓尽致,较好地体现出现代情感与传统笔墨的有机融合。二是对作品的整体观照。在他灵动的笔法和结体中,点、线都是处于运动状态的,并通过疾涩、轻重、疏密、欹正、聚散、浓淡、枯润等诸多变化,保持着彼此的和谐与平衡。章法上通常采用符合传统审美的样式,同时又注意行气的连贯呼应以及字形的挪让经营,巧妙安排、不落俗套。三是大写意式的抒情表达。他的书作总是蕴含着浓郁的情感内涵,往往能够随情赋性、依势用笔,性情所致、落笔纷披,使人强烈感受到有一种激越的情绪在字里行间宣泄。瓦翁、沙曼翁等前辈以及黄敦、苏金海、马士达等师长的谆谆教诲、耳提面命以及王伟林、孙玉林、顾工、林再成、徐世平等同侪的切磋磨砺,使天资聪颖的双阳兄在见识上、心量上不断地超越凡庸,悟出了“如何走主脉道,占制高点”的奥妙(言恭达先生评语)。诚如李君自己坦言:“书之道,非苦思自学可成才立世之相。由经投师问道,方可入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也。”
     当代书法的主流方向无疑集中于对传统经典作品的继承开掘与时代风尚、个性的融合上,如何做到既有形式与视觉上的感染力,又不乏内在的意蕴与人文精神,是书家共同面对的问题。而书法繁荣的背后,是热闹浮躁,或轻狂自信,或止虑迷茫,多裹足于技术层面而难于升华,守正者取貌遗神,创格者作势弄姿,游离于书法艺术的堂奥之门。在书法创作上,一种普遍的现象是工于精微者而失之于浑厚,得大气者而又失之于精微,难有二者兼融者。李双阳先生的一些作品中笔精墨妙又颇具沉郁豪放之气,是极难能可得的。这与他取法“二王”之外,又追骛陆机《平复帖》的质朴、、张旭《古诗四帖》的豪放、、孙过庭的《书谱》流畅兼及碑碣。。。诸体诸法烂然于胸,又借腕臂之功而骋浩荡之思,笔墨淋漓而情怀激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李先生的书法工放之外,又能大小兼工,其小字灵巧如玑珠跳荡,散淡而意趣十足;大字结体安和,用笔沉实而具飘扬之姿,气息苍润而简穆。今之作大字者多极尽作意,少有雅正静穆者。康南海云“作榜书须笔墨雍容,以安静简穆为上,雅健次之,若有意作气势,便是沧父,凡不能书人,作榜书未有不作气势,此实不能自掩其短之迹,昌黎所谓“武夫桀颉作气势,正可鄙也……”康氏论书多有偏激,而此论诚为中的之言,这也是其晚年大字书法用笔平实、提顿不甚分明而起止无迹,却天资神纵,具有磅礴气势的注脚。李先生大字正得“安静简穆”之旨,其静穆之气首先根源于其雅正的书风,而唯其“正”,方能得之于大境,所谓正大气象也。本人数见李先生榜书大字,皆摇人心旌,而其少有展示者,君子藏器,于斯一见。 李先生在书法上虽以雅正为主,然其本人却是一个充满激情、富于思考与想象、具有求新探奇精神者。正如他的性格一样,其儒雅平和,处事练达,而又不乏谐趣与幽默,思维敏捷,易于动情,每遇知己投合者则言语肆放,形色毕现,显露出其艺术型的才性。他对一切艺术形式都具有天然的亲和力,不仅欣赏与沉思其中,而且多有尝试。如 “破”与“立”等阴阳兼备方法及独特表现手法影响了一大批后学者。另外,他对艺术表现形式的敏感、所思与探求颇见匠心。如其对各种书写纸张材料的尝试、与之相匹衬的书体及风格的择取、章法构思安排等,都极具视觉感染力,实现了传统笔墨与现代形式下的意韵融合。尤其是李先生的周围凝聚着当代最为活跃的书法力量,并拥有丰富而快捷的信息资源,他的书法创作近年来始终处于激发性的状态,灵思飞动,常常彻夜于案头走笔龙蛇,兴酣中挥洒着其才情,倾诉着其心中的境界。
    探究李双阳先生个人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恐怕缘于其对典型江苏性情的书风的钟情和对传统艺术精神的理解。早年他在瓦翁老先生的指导下学习书法,渐渐对书法有了更深的领悟,常感悟先生所述书法本体的语言和书法以外的弦音。 瓦翁先生常对其言:“字写工不难,当以写活。” 在双阳的书法创作实践中,尤其是大字行草书的创作,其审美的理路是“写活”的。他的大字草书深受徐渭、祝枝山、王铎、傅山等大家影响,他的大字草书取法明清兼容魏晋和宋元诸家草书中的元素,不仅体势开张,而且一点一画细腻到位。尽管他自己称“喜欢那种浑然天成、质朴不雕的东西”,但是从书法的技术把握上,他不仅注重信手挥洒的情绪宣泄,同时也非常重视笔墨技巧的把握,并没有因为抒情而失却技巧的法度,这对于他逐渐走向“技近乎道”确立了良好的起点。他的大草书风格特点缘于其多年来对各种艺术风格的思考、探索以及对人生与自然的感悟。并把其潜浸传统与锐意创新当作生命体验的一个过程,在书写过程中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审美色彩,从而达到了更高的艺术境界。正如张旭光先生曾评论其作品:“帖学的流畅感比较强,与其他年轻书家相比较,有一点深刻的思考。其行书、草书创作儒雅的东西多一些。他最近一直在思考、在探索,并吸收了一些魏晋时期楷书的营养。也吸收了一些白蕉浑圆、华滋的东西。我认为他在追求一种文雅中见奇绝的境界。”总之,李双阳先生的书法作品,弥漫着一种清新秀逸、灵动飞扬的气息,使人从作品本身自然引发出对书法文化精神与品格的思考。然而,对双阳老师来说,这番努力和期翼并非其斤斤着力之处,这必竟只是入帖作加法阶段的必备积蓄,仍属于点画形质的范畴。“技进道不进不可,技道两进也。”,具体可视的形质之美是书法通向神明之路的基石,情调的营造和韵味的提升当为书道更为高远的人格追求。在双阳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种希翼中的努力,一段时期以来,他正致力于用做减法的方式来找寻一种简淡之美,这是足以欣贺的。相信他所认知的减法不仅是对法度技巧不打折扣的提炼与升华,更应当是人格修为和学养积淀的大累积。在书坛颇为浮躁的今天,李双阳先生难能可贵地保持着固有的低调与执着,全身心地追求书法艺术的真谛;同时对待师长,对待朋友,对待事业,他依然热情真诚、朴实如初,因而得到识者与闻者的一致好评。李师年轻气盛、任重道远,且正值其艺术人生的黄金季节。因此我深信:以其睿智、勤奋和艺术创造力,他一定会在今后艺术的征途中上下求索,并取得更加辉煌的艺术成就!

  (江智猛,福建省龙海市文体新局副局长、 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龙海市诗词学会会长。)
电话:13960129868     0596—6588588   邮编:363100
详细地址:福建省龙海市石码镇紫葳路文体中心大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2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3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3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可喜可贺,年轻有为,前途不可限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5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5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8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论坛总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30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1_277:}{:1_27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4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3-3-21 12:08
【第一现场】李双阳书法篆刻作品展在江苏省美术馆举行(2013.3.20 南京)高清晰作品全放送

超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