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4469|回复: 12

人美推出《彭利铭书法作品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5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人美推出《彭利铭书法作品集》
tst107589.jpg



在2013年新春到来之际,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彭利铭书法作品集》正式发行面世,与广大读者见面。
此集共收录彭利铭书法作品137件,其中既有大家熟悉的他擅长的行草;也有部分显现他传统功力的巨幅长篇楷书;同时还能欣赏到他的篆、隶、碑和国画作品。而大部分自作诗、联更是本集的突出亮点。
此集封面是启功在病重时题写的,封页由沈鹏题写,欧阳中石、刘勃舒、林岫分别亲笔题词寄语,李铎、张海、刘大为、王明明分别作序撰文,邵大箴、段成桂、赵长青、何家英、陈履生、苏士澍、陈振濂等一大批书画界权威撰写评介,他们都从不同角度对彭利铭的艺术、人品及成就给予了充分和高度好评,成为本集的又一突出亮点。
彭利铭1965年10月生于湖南,长于京城,少时受教于中央文史馆诸前辈,后师从欧阳中石教授。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青少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利铭其人其书
利铭与我交往屈指已25个春秋,忘年之交,情谊深厚,以弟相称,皆因凡遇坎坷则能推心置腹之感。
利铭性格豁达,处事多宽容,心热如荼,乐于助人。于人心趋利之当下,委实难得。
利铭跻身书画界30余载,洞明书画之道,擅评论,洋洋洒洒,数千字一日可得。书画界朋友爱其文笔,求文者不绝。利铭从不推脱,日间烦事锁身,便于夜间动笔,掌灯构思,天明完稿。书坛、画苑,每有重要展事,亦常见利铭身影,组稿、策展,撰写新闻、联系媒体,忙得不亦乐乎。我曾多次赞其为中国美术界不开工资的〝宣传部长〞。经年如此,利铭为他人做嫁衣者无数。每言及此,其皆憨然笑曰:“为朋友累,虽苦犹甘。”此德此行,于当今书画界口口相传。然天下之大,众思终非一致,阅人总有臧否。逢褒扬,利铭不过一笑耳,以朋友之道处之;遭非议,甚或误解,也不过一笑耳,仍以朋友之道处之。利铭从不论他人之非,信奉“为人谋,须忠;与友交,须信”。 为书画界所称道。
利铭善书,犹喜行草,擅作大幅,信笔写去,汪洋恣肆,大气磅礴,此为书者心性也。加之读书著文之功底,使利铭之书兼具了文气与豪气。
书道之难,难在有法。有法而不依,是为野狐禅;依法而步趋,是为死书匠,终难成家。利铭依法,而不为法左右,意在寻求法与心相契相合之所,虽尚未臻至妙境,但已颇有心得。凡行则有心得,为利铭学书之旨。直指人心之书,虽有不足,但其真可鉴。利铭未称自己为书家,却已具备书家之气质,之修为,之胸怀。
观利铭累累巨制,余尝纳罕,其终日忙碌,为工作,为书坛,为画苑,为朋友,兼有为生计,何时能书耳?答曰:“饭后、睡前,心无杂念时。”殊不知,利铭坚持日课两小时已有数年!书性宜养,贵在坚持,利铭恪守此道。
近年,利铭又以楷书示人,成就斐然。行草乃纵性之书,笔端所纵,尽为书家之情、之性、之胸臆,逞一路放歌之势。然久之易散漫,因乏内敛,而失之文气。利铭谙此,遂踅回碑帖,云淡风轻,诚奉楷法,终日临帖若小学生一般。
利铭楷书亦喜作长篇,《三字经》《千字文》《前后赤壁赋》《道德经》《滕王阁序》,皆一气呵成,首尾气脉贯通,其以颜筑基,以碑给养的书风,气象中正,笔力雄浑,观之娱目养心,宜生正气。爱书者,当如是。
书道乃心道,书人之心也。心正则笔正。王右军、颜鲁公、苏东坡、康南海,书风所以各领风骚、绝唱千古,其力在心正,在品高,在骨硬。利铭之书气象纯正端方、豁达豪放,一如其人;利铭学书之路主线分明,取法端正,自系康庄之途,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笔耕不辍。如是,自当前途无量。
近闻利铭涉笔丹青,为之欣喜。书画同源,抑或更有一番天地!




获悉选近年优秀书法结集出版,为之欣喜。简笔数言以贺。
                  刘大为  2012年10月21日 


彭利铭君擅书法与绘画,在书画评论方面也颇有建树。他的书法以行草见长,且有扎实的楷书功底,书风自由潇洒而有气势,格调清新纯正。正如许多论者指出的,利铭的书法成就,得益于他的绘画功力不浅。不过,我还以为,他对人生的体悟、对书画创作原理的深入领会与研究,也就是说,他的全面修养,造就了他在书法领域独特的个性面貌,并显示出雄健的发展趋势。
  ——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利铭君的书法作品有才气、有情志、有趣味、有意境。他的大字榜书中规中矩,中庸之道;笔法雄强豪迈,结体自然平稳,大气中见精神,笔墨间带修养,博大处显胸怀,点线内存率真。常在报刊上见利铭写的书画评论、文章,很到位,也常接到利铭发来的自撰诗、联,写得好。如此收获,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利铭是多年的好朋友、好老弟!字如其人,利铭可交可信也!期盼利铭沉下心来,守住寂寞之道,稳步前行,来日定有更大成果!
  ——何家英(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彭利铭君于书法一道孜孜以求,经年不懈,至今日书有所成,且影响所及,对推动当代书法的发展亦小有贡献。
  书法是中国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一种文化和艺术的表现形式,它的承载,它的表达,在无比丰富和复杂的信息中,又特别表现出了艺术方面的种种情愫,其规律性在传承中得到恪守,而恪守中的变化,又演绎出了灿烂的历史,真草隶篆,以及像“二王”那样无数的自我。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举凡有成就的书法家都有深厚的功力和独特的风格,他们运笔的节奏、韵律好像美妙的音乐,或婉转或雄强,能者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利铭的书法得此真谛。
  利铭聪明好学,又得众多名家教诲。利铭见闻颇多,亦有益于书法。他的眼界和品位决定了他的书法态度。在当代书法的现状中,书法态度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尽管它可能不能反映到实际的书法成就中,可是,过于功利化的、职业化的、市场化等等问题都会影响到当代书法发展的整体走向。利铭多年来潜心研习,他所表现出的书法态度超于世俗之外,因此,他的闲适就影响到了他的书风。显然,利铭的专业倾向决定了他的书法态度,由此他没有进入到流行书风之中,用异化的方式曲解中国传统书法的精神,从而成为一个赶潮儿。他在各种风向与潮流的涌动中所表现出的独立性,也是当代书法中难得的一种书法品格。
  处于发展中的利铭在人们的关注中已经找到了书法的感觉,这是很多专业从事书法者一生而难以获得的感觉。古人常把这种感觉、感悟归之于天性,而现代书法发展中通过教育所获得的基础知识,往往忽视天性,常常把感觉的发现与培养置于法之后,如此,书是书,法是法。中国书法的核心价值观潜藏在自古以来无数的书论之中,而当这些书论与今天书法的社会环境相遇时,文化上的冲突不仅是古今的矛盾,还有文化变异中的书法根基的动摇。作为书家的利铭以一己之力难以改变大的文化格局,然而,他所坚持的书法的文化立场,使得他能够把握住笔性感觉,其夸张、变化皆在法度之内,既有古人之意,也有时代新风;既取众家所长,又能够为我所用。他笔下的线条在变化中显露出不拘一格,具有北宗山水之点线理念,亦能得大写意花鸟之线条构成。透过利铭的书法可以看到他生活和学养的积累,成就出他独特而敏锐的审美视角和自己的艺术境界,格调品位都凸显出现代审美意味。
  利铭年轻有成,然书法是与生俱老的艺术,所以,利铭的书艺之路还很长,我和所有关心他的人都在关注他的发展和未来,并满怀信心。
  ——陈履生(国家博物馆副馆长)




  吾友彭君利铭,性喜挥翰,笃学能文,书坛俊彦也。其学书之道,乃尊古人师古之道,而性情之真近于古人也。尤可观者行草书也,上溯魏晋,下耽明清。由悟而得之神韵,往往精妙,更益天资静穆,悟性圆明,则有感遂迁,笔超法外,其自然之美妙,亦自别开生面者也。今将往日书作撷成专集,属加题识,可望他日技道两进,一日千里,则更有富于往日者!
  ——段成桂(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






  利铭为人处事的热情、率真、坦诚,在书界有着很好的口碑。
  利铭新作进社区,入工厂,现场书写春联、福字献给一线工人;送佳作进武警军营。以实际行动响应中宣部、中国文联“送欢乐,下基层”号召,身体力行,到“中国书法进万家”的行列之中,足见利铭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利铭多年以行草见长,大气而雄浑,流畅而富有韵律节奏,有着自己的审美修养和理念。近来多以楷书面世,结字宗颜体神韵,用笔涉欧、柳之取势,略参碑法收转之笔意,显露出涉猎广泛的扎实功底和回归传统的信念。
  利铭的书法创作与理论研究,在书界早有共识,非三言两语可概述。我想,用他新撰的上联“耕牛尚在耘千甸”评价他的勤奋和努力,倒是再恰当不过了。
  ——赵长青(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看了《彭利铭书法集》,真是从内心里为小兄弟取得的成就而高兴。书画界同道们对利铭的作品赏评都很到位,这里就不再重复,我想补充一点,就是利铭在书画界起到的作用和贡献。
  想当年,谁在努力推介老一辈的大师巨匠?谁在为那些老先生的经典力作竭力推广?是彭利铭。
  吴作人、萧淑芳、董寿平、何海霞、田世光、启功、周怀民、潘絜兹、许麟庐、白雪石、崔子范、于希宁、亚明、溥松窗、宋步云、宋文治、魏紫熙、卢光照、吴冠中、张仃、娄师白等等一大批老前辈,利铭常陪护左右,或撰评论、写纪实、搞采访,或策划展览、组织活动。那时北京的绝大多数老先生,一有事首先想起找小彭,他们对利铭都十分信赖,可以说近三十年来,利铭在书画界与新闻界架起了一座桥梁。吴冠中先生曾题字“文章,朋友,常往来”赠予利铭,足见对利铭的肯定。那时京城书画界没有利铭推不开的门,没有利铭请不来的人。而利铭通过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所记录、撰写并见于各大社会主流报刊上的百余万字的各类文章,是那个时代所留下的宝贵资料,那是利铭的财富,也是社会的财富。
  我以为,这是利铭为书画界为社会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其历史值价不可低估。
  ——苏士澍(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利铭是当代中青年中一位颇有生气、才情与智慧的书家。率真、热忱、执着构成了他艺术生活的人生标式,而清蔚、浑朴、雅逸洒脱的书艺风格是他数十年来求索的审美理想。利铭注重传统、力求通变,其行草书出自“二王”,正脉入手,又参明清诸家笔意,更重作者情性的发挥,所书大气豪放,意趣烂漫,很有风韵。尤其值得一提的,一是利铭十分看重书外工夫,他的自作诗联与艺术评论为他的求艺开辟了新的天地;二是利铭十分看重书家的艺术实践与社会服务的结合,他恪守“敬天爱人”的传统文化理念,为社会公益事业付出很多,体现了一位书家的社会责任担当。
  书法是书家才情、学识与人文操守的综合表露,书法是“修”出来的。路还长,我们期待着利铭更上新楼!
  ——言恭达(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当今书坛,书法家们不懈追求个性与创新,继承前人、融古汇今,彭利铭便是其中锐意进取的一员。利铭生于湘楚大地,成长于首都北京,为人聪慧率真、朴实坦诚,做事自信热情、勤奋持久。多年来,他在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书法艺术中,以不倦的努力,作了深入的探索,刻苦钻研取得的成绩,可谓天道酬勤。
  利铭书法注重吸收众家之长,努力追求一种自然的、超意识而不超法度的线条美。作品力求气势与韵律的协调,用笔方圆结合笔力雄健、挥洒自如。章法追求疏与密、粗与细、急与缓、轻与重的对立统一组合。在书法艺术的追求和理念上,利铭一直在努力将对毛笔理性的感觉和学到的知识结合到实际创作中,尽量发挥线条的韵律、粗细、浓淡、虚实、快慢的变化特点,这是一种心情、性情的表述。
  品读利铭的作品,明显感觉到其气势豪放、特色独具,表明他近来对传统艺术语言形式的深入借鉴以及对大众审美的关注,也表明了利铭对文化内涵与笔墨当随时代的理解和探索,以及他对艺术发展、时代精神的独特见解,表现出对现代审美的深入领会。不可忽视的是,利铭具有的传统文学修养和美术理论造诣,对于成就他的艺术高度,同样有着鱼水一样的依赖关系。因此,他的作品取法多师,为己运用,自然流畅,富有韵律节奏,同时还洋溢着一种创新精神和个性特征。
  当下正是利铭艺术创作的黄金年龄,艺术之路还很长,衷心祝愿他,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
  ——吴东民(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利铭兄聪慧干练,乐于助人,是个热心肠。最近他要出本集子,嘱我对他的书艺点评几句。我对他的书法早就有所关注,那是几年前他和龙开胜一起在湖南举办书法联展,我也应邀而去。看到展出的作品,初步的印象就有了:有根底,有追求,不落他人窠臼……大体如是。
  而今他将积累的作品整理汇集,寄来初稿本子,征求意见。我一张张细细翻看,一干作品,有些平和简净,有些风云激荡,熙熙攘攘扑面而来,很是引人。
  观利铭兄书作,如以书体划分,大体可分楷书及行草两个方面。以楷书看,应属于颜字体系,有麻姑仙坛的样子,端严方正,而其中近代华士奎的影响也隐约可见。点画结构之间,从规矩方圆的意识中显出功底,却又表明他绝不是规行矩步的严守者。在这里我能看到他对古法的继承又能触摸到他性格中的不拘。以行草看,源出何处,很难判定,非魏晋唐宋,非元明,倒是有几分清代旷士之风—任情,纵笔,萧散,旷达;不傍门户,不落羁绊;满纸风云,时出新意;毫楮之间,气象万千。
  孙过庭有这样的话“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而利铭兄的行草正是循着这一路径去践行的。他不去追求某一种固定的书写模式,而另辟蹊径,缘情造境,一任自然。各种变化都在恣纵的挥运中生成,所以他的行草书作是篇篇不同的,我想这正是他书艺的特点,同时也是他的才能与追求的体现。
  ——吴善璋(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当代书法的发展离不开热爱书法事业工作者的默默奉献,彭利铭先生在书法界有如此大的影响,正是他辛勤付出的结果。他不仅是书法事业的积极宣传者、优秀的评论家,更是一位出色的书法家,他的作品很有自己的思想,草书作品奇崛奔放、气势开张,犹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绵延千里,气象万千。他的楷书作品温润端庄、怡然自得,很是难得。特别是他对唐楷的研究、继承、创作更有独到之处。
  相信利铭在书法事业上会有更多值得我们期待的成就!
  ——张改琴(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彭利铭兄作书有明清人长枪大戟风气,点画于雄肆荒率中得清雅之韵,大类傅青主、蒲作英翰墨作派,揖让之间,饶有古气,于京华书坛馆阁工稳一路外能独辟蹊径,倘假以时日,高自标置,必有可观可佩处也。
  ——陈振濂(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利铭先生是位极富灵性的书法家。他的书法深得自然造化,不主故常,唯变所适,以写胸臆。手中之笔,如公孙剑舞,腾挪自由,而寓际天极地之灵气。非江山之襟者,何能及此!与利铭先生处之愈久,愈能知其性真,识其胆豪,而愈加赏其书作。其嗜翰入骨,陶蕴风采,以借古开今之气魄,创新我之别格,可谓难能矣、超拔矣!每每披览其新作,常为其真力弥满所震撼,为其锐意创变而感动。
  ——陈洪武(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






  6月,在中国书协理事会上,利铭兄把他的作品集打印稿递给我。因我应邀到浦东干部学院为院士专家班讲课,只是大略翻了几页,便于匆忙中获得了一种激动。
  书家的成长,大概是两种途径。一是自幼临池,中规中矩,长期坚持,处处到位,加上学养和才情,便脱颖而出。其作品也完善无瑕疵,偏于理性。第二种是自开始便以才情胜,虽不处处周全却真情弥漫,一边吸收古人,一边创作,到最后功夫也补上了,创作也入佳境。其作品个性突出,感染力强,偏于感性。利铭兄属于第二种成长途径,是一个有创作激情的书家。为此我一直在关注他。
  他的行草书作品,大开大合,跌宕苍茫,郁郁勃发,大笔当歌。他在二王基础上,更多地融入了明人的浪漫情怀,尤其对张瑞图的吸收,即表现了横折的特色,又扩大了空间,增加了气势。同时他的线条增加了章草及汉隶的意蕴,从而呈现出洒脱而不轻滑的质感,彰显了遒劲之美,由此窥见了他内心世界的豪迈与强劲。我还注意到,利铭在创作实践中也受到当代大家沈鹏先生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对于他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古典离我们太遥远,理解起来有一定“隔”的冷漠,而今人大家就在我们身边,有温度,有亲切感,有时代审美共鸣。耳濡目染,影响便在其中,提高亦在其中,从而通向古典的深奥。因此,在一个阶段师法今人大家,也是有效途径之一,关键是要有取舍的自觉与能力。
  有文人的深刻才会有个性的胆魄与表达。利铭的行草书在广泛的吸收与孕化过程中,已经表现出足以使观者感动的强烈个性。这源于他心底的诗性和多年的读书学习所生发的思想。我经常在报刊上读到利铭的文章,有文化的、有书法的,还有针砭时弊的,真情所致,立场鲜明,他的思想和情感紧扣着时代在前行,在升华。他还善于自作诗联,一任自己的情怀在古典形式中恣肆地驰骋。文人士人天生是兼怀天下的。中国所有的文化经典都是先贤忧乐天下的生命深处的表达。唯如此才是高尚的、高远的境界。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倡导书家、画家要有文人情怀,要有诗性的表达,要自作诗文,要我手写我心。这就是书法家的标准。如果甘当写字匠,那就另当别论,或绝无可论了!
  ——张旭光(中国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








  认识彭利铭十多年了,每次见面都是印象深的,都是快乐的。他是性情中人,总是叫我“晓云姐”、“孙姐”,坐下来就是侃侃而谈,有声有色,在一招一式间,起承转合,抑扬顿挫。说话时,两眼炯炯有神,口才实在是好。我颇有兴致,觉着是在听说书,是在听论理说道,充满亲切感,更充满正义感。
  这次他要出一本八开大的作品集,让我在后面赘言几句。翻开厚厚的样书,觉得利铭兄是花了心血的,准备也是十分充分的。这是他这些年来积累下来的精品,也有专门为作品集量身定制的。扑面而来的是雄浑厚实、弩弓开张的气息,忽而如见大漠黄沙、长烟落日,又忽而如见龙腾虎跃、万马奔腾。各种书体兼备,各种形式皆有,有长篇小楷,也有擘窠大字,有气魄,有胆量,也有天真,有情趣。
  他说第一次写篆字,我看却是训练有素,老到苍劲。他说第一次画画,我看却是充满水韵墨味,颇有新意。他说这是第一次出这么大的作品集,我却感受到这本书法集沉甸甸的份量。他告诉我,每张字大都书写再三,许多局部都动足了脑筋,反复考虑线条的浓淡枯湿和章法变化,寻找心灵的感觉。
  两年前,我应邀参加了利铭兄在南京社区的美术馆的书法展开幕式,展出了他许多幅楷书,铁画银钩间还非常仔细地打了格子。可见他用了许多的时间和精力。再一问,这些作品都是无偿捐给社区美术馆的,这令我十分感动。我知道他是有这种古道热肠的人,他会尽自己的全力帮助别人,说话算数,掷地有声!
  利铭在书法界做了许多的工作,尽心尽力,其能干是闻名的。他以他的人缘、他的热情感染带动人,使人觉得合作愉快,心情舒畅,能做事而且能成事。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在利铭兄的身上,看到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景仰,看到的是书法事业的兴旺发达。真诚的祝贺利铭兄的书法集成功问世!
  ——孙晓云(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美术馆馆长)
A0261854photo0000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彭利铭书法作品集

出 版 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作  者:彭利铭
责任编辑:赵小来、杨会来
策  划:赵喜锦、杨永昌
出版日期:2012.09
开  本:8
印  次:2012年12月第一次
所属类别:书法篆刻
定  价:380.00
ISBN: 978-7-102-06162-7


内容提要
体味古今 意趣翰墨
□ 李 铎 (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
利铭生于湖南,长于北京,他为人聪慧率真、朴实坦诚,做事自信热情、勤奋持久。看到他一步一步地成长、成熟,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甚是喜人。我很为湘楚大地走出这样的青年才俊而欣慰。
看了利铭的书法作品,感觉在四个方面显得尤为突出。其一:有气魄,敢下笔,放得开,收得住,气势、气韵把握到位。其二:笔性感觉新颖,夸张变化皆在法度之内,这是有古人之意,也有当今名家之笔,但众家所长都让他消化吸收成了自己的“势”与“趣”。他的创作极具热情,一旦提笔,其情感渲泄就一发不止。丈二巨制一气呵成,随心而动,附笔而出,轻重缓急随运而生,首尾顾盼,妙发笔端。这种把握巨制鸿篇的能力,实属难得。我常说学书之事有八字不可或缺,一曰兴趣,他对书画艺术事业的执着热爱有目共睹,三十年如一日不离不弃;二曰勤奋,从他的书法作品中不难看出,没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经历,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水平;三曰悟性,他的字能取众家之长,为己所用,这说明他是一个悟性极高的人;四曰路径,也就是创作方向,他的行草书个性很强,但这当中的共性也很明显,他虽未对某一碑一帖紧抓不放,但他从传统法书中学到了诸多的精妙,吸收了广泛的养分,这说明他在认真地研究学习传统。由于他常往来于书画名家之间,这给他书画学习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学习观摩条件。身临其境地领略书画家们的创作技法和构思,使他开阔了眼界,艺术品位提升很快。在众多书画名家的呵护中,他少走了很多弯路,得以迅速地成长,得到了许多无师自学者需经长时间才能揣摩出的知识和本领。其三:笔墨线条的灵动,这正是利铭书法作品的优势。我们知道行草书创作如果没有富有灵性的点线,就不可能组合成耐人寻味的精妙之作,也不可能带给观众视觉冲击力。他的作品,是线条在动,并在变化中显露出和谐自然的美,有节奏、有韵律、有情感。这是一种自然的、超意识而不超法度的线条之美。其四:宿墨效果有味道,长锋挥写的线条与墨色、墨气的变化成为他书法作品的又一突出特点,湿润中荡涤了躁浮之气。他在创作中注意把握线条的流畅、结构的变化、章法的统一,在疏与密、急与缓、粗与细、虚与实、轻与重、浓与淡、刚与柔的对立统一中寻找笔墨的精神和气势,很随意但不随便。他用笔方圆结合,讲求力度,笔力雄健,放而不飘,而且力求写出精、气、神。生活的积累,成就出他独特而敏锐的审美视角和自己的艺术境界,格调品位都凸现着文人的书卷气息和现代人的思维意识。
利铭多年以行草见长,大气而雄浑,流畅而富有韵律节奏,有着自己的审美修养和理念。近来多以楷书面世,结字宗颜体神韵,用笔涉欧、柳之取势,略参碑法收转之笔意,显露出涉猎广泛、功底扎实和回归传统的信念。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他对艺术发展理念有了新的认识。楷书是基础,是艺术家创作的载体,楷书在唐达到极致,在其中可以让学书人练笔法、练字形、练章法、练心态、练意志,这大概也是利铭回归的出发点吧。他的楷书不拘泥于一门一法的束缚,作品渗入灵动、秀美之意,朴拙而生动,浑厚而活巧。给读者有新的感觉和品位。这也是他对艺术发展时代精神的新见解,同时表现出他对传统与现代审美的深入领悟。
利铭是一位有前途的知名青年书法家,同时也是一位有成就的美术评论家、活动家。我们这上了年纪的老书画家都很喜欢他,因为他敬老助老,从不懈怠,不图回报。他很聪明,也很有能力,他写文章、搞活动从来不讲条件,只要对书画事业有益的工作他都会很热心地去做,也说明了他的人品。他的文章写得好,为百余位书画名家写过述评,也为许多中青年知名书画家出版的画册写过序言, 累计已上百万字。很多成名的书画家的艺术能被社会所关注、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其中有利铭的一份努力。他对书画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助人为乐的精神,也是值得很多年轻人学习的。
不可忽视的是利铭所具有的文学修养和美术理论造诣,近年来从利铭面世的作品中,我们看到其内容大多是与时代息息相关的自作诗、联,这也表明他对文化内涵与笔墨当随时代的理解和探索。
在这里我也希望他一如既往,在进一步发展自己书艺的同时,为书画事业更好地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作品目录
020/ 崇礼厚德
022/ 自作诗《黄山抒怀》
023/ 自作山水、诗、联
024/ 毛泽东词《沁园春·长沙》
026/ 荀子文《劝学》
028/ 陶渊明文《桃花源记》
030/ 李清照词《渔家傲》
031/ 自作联
032/ 思远境界 诸葛亮文《诫子书》
033/ 自作联
034/ 自作联 扇面
035/ 自作花卉、诗《咏紫藤》、联
036/ 毛泽东词《沁园春·雪》
038/ 抄录《咏名砚》
039/ 《三字经》
040/ 风华正茂
042/ 畅怀
043/ 曹操诗《观沧海》
044/ 自作联
045/ 王维诗《终南山》
046/ 自作联
047/ 自作联
048/ 自作联
049/ 自作联 扇面
050/ 自撰散文《长城颂》 长卷
051/ 自撰散文《长城颂》
052/ 月光 自作诗《北戴河雨后秋夜》
053/ 杜甫诗《望岳》
054/ 上善若水
056/ 自作联
057/ 自作诗《赞玉兔》 扇面
058/ 耶律铸诗《松声行》
060/ 自作联
061/ 自作联
062/ 碧海扬帆
064/ 自作联
065/ 张继诗《枫桥夜泊》
066/ 王羲之文《兰亭序》
068/ 自作联
069/ 自作诗、画
070/ 自作诗 《和谐》 扇面
071/ 自作联
072/ 自作诗《西藏抒怀》
073/ 毛泽东诗《长征》
074/ 自作诗《神州抒怀》
076/ 自作联
077/ 自作联
078/ 毛泽东词《卜算子·咏梅》
079/ 牡丹诗 团扇
080/ 自作诗《虎年抒怀》
081/ 自作联
082/ 刘禹锡文《陋室铭》
084/ 自作联
085/ 自作诗《赠友人》
086/ 自作诗《观水墨山水抒怀》
087/ 自作诗《颂汶川抗震英雄》
088/ 李白诗《庐山谣》
090/ 杜甫诗《客至》
091/ 自作联
092/ 自作诗《建党九十周年颂》
094/ 自作联
095/ 白居易诗《续座右铭》
096/ 自作诗
097/ 周敦颐文《爱莲说》
098/ 自作联
099/ 自作联
100/ 自作联
101/ 自作诗《端午抒怀》
102/ 李白诗《将进酒》
104/ 自作联
105/ 王勃文《滕王阁序》
106/ 王安石诗《登飞来峰》
107/ 自作联
108/ 欧阳修文《秋声赋》 长卷
110/ 《珠穆朗玛》歌词
111/ 自作诗《井冈山抒怀》
112/ 苏轼诗《绝句》
113/ 自作联
114/ 张若虚诗《春江花月夜》 长卷
116/ 《千字文》
117/ 自作联
118/ 以新韵作俚句《蔚州打树花抒怀》
119/ 自作联 扇面
120/ 毛泽东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122/ 自作联
123/ 龙
124/ 自作联
125/ 石涛诗
126/ 宋雍诗
127/ 自作联
128/ 自作散文诗《南岳观雪抒怀》
130/ 自作联 扇面
131/ 孟浩然诗《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132/ 百花齐放
134/ 自作联
135/ 辛弃疾词《青玉案》
136/ 毛泽东词《浪淘沙·北戴河》
138/ 对联
139/ 自作联
140/ 对联
141/ 自作诗《游少林寺抒怀》
142/ 自作诗《太行抒怀》
143/ 自作联
144/ 自作诗《重阳抒怀》
145/ 自作诗《汨罗江抒怀》
146/ 袁枚诗
147/ 自作联
148/ 虎 自作联
149/ 于右任诗
150/ 澄怀致远
152/ 陶渊明诗《饮酒其五》
153/ 沧海昆仑
154/ 祖咏诗《终南望馀雪》
155/ 自作联
156/ 苏轼诗《送蜀人张师厚赴殿试》
157/ 自作联
158/ 毛泽东词《念奴娇·昆仑》
160/ 自作诗《神州抒怀》
161/ 陶渊明《四时》
162/ 范仲淹文《岳阳楼记》
163/ 自作联
164/ 自作联
165/ 自作诗《清明抒怀》
166/ 自作诗《北戴河抒怀》
167/ 高骈诗《山亭夏日》
168/ 龙泉山庄
170/ 自作诗《改革开放三十周年颂》
171/ 自作诗《北戴河晨曲》
172/ 王昌龄诗《采莲曲》
173/ 自作联
174/ 自作诗《大运河抒怀》
175/ 自作联
176/ 穆如清风
177/ 苏轼词《江城子·密州出猎》
178/ 自作诗《龙年抒怀》
179/ 自作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彭利铭书法作品
彭利铭作品001.JPG
彭利铭作品002.JPG
彭利铭作品00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彭利铭书法作品
彭利铭作品004.JPG
彭利铭作品005.JPG
彭利铭作品00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彭利铭书法作品
彭利铭作品007.JPG
彭利铭作品008.JPG
彭利铭作品009.JPG
彭利铭作品01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5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热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6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6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6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特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30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彭利铭书法作品集出版,诗书俱佳,严重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